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秦始皇一战而定的匈奴,汉武帝打了一辈子,也没将其打垮?

约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华夏后,30万秦军在蒙恬的带领下,将匈奴逐出河套平原。随后的10多年里,蒙恬驻军上郡,“威震匈奴”。

然而仅仅20年后,公元前200年,汉高祖刘邦率军30万,却在平城遭遇匈奴伏击,狼狈逃归;此后数十年,汉帝国只能被动防御匈奴;

即使到了100年后,汉武帝治下空前强大的汉帝国,与匈奴作战时仍然败多胜少。

很多人以此判断,汉军比之秦军,战斗力衰退了。事实果真如此吗?

或许不然,虽然都叫匈奴,但秦始皇汉武帝面对的敌人,完全不是一个重量级的。

草原第一帝国的成长

匈奴与中原的频繁接触,开始于战国末期。

而从秦始皇汉武帝的近100年时间里,匈奴所在的蒙古草原上的政治斗争,并不比中原更加逊色,我们甚至可以说,这就是一部草原第一帝国的成长史。

匈奴帝国的成长,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约公元前300-前250年,缓冲政权被消灭,匈奴与中原频繁接触。

匈奴自夏商开始就是蒙古草原上的一个部落,但一直没有与中原接触,因为匈奴和中原之间还隔着很多部落。

公元前300年左右,赵秦两国向北扩张,攻灭了楼烦、林胡义渠等缓冲部落,匈奴占据这些部落留下的真空地带,开始强大起来,并频繁的与中原接触。

赵国直接面对匈奴巨大的压力。

因为长期向北作战,赵军对草原部落的习俗还是比较了解的,但匈奴对中原却不是很了解。

大约在公元前250年前后,匈奴主力遭遇了赵将李牧的伏击,此役匈奴损失惨重,此后十多年都没有再南下,转向了统一草原各部的进程。

第二阶段,约公元前250-前209年,头曼统一草原本部,匈奴帝国初现。

由于史料的缺乏,头曼究竟何时成为匈奴的首领已难以考证。战败之后,匈奴内部应该出现了剧烈的权力斗争,头曼大约就在此时上位。

在突厥语系中,头曼的意思大约是是“万”或者“广大众多”的意思,大单于的称号和单于家族“撑犁孤涂”氏也都出现在头曼时代。

因此,可以知道的是,头曼时期,匈奴进一步统一了蒙古草原本部,并初步建立了奴隶制国家。

根据晋人徐广的记载,头曼大约去世于秦二世元年,也就是公元前209年,也就是说头曼秦始皇基本是同时代的人。

趁中原混战,强大的匈奴进占了河套草原,并骚扰秦国北部边境,这才有了蒙恬北逐匈奴、收回河套地区、修筑长城等事件的发生。而这些都是发生在头曼时期。

第三阶段,约公元前209-前180年,冒顿改革制度,匈奴四处扩张。

冒顿头曼之子。头曼晚年,冒顿弑父上位,成为匈奴大单于

冒顿上位之后,初步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草原帝国,匈奴的国家化进程加快了。

而与此同时,中原却陷入了秦末的动乱之中,北部军团被调回平叛,匈奴得以再次越过长城占据河套地区。

不仅如此,冒顿还设计攻灭了东胡,也就是现在的东北一带,并设立左贤王部。而这些,都发生在刘邦统一汉地之前。

也就是说,刘邦面对的匈奴已经不是头曼时期,仅仅控制蒙古草原的匈奴部落了,而是一个控制了蒙古高原和黑龙江流域的强大草原帝国。

这就是为什么,匈奴能出动30余万大军,将刘邦包围在平城7天7夜。

第四阶段,约公元前180-前130年,从冒顿到君臣,弧形战略包围圈形成。

不仅如此,大约在冒顿晚年,在匈奴的连续攻击下,月氏势弱。冒顿派遣右贤王彻底灭亡了月氏国

这为匈奴的再次扩张提供了方向和目标。

月氏人西迁,匈奴打通了祁连山脉,并进一步进占了河西地区,控制了西域诸国。这大约发生在汉吕后到文帝时期。

如果说之前的匈奴已经强大起来,那么控制了西域这个东西方商路要道的匈奴帝国,就是既强且富了。

不仅如此,从大兴安岭到蒙古高原,再到祁连山脉河西之地,都是匈奴帝国的控制范围。甚至于,青藏高原上的羌族部落,也与匈奴有着某种联系。

也就是说,匈奴已经建立了从东北、北部、西北部,乃至西部,制控汉帝国的弧形包围圈。由于匈奴的控制力,汉武帝甚至难以了解到匈奴帝国的很多具体信息。

而这,就是汉武帝刘彻反攻匈奴时,所面对的那个强大的匈奴帝国

从匈奴帝国的这一发展脉络,我们可以看到,秦始皇嬴政汉高祖刘邦汉武帝刘彻所面对的匈奴,其实力是完全不可同日而语的。

不仅匈奴的实力发生了质的飞跃,匈奴在长期与中原的接触中,其战略手段也进行了很大程度上的进化。

冒顿的战略进化

冒顿之前,逐渐强大的匈奴曾两次与中原发生大战。

一次是匈奴主动进攻边境,遭到李牧伏击的那次。

第二次,则是蒙恬率领秦军,夺回河套草原的那一次。

两次战争匈奴大败而归,这让顿意识到,中原帝国还是很强大的存在。因此,冒顿在位时期,匈奴的主要进攻目标从来都不是中原,而是东胡和西域。

这样既避免了过分损耗自己的实力,也避免了提前暴露匈奴自身的虚实。

不仅如此,面对刘邦的咄咄逼人,冒顿学习了李牧当年打败匈奴的战略,以疲弱之兵和利益,诱敌深入,然后伏兵围歼之。

这是历史上第一次,草原骑兵成功围困中原军队的战例。

而战胜刘邦之后,冷静的冒顿不仅没有像他的先祖一样,挥兵直指中原,而是逼迫中原进行和亲。

汉高祖刘邦汉文帝刘恒,匈奴多次试探,但从未发动大的进攻,这迫使汉帝国不得不频繁的送去财物和女子,来防止这个头上的达摩利斯之剑落下。

对于汉帝国来说,这是一段耻辱的历史。

但对于匈奴帝国来说,这是一次成功的战略进化。

匈奴改变了以往单纯依靠军事手段进行劫掠的手段,而是外交手段为主、军事手段为辅,逼迫汉帝国屈服。

所以,这个当年蒙恬能够轻松打败的匈奴,现在到底有多强大,汉武帝都没有确切的答案。

所以,秦始皇汉武帝所面对的敌人, 不仅实力天差地别,其战略智慧也不是一个等级的。

总而言之,汉武帝所面对的匈奴帝国,比秦始皇所面对的匈奴部落,不知要强大多少倍。

这基本上能够解释,为何秦军战胜匈奴比较容易,而汉军要战胜匈奴却很难。

但两者的差别,还不完全在于此。

秦皇汉武的战略目标

公元前127年,汉武帝再次部署卫青、李息两路分别反击匈奴。这是汉武帝第三次远征匈奴。

卫青为汉帝国带回了巨大的胜利。史载,此役,汉军“斩首数千级,收河南地,置朔方、五原郡”。

河南地,就是蒙恬当年收回的河套地区,在当时这是汉匈边境一块水草丰美的草原。

换句话说,这场战役和蒙恬的那场战役十分类似。如果以秦的标准来看,汉武帝已经基本达成了秦始皇时“北逐匈奴”的任务。

但对于汉武帝来说,一切才刚刚开始。

子彧无意贬低蒙恬的功劳,如果秦能长存,或许也会打出汉武帝一样的辉煌。但这件事说明,汉武帝的战略目标和秦始皇的战略目标,也是完全不一样的。

秦始皇只是将匈奴赶走,而汉武帝却是要打垮匈奴本部的力量,让匈奴无力再骚扰汉帝国的边境。

一守一攻,孰易孰难,不言而喻。

跋涉千里,在未知的环境下,与实力未知的敌人作战。

汉帝国最终还是打赢了。

这不仅是对汉军战力的巨大考验,也是对汉军后勤补给系统的巨大考验。而这,是100年前的秦军所难以想象的。

虽然这不足以说明汉军的战斗力强于秦军,但至少说明,汉军的战斗力并不弱,他们没有给华夏丢脸。

子彧说

通过以上对比,我们至少可以明确这样几点:

秦始皇汉武帝,匈奴的控制范围从蒙古本部扩张到蒙古+东胡+西域,制度上建立了基本的中央集权,匈奴的实力发生了质的飞越;

在长期与中原的战与和之间,匈奴学会了更加高明的战略,不仅学会了打架,还学会了躲迷藏,学会了军事威慑;

秦始皇的战略目标止步于,被动防守,将匈奴赶出去;而汉武帝的战略目标是,主动进攻,削弱甚至消灭匈奴。

而这些,才是秦军很容易就战胜了匈奴,而汉军战胜匈奴如此曲折和艰难的原因。

文/子彧

(0)

相关推荐

  • 匈奴:两千年前,草原上的第一只雄鹰,飞去了哪里?

    两千多年前,北方那块神奇的土地,即将迎来一个崭新的民族一一一匈奴. 史书对匈奴的记载,最早出自先秦.孔子<论语.宪问>:管仲相桓公,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披发左祍矣. 取后 ...

  • 为什么秦军能打败匈奴,而刘邦的汉军却被虐成渣,这些因素很重要

    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秦朝和汉朝都曾对匈奴用兵.尤其是汉朝初年,此时距离蒙恬击败匈奴还没有多长时间.但是刘邦所率领的汉军却被虐成渣,这是为什么呢?我们从这几点来看. 一.从秦军方面.秦军消灭六国,一统天 ...

  • 秦始皇下令中原内乱百万戍边秦军不得救援?假的,这出自一本书

    有一次,在网上浏览视频时,看到一个人在介绍秦始皇,他说秦朝为什么会灭亡?因为秦始皇生前曾下令:当中原内乱时,所有在边境戍边的百万秦军不得救援!那么秦始皇为什么会下这样的命令?他说:秦始皇是为了整个华夏 ...

  • 蒙恬一战击败并驱逐匈奴,西汉与匈奴打了几百年,难道汉不如秦吗

    匈奴族与华夏族同宗同源,根据史记的记载,匈奴族的祖先是夏朝最后一任君主夏桀的儿子淳维,夏朝被商朝灭亡后,淳维带领一部分夏朝遗民向北逃到草原,并在当地生存下来,然后不断演变,这批夏朝遗民的后人就是匈奴族 ...

  • 第三十战:定南疆灭朝鲜(5)无厘头的缘起

    该介绍一下斯米达这片土地了. 这片土地的记载,最早要追溯到公元前1122年,武王伐纣灭殷商后,纣王的叔叔箕子带着五千部众东迁到了朝鲜半岛北部,建立了"箕氏侯国",史称"箕 ...

  • 《飞虎之雷霆极战》定档,主演除苗侨伟黄宗泽外,还有久违的她!

    不知道是巧合还是换季,这段时间追的几部剧相继完结了,一时之间也没有找到太多合适的新剧,感觉晚上的时间多了不少,无聊的我都开始重温旧剧了.所幸,无聊的日子不会持续太长时间,因为,一直在等的一部新剧终于定 ...

  • 秦始皇为什么修长城?抵御匈奴的侵扰,难道就不能打过去吗?

    众所周知当年的秦始皇为了能够抵御匈奴的侵扰,选择了修建长城,并且修建长城的过程中发生了一些不太美妙的事情,所以之后的他也是背上了许多的骂名.那么为什么秦始皇就不能够组织军队直接打过去呢?按照秦朝当时的 ...

  • 集梦录·秦始皇梦战海神

    秦始皇三十七年,西元前210年. 秦始皇再次东巡,少子胡亥.左丞相李斯.中车府令赵高等随行.十一月,一行人来到了云梦(今湖北长江南北一带),南望九嶷山(今湖南蓝山南境),遥祭虞舜冢.然后他们浮江而下, ...

  • 第三十九战:定两京降赤眉(3)刘秀登基

    冯异.寇恂呈报战果,刘秀大笑:我就知道寇子翼没问题! 将领们纷纷向刘秀祝贺,趁此机会第一次集体请求刘秀即皇帝位. 刘秀表示:不行! 马武劝谏道: "大王虽然谦虚退让,可是皇家祭庙跟天地祭坛, ...

  • 第三十九战:定两京降赤眉(5)关中乱战

    刘秀那边希望邓禹趁热打铁,但政委觉悟比较高,认为现在声势看似很大,人数看似很多,但真正能上战场有战斗力的,还都是从河北带过来的老弟兄们. 人家关中本土是不会帮你的,投奔你的都是过不下去寻求你保护的,真 ...

  • 第四十战:定关东(2)彭宠袭幽,盖延定梁

    彭宠在自己的经济特区富得流油,但却并不开心,还和名义上的上级朱浮搞的很不对付. 朱浮是个知识分子,想要整治风俗教化收拢士族人心,征召了幽州一些素有名望的士人以及王莽时代的旧官吏安置在了州府中,找幽州各 ...

  • 第四十战:定关东(3)神将叛乱之谜

    盖延扫平粱地之时,刘秀刚刚在宜阳和冯异联手逼降了汉末第一匪帮赤眉军,粱地的大量物资得以迅速的支援到了关中的灾后重建当中.(经"西文"兄提示,"盖"作为汉人姓氏时 ...

  • 第四十战:定关东(4)神将被杀之谜

    继刘杨.彭宠.邓奉三个大分量叛变革命后,我们先来整整队,讨论下为啥刘秀的这次"光武中兴",会有这么多的背叛. 纵观几千年的改朝换代,只要是打下来的天下,很少见像刘秀这种一边打前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