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打仗时挂上免战牌,敌人为何不进攻了你看看免战牌上写了啥
古时与今时在方方面面上面都有着大的不同。比如说,打仗,古时是有一个免战牌的,任凭你外边战鼓声雷动,呼声盖天,若是有一方在城楼之上大挂免战之牌,那么,另一方是不会再进攻了的。即便他想进攻,也不得行,为何?因为古时的思想理念完全不同,那时人们特别崇尚“君子之风”,说不打,便不打,若是打了,便会遭受世间所有人的耻笑,乃无耻之徒。观看古装电视剧时候,常能见到这么一幕:被打那一方若挂上免战牌,那么敌人便不再发动进攻。好似世间真个有“暂停键”,一秒暂停,一秒播放。早在遥远的先秦时代,周公姬旦便成天下之礼,立天下之法,人人此对于君子、礼节崇而敬之,故而后来西周、春秋时代,即便有着诸多的诸侯国,且各国之间战乱不断,但他们仍能保持这样一种礼节,你说不打,免战,咱就不打。且若是打仗,两军交战之前需商议:多少人马兵力,乘车多少,在何交战。这样的事情持续到了战国时期,鬼谷子弟子的出山,以及孙子兵法的出现,才让战争有了“多变性”。他们带来一种全新的理论:兵者,诡道也。
而他们这样的军事理论、谋略在当时那个时代是行不通的,甚至还会被说成是“非君子所为”。“兵者”即带兵作战的人,“诡道也”即带兵作战有千万种方法,是非常灵活的。且往往作战需要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实者虚之,虚者实之”。以逸待劳,远交近攻,瞒天过海,围魏救赵……或许“免战牌”这样的法宝利器在战国之前是行得通的,那会儿它有较大的市场,人人尊而敬之,崇而尚之,而到了战国后期,随着各种兵法、军事理论的出现,不免让这些墨守成规、心照不宣的作战原则发生了变化,以至于产生“非君子行为”。
所以说,古代打仗,如若一方挂上免战牌,敌人不再进攻,便正是因免战牌上面写的是“免战”二字,古时的“免战”与今时的“免战”大为不同,那时代表的是君子之风,若是违反,是会被世人耻笑的。故而“免战牌”上虽写“免战”二字,可它背后大有深意,代表着作战的君子之风,君子做人诚信之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