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发声技巧》声音的高位置

声音的高位置(一)什么是声音的位置

张再峰

用“位置”一词来讲声音并不确切,因为声音并不是一种物质实体,看不见摸不着,不能把它加以安排和放置。声音是以声波的形式传送,所以它并不存在什么位置的问题。如把声音位置理解为“声音焦聚点”可能更合适。在这里用“位置”一词来描述它,不过是把听觉上的抽象性转移为想象的形象性,这也只是一种形容、假设。

声音“位置”,是人在歌唱时的一种内在感觉,也就是在歌唱时感觉到的声音冲击点的位置,即声音从体内向外传送时,演唱者有一种上、下、前、后的声音位置感觉。“声音靠前、靠后这也是我们在声乐学习中常常听到的声乐专用术语,靠前与靠后这两种学说,在欧洲美声唱法各学派中也曾发生过激烈的争论,甚至达到针锋相对的地步。这场争论延续到现在仍然影响着我们的声乐教学和声乐学习,常常表现在声音概念理解上的混乱。

由于人的发声过程大多靠内部器官的调节活动,针对这一特点,一百多年来声乐教学普遍采用生理一心理结合调节的方法,也叫做利用能意识的位置去调节发音机能,简称意识调节’法。这是针对人的发声器官看不见、摸不着的特点而发明的教学方法,于是“找位置”、“找感觉’就成了声乐领域中的口头禅。靠前与靠后也是人在发声时对声音走向的一种感觉。而演唱者自己的感觉和听者的感觉有时又是不一样、不统一的。我们要求歌唱时声音要充分唱出来,要求声音明亮而有穿透力。听者的感觉是靠前的,但唱者对声音走向的内在感觉却可能不是靠前的。如伟大的歌唱家卡鲁索认为自己歌唱时声音在颈背后,好像从背后地板上发出来的一样。但在听者的感觉上,他的声音色彩明亮,具有最大的穿透力,是充分靠前的。我国传统京剧中铜锤花脸的堂音和脑后摘筋等唱法,要说法上是靠后的,但实际声音效果是明亮、集中、靠前的。老师要求学生靠后,是让学生声音的走向倒向后方,并不是将声音抠在里面,而是希望学生的声音能不费力地向前唱出来,也就是说靠后是指演唱者发声时的自我感觉,而靠前则是客观听者的声音感觉效果。这两种概念千万不要搞混了。这种主客观感觉上的不同概念的矛盾,最容易引起发声上理解的混乱。如果以讹传讹,不但影响自己,更会贻误他人。如果有人接受了歌唱的秘密是靠前的概念,而拼命追求靠前,往往唱出来是逼紧的白声。而有的老师要求学生靠后唱,将声音抠在里面,闷着出不来,发出一种暗涩而没有色彩的声音,那也是误入歧途。因此在学习声乐的过程中,一定要弄清楚这两种概念,不要将这两种概念对立起来。要针对每个人的不同情况,在老师指导下进行调整,使自己的声音内在感觉与外在客观效果达到统一。”

声音的“高位置”,就是在头腔共鸣中再找焦聚的“集中点”,这个“集中点”就是所谓的“高位置”。实际就是要让声音从“面罩”发出,用面罩共鸣来歌唱,而不是凭嗓子来喊唱。也可以说,有头腔共鸣的声音就是有高位置的声音,反之,失去头腔共鸣,声音的位置就低。

“而低位置的声音听起来是横的,似乎只是从口腔和喉部发出来的,这种声音大多靠声带用力,很少有穿透力,自己听起来似乎感觉很响,客观效果却很虚弱。而高位置的声音听起来与低位置的声音恰恰相反,是一种立起来的有充分共鸣、穿透力很强的声音,由于共鸣腔体的充分参与,又全靠有支点的气息支持,使人听起来不是从嗓子里挤出来的声音,而是从歌者头腔里吹出来的。在从高到低的全音域中都保持头腔共鸣的作用,在听者的感觉上就是从下到上和从上到下每个音似乎都在同一高位置上,只是各共鸣在不同音高时使用分量有所不同而已,歌唱者要全凭感觉来调节声音的冲击位置,无论下行还是上行都保持在同一高位置上。因此要求从唱低音时就要找到声音的高位置,在唱高音时必须保持这种高位置的感觉,音色也必须保持统一。”

声音位置,不能被理解为是“发声点”(声带),而应是高、低不同、向外传送的声音位置感觉。如把声音位置理解为是“发声点”的话,那样声音往往容易偏低,喉部的紧张僵硬加剧,将不能获得美妙的声音。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