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湾改编:空降领导,怎么防止被架空

1927年9月,按照中央和湖南省委的决定,毛泽东‬空降到第一师,担任特派员兼前委书记,领导秋收起义。

第一师师长余洒度很不服气:

我是黄埔军校毕业,你是一个小学教员;

我从北伐打到现在,队伍是我拉起来的,你出身农民,没有摸过枪、带过兵、打过仗;

我是师长,你这前委书记算什么,凭什么指挥我的部队,凭什么我要听你的。

这支部队虽然叫做“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虽然名义上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的部队。但是,当时的部队还没有改造成为后来“党指挥枪”的人民军队,旧军队的影响仍然很深。还是受曾国藩组建湘军以来旧军队的传统影响,“兵由将募、兵归将有”,将领把士兵看作私有财产,认为士兵只应效忠服从自己的长官。

虽然是特派员,虽然是起义的前委书记,虽然是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但是,部队的实权却掌握在师长余洒度手里。

这就是毛泽东空降到第一师时面临的局面。

问题的焦点不仅是权力之争,更是事关革命前途的分歧。

毛泽东‬怎么办?

他‬来到起义部队面临的第一个重大问题,是方向问题。在方向问题上,到底听谁的。

起义爆发后,由于敌我军事力量对比悬殊,加上内部一个团倒戈,导致起义失利。原定攻取长沙的计划已经很难实施。

部队来到浏阳县文家市,前委会议讨论队伍的进军方向。

余洒度主张继续按原定计划,取浏阳,攻长沙。

毛泽东主张改变计划,向敌人防守薄弱的罗霄山脉进军。

余洒度激烈反对。

两种主张相持不下。

三团副团长伍中豪拿枪指向余洒度的脑袋:“是你领导前委,还是前委领导你?”

毛泽东透彻分析形势,陈述利弊,赢得了人心。

起义部队军事总指挥卢德铭认为:毛委员说得对。现在交通要道的城市不是我们占领的地方,如果我们攻打长沙,就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卢德铭是余洒度的老上级。第一师的前身是警卫团,卢德铭任团长,余洒度任副团长,后来卢德铭提拔余洒度接任自己的团长。

卢德铭赞成毛泽东的意见,拥护毛泽东的领导,余洒度只能服从。

于是,部队按照毛泽东的主张,选择了正确的方向,开始向罗霄山脉进军。

但是,部队的作战指挥权仍在余洒度手中。

由于余洒度的错误指挥,致使起义部队在芦溪遭受重挫,卢德铭在芦溪战斗中牺牲。

起义连遭挫折,部队士气低落,人心焕散。

许多知识分子和军官出身的人,看到失败似乎已成定局,纷纷不告而别。有些小资产阶级出身的共产党员,也在这时背弃了革命,走向叛变或者消极的道路。有一个排就在排长唆使下全部逃跑。逃亡已经变成了公开的事情:“你走不走?”“你准备上哪儿去?”许多人公开询问,部队面临溃散的危机。

余洒度也是悲观失望,手无良策,而且不放弃攻打大城市的主张。

卢德铭牺牲后,余洒度没有了原来上级的辖制,对毛泽东更不尊重了。

毛泽东开始了调查研究。与基层干部交谈,与普通士兵交谈。

毛泽东发现,在队伍逃亡成风的情况下,第一团第一连没有一个逃兵。这个连的指导员是何挺颖。

短短两天里,毛泽东三次找何挺颖谈话,听取他对如何带军的看法。何挺颖认为:“部队接连打了一些败仗,军力锐减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这支队伍失去党的领导,最重要的问题是党对队伍的领导权问题。”“要从军队的党组织去考虑。现在部队中党的组织太少,党员人数也不多,这样就抓不住士兵,抓不住部队。要把党组织建到每一个连队。”

何挺颖的想法与毛泽东不谋而合。

之后,毛泽东又与宛希先、张子清、陈浩等干部交流意见。

毛泽东厘清了部队亟待解决的三个问题:一、建制零乱,人员成分复杂,革命动机不纯;二、缺乏领导核心,没有富有战斗力的基层党组织;三、官兵不平等,一些军官带有旧军队习气,对士兵经常打骂,士兵缺乏基本权利,缺乏凝聚力。

毛泽东逐渐形成了解决问题的对策。他一边调查研究,一边做大家的工作,统一思想,争取理解,争取支持。

部队抵达永新县三湾村时,毛泽东已经胸有成竹,并且相信自己的意见能够得到前委以及大多数基层干部的支持。

到达三湾的第二天,毛泽东主持召开了前委扩大会议,吸收基层干部参加。

毛泽东提出了改编部队的三项措施。

第一项措施,缩小编制,将原来的一个师缩为一个团,改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由陈浩任团长,提拔一连党代表何挺颖为一团党代表。

果然,余洒度强烈反对。他问,把一个师改编成一个团,剩下的好多军官往哪儿摆呢?

毛泽东早有对策:凡是没有安排职务的军官,全部编为一个军官队,以后扩大队伍用得上。

何挺颖等同志坚持支持毛泽东的主张。

余洒度只好少数服从多数。没有了师的建制,自然没有了师长的职务,顺理成章,余洒度出局,从一个师长,成为了军官队的一员。

二、建立党的各级组织和党代表制度,班、排设党小组,连建党支部,连以上设党代表,同级党组织的书记由党代表担任,拥有与军事长官同等的权力,负责党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和群众工作。

从组织措施上落实了“党指挥枪”的原则,彻底瓦解了旧军队“兵由将募,兵归将有”的人身依附风气。

三、连队建立士兵委员会的民主制度,实行官兵平等,经济公平,破除旧军队雇佣关系。

此前的一师,余洒度和某些军官高高在上,享受特权,士兵吃大锅饭,他们在部队极艰苦的情况下仍然吃小灶,动辄打骂士兵,官兵关系紧张,士兵没有归属感,内心没有奔头,当兵吃饭混日子的思想很普遍。

自从三湾改编建立官兵平等的民主制度,官兵同苦,干部关心士兵,士兵可以监督军官,建立了完全新型的人民军队关系,使得士兵有了尊严,有了奔头,部队的凝聚力大大增强。

此举赢得了广大士兵的支持,赢得了军心人心。

一支成分复杂的旧军队改造成了有革命理想的人民子弟兵,改造成了听从党的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

余洒度终于经不起考验,当了逃兵,跑到了国民党那边。

这支新型的人民军队,最终在毛泽东的带领下,走上井冈山,走上了星星之火必将燎原的征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