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书指南|《世说新语》当代版本购买浅谈
世说新语作为传世笔记小说经典,自南北朝时期由南朝刘义庆写出至今已超过一千五百年。书中的故事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尤其是当中形成的成语一直沿用至今。
今天的世说新语能得以被印刷出版,得益于印刷技术的出现。现存最早的刊本是宋绍兴八年年董弅所刻三卷本,共36门。其上卷为“德行”、“言语”、 “政事”、“文学4门,这四门是孔门四科,说明此书的思想倾向儒学。但综观全书多有谈玄论佛的内容,也体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大的思想背景。如果要追本溯源也要好长一段说明。
如果不是研究和藏书的高阶玩家,大可不必计较。
到当代,不论世说新语的版本考察和考释如何,市面上的版本已经十分普遍。这本书也多次被当作儒学经典读物被推广。而今天的国学文化普及中也必然有此书。学校的教育也一定在中小学生中将此书列为必读书。那么,在浩瀚如海的版本中如何选择自己的读本呢?
北京燕山、北京联合、大众文艺、远山等出版社都曾出这种仿古封面的廉价本国学小书,全是选编的节选本。没有别的,就是便宜。刚推出这种类型的书都是8-15元:
下面以人群特点结合出版市场,大概做一个简单的推介,作为读者购买的参考。
首先是明确购买和阅读的目的。如果只是希望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市场上任何一个版本都可以成为选择。市场上有大量的世说新语版本。这些版本中的显著特点是“低价”,薄。这类版本多数为节选本,而且往往只节选了一到两篇。《世说新语》的全本按照目前来说每一个分章都有十来个小故事。所以只有一两个故事的都是节选本。
中华书局 简体 普及版《世说新语》,尽管不是全本全译,但还算“干净”。
如果只是想要了解下《世说新语》,读一读节选本,看看自己是否感兴趣,也就足够了。而且市场上的节选本五花八门,动不动就是双色图文版,做的色彩艳丽。因为图书出版在当代曾经经历一次读图时代的出版危机,因此这种类型的书大量涌现,在印刷质量上打折扣来实现色彩感并且把能全文展现的删删减减现象十分普遍。对于喜欢读书的人来说,实在是鄙视的对象。但对于无心向读的朋友来说,如果能刺激他成为读全本的指路本,也就会是他本人的“记忆本”。
一些节选本的另一个特点是突出编者。这里除了编者本身的功劳和审美外,还有些是出于市场目的。比如名作家冠名主编,这是为了借着名作家来背书,很多时候“名作家”压根儿自己都不知道自己主编了该书。比如北京教育出版社就曾经为了大卖,找刘心武背书出了一本《名师讲解版世说新语》,这俨然已经是纯市场行为,而且书也完全归类到教材一方,不被传统文学及其拥趸接纳。
北京教育出版社出版的 名师讲解版《世说新语》从上到下、从里到外都是教材的模样
而近期蹿红的网红教授戴建业老师也出了一本《戴建业精读世说新语》,虽然这不是全本,但着实是“精选精译精说”。不失为入门的一个好版本。因为经过戴老师的diss,或许会拉一波《世说新语》粉而带动起全本的阅读呢?况且,即使不读全本,把书中关于品德、操行的内容了解一遍,在这些精读故事中把握中华传统文化内涵,已经是在读书大为势下的今天显得难能可贵了。
假如是学生读者,尤其是中小学生。除了上述所谓图文本这种本末倒置版外,最理想的还是新课标读本。毕竟,他们的阅读还是不得不围绕着考试以及熟悉这些经典。
可悲的是,所谓新课标只是一场出版宣传的虚假广告。从国家层面来说,从来没有过新课标的说法。然而,最初的新课标读本确实是做的不错的。在没有职业读书人和书评人的中国,经由教育工作者推荐出阅读书目已经是一种墨守成规的现象。而新课标针对的通常最多的就是初中生。
市场上泛滥的新课标版本之一,特点是力推“无障碍阅读”。
另一层遗憾是,新课标出的太多了。也跟着泛滥了。在中国,所有市场化的或者可以市场化的东西都有这毛病。出版物也不例外。因此,新课标版本也多的泛滥成灾。
选择新课标,或者说其他任何书籍的一个最大的方法和原则是“简洁”。越是花里胡哨的越可能以次充好。书籍不是衣服,装帧设计不是服装设计。理念完全不同!八十年代,真正的文学读本都是只有文字和撑死的几张原版木刻版插画作为插图,剩余的都是文字。因为文学里文字才是精华。所以“四菜一汤”的设计与网格本才养育出了那个年代的文学种子。文字以外的其他无谓的添油加醋反是喧宾夺主。故而,新课标我推荐的不认出版社,只认文字。越丰富和纤细的文字加上简练的装帧设计,一定不会是差的版本。如果非要选一本新课标版,出于应试,作为学生基本上人教版会列为首选。
虽然文字很重要。但也有一种版本是不能说他的不是的。那就是画出来的版本。两个经典版本一个来自我们的小人书,也就是连环画版本,另一个则是著名漫画家蔡志忠先生为代表的漫画版。对于实在见字即睡的读者来说,如果单纯只是读故事,而不是从文字里汲养,也不失为一种中庸的选择。特别是最近蔡先生遁入空门,新出版的国学漫画又有中英对照版本,只了解故事的话,读来甚快!
说到版本当以文字为主,就要想到什么让薄册变厚了。不管全本还是选本,由于读者水平不同,一般选择文白对照的版本是大家的共识。无论文言功底如何,在不影响理解的情况下,有个白话文的对照阅读,至少是一种心安。这种心理和买外语原著希望能买到双语对照版如出一辙。一旦加了对照和注释,内容立马翻番,“厚”当此出。
当然,厚也要有厚的道理。在古汉语和汉语言文学的领域里,大家译本肯定是首选。而名家的译本往往旁征博引,字数就免不了多出来。这就好像买外国名著总希望读名家名译道理一致。只是,由于《世说新语》里的故事耳熟能详,他的文言也不是特别难。名家译本和普通译本其实影响不大,很多人甚至更愿意选择无白话版。
与其说名家文白译本来的取巧,不如名家解读本更值得关注。今天的世说新语版本从古文本到民国本已经不少,专职研究世说新语的学者已经不多。因为它的内容已经基本得到了共识,今天更多的是对它的阅读普及。它的研究和红楼梦研究成为一门显学是完全不同的。但名家的译本和讲解本可以帮我们开拓眼界。以点带面,越铺越广。比如我在读的《世说新语全本详解》就是朱碧莲教授亲自翻译为白话文并作注释的。
朱碧莲详解《全本世说新语》
关于这点,值得推荐的永远是上海古籍出版社的版本和其他古籍出版社的版本。往往这类出版社都会出专门的名家全本注释本。比如在古籍出版中同样扛鼎的中华书局就出国一套精装版“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其中就有朱碧莲和沈海波合译的上下册《世说新语》。
不得不多提一点的是,无论是否为节选本。必然要有刘孝标做标注。很多节选本就省略了这点。但全本书无论如何不能省略刘标的!因为世说新语内容很短,每一个故事平均不足百字,但经过刘孝标的注释内容就丰富多了。刘孝标是南北朝时期的梁国人,和刘义庆的宋朝隔了一个齐朝时期。但相距时间不远,而刘孝标的注引用了三国以来的史书,包括《三国志》、《华阳国志》、《晋书》等,可以说读没有刘标的《世说新语》就像读没有裴松之注的《三国志》一样没有味道。
简单来说,我推荐优先购买全本注释、文白对照、刘孝标注释、今人名学者校注的版本作为了解读《世说新语》的路径;实在只是想了解下的,可以只买20元以下新课标本或者节选的各类版本。
虽然说《世说新语》厚厚薄薄的版本多如繁星,但还是阻挡不了后世学者不断的为他校注。而有的编者和校注者干脆就延伸讲解出书,有好多人根据书中跨度大历史背景写了专门的《世说新语》“讲解书”,这里头就很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