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这火辣撩人的徽州舌尖之夜
古城,就是这样,城墙以里,虽然也还有绫罗小店,电瓶车游走,但是毕竟是徽州的老府城所在地,稳如黄山的许国石坊,挟全国唯一八脚牌楼身份自重,环绕的府衙旧址,东南谯楼,加上街边住户,家家楹联中堂挂,端庄严肃,每每行至此处,总觉得应该正衣冠,掸灰尘,目不斜视方为雅士。
但是一入夜,有了暮色的遮掩,被程朱理学浸腌已久的老建筑们,渐渐面目模糊。府衙门口的广场上,大妈们早按耐不住翩翩起舞,城里的青壮年并不愿意与之为伍,往往另辟蹊径。出了北门,猛的一看,白天无聊的停车场早已换了模样,一个个连绵几百米的大排档(本地人唤做“夜市摊”)凸显眼前,一桌桌的红男绿女们,高声说话,大口饮酒,加上民间歌手和卖花卖烟的流窜,白天的羽扇纶巾的水墨徽州,到了晚上,化身赤臂青龙的市井大哥大,汹汹气势,热闹而真实的,向着天地敞开,尽情泼洒自己的放肆和孟浪。
(好像餐饮行业以眼镜命名的真心不少)
因为母亲是医生,从小被教育街边小吃不卫生云云,对这样大规模的夜市摊,被教育的本能性的近而远之,朋友邀约,也有过几次去大排档的经历,周遭的一切可以让人马上的就地随俗,往地上随意的吐着瓜子和骨头残渣,完全不用考虑餐桌礼仪,在夏日,还可以经常看见光着膀子的欢畅的食客,大快朵颐,尽兴所致。
(图by柚子)
如果在冬天,夜市摊上会撑起红色的雨棚,用以遮挡风雨,再无任何其他取暖设施,但是一样挡不住饕餮食客的热情,叫上几个锅仔,热热闹闹的挤在一处,几瓶啤酒或者江小白下肚,泪眼婆娑处,存折密码伤心往事,掏心掏肺的说出。到了夏日,凉棚撤去,无遮无挡,男人们更有几分“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豪情。
摊主们很辛苦,晚上5-6点出摊,第一波迎接的是晚餐的客人。稍事歇息,近午夜会迎来宵夜的食客。一般都要到2-3点才收摊。正因为辛苦,所以夜市摊的消费并不算低。但是相比较于空调包厢的拘谨,爱吃的国人似乎更乐意天地为棚,吃它个肆无忌惮,酣畅淋漓。
夜市摊是怎么形成的?存在多少年了?问了几个人,大家都没有概念,但是可以确认的是,这是民间野生的产物。但是也有人消受不了夜市摊的口欲之欢,大排档的油烟和午夜的喧哗对附近的住户也的确形成了很多干扰。随着政府的一纸公文,6月15日,这个陪伴歙县人多年的大排档将彻底退出了夜市的舞台。消息一出来,众人茫然,虽然政府已经规划出新的地点安置这些档位,但是这活色生香,会不会回到从前,谁也不知道了。
这些天也有人在吐槽,本来古城就少有夜生活,夜市摊的撤退,意味着古城的夜晚将彻底灰暗。这也有一定的道理。我倒有个想法,现在返乡的青年人也多,还有本地的有想法的手艺人,可不可以在夜市摊的原址上,搞个限时的夜间集市。
(清迈夜市)
记得去泰国清迈的时候,他们的夜市给我的印象很深,很多本地的手工艺品,还有文创作品,灯具,皮具,花色品种繁多,简单的没有明火的各种点心和冷热饮品,中间还有一些自己弹唱的本地艺人,年龄更是五花八门,男女老少,好像一个开心的party。游客摩肩擦踵,买的人开心,卖的人随意,如果古城能有这样的一个场所,哪怕不是天天营业,只是每周一次,或者每月固定那几天有这样的一个集市 ,一定会吸引很多外地观光客和本地人。那将是黄山市和古徽州旅游的一个亮点。既无油烟污染,又带活当地经济。真正的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正能量,造福百姓。
(清迈夜市)
你们还有什么好主意?欢迎留言,希望父母官们可以看见群众的意见,群策群力,共建和谐社会。
来,最后一次从空中俯瞰这寂寞又喧嚣的人间烟火吧
(航拍by堂少)
暑假怎么过啊,点击蓝字链接,给你好看
©九月徽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