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探微(290):大动干戈——释“戈”

本文约4000字,阅读约需要8分钟

(本号逢双日更新,敬请关注)


汉字探微

(290)

大动干戈——释“戈”

朱英贵

一、“戈”字小引

戈和干合称为“干戈”,是各种兵器的统称,上古时代的“干”与“戈”是两种用途不同的兵器,“戈”主以攻杀,“干”主以防御,类似后来的矛与盾。成语“大动干戈”的“动”并不是挥动或舞动的意思,而是动用或使用的意思,是指将武库中的兵器大量地拿出来,充实于军队而准备打仗,意思是大规模地使用“干戈”一类的兵器进行战争,据《论语·季氏》云:“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这里的“干戈”就是指的武库中的兵器,而非某些将士手中的干戈。“干”为象形字,上面一横代表盾牌,下面的“十”就是“戈”,有“以干抵戈”(用盾牌来抵挡戈矛的击杀)的意思。“戈”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特有带柄兵器,可用于勾、啄、割等。它有横刃前锋,垂直装柄,其内刃用于勾割,外刃可以推杵,而前锋用来啄击对方。下面我们借助古文字字形来讨论“戈”字的形义联系。

战国青铜戈的头部

二、“戈”字的字形解读及造字本义

“戈”字的字形演变与字源演变

“戈”装有长柄,上端一边有横刃一边有倒钩,可以用来横击和钩杀。它与“矛”专刺、“殳”(shū)专击有所不同,亦与“戟”之兼刺与勾者不同。上图“戈”字的甲骨文为独体象形字,象“戈”之形,其上部为钩形符号,直线表示戈的横刃,其下部短横线表示戈可以插入地中放置。

在早期的甲骨文时代,“戈”的头部一般是没有倒钩只有横刃的石器制品,到了金文的青铜时代,“戈”的头部则多用青铜或铁制成,并且有了倒钩。由于战争频繁,金文中的“戈”字也很丰富,且各具姿态,更为形象。其上部的锋刃也比甲骨文更为明显,并且多了可以插入地中放置的镦,更像戈的样子。上图第一例金文形体的刃的右方多了垂纓,以表美化。第三例金文形体在戈首的倒钩讹变而成向上弯曲的斜画,而下方的鐓用斜线表現,則稍失其形。

“戈”字的小篆字形则将金文形体线条化和艺术化了。小篆字形再经隶变与楷化之后,便是现代隶书与楷书的“戈”,其上部的倒钩原为勾形符号,在现代汉字中已经讹变为一点,初文表示实体事物的形象特征已经很难寻觅了。

原始玉戈的戈头

“戈”的本义是指古代用来横击钩杀的长柄兵器。《说文解字》卷十二戈部:“戈,平頭𢧢也。从弋,一橫之。象形。凡戈之屬皆从戈。”许慎的解释意思是:“戈”,就是平头的戟。它的字形以“弋”字为基础,再加上一横,是个象形字。大凡跟“戈”字意思相关的字都可以用“戈”来作表意偏旁。许慎依据小篆字形来解释“戈”字的构字理据,其用“平头戟”来解释字义,用“象形”来解释字形,都是不错的,唯有将一个独体字释为“从弋,一橫之”的构字理据是大可不必的。

《荀子》:“古之兵,戈、矛、弓、矢而已矣。”可见“戈”是上古时代的主要兵器之一。戈由“援”和“内”两部分组成。“援”上下两刃,前有尖锋,“内”上有用以穿绳的孔用来装柄。为了防止勾啄时勾和柄脱落,又常在援内之间设“阑”,援下近阑处下延成“胡”,胡上有“穿”。

三、“戈”字的字义演变源流

“戈”是古代的主要兵器,是一种用来横击钩杀的长柄兵器(许慎所说的平头戟),其突出的头部名“援”,援上下皆刃,用以横击和钩杀。“戈”盛行于商至战国时代,秦以后逐渐消失。又有石戈、玉戈,多为礼仪用具或明器。例如:“称尔戈,比尔干,立尔矛,予其誓。”(《书·牧誓》)再如:“姜与子犯谋,醉而遣之。醒,以戈逐子犯。”(《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又如:“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楚辞·屈原·国殇》)

“戈”字的主要引申义有如下几项:

其一泛指兵器。例如:“臣子之责,宜在枕戈,为王前驱。”(晋·熊远《因灾异上疏》)再如:“握兵之将,熊罴貙虎之士,畏懦蹙蹜,莫肯杖戈为士卒前行者。”(唐·韩愈《与鄂州柳中丞书》之二)又如:“左右军士,皆全装贯带,持戈执戟而立。”(《三国演义》)

其二指战争,战乱。常与“干、兵”等字联用,说成“干戈、兵戈”,用来泛指兵器和战争。例如:“能执干戈以卫社稷。”(《礼记·檀弓下》)再如:“凤林戈未息,鱼海路常难。”(唐·杜甫《秦州杂诗》之十九)又如:“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宋·文天祥《过零丁洋》诗)

其三用作量词,是中国古代的长度单位。例如:“台郡之田论甲,每甲东西南北各二十五戈,每戈长一丈二尺五寸。”(清·黄叔璥《台海使槎录·赋饷》)

根据上述对“戈”字字义演变的分析,“戈”字的字义源流大致为:

四、含有“戈”字文化含义的相关成语

“戈”字的字义演变虽不复杂,但遗存在成语中的文化含义却较为丰富,大致有如下四种情形:

其一是表现动武杀伐,例如:“兵戈扰攘”,“兵戈”指武器或战争,“扰攘”是纷乱的意思,形容战争时期社会动荡混乱。“反戈一击”意谓掉转武器向自己原来所属的阵营进行攻击。

其二是体现英武骁勇,例如:“枕戈待旦”意思是枕着武器等待天亮,形容时刻准备作战,立志杀敌。“横戈跃马”意谓横持戈矛,策马腾跃,形容将士威风凛凛,准备冲杀作战的英勇姿态。“金戈铁马”字面意思是戈闪耀着金光,马配备了铁甲,比喻战争。也形容战士持枪驰马的雄姿。语见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其三是暗示引起纠纷,例如:“杯酒戈矛”,比喻在宴会上引起的仇恨。“同室操戈”本指自家人动刀枪,可泛指兄弟争吵或者集团内部斗争。

其四是隐喻化解矛盾,例如:“倒戈卸甲”比喻放下武器认输。“铸甲销戈”意谓销熔铁甲兵器。借指结束战争,实现和平。“化干戈为玉帛”比喻使战争转变为和平。源自《淮南子·原道训》:“昔者夏鲧作三仞之城,诸侯背之,海外有狡心。禹知天下之叛也,乃坏城平池,散财物,焚甲兵,施之以德,海外宾服,四夷纳职,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

五、谈谈“化干戈为玉帛”

上古时代的“干”与“戈”是两种用途不同的兵器:“戈”是中国古代特有的一种用来横击钩杀的长柄兵器,有勾、啄、割等杀敌功效,它有横刃前锋,垂直装柄,其内刃用于勾割,外刃可以推杵,而前锋用来啄击对方。“干”是个象形字,上面一横代表盾牌,下面的“十”就是“戈”,有“以干抵戈”(用盾牌来抵挡戈矛的击杀)的意思,可见是防御型武器。在战争交斗时,常常是一手执戈,一手持干,“戈”主以攻杀,“干”主以防御,类似后来的矛与盾。据《论语·季氏》云:“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戈和干合称为“干戈”,就成了各种兵器的统称和战争兵戎的代称,文天祥《过零丁洋》一诗中“干戈寥落四周星”的“干戈”即此意也。

上古时代的“玉”与“帛”是两种含义不同的礼物:在古代,凡是初见尊长或者诸侯贵族间的往来通问修好称为“聘”,见面时彼此都要赠送礼物,所送的礼物,称之为“贽”。贽中最隆重的礼品,要数玉和帛,聘问时所送的“玉帛”主要是指圭、璧一类玉器和锦、帛一类丝织物。圭与璧都属于瑞玉,在会见场合这类玉器能够表明双方的身份等级,是礼的体现,赠送礼物时有一套礼仪,即是贽礼,古人十分重视。因为材料来源的珍贵和纺织技术的难度,帛这种丝织物在上古时代最为贵重,献上锦帛显示的是财富与尊重。赠送瑞玉,以示祥瑞与敬重;赠送锦帛,以示奉献与尊重。这就如同今天送上高雅的文物和厚重的红包一样,此为古代聘礼的礼物内涵。

“干戈”是交恶的凶器,“玉帛”是交好的礼物,“化干戈为玉帛”,也就是将交恶转化为交好,将战争转化为和平。据《淮南子·原道训》:“昔者夏鲧作三仞之城,诸侯背之,海外有狡心。禹知天下之叛也,乃坏城平池,散财物,焚甲兵,施之以德,海外宾服,四夷纳职,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这段话的意思是:从前夏部落的首领鲧建造了三仞(八尺为一刃)高的城池来保护国家守卫百姓,大家都想离开他,别的部落对夏虎视眈眈。后来禹当了首领,发现这一情况,就拆毁了城墙,填平了护城河,把财产分给大家,毁掉了兵器,用道德来教导人民。于是大家都各尽其职,别的部落也愿意来归附。禹在涂山开首领大会时,来进献玉帛珍宝的部落首领上万。这应该算作是最早的史料记载的夏禹会见万国诸侯的“化干戈为玉帛”。

然而,夏禹以后,商周以来,中原大地却干戈蜂起,连年征战不止。商朝中期后,军队已装备青铜兵器,战车增多,发展为车、步两兵种,分别编组,协同作战,并出现了密集方阵战术,以发挥整体功能。通常步兵列阵于前,战车列阵于后,组成广正面之大方阵。指挥官以金、鼓、旗帜等听视信号指挥战斗,在平坦开阔地形实施正面攻击。

周武王姬发在牧野之战中,战车机动性、冲击力得到发挥,在姜尚的谋略下,大败商军17 万,灭商。受封于齐,并获得征伐诸侯的权力。自周平王东迁之后,三家分晋的春秋时期王室衰微,为争夺劳力、土地、兵源及对别国的控制权,各诸侯国竞建常备军,诸侯兼并、大国争霸的战争渐趋频繁。较大的战斗约400 余次,军队沿袭西周,仍为车步合编,以乘为基本建制单位,每乘战斗人员由25 人增至75 人,进入繁盛的车战时代,而且春秋前期大多数战役由君主亲自指挥,大国兵力号称千乘乃至数千乘之巨。

特别是从春秋中期开始,晋楚两国为了争夺霸权连年厮杀,给广大人民带来了无穷的灾难。经数十年战争,晋楚两国都疲惫不堪,需要休整,诸侯国更是普遍要求和平。在这样的形势下,宋国约合晋楚两国,并会同各诸侯国召开了盛大的弭兵之会。“弭兵”就是停止战争的意思,公元前546年(鲁襄公二十七年),弭兵之会在宋国举行,晋楚齐秦宋鲁郑卫陈许曹邾滕蔡等14国参加了会议。会议决定:晋国和楚国共为盟主,各国共订盟约,不再打仗;除齐、秦外,各国都要向晋楚两国同样朝贡。弭兵之会的结果是晋楚两国平分霸权,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比较安宁的社会环境,从而使激烈的争霸战争暂告一个段落。于是中原地区战事减少,进入了和平时期,使得社会经济和文化渐渐发展和繁荣起来。当然,小国要对晋楚大国承担繁重的贡献:尽其土实,重其币帛,供其职贡,从其时命,贺福吊凶……晋楚双方以牺牲小国利益的方式达到暂时的和解。这便是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化干戈为玉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