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医治疗虚劳医案大全

医案一

杨某,女,58岁,工人。病历号c64799,1992年7月20日初诊。主诉发现白细胞减少已4个月。患者今春体检时发现白细胞减少,最低时为2.1×10°/L,平时波动于(3.1~3.6)×10°/L。渐自感头晕乏力,曾服利血生、鳖肝醇等治疗,白细胞未见上升。今查血常规:白细胞为3.6×10°/L,血红蛋白122g/L。症见头晕乏力,下肢水肿,耳鸣腰痛,大便溏薄,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弦。辨证:气血不足,脾肾两虚。治法:益气养血,健脾补肾。处方:生黄芪30克,党参10克,白术10克,升麻5克,柴胡10克,陈皮10克,炙甘草6克,当归10克,生地黄、熟地黄各10克,女贞子10克,桑椹10克,苍术10克,紫苏梗10克,藿香梗10克,生薏苡仁30克。每日1剂,水煎服。服药14剂后,自感头晕乏力好转,耳鸣消失,大便成形。查血白细胞为3.6×109/L。守方去紫苏梗、藿香梗、生薏苡仁、女贞子、桑椹,加蒺藜10克,首乌藤15克,炒酸枣仁15克,五味子10克。再服14剂,水肿减轻,白细胞升至(4.0~7.8)X10°/L。后又以上方加减连服40余剂,诸症消失,多次复查白细胞为(4.8~5.2)X10°/L。舌脉正常。守方又投14剂,以巩固疗效。

【按】粒细胞减少症,一般属中医“虚劳”范畴。本案为气血不足,脾肾两虚证。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虚则化源不足,气血不荣其身,健运失职,清阳不升,故现头晕、乏力、耳鸣,便溏、水肿;腰为肾之府,肾精不足,脑海不充,亦现头晕、耳鸣,并会腰痛,水肿等。祝氏从脾肾人手,重补后天兼养先天,后天充盈则化源无穷,先天得养,精髓不竭矣。施以补中益气汤为主方,加益肾之地黄、女贞子、桑椹、五味子、首乌藤、枸杞子等,其效甚佳。紫苏梗、藿香梗并用者,乃祝氏对药经验,二者理气和中,消胀止痛,治疗脾胃不和,胸闷纳呆,泛呕欲吐,肠鸣便溏颇效。

引自《祝谌予临证用方选粹》

医案二

张某,女,51岁,记者。初诊日期:1965年7月2日。该女士由于工作劳累,用脑过度,而致全身疲倦,食思缺乏,一日仅吃粮100~150克,饭后腹部不适,大便溏软,每日2次,面色萎黄无泽,失眠,心慌,健忘,身体瘦弱,并且时有浮肿,舌质淡,舌苔薄白,脉象濡细。西医按神经衰弱、胃肠功能紊乱、胃肠神经官能症等治疗,均未见效,也曾服用过中医开的健脾、补气、养心、安神、双补气血等中药,而且也用过针灸治疗,均未获效。又因是“虚不受补”的体质,每服补药后,反而腹胀,不能食,不能睡。如此迁延不愈,已经半年多,不能上班工作。我据此脉症,诊为心脾两虚渐成虚劳之证。我采用了“虚则补其母”和“隔一隔二”的治疗法则,采用归脾汤的精神,结合小建中汤治虚劳的精神,组方如下:太子参5克(易人参),黄精5克(易黄芪),野白术5克(以易炒白术),茯苓10克,炒酸枣仁9克(先煎),远志6克,龙眼肉9克,丹参12克(以易当归),木香2.5克,生姜2片,大枣3枚,桂枝5克,白芍10克,莲子5克,陈皮6克,饴糖20克(分冲)。此方服7剂后,诸症均有好转,以后即按此方,稍事加减。服用2个月后,渐渐把太子参换为党参,黄精改为黄芪,把丹参易为土炒当归。并且把每味药的用量由3~5克加重到6~10克,并根据证候的出入,稍稍进行加减,原方意不变,共服药4~5个月,其人身体渐壮,能食能睡,体重增加2~3千克,精神旺盛,体力增强,已能上班工作。1970年追访:身体一直很好,尤其是在五七干校劳动时,各种重活都能干。现回报社,虽年老,但仍能干些工作。

引自《树德中医内科》

医案三

李某,男,54岁。初诊:1984年8月7日。主诉:1个月前因上呼吸道感染服复方磺胺甲噁唑(复方新诺明)后,发现面色皖白,眩晕耳鸣,心悸气短,身倦乏力,腰膝酸软,食欲不振,便溏。诊查:贫血貌,言语低微,舌淡红苔少,脉沉细两尺无力。血常规检查:血红蛋白50g/L;白细胞2.9×109/L;血小板150×10°/L。骨髓穿刺检查,增生减低,红细胞系、粒细胞系增生均低下,淋巴细胞占59%,未见巨核细胞,符合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象。辨证:邪毒内侵,累伤肾脏,肾阳衰微,精亏髓枯。治法:填精补髓。处方:熟地黄30克,当归10克,紫河车30克,黄芪60克,太子参30克,巴戟天15克,阿胶10克,红花10克,淫羊藿30克,生地黄15克,山药30克,白术15克,茯苓10克,远志10克,木香5克。二诊:8月21日。上方服2周,症状明显减轻,血红蛋白升至75g/L;白细胞3.5X109/L;血小板为280X19/L:又加鹿茸粉1.5~3克,枸杞子10克。三诊:1985年3月初。经用上方调治半年,全身情况良好,已恢复正常工作。血红蛋白升至105g/L;白细胞4×10°/L;血小板500×10°/L,又继续治疗2个月,血红蛋白升至100g/L;白细胞4.3×10°/L;血小板850×10/L。

【按】本案为柴彭年治疗虚劳验案之一。再生障碍性贫血属于“虚劳”“血虚”或“血证”范畴。本案患者面色皖白,言语低微,心悸气短,身倦乏力,食欲不振,便溏,主要为脾气虚兼以心血虚所致,但腰膝酸软、眩晕耳鸣、脉沉细两尺无力则为肾精亏虚之明证。《张氏医通》

指出:“人之虚,非气即血……血之源头在乎肾。”虽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生血,但精血同源。精藏于肾,肾精也是血液生化的重要基础。故治疗血虚并非治脾胃单途。根据“肾主骨髓,藏精”“血为精所化”的理论,本案采用补肾为主,补脾为辅。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选药除用熟地黄、生地黄、巴戟天、淫羊藿、当归、枸杞子等补肾外,更用血肉有情之品,如紫河车、阿胶、鹿茸粉之属,以填精补髓,改善造血环境,益于造血干细胞的生长,并能调节免疫功能,从而促进骨髓造血以奏生血之功。这是本案治疗的特色之所在。方中用黄芪、太子参、山药、白术、茯苓补益脾气,取气能生血之理,方中再用木香、红花,调理气血。因血藏神,血虚则神乱,故用远志宁神定志。本案辨证准确,治疗用药主次分明,全面兼顾,故能取得良好效果。

引自《古今名医医案赏析》

医案四

田某,男,34岁,于部。初诊:主诉:体倦乏力心悸失眠10年,已经多处治疗,现工作能力减退,以至治疗信心十分不足,现平素易出虚汗,下午精神萎靡,面色灰黑,指甲干枯凹陷,眼球有黑色粒子影群,同仁医院诊为眼底静脉炎,并患牛皮癣20年,自述已不抱任何治愈幻想,其癣遍布全身,色紫红,湿痒,头皮瘙痒脱屑难忍,饮食二便尚可。查体:苔薄白,脉沉细无力。辨证:久劳伤损,气血不足,精气不能口濡头目,外润肌肤爪甲。立法:补中益气养精益髓。处方:内服升麻五分至七分,知母二钱至三钱,炙玉竹四钱至三两半,柴胡一钱至五钱,生黄芪二钱至三钱,炒酸枣仁四钱,桔梗一钱至五钱,砂仁二钱,酌加盐知柏二钱至五钱。水煎服,2剂。另服参鹿补片上下午各3~4片。整个治疗过程计门诊34次,历时4个月。其中治癣用:苍术一两,分5次水泡代茶,1次;艾卷7个灸患癣处,每日4次;艾叶三钱,桑叶三钱,布包水煎洗头每日1次;皂角二两,去子弦,用猪油炸透去渣,敷油每日1次;二诊:主诉:服药至今,精神振作,体重增加4千克,体力亦觉增加,周身舒适,劳倦若失,爪甲红活滋润平滑,眼球黑粒消失,癣亦痊愈,脉缓苔薄,已一如常人。

【按】患者气血虚损,已经多方治疗,效果不佳,故转来我部门诊。使用玉竹汤治疗劳损,经多次实用颇获佳效,此即一例。玉竹为百合科植物玉竹的根茎,味甘,性平,归肺、胃经,是一味养阴生津的良药。现代药理研究证实,玉竹具有较好的强心作用。每日以玉竹20克,水煎服,对风湿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引起的心力衰竭,和伴有心肺功能衰弱的气血虚损,都有一定疗效。《温病条辨》

中的“沙参麦门冬汤”,处方为:玉竹15克,沙参、麦冬、天花粉、桑叶、白扁豆、生甘草各10克。水煎,每日服1剂。此方是常用的甘寒清涧滋补剂,适用于肺胃阴伤,津液不足,咽干口渴,干咳痰少者。另有一经验方:玉竹、沙参、麦冬各15克,五味子、川贝母各10克。水煎服。用于阴虚肺燥、久咳痰少、咽干口渴、气短乏力者,颇有效验。以上两方对于气血虚损有较明显阴虚症状者,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依据本患者气血不足、多发虚热的病况,法当甘温补气,养阴安神,填精髓,壮筋骨,以升麻、柴胡、桔梗新清气于至阴之下,以柴胡知母酌加盐知柏,退虚热,消虚火,并制玉竹之热,酸枣仁养神助眠,使人安卧得血,砂仁顾及胃纳,甚切实用。其余加减,随症用之。如此经济有效,用药平稳,而易得之方剂,当予珍视推广。我喜欢苍术代茶的办法用于健脾、燥湿、解郁、辟秽,临床上治湿盛困脾的倦怠嗜卧、脘痞腹胀、食欲不振、呕吐、泄泻、痢疾、疟疾、痰饮、水肿、时气感冒、风寒湿痹、足痿等效果都不错。对于本例患者积劳成疾,气血虚损,经过多个医疗单位治疗仍未痊愈的慢性病,医生和患者都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仅靠一两剂药和短期的门诊就大功告成,恐怕不太可能。因此坚持历时数月的治疗,使医患之间搭建了相互信任的桥梁,坚持不懈地系统治疗,使患者得以康复。

引自《高桂林医案医话经验方》

医案五

王某,女,16岁。上蔡县黄埠乡人。1980年7月12日诊。半年前始发胃痛食衰,倦怠无力,月经过多,每月2次,继而头晕心慌,面色由萎黄而转苍白,经某院骨髓穿刺确诊为再生障碍性贫血,反复用中西药治疗3个月,效果甚微。3个月前又增双腿疼痛,也是屡治乏效。予诊之,察其面色苍白无华,脉细弱不耐按,舌淡无荣,动即欲喘,头晕欲仆。因论曰:先由饮冷伤及脾阳,而胃痛纳减;继而气虚不能摄血,而经水过多;气血两亏,脾损及肾,故头晕欲仆,动即欲喘。治当健脾益气,以资生血之源;缓急止痛,以除标急之厄。处方:太子参20克,潞党参20克,山药30克,白术20克,芡实30克,延胡索12克,鸡内金12克,厚朴花15克,木瓜9克,白芍9克,炙甘草9克。水煎服,3剂。7月17日二诊,服上药后,胃痛、腿疼均不作,饮食稍增,精神较好。改以温脾肾,补精髓,益阳填精之法,以固其本。方用:生羊骨带髓10千克,先煮去油脂,得净汤3千克,再熬取1000毫升,备用。山茱萸90克,山药180克,熟地黄180克,当归120克,川芎60克,白芍60克,茯苓90克,牡丹皮30克,泽泻30克,鸡内金30克,山楂30克,陈皮30克,共研细末,加入羊骨髓汤中,另取2只公鸡血亦加入其中,共和为丸,每服9克,每日2次。9月19日三诊,丸药即将服完,面色转红,饮食大增,月经恢复正常。继用上药1料,痊愈。1年后,血象完全恢复正常,已能继续上学。

【按】再生障碍性贫血为西医病名,其发病功制乃骨髓造血功能发生障碍或衰竭。中医学无此病名,其证治属于虚劳、血证范畴。张老治疗该病,善以培补脾肾为大法。他认为脾为生化之源,后天之本,有生血、统血功能;肾为先天之本,主骨生髓。脾肾亏虚,则骨髓不足,使造血障碍而发病。因此,他以羊骨髓汤为基本方,用羊骨髓来促进红细胞生成,补肾益气,填充骨髓,使精血亏损、虚劳羸弱等症得到改善。同时,他还根据不同病情,选加不同治方用药。如本案是由脾胃气虚导致的血失统摄,故治疗首重健脾益气,调胃助运;由于抓住疾病本质,掌握辨证要领,做到了标本兼顾,缓急适用,故能收到较为满意的疗效引自《张鹤一医案医话集》

医案六

某女,37岁。2000年3月12日初诊。因类风湿关节炎在当地医院使用免疫抑制药后,出现周围血象白细胞下降。就诊时已查血常规2次,白细胞总数平均值为2.3×10°/L,粒细胞1.7×10°/L,临床表现为头晕眼花,神疲乏力,面色无华,易感冒,纳呆,自汗,舌淡,脉细。中西结合辨证属气血两虚证的白细胞减少症。治从益气养血。生晒吉林人参5克(煎水代茶),生黄芪30克,枸杞子20克,制何首乌20克,鸡血藤20克,云茯苓20克,炒白术10克,陈皮5克,生甘草10克。7剂,每日1剂,水煎2次,空腹分2次服。二诊:服药1周后上述诸症明显减轻,复查血常规示:血白细胞升至3.4×10°/L。宗前法,续服14剂。三诊:服药后。血白细胞升至4.2×10°/L,诸症消失,无任何不适症状。在当地按上方取药,继续服用2周,血白细胞升至6.3×109/L,粒细胞3.8×10'/L。

【按】本病人因使用免疫抑制药,损害人体正气,致使气血亏损,故临床表现为头晕眼花,神疲乏力,面色无华,易感冒,纳呆,自汗,舌淡,脉细。方中以生晒吉林人参、生黄芪、枸杞子为主要药物。人参味甘苦,性平,有大补元气、生津止渴、安神等作用,主要含人参皂苷、人参多糖等,对骨髓造血功能具有保护和刺激作用,促使白细胞数增加,并能调节免疫功能、抗肿瘤、增强记忆力等作用。黄芪味甘、性微温,功能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退肿等,含多糖、皂苷成分,能促进骨髓造血功能,增加外周血白细胞数,并有调节免疫、抗炎、解毒等作用。枸杞子性平味甘,能滋阴补血、养肝补肾,含氨基酸、微量元素、多糖类、甜菜碱、维生素等,具有增强免疫、护肝、减轻放化疗副作用;配以制何首乌、鸡血藤以养血;佐云茯苓、炒白术、陈皮以健脾益气。从现代药理研究来看,诸药合用具有促进骨髓造血功能、升高白细胞、减轻免疫抑制药物的毒副作用。

引自《臧堃堂医案医论》

医案七

龚某,男,48岁,工程师。初诊,1983年12月26日。病史及辨证:患者因渐进性头昏乏力,精神不振,胸部胀痛1年余,化验血常规发现白细胞偏低,常在(2~3)×109/L,血小板(60~80)×10°/L,血红蛋白低于100g/L。患者曾有砷剂、汞剂接触史。经外院骨髓穿刺未发现异常。在本单位职工医院住院治疗2个月余,药用维生素Ba、利血生、鲨肝醇及中药(药不详)治疗,疗效不显著,乃于1983年12月26日住人某院。人院血常规检查:白细胞5.4×10°/L、中性粒细胞0.67、淋巴细胞0.28、嗜伊红细胞0.05、血小板102×10°/L。其他检查未发现异常。治则与方药:予以健脾养心,益气补血的归脾汤治疗。复诊,经用归脾汤加减治疗2个月,白细胞逐步减少至2.7×10°/L、血小板减至2.7×10°/L,伴神疲乏力、头昏、胸胀痛,舌质淡齿印,苔薄白,脉细。至3月中旬,中药改用圣愈汤加味。处方:党参20克,黄芪20克,当归10克,白芍12克,生地黄15克,川芎5克,黄精20克,淮山药15克,枸杞子12克,陈皮6克。每日1剂水煎服。配合西药:鲨肝醇2片,每日3次;维生素B,10毫克,每日3次,口服;肌内注射复方甘油磷酸钠1支,每日1次。1983年3月26日:以上中西药治疗10日,化验白细胞3.5×109/L,血小板80×10°/L。症状稍好转,但仍乏力,头昏,胸部胀痛、舌边齿印、舌苔薄,质淡红,脉细。化验及自觉症状均有好转,原方加桂枝、附子续进。处方:当归10克,白芍12克,生地黄15克,党参20克,黄精20克,川芎4克,淮山药15克,枸杞子12克,黄芪20克,附子8克,桂枝7克。每日1剂水煎服。1983年4月11日:上药服14剂,除胸部仍有些胀痛外,其他症状均消失,精神好转,食欲增加。血常规化验:白细胞4.4X109/L、中性粒细胞0.62、淋巴细胞0.38、血小板96×109/L。因单位工作任务忙,故于11月13日出院。

【按】患者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属于中医虚劳范畴。入院化验白细胞总数5.4×10°/L,血小板102×10°/L,经用归脾汤加减治疗2个月,白细胞逐步下降,最低达2.7×109/L。血小板下降至70×10°/L左右。嗣后改用圣愈汤加味,配合西药维生素Ba、鲨肝醇及复方甘油磷酸钠。治疗24日,白细胞达4.4×10°/L,血小板达96×10°/L,症状明显好转,因工作任务忙而出院。患者人院化验白细胞、血小板在正常范围,经用归脾汤加减治疗2个月反而下降,是否化验有差错,或者是中药缺味,还是什么原因。后段用中西医结合治疗24日,化验又有明显:进步,是中药的作用,抑或是西药的作用,或者均有作用?但病史治疗过程中曾用过上述药物未获明显效果,究竟如何,今后临床进一步验证之。

引自《胡毓恒临床验案精选》

医案八

余某,男,15岁,住厦门市。1993年5月17日初诊。经当地西医院诊断为冠心病、脑动脉供血不足、心房纤颤、心律失常。虽经多方治疗仍疗效不显,恰遇刘老在厦门讲学,特邀诊治。证候:患者长期以来,行走则怔忡、心慌,并逐步加重,口干喜热饮,下肢浮肿,小便夜多,舌质淡,苔少,脉弦缓。诊为:虚劳。证属脾肾阳虚,心脉不足,拟以温脾肾、益心脉之法。方用六君子汤加味:党参15克,白术10克,茯苓12克,炙甘草5克,半夏5克,陈皮5克,黄芪20克,丹参12克,炙远志3克,酸枣仁15克,山药18克,枸杞子12克,天麻12克,杜仲12克,补骨脂4克,益智4克,菟丝子15克,鸡内金4克。21剂。水煎,每日1剂,分3次温服。患者于1993年6月29日来信,述服上方20余剂后足肿消,心慌减,夜尿由8次减为4次。嘱其原方再服。另:党参15克,炙远志3克,酸枣仁20克,黄芪15克,大枣10枚,天麻15克,枸杞子10克,三七4克,蒸猪心1个。分数次吃汤,每周服用1次。坚持服药半年,患者来信告其病已痊愈。

【按】此案例患者病位在心,而其病因却在脾肾二脏。刘老从审证求因、治病求本着眼,抓住脾肾阳虚这一病证特点,从脾、肾着手处方,脾胃健运,肾气充盈,怔忡自除,下肢浮肿亦消。此治疗本病之关键。刘老常言治疗此类病应注意脾胃的盛衰,主要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方面,在日常生活中不仅要注意饮食营养,而且要善于保护脾胃,既不能暴饮暴食,又不能饥饿过度或偏食。另一方面,在患病时,病人要针对病情忌口,用药要顾及脾胃,影响脾胃之品更要禁用、慎用。同时,临证处方亦须虑及脾胃是否胜药。这是治疗虚劳病证之独特经验。

引自《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一刘炳凡》

(0)

相关推荐

  • 补血活血良药鸡血藤的临床应用(貮)——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友病,一切血虚证

    继续讲鸡血藤这味药. 昨天讲了,鸡血藤具有补血的作用.   血液的成分,现在已经研究的很清楚了,主要分为血浆和血细胞.   血浆的主要成分是水,占90%左右,剩下的是各种蛋白质.葡萄糖.氨基酸.胆固醇 ...

  • 化疗后骨髓抑制,到底「抑制」的是谁?打升白针是否是唯一选择?

    一位粉丝私信我,"家人化疗了两次,查血常规时发现白细胞1.7,血小板460,没什么不适,是不是现在就要打升白针?". 骨髓抑制是化疗期间常见的毒副反应,升白针也是骨髓抑制后常采用的 ...

  • 【周信有:益气补血汤-贫血、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

    益气补血汤 组成:党参20g,黄芪20g,黄精20g,山萸肉20g,女贞子15g,淫羊藿15g,巴戟天20g,丹参15g,鸡血藤20g,龟板30g,鹿角胶9g(烊化),大枣10枚,干地黄15g.[1] ...

  • 老中医治疗淋症医案大全

    老中医治疗淋症医案大全 ​医案一 常某,女,19岁.病已半载,小便频数量少,时现血尿或小血块,溺时尿道不适,有时疼痛,经第三人民医院检查为膀胱结核症.舌苔薄黄,脉象滑数.辨证立法:肾与膀胱为表里,主水 ...

  • 老中医治疗瘰疬医案大全

    瘰疬 冉雪峰医案 患瘰疬有年,累累成串,时重时轻,不以为意,后瘰疬大发,突尔肿硬逾恒,大如瘿瘤,头部为之倾斜,乃急返武昌延予诊治.其脉弦劲,口渴烦躁,不安寐,嘱须静养,戒酒,节饮食,再商疗法.拟方,归 ...

  • 焦树德名老中医治疗虚劳体会

    目前西医学中尚无关于'虚劳'症状的专门论述,有时在神经衰弱.神经官能症中提到失眠.疲乏等症状,但与'虚劳'不能对应,有时在胃肠功能紊乱.胃神经官能症中提到过食欲不振.消化不良. 中医对待一些'内科杂症 ...

  • 老中医治疗虚烦自汗,很好用的几个方剂分享...

    老中医治疗虚烦自汗,很好用的几个方剂分享 1.和阳平胃膏--出处<清宫配方集成*脾胃方>--治疗胃下积痰之夜间虚烦自汗 2.六物胡粉敷方--出处<外台秘要*卷二十三>--治疗腋 ...

  • 老中医治疗脑鸣耳鸣医案集

    区少章,男,1900年4月出生,广东省南海县九江乡人.1978年由广东省人民政府授予"广东省名老中医"的称号,1980年批准为中医儿科主任医师,并先后当选为广州市第七.八届人大代表 ...

  • 老中医治疗鼻疾医案大全

    鼻疾 孔伯华医案 贺某,男,九月十一日. 肺经为湿热所郁而成鼻痔,业经溃破,涕中带血,耳窍亦闭塞,病在上焦,脉象滑数兼弦,当用辛黄清肺法加味. 生石膏五钱,炒甜葶苈三钱,生桑皮三钱,滑石块四钱,苏梗一 ...

  • 老中医治疗鼻疡医案大全

    鼻疡 丁甘仁医案 风热外乘,肺火上升,鼻孔生疔,肿红掀痛,虑其增剧,急宜清疏消解. 薄荷叶八分,甘菊花三钱,地丁草四钱,生草节八分,金银花四钱,连翘壳三钱,大贝母三钱,京赤芍二钱,天花粉三钱,夏枯草钱 ...

  • 叶天士治疗虚劳医案赏析一

    王二二 此少壮精气未旺,致奇脉纲维失护,经云,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今纳谷如昔,当以血肉充养.阴虚 牛骨髓 羊骨髓 猪骨髓 茯神 枸杞 当归 湖莲 芡实 芡实 二十二岁,即患虚劳,多 ...

  • 中医专长医案|老中医秘藏经方,治疗虚劳(肾阳亏虚)

    导读 看病如探案,高明的医生如精明的侦探,能从点滴的线索中,寻找到错综复杂的案件中的"病因",从而抽丝剥茧出疾病的真相,给出相应的治疗方案. 病人疑案 患者病症 李某,男,65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