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筛窦炎】如何手术治疗?
慢性筛窦炎多继发于急性鼻窦炎,是鼻窦粘膜的非特异性炎症,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从临床表现、症状、治疗、实例四个方面展开阐述,希望能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慢性筛窦炎很少单独发生,症状也不典型,以神经痛,精神郁抑,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较多见,当窦口阻塞时,可有鼻根或眼眶胀闷感及鼻塞,嗅觉障碍,鼻后孔流涕。临床检查可见息肉阻塞中鼻道,中鼻甲和鼻中隔结节部肥厚,嗅裂,中鼻道有脓性分泌物。
流行病学显示慢性鼻窦炎在人群中的总体患病率为5.5%~28.0%。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主要原则是清除窦口病变,解除窦口阻塞,以达到窦口引流通畅的目的。
手术治疗适应症:
(1)加强药物治疗12周以上,症状没有得到有效缓解。
(2)患者伴有鼻息肉、或者明显的解剖结构异常,影响了鼻腔通气或窦口鼻道复合体引流。
(3)出现眶颅并发症。
目前,比较公认的手术治疗方法是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该术式强调在术中切除不可逆的病变,开放阻塞的窦口保留具有功能的黏膜组织和鼻腔的正常结构,但由于目前各地技术水平的差异,部分术者对窦口引流通道黏膜破坏和损伤、术后术腔黏膜的创伤性水肿和炎症、术中出血、术后黏膜瘢痕等都难以控制,所以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手术并非最完美的鼻窦外科手术方式。探索新的治疗技术、开发新手术器械及开拓新的治疗理念。成为功能性鼻窦微创手术追求的最终目的。
Brown等提出鼻窦球囊扩张术治疗慢性鼻窦炎,但在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结构异常的筛窦病变中,鼻窦球囊扩张术仍有技术局限性。近年来,术中CT导航的广泛应用可对鼻窦病变部位精确定位、在术中联合BS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手术风险并可最大化保持健康鼻黏膜的完整性。
电磁导航引导下定位病变筛窦
A:外移左侧中鼻甲显露中鼻道筛泡及中鼻甲基板。
B:导航探针在中鼻甲基板定位。
C: 导航定位中鼻甲基板及筛窦的 病变方向。
D:导航探针按照定位方位进针到达病变筛窦区域。
E:导航探针按照定位方位进针到达病变筛窦区域再次导航定位。
F:球囊导管按照导航定位穿刺孔置入
球囊扩张病变筛窦口并清理窦腔分泌物
A:球囊水囊扩张筛窦口见窦内脓性分泌物溢出。
B:撤出球囊导管。
C:吸引器清理筛窦内分泌物。
D:置入鼻窦冲洗导 管冲洗术腔。
E:鼻窦冲洗导管冲洗出筛窦内脓性分泌物。F:中鼻甲基板开放及筛窦术腔开放情况。
ENBS 和 FESS 手术前后鼻内镜比较
A:鼻内镜下 ENBS 术前。
B:鼻内镜下 ENBS 术后 2 周。
C: 鼻内镜下 ENBS 术后4 周。
D:鼻内镜下 FESS 术前。
E:鼻内镜下 FESS 术后 2 周。
F: 鼻内镜下 FESS 术后 4 周
EB:筛泡;MT:中鼻甲;BD:球囊扩张口;SC:开放窦口;∗:中鼻甲基板。
ENBS 手术前后鼻窦 CT
A:ENBS 术前 CT(冠状位)。
B:ENBS 术前 CT(水平位)。
C:ENBS 术后 CT(冠状位)。
D:ENBS 术后 CT(水平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