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卫组织颁布首部高血压防治指南!强推三类药物,降压有了新要求
患者一:高血压3年,38岁,体检时意外发现,患者拒绝用药,觉得自己还年轻,只是血压高点,也不能怎么着。不仅不吃药,患者对喝酒、吸烟也毫无顾忌,吃饭也从来不注意,别人说高血压要少吃盐,可他偏偏就喜欢重口味的食物。结果3年后,突发脑溢血,没能抢救回来,小儿子才刚出生没多久。
患者二:高血压11年,62岁,自从确诊后一直吃着降压药,本以为能相安无事,结果到第11个年头的时候,突发急性心梗,虽然极力抢救,患者也没能活下来。据家人所述,虽然患者从没有停过药,但血压控制得并不好,家里买的血压计也就是个摆设,他自己很少测血压,总觉得吃完药就行了。结果11年后就这样丢了性命。
这样的案例每天都在发生着。都说高血压不致命,可这就是高血压的可怕之处,看似无害,实则随时都可能要了患者的命。然而,正是因为善于伪装,也才让患者疏于防范,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而这也是高血压死亡率居高不下的原因所在。
高血压发病率翻番,控制率不足20%!
高血压被称作是“当今时代最沉重的慢病负担”。根据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报道,高血压是导致全球死亡的首要危险因素,每年致使1080万人死亡。而在我国,高血压也是仅次于吸烟的第二大死亡风险因素。
最近,《柳叶刀》最新发布了全球高血压流行趋势综合分析报告。根据报告显示,在过去30年,成人高血压患病人数翻倍,从6.5亿增加到12.8亿,而知晓率不足50%,男性控制率仅为18%,女性为23%。
根据我国高血压流行病学数据显示,我国患者接受治疗的血压达标率仅为37.5%。这也就意味着,一方面有很多患者还不知道自己有高血压,或者说明知有而不吃药;另外一方面有很多患者虽然坚持在吃药,但血压仍旧不达标。
正因如此,我国高血压的控制情况一直都不容乐观。而血压不达标,也是导致我国脑梗、心梗、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高发的原因之一。
高血压严重危及人类健康,如何防控?
基于高血压给全球带来的疾病负担,近日世界卫生组织颁布了首部全球高血压防治指南。内容涉及了血压干预值、达标值以及降压药的选择等等。下面就介绍几个与患者息息相关的推荐。
1. 关于血压起始干预值和达标值的推荐
既往认为,血压超过140/90mmHg即为高血压,这既是血压起始干预值,也是降压目标值。不过,这只是针对单纯的高血压患者来说的。此次发布的指南中明确指出,对于合并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以及心血管高风险人群、慢性肾病、糖尿病等疾病的患者,血压高于130mmHg就需要开始药物治疗,而且要以小于130mmHg为降压目标。
2. 关于降压药和治疗方案选择的推荐
目前临床常用的降压药就五种,即钙离子拮抗剂(地平类)、ACEI(普利类)、ARB(沙坦类)、利尿剂(噻嗪类)以及β受体阻滞剂(洛尔类)。其中,指南强烈推荐三类药物作为初始用药的首选,即为噻嗪类、普利类(沙坦类)、地平类。这三类药物不仅可以单独用药,也可作为联合用药的首选,三者中两两都可联合。
3. 关于检查和风险评估的推荐
此次指南还特别对高血压的诊断、评估、随访等做了明确的推荐。
- 一是建议开始用药前,做详细的检查,排除继发性高血压的可能,同时发现可能存在的合并症;
- 二是建议用药前或用药后接受心血管风险评估;
- 三是建议初始用药后或换用新药后,定期随访,监测血压,保证血压达标。
这其实都是为了跟踪病情进展,更好地调整用药方案,预防并发症。
总之,高血压作为今天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导致全球死亡的首要危险因素,绝对不容小觑。即便毫无症状,即便再年轻,也要认识到高血压的危害,尽早用药,控制血压达标,这样才能和健康人一样生活,一样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