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瓜斋 | 由启功先生的一首论书绝句想到的
想报班的朋友,别忘了拉到文末扫码哈。
启功先生《论书绝句百首》第十一首说:
乳臭纷纷执笔初,几人雾霁识匡庐。
枣魂石魄才经眼,已薄经生是俗书。
大意是说,很多对书法自以为是的人,动辄就拿碑刻说事儿,而贬低经生的书法,说那是俗书。
的确,很多人一提到唐代名家,欧虞颜柳,就五体投地。但很多人写了很多年的唐楷,还是写得板刻样儿。为何?因为他只照着碑字去描画,不通笔法。启先生在这首诗下面自注道:
唐人楷书高手写本,莫不结体精严,点画飞动,有血有肉,转侧照人。校以著名唐碑,虞,欧,褚,薛,乃至王知敬,敬客诸名家,并无逊色,所不及者官耳。官位逾高,则书名逾大,又不止书学一艺为然也。
是的,唐人写经,其中的精品,跟唐代名家的字相比,一点也不逊色。为什么会这样?第一,因为写经中的精品,的确非常精彩,这是事实。第二,我们拿来比较的,写经是墨迹,名家书法大都是碑。碑上的字,无论如何逼近于名家们纸上的墨迹,都无法百分百还原,总还有相当的距离,拿它们跟墨迹比,比不出优势。启功先生的意思,是为写经张目,叫我们不要迷信碑刻上的名家书法。再者,名家的所谓名,未必因为字特别牛逼,而往往是因为官大。这一点,至少从徐浩的墨迹就能看出来:
徐浩《朱巨川告身》
徐浩是徐峤的儿子,张九龄的外甥,官做到尚书右丞、吏部侍郎、集贤殿学士,这些官名我也不懂,但听上去都是大官的感觉。徐浩的字,你说好,我不反对;你要说好到爆,那我不同意。因为爆款的东西必有精彩之处,这字不精彩,打动不了我。米芾评价徐浩的字为吏楷,有理。
启先生自注又说(两段黑体):
余尝以写经精品中字摄影放大,与唐碑比观,笔毫使转,墨痕浓淡,一一可按。碑经刻拓,锋颖无存。即或宋拓善本,点画一色皆白,亦无从见其浓淡处,此事理之彰彰易晓者。
图是我做的
宋刻汇帖,如黄庭经,乐毅论,画像赞,遗教经等等,点画俱在模糊影响之间,今以出土魏晋简牍字体证之,无一相合者,而世犹斤斤于某肥本,某瘦本,某越州,某秘阁。不知其同归枣石糟粕也。
小楷《黄庭经》
小楷《佛教遗经》
第一段还是说碑刻无法跟墨迹相比。第二段是说刻帖也乏善可陈,所谓的钟王小楷,其实都不可靠。
古代的普通读书人宥于条件,看到墨迹的概率比较小,因此只能照着拓本学习书法。今天,大量高质量的字帖,印得跟真迹差不多,再加上网上大量高清图,我们歪在床上,就可欣赏古人大量的墨迹。可是,还是有很多人对古代墨迹视而不见,动不动就钟王小楷、魏晋遗韵什么的,而其所指,就是上述启先生列举的宋代那些所谓的王羲之小楷刻帖。可是我们看下面这件真迹:
跟刻帖里的魏晋小楷完全不一样嘛。我们要信哪个呢?当然是信墨迹了。虽然这个墨迹算不上很高水平,但它的确能反映出那个时代的楷书的面貌。所谓的书法上的魏晋风度,在楷书方面到底是怎样的反映?这个问题要深入细致地探讨,而不是只泛泛地举出几件刻帖里的钟王小楷,就振振有词地说这是魏晋风度。
总之,启先生的意思,要重视墨迹,不要迷信盲从碑刻。那么,我们还能学碑刻吗?当然可以。比如颜楷,大部分都是以碑刻形式存世,颜的影响又这么大,我们习书,几乎绕不开他。那么要怎样去学碑呢?对此,启功先生在另一首论书绝句里也已给出了办法:
学书别有观碑法,
透过刀锋看笔锋。
这两句很有名。具体怎么操作呢?您报了瓜瓜斋的班,瓜瓜君就会带大家一起来操作,哈哈。不过因为《多宝塔碑》班已报满,现只剩周三晚上的赵体楷书班尚有三四个空位。
赵孟頫《妙严寺记》
赵体楷书是墨迹,不需要透过刀锋揣摩笔锋,直接照着写,较容易入手,一旦通笔法,就会写得一手好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