懂了这几个“烹饪原理”的人,掌握着做菜的诀窍

都说世界上百分之二十的人,掌握着全世界百分之八十的财富。

这个数字的准确性我们不必去求证,这种说法从行业规律上来说,是正确的。

无论哪个行业,人才水平和人才数据,基本上都是金字塔式的分布。

水平一般的人数众多,中等水平人数骤减,到行业顶级的人数,就凤毛麟角了。

烹饪亦是同理的,掌握“诀窍”的人虽然不少,但是摸到天花板的人,还是不多的。

烹饪,从来都不是以会做的菜品数量来评价一个厨师的。

悟透菜品背后的奥义,结合自己的感悟,有足够的理论基础来支撑菜品的制作和创新,可能这样才是烹饪最大的乐趣。

做菜貌似是一件重操作轻理论的事,其实这只是初学者视角下的定论。

当厨艺进步到一定的阶段时,是需要有系统的理论知识帮助大家更上一层楼的。

烹饪原理,某种层次上更像是做菜的说明书,当我们在实践中某个环节不知道如何是好的时候,可以“查阅”说明书得到帮助。

说了这么多,有点啰嗦了,无非就是想介绍下烹饪中理论的重要性。

进入正题


做菜,丢风度也不能丢温度

温度对于烹饪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食材的成熟,味道的释放,菜品的成型,味道的融合,口感的变化,化学的变性……

烹饪其实就是一个打破重组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发生的一切似乎都离不开温度。

刚开始做红烧肉的时候,每次肉炒得差不多了我都加凉水而不是热水,中途如果感觉水不够的还会继续加凉水,这么做出来的肉柴又腥。

后来别人教我,得加热水,还要一次性把水加够,中途尽量不要加水。

我就按照他说的做,加热水,一次性加够。果然,肉不柴也不腥。

但是我问了自己一个问题,为什么?为什么要加热水,为什么还要一次性加够?

表面上看来,我做的红烧肉不错,但是自己心里知道这只是巧合或者幸运罢了。

就像小时候做数学题,老师教我按照步骤套进去就可以做出来。

当出题方式稍微有点改动,甚至数值做些变动我就不会做了。

这种情况,我只是记住了,并不是学会了。

炸鱼的时候,我因为怕烫,也怕温度太高一下锅就糊。

油还凉的时候我就把鱼下锅了,结果就是粘的锅上到处都是,想用筷子拨开,把鱼肉都拨散了。

我认为是锅的问题,换不粘锅,结果鱼肉是不粘锅上了,互相粘连了,最后炸出来的鱼,一点也不嫩,而且油腻的很,不说无法下咽,都难以入口。

炒菜的时候,也是怕糊,开小火炒。

结果是香味没有,菜出水严重,口感全无,菜没味儿,汤齁咸。

然后我就一直想,为什么。

后来发现,这些都是温度的问题。

家里普通铁锅,开大火把锅烧透,烧冒烟,关小火,倒少量油,均匀滑锅,把油倒出去扔了不要,开大火倒油,开始炒菜。

或者是烧冒烟后直接加入足量的油,关小火,温度下降后开始炒菜。

炖肉的时候,肉是热的,加凉水后温度骤降,温度的变化会改变菜品形成过程中的“微平衡”,肉内部的味道因子出不来,脂肪颗粒吸附不到肉上。

结果就是味儿不香,口感柴。

在菜品制作过程中,温度需要控制在适当的范围,不能猛增骤降。

如果把一道菜比做一辆汽车,菜品从生到熟,味道从无到有的过程看作车辆运转。

车辆运转需要汽油提供能量,那温度就是菜品形成中的能量来源。

在菜品形成的过程中,温度不要轻易的大幅度上升或者下降。

就像汽车运转,急刹车和猛踩油门都是危险的操作。

关于温度,在我的很多文章中都有写过,侧重点不同时,信息内容也不大相同,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去主页查看。

提高食材表面积

这其实是一个大家都知道,但是没有特别留意过的事。

提高食材表面积,看似就是切菜的时候斜下刀,把一个平面变成斜面。其实带来的效果,是很明显的。

食材表面积越大,与外界的接触就越频繁。

本味有更大的释放空间

温度作用更均衡,成熟更彻底。

表面积越大,与味道接触越多,更容易入味。

开私厨的时候,一直售卖两款拌面。

我所在的城市,很多面馆都是用圆形面条,而我用的是扁片,或者说方形。

有的客人有时候会问我,“别人都用圆的,你为啥不用?”

我都会告诉他,夹起一筷子面,看看方形面条上裹着的酱料,就明白了。

相同体积,球表面积最小。

表面积越大,面条上挂住的酱料越多,同时方形面条上的四个90度直角,堵死了酱料随意流动的路,挂酱更多,那不就味道更好了嘛。

为提高表面积所用到的斜刀法,其实还有一个更妙的作用,就是给食材断筋。

像芹菜,白菜这类蔬菜,稍微老点筋就比较粗壮,吃起来非常影响口感。

如果直切的话,筋的长度与食材长度相同,牙口不好的老人甚至都咬不断,这种时候,再好的味道也于事无补。

饭店处理的话,一般会把筋片出来,但是比较麻烦,简单一点的做法就是改斜刀,让筋的长度变短,影响就会小一点。

这一点应用最多的,是在京酱肉丝这道菜上的一个小细节。

盘底铺的葱丝一定要斜切,这样方便咬断。

如果是直切的葱,咬一口,肉吃一半,葱吃一根。

以后大家再去饭店吃饭可以留意下这点。

no color no flavour

哈哈,跩句鸟语,显得咱有文凭。

这句话直译的意思是没有颜色就没有味道,我更倾向于翻译成色香共存。

直译的意思,是西餐中的一种烹饪理念。

西餐在煎或烤肉时必须达到一定的颜色才能产生想要的味道,这一点与西餐厨师善于运用美拉德反应有关。

中餐中关于颜色,说法和作用更多一些。

色香味俱全,这句最常听到的话,大概也代表了中餐中对菜品的要求。

不同颜色的搭配和撞击,会给食客在视觉上带来良好的体验。

常用来搭配颜色的青红椒,青豆,胡萝卜,黄瓜。本身没有太大特殊气味,而带有鲜味的蔬菜,搭配颜色最为合适。

装盘后点缀葱花或者香菜,也有搭配颜色的目的。

俊秀的色泽,可口的一餐,哈哈,这大概是“秀色可餐”最被曲解的一次吧。

我们国人对红色有着去其他颜色不一样的热情,更喜欢让菜品整体呈现红色。

跟大家分享几个出红油的方法:

蕃茄酱,蕃茄酱炒红油,多用于酸甜口,宫保,鱼香口味的红油我也会用番茄酱。蕃茄酱会带有西红柿的鲜,而且颜色比较稳定。

辣妹子,炒红油颜色出来的很快,几乎没有辣味,可以用于替代豆瓣酱使用的场合,就是颜色不太稳定,会被稀释变橙黄色。

豆瓣酱,最常用的炒红油原料,需要小火炒,出来的效果才好。缺点是因为本身有发酵的味道,有些菜会夺味。

除了红油,还有一种常用的上红色的方法的糖色。

基本上用在卤肉和红烧肉上,用于卤肉时,配合栀子水,效果更好。

有一点切记,炒糖色时,颜色最佳的时候,味道上有一个小缺陷,会产生略微的焦糖苦,在用的时候在多跟点糖,中和一下这个味道。

用来调色或者是搭配颜色的食材我好,调味料也罢,一个最基本是的原则是不能破坏菜品主体味道。

可以做锦上添花的事,但绝不可喧宾夺主。

颜色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用来掌握火候的判断因素。

爱做菜的朋友几乎都听到过这句话,“中小火,炸至金黄捞出。”

起初我对这句话有很深的不解,为什么炸到金黄就熟了?

后来我请教我的师父,他给我解释了这个困扰我多年的问题。

炸到金黄,只是判断火候的一个因素之一。

而且要有一定的前提,食材易熟程度与大小要相关,还有与油温的配合。

比如一直整鸡,若是不分块,油温又太高,下锅不久表面就能金黄,甚至炸糊,内里却是生的。

越难成熟的食材,越要分块,分块大小与油炸时间成正比例,块越小,时间越短。

油炸其实分为两个过程,中低油温炸熟,让热量慢慢进入食材内部,致使全部成熟。

高温表面上色炸酥,并且把低温时吃进去的油吐出来,这样才不会腻口。

根据颜色判断火候的例子还有很多,例如制作蒜酥和葱酥。

当我们发现油锅里的颜色正合适的时候,其实已经晚了,余温会让蒜酥和葱酥过火出现糊味。

在刚开始变色的时候,就要准备捞出,通过余温,到最后呈现最佳效果。

顺便说下,炸蒜酥时,蒜米一定要过水把蒜汁冲洗掉,要不然成品起坨发苦。

若是仔细回想,还会有很多通过颜色判断的例子,大家可以联想下,我就不多列举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