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病细辨趣案

【出处】 〔清〕徐镛《玉台新案》。

【原文】发热恶寒,头疼身痛之暴证,人易辨之。惟久郁肺经而成喘嗽,有似阴虚劳嗽者,不可不辨。郡城西门外奚藕庄客幕于外,上年道途受热,曾患喘嗽,服自便而愈,今复患喘嗽,投自便而加剧,医亦概用清肺补肺,终不见效。自疑为阴虚重证,彷徨无措,遂延予诊。余为脉象见紧,似数非数,前患署热,故自便可愈。今患寒邪,故反增剧,用小青龙汤而愈。

郡庙道士徐兆奎久患三疟,坚不服药,二年方愈。愈后冬月又病伤寒,壮热头痛,医疑冬温,误投辛凉之剂,即昏嘿不省人事。医者以其昏嘿不省,以为热邪内陷,束身告辞。其师杨承宗求治于予,予诊其脉,虚软无神,似数非数,亦为惊徨,但知其疟后中气素亏,复伤于寒,非冬温也。即投温中之剂,一剂稍苏,二剂方醒,三剂乃安。粥饮日渐增加,但膈中似有冷块,即于温中剂内加附子三分,始得平复,调理一月而安。

【注解】①三疟:意为长年患疟。②嘿:通“默”。

【白话文】对待突然发作的发热怕冷,头身疼痛,一般医生都容易辨证准确。而如邪气久踞肺经以致咳嗽哮喘,好似阴虚所致结核病之咳嗽,就得仔细辨证清楚。郡城西门外奚藕庄有一旅客,去年旅途中曾感染热邪,患咳喘病,自己抓了点药吃就好了。而这次又患了咳喘病,自己抓药吃反而加重了。凡是帮他看病的医生也都开了清肺补肺的方子,始终不见效果。于是怀疑自己是阴虚重证,手足无措,不知道怎么办,就请我来诊治。我切其脉,发现他脉象偏紧,似数脉但又不是。之前自己抓药能治好是因为患的暑热病,用寒凉方子自然可以治愈。而今是中了寒邪,所以按之前用法反而加重了,于是开了小青龙汤给他,之后就痊愈了。

郡庙道士徐兆奎长年患疟病,坚持不服药,两年才好。但这年冬天他又得了伤寒病,高热头痛,医生怀疑是冬温病,误给他开了寒凉的药方,结果患者神志不清,不省人事。医生因为他神志模糊,认为是热邪内陷,转身告辞了。这位道士的师傅杨承宗请求我给患者治疗。我诊其脉,虚弱而软,没有神气,似数脉但又不是,我也感到惊讶和不安。但明白他是先得疟病以致中气亏虚,后又感伤寒病,而不是冬温病。接着给他开了温中的药方,一剂就稍微有点苏醒了,第二剂患者意识就完全清醒了,第三剂病情就稳定下来了。每天饮水、喝粥的量慢慢增加,但他感觉膈中间仿佛有个冷块,于是我便在温中方药中加了附子三分,症状才得以平复,调理了一个月后痊愈了。(郁东海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