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生日 | 拉乌尔·德·凯泽(Raoul De Keyser)

上图为:拉乌尔·德·凯泽(Raoul De Keyser)站在工作室的窗前。窗户倒映出的猴谜树反复出现在他的创作中,2007年,摄影/ Stephan Peleman。
🎂
拉乌尔·德·凯泽
Raoul De Keyser
1930-2012
1930年8月29日生

已故比利时画家拉乌尔·德·凯泽(Raoul De Keyser),在艺坛有着“艺术家中的艺术家”之美誉。

德·凯泽以其画面简约、色彩内敛、笔触涂层变化丰富的绘画而闻名于世。在“抽象”和“风景”之间,德·凯泽创造了一种新的类型——疏松的构图、简洁的色块,既投射了艺术家本人的心境,亦反映了他终其一生经历探究的周遭风景和生活空间。

在绘画发展滞缓的八九十年代,他为不少同代人与后来者打开了绘画新的方向。

藉德·凯泽生日之际,我们带您再次回顾这位大师创作生涯中的十个精彩片段。


1. 画家中的画家
>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1】吕克·图伊曼斯与德·凯泽,2008年;【2】瑞贝卡·莫里斯访问德·凯泽的工作室,2010年,摄影/ Greg Kozaki。
“对我来说,拉乌尔是
画家中的画家……”
——吕克·图伊曼斯
(Luc Tuymans)
艺术家
德·凯泽常被美誉为“画家中的画家”(Painter's Painter)。他的绘画不仅启发了包括吕克·图伊曼斯(Luc Tuymans)在内的世界画坛日后的巨擘,也深刻地影响了托马·阿布茨(Tomma Abts)、苏珊·弗雷孔(Suzan Frecon)、克里斯·奥菲利(Chris Ofili)、詹姆斯·威灵(James Welling)、瑞贝卡·莫里斯(Rebecca Morris)、哈罗德·安卡特(Harold Ancart)等几代绘画和影像艺术家。


“当你问艺术家他们喜爱的艺术家时,德·凯泽的名字总是其中之一。”


—— 巴特·德·贝尔(Bart De Baere)
安特卫普当代艺术博物馆(M HKA)馆长

2. 策展与批评的眷顾
>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1】德·凯泽与著名策展人扬·荷特,1992年;【2】德·凯泽与著名策展人卡斯帕·柯尼希、乌尔里希·洛克等人,1986年。
著名策展人扬·荷特(Jan Hoet,根特S.M.A.K.比利时国立当代艺术博物馆创始人,1992年卡塞尔文献展策展人)、卡斯帕·柯尼希(Kasper König,科隆路德维希博物馆前馆长,明斯特雕塑展创始人)、罗伯特·斯托(Robert Storr,纽约MoMA前资深策展人,2007年威尼斯双年展策展人,耶鲁大学艺术学院前院长)、乌尔里希·洛克(Ulrich Loock,瑞士伯尔尼美术馆前馆长)、马丁·格曼(S.M.A.K.现任资深策展人)等策展界的代表人物不仅是德·凯泽多年挚友,也是他蜚声世界的美术馆个展、巡回展的策展人。
而在评论界,罗贝塔·史密斯(Roberta Smith,《纽约时报》首席艺评人)、阿德里安·塞尔(Adrian Searle,《卫报》首席艺评人)、巴里·施瓦布斯基(Barry Schwabsky,艺术史学家与诗人)、罗兰·胡里斯(Roland Jooris,诗人)等人更是多次为德·凯泽在《纽约时报》《艺术论坛》《美国艺术》等重要报刊上撰写评论。多家媒体曾在展望新时代的绘画潮流时,将德·凯泽视作旗手,例如批评家拉斐尔·鲁宾斯坦(Raphael Rubinstein)就将他称为当代绘画中“临时绘画”的代表人物。

3. 大器晚成
德·凯泽的作品在第九届卡塞尔文献展现场,1992年
为了生计,德·凯泽自20岁起担任体育新闻记者,从事摄影,也曾任职于根特大学。在40岁时(1970年),他在安特卫普皇家美术馆举办了首场博物馆个展,并于次年代表比利时参加了圣保罗双年展。
1992年时值德·凯泽62岁,著名策展人扬·荷特(Jan Hoet)邀请他和吕克·图伊曼斯参加卡塞尔文献展。两人的作品惊艳了当时绘画一蹶不振的国际艺术界,开启了绘画的新方向。而他在2007年的威尼斯双年展(时任纽约MoMA资深策展人罗伯特·斯托策展)的作品进一步巩固了他“画家中的画家”的地位。
德·凯泽的作品在第52届威尼斯双年展现场,2007年
自2000年起,全球十多家知名美术馆先后为德·凯泽举办巡回个展与回顾展,包括芝加哥大学文艺复兴学会(2000年);比利时国立当代艺术博物馆(亦称S.M.A.K.,2001年);伦敦白教堂美术馆、德庞特当代艺术博物馆、波尔图塞拉维斯现代艺术博物馆(2004年);德国波恩艺术博物馆(2009年)等。2018年,比利时国立当代艺术博物馆与慕尼黑现代艺术陈列馆共同举办了德·凯泽逝世后的大型回顾展《毕生之作》。
如今, 德·凯泽的作品已是世界各地重要博物馆的馆藏中有力的当代绘画见证者,包括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洛杉矶当代艺术博物馆、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SF MoMA)、科隆路德维希博物馆、安特卫普当代艺术博物馆、慕尼黑现代艺术陈列馆、比利时国立当代艺术博物馆等。
>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1-2】《拉乌尔·德·凯泽:毕生之作》展览现场,比利时国立当代艺术博物馆(S.M.A.K.),2018年;【3】《拉乌尔·德·凯泽:重播,1964-2007年间的绘画》展览现场,德国伯恩美术馆,2009年;【4】《拉乌尔·德·凯泽/吕克·图伊曼斯》展览现场,比利时国立当代艺术博物馆(S.M.A.K.),2001年;【5】《拉乌尔·德·凯泽》展览现场,瑞士伯尔尼美术馆,1991年。

4. 代因泽与利斯河
拉乌尔·德·凯泽在利斯河边
德·凯泽终其一生都生活在比利时的小城代因泽(Deinze)。二十世纪的代因泽仍保留着由农田、小山与树林拼贴而成的乡野风光。著名的利斯河(Lys)横穿过这座小城——这条河流深受二十世纪上半叶弗拉芒表现主义艺术家的喜爱,也贯穿了德·凯泽的艺术创作。
他的绘画生涯自始至终都围绕着代因泽田园式的山水风光与现代化的建筑空间、自然的植物景观与战后的欧洲小镇生活展开;他80年代的“龙卷风”的系列,即从他起名为“龙卷风”的小舟的形态发展开来——在假日,德·凯泽喜爱在利斯河里泛舟游玩;而随着他绘画语言的发展,河岸的线条与小舟的图形则以更加抽象的形态,融合在更强调笔触与图底空间的后期作品中。
>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以上拉乌尔·德·凯泽作品依次为:【1】《下沉(吕克)》,1982-1983年;【2】《龙卷风》,1981年;【3】《龙卷风》,1981年,荷兰德庞特博物馆收藏;【4】《泛舟,行山》,1979年,荷兰德庞特博物馆收藏;【5】《露营 II》,1969年。

5. 足球场与白线
拉乌尔·德·凯泽(Raoul De Keyser)
《石膏粉线》,1970年
布面油画,190 x 190 厘米

“我透过窗户看到邻居在绿色的草地上,用白色的刷子勾勒足球场上的边线,草地很不平整。这是个辛苦的工作。我愿将绘画与此类比。”

——拉乌尔·德·凯泽
同其他二战后成长的欧洲青年一样,德·凯泽酷爱足球运动,也在早年担任体育记者。足球将战后割裂的世界联系起来,带动了二十世纪全球政治与文化的串联。从德·凯泽的客厅可以眺望S.K.代因泽足球队的训练场。这时,草坪、球门、角球区、袜子,尤其是足球场上的白色边界线,都反复出现在他的作品中。
在波普艺术、极简主义与观念艺术盛行的年代,球场的绿茵与白线启发了德·凯泽在布面绘画和空间运用上的革新。他第一件足球场和白色边线的绘画完成于1969年。2012年,艺术家逝世前的最后两件作品《罗本 1》与《罗本 2》,即分别是荷兰球星阿尔扬·罗本的照片拼贴与一张足球场草坪的绘画。
>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以上拉乌尔·德·凯泽作品依次为:【1】《无题》,1971年;【2】《球场》,1971-1995年;【3】《石膏粉线角》,1977年;【4】《石膏粉线》,1979年,根特美术馆收藏;【6】《大厅(3)》,1985年,S.M.A.K.收藏。

6. 猴谜树
>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猴谜树有着独特的枝叶外观,启发了德·凯泽的图像创作

“(我最初的创作就是)我四周环境的巡游:我的房子、客厅的角落、一个门把手、一个窗户扣,室内与室外的关系。”

—— 拉乌尔·德·凯泽
德·凯泽的画面是日常生活的镜像。他画故乡的利斯河、足球场、露营、花园、不断装修的工作室,以及窗前的猴谜树(monkey puzzle tree)。
猴谜树有着独特的枝叶外貌,其坚硬的树叶爬满树干与枝条,因让猴子都难以攀爬而得名。猴谜树错综复杂的枝干与深沉的颜色,丰富了德·凯泽的线条和色块的运用。树形在抽象中的变化为一直探索构图与空间组合的德·凯泽提供了适时的灵感;由此不断演化的树形变体,也散见于后来许多后来画家的创作中。
>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以上拉乌尔·德·凯泽作品依次为:【1】《软的猴谜树》,1982年;【2】《下沉(皮埃特)》,1983年;【3】《东》,1992年;【4】《阁楼 14》,1992年;【5】《伯尔尼-柏林的帷幔》,1993年,弗拉芒政府委托艺术收藏;【6】《逗留》,2001年。

7. 空间和视角
>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1】 德·凯泽镜头下的门把手与《门把手》,1965年;【2】 足球场与《石膏粉线》,1970年;【3】猴谜树与《东》,1992年;【4】 壁橱与《阁楼》,1990年。

“有一次我在法国徒步旅行,一位老教授对我说,'与其说四处环游,我建议你每天从同一个地点出发……’

因为我知道出去的路,所以我问他回来时走哪条路。他回答说:'就走同一条路,归途也是一段旅程。’

我被这句话中的简单真理打动了:归程确实不同;一切又焕然一新了。”

——拉乌尔·德·凯泽
选自纪录片
《拉乌尔·德·凯泽:归途亦是旅程》
五十年的创作生涯,不断从工作室眺望,不断在故乡小镇取景。这些雷同又呆板的风景,在德·凯泽千百次的反复凝视中得以修订、矫正、更新。曾经的摄影师经历,也帮助他获得了不同的图像编辑能力。
在创作生涯的最后十年,受到身体疾病的影响,他的绘画尺幅开始缩小,视角更着眼于身体四周。著名系列《最后的墙》便涵盖了他生命末年创作的一系列巴掌大的微观作品,从直觉的单色绘画,到工作室里最渺小的静物,如,松节油和烟蒂。
>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1】《最后的墙》系列在德·凯泽的工作室中,2012年;【2】《最后的墙》系列在卓纳香港展览现场,2021年;【3-4】《最后的墙》系列作品局部。

8. 序列、符号和再创作
被德·凯泽将自己的版画刻板切割成小块的草图
从70年代初,德·凯泽开始为自己的创作编撰目录清单,每一张画都得以编号。序列在其毕生创作中犹如一条主线,将各个系列连结、纠缠在一起。编号,有时也催生了全新的作品;编号,很多时候也见证了五十年生涯里,德·凯泽对以一张画布的反复创作加工,或者对同一个图像对反复描摹,同一个母题旷日持久的追溯。
2000年后,以“Re(意指重新、反复)”为前缀的标题开始频繁出现在德·凯泽的作品与展览中,如《来吧,再玩一次》《归途》《重播》《重获》,形成了他字谜一般的对图像结构、重组的探索。2003年,德·凯泽将一件1992年的版画的刻板切割成若干部分,由此拓印得到新的图像元素成就了他晚年广为人知的抽象作品。
>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以上拉乌尔·德·凯泽作品依次为:【1】《狂风中的三个稻草人》,2006年;【2】《无题》,2006年;【3】《淡草绿的景致》,2007年;【4】《红色三重奏》,2006年;【5】《无题》,2006年。
>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以上拉乌尔·德·凯泽作品依次为:【1】《刻痕的习作》,1988年;【2】《刻痕(的习作)》,1988年;【3】《刻痕》,1989年。
在半个世纪的序列和理性的工作中,德·凯泽在其看似直觉、内敛的画面里,如解码一般暗藏了对社会经历与个人体悟。1984年,妻子蒂娜的去世让他备受打击,为他往后的作品投下了阴影,也敲开了他的《地狱之门》系列;而2005年孙子奥斯卡出生,也为而后的作品铺陈了的喜悦基调。
>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以上拉乌尔·德·凯泽作品依次为:【1】《归途 I》,1999年;【2】《穿越》,2000/2009年;【3】《无题》,1999年;【4】《午睡》,2000年。

9. 走在时代的前沿
>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以上拉乌尔·德·凯泽作品依次为:【1】《时刻》,2003年;【2】作品《时刻》在回顾展《拉乌尔·德·凯泽:毕生之作》展览现场,S.M.A.K.,2018年;【3-5】《拉乌尔·德·凯泽:毕生之作》展览现场,S.M.A.K.,2018年;【6-8】《拉乌尔·德·凯泽:毕生之作》展览现场,慕尼黑现代艺术陈列馆,2018年;【9】 卢贝尔家族收藏基金会,2012年;【10-11】 威尼斯双年展,2007年;【12】《拉乌尔·德·凯泽:来吧再玩一次》展览现场,卓纳纽约,2001年。
虽然终其一生未离开小镇代因泽,但德·凯泽却通晓全球的艺术新潮,也至始至终走在最前沿。他创作初期色彩饱和的图形块面与干净利落的勾线,无疑回应了当时波普艺术与硬边绘画;而他回避了消费流行文化,赋予画面以二十世纪生动的生活气息(运动、野营、建筑和园艺),开创了他个人风格化的“抽象的现实主义”。
70年代的德·凯泽欣赏极简和观念艺术。他的绘画也从平面,延伸到画布的周身四面,甚至最后走下墙面,成就了绘画和雕塑的“混血儿”,这一革命性探索与美国同期以唐纳德·贾德(Donald Judd)、约翰·麦克拉肯(John McCracken)等为代表的极简主义运动的雕塑遥相呼应。
>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1-2】《拉乌尔·德·凯泽:1980-1999年的绘画》展览现场,芝加哥文艺复兴学院,2001年;【3】《拉乌尔·德·凯泽:Wijnand Sengers 的礼物》展览现场,荷兰德庞特美术馆,2002年;【4】《拉乌尔·德·凯泽:残余》展览现场,卓纳纽约,2003年;【5】《拉乌尔·德·凯泽》展览现场,法国罗什舒阿尔博物馆,2004年;【6】《拉乌尔·德·凯泽》展览现场,瑞士圣加仑艺术博物馆,2004年;【7】《拉乌尔·德·凯泽》展览现场,荷兰德庞特美术馆,2004年;【8-9】《拉乌尔·德·凯泽:近期作品》展览现场,卓纳纽约,2006年。
80年代后,德·凯泽从形式转为图像和绘画媒介的探究。绘画的图底关系,成了他探索的脉络,单色色域肌理日渐丰富,笔法游走于点、线、面之间,层层叠加于极简的色块之上。2000年以后,他的作品愈发有了纸本水彩、甚至东方绘画的水与墨色灵动的气质,将油彩运用带到了一个全新的境地。


,时长

00:26

德·凯泽在代因泽的工作室内使用毛笔创作,
节选自纪录片《拉乌尔·德·凯泽:归途亦是旅程》
艺术家瑞贝卡·莫里斯(Rebecca Morris)回忆她2001年观看德·凯泽展览的情形:

“德·凯泽的绘画让我非常激动,但也非常震撼。我满心想要当一名也能创作他这样作品的艺术家……我回到洛杉矶家里,创作了很多画。我管它们叫'RDK’(德·凯泽名字缩写)。它们本身看起来不像德·凯泽的画,但是有着他的精神和内敛的自信。”

>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以上拉乌尔·德·凯泽作品依次为:【1】《通透》,2010年;【2】《旅程》,2010年;【3】《建筑模型》,2007年。

10. 德·凯泽与大卫·卓纳
德·凯泽与大卫·卓纳在卓纳纽约画廊的展览现场,2001年
1999年,德·凯泽以69岁高龄加入了卓纳画廊。其实早在七年前,德·凯泽就参加了大卫·卓纳(David Zwirner)父亲、德国知名画廊主鲁道夫·卓纳(Rudolf Zwirner)科隆画廊的最后一场展览。至今,卓纳画廊已为艺术家举办了八场个展,其中包括为了纪念艺术家逝世而先后在纽约与伦敦画廊巡回的个展《漂流》。
德·凯泽与大卫·卓纳及卓纳画廊团队在纽约画廊的展览现场,2003年

相关链接
拉乌尔·德·凯泽的故事:
■ 视频 | 吕克·图伊曼斯谈德·凯泽:他的遗产不应该被丢失
■ 画家德·凯泽:毕生的脚印
■ 历史瞬间 | 拉乌尔·德·凯泽经典展览
■ 关于画家德·凯泽,你最想知道的十件事
■ “比利时当代绘画之父”
■ “画家中的画家”:他们眼中的拉乌尔·德·凯泽
拉乌尔·德·凯泽的报道:
■《典藏·今艺术&投资》二月专题 | 拉乌尔·德·凯泽(上)
■《典藏·今艺术&投资》二月专题|拉乌尔·德·凯泽(中)
■《典藏·今艺术&投资》二月专题|拉乌尔·德·凯泽(下)
■ 《典藏·今艺术&投资》一月封面故事
■ 《纽约时报》眼中的拉乌尔·德·凯泽
■ 英国《卫报》首席艺评人写德·凯泽
■ 《时尚芭莎艺术》:画家中的画家
■ 《artnet》“比利时当代绘画之父”:如何坚持在“不合时宜”时画画?
拉乌尔·德·凯泽的展览:
■ 木木美术馆举办德·凯泽个展 《感应》
■ 根特国立当代艺术博物馆(S.M.A.K.)回顾展《毕生之作》
■ 慕尼黑现代艺术陈列馆回顾展《毕生之作》
■ 卓纳香港个展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