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鼎

  1975年2月2日,陕西省岐山县京当公社董家村村民在平整土地时,无意间挖到了一个窖穴,透过洞口往窖穴里看,可以隐约看到里面横七竖八地摆放着很多青铜器。闻讯赶到的考古工作者对窖藏及时进行了清理发掘。这个窖藏略呈椭方形,挖筑比较草率,四壁没有经过修整,窖穴口小底大,共出土青铜器37件。考古工作者将其命名为岐山董家村窖藏。

  出土的青铜器中,最为著名的是“裘卫四器”,包括一簋、一盂、两鼎。四件铜器的主人裘卫生活在周穆王、周恭王时期,在恭王时担任周王室的司裘。根据《周礼》的记载,司裘的职责是供给王室皮裘及其他有关用皮。裘卫分别于不同年份制作了上述四件青铜器,并铸铭文记事,学界称之为“裘卫四器”。

  卫鼎是裘卫四器中的两件青铜鼎的总称。其中一件是裘卫在周恭王五年所作,命名为“五年卫鼎”;另一件为裘卫在周恭王九年所作,命名为“九年卫鼎”。两件卫鼎同坑出土,形制、纹饰、大小基本相同,但铭文内容不同。

  五年卫鼎亦称五祀卫鼎,通高36.5厘米,口径34.3厘米,腹深19.5厘米,重11.5千克。柱足,折口沿,立耳,腹部下垂而外侈,器腹较浅。口沿下装饰一周雷纹填底的窃曲纹。外壁和底部有一层烟炱,说明这是一件实用器。1996年,五年卫鼎、九年卫鼎被国家文物局鉴定组确定为国宝级文物。九年卫鼎收藏于岐山县博物馆,五年卫鼎于1991年被征调,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五年卫鼎腹内铸铭文19行207字,铭文“余执恭王恤功”中的“恭王”是周恭王在世之称,加之铭文所记年、月、月相,日干支俱全,结合铭末纪年,《夏商周断代工程1996—2000年阶段成果报告》(简本)断此为周恭王五年所铸,被学界认为是西周青铜器断代的标准器。

  五年卫鼎腹内壁所铸的铭文是一篇田地出卖后重新勘界的记录。大意是讲,周恭王五年正月,一个叫裘卫的人为了在昭王的太室东北营治二川(泾水和渭水),与邻人邦君厉之间发生了土地纠纷。他把这件事情报告给刑伯、伯邑父、定伯等大臣,这些执政大臣向厉讯问。在邦君厉同意偿付并有誓言的情况下,经三有司(司徒、司马、司空)和内史实地勘察、划定地界,裘卫以自己的土地五田(五百亩)与厉的土地四田(四百亩)作了交换,而了结了官司。

  这篇铭文和裘卫四器中的另外一件器物——卫盂铭文一样,是研究西周中期社会经济和土地制度的宝贵资料,对史学界和法学界都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九年卫鼎形制和纹饰与五年卫鼎相同,有铭文19行195字。鼎高37.2厘米,口径34.5厘米,腹深20厘米,重12.25 千克。腹内铭文为一篇林地交换的契约,比田地交换的契约简单些,但封边定界还是一样的。周恭王九年正月,王在驹宫将举行盛大的接待礼,接见眉敖的使者肤。矩伯为参加这次礼典,向裘卫商要了一辆好车、车的配套设备和若干车马饰具,裘卫还给了矩伯的夫人姜六卷帛。矩伯把自己的一片林地给了裘卫作为交换。但林地里,有一片是矩伯的下属颜家族的。裘卫又送给颜家主人陈两匹大马、他的夫人姒青黑色服装一件、管家商寿貉皮袍和罩巾。矩和濂命令商寿和意踏勘移交林地,确定四周范围,堆土垄为界,裘卫还给了其他参与此事的人员若干礼物。

  铭文中的器主裘卫的“裘”本意是皮衣,在这里是官名,类似于《周礼》中的司裘。据《周礼》载,司裘的职务是:“掌为大裘,以共(供)王祀天之服。中秋献良裘,王乃行羽物。季秋献功裘,以待颁赐……凡邦之皮事,掌之。”司裘的属官有掌皮,掌皮的职务是:“掌秋敛皮,冬敛革,春献之,逐以式法颁皮革于百工;共(供)其毳毛(鸟兽的细毛)为毡,以待邦事。”由此可知,裘卫是西周王朝一名掌管裘皮生产的小官,类似《西游记》中的“弼马温”。虽然裘卫只是养殖马匹、加工皮革铠甲之类的小官,但作用却不容小视。因为马是冷兵器时代的军事力量战略投送的重要保障,而皮革铠甲则是重要的战略物资。

  从裘卫诸器看,裘卫掌有大量皮货,与矩伯的两次交易都出现了大量的皮货,送给颜氏之妻及其下属的礼物也尽是皮货,因而我们可以认为裘卫是一名主管皮裘生产和贮藏的官吏,但他又绝不只是司裘那样的一个小官,这也许只是他执掌的职责之一。从这几篇铭文可以看出,他能够和其他贵族用皮毛、车马等进行交易,可见不只是个一般的贵族,还是经营皮毛业的工商业者,同时他还可能兼做营造工程,如“营二川”。矩伯虽是周王室的贵族,却穷得向裘卫家借贷。裘卫虽然身份卑贱,却成了富甲一方的人物。裘卫作为贵族又是工商业者,因而就离不开剥削,当没落的贵族不得不以牺牲土地向他求援的时候,他以价值较低的东西换得矩伯的田地和林地。于是,裘卫很可能又把自己变为土地贵族,同时兼营工商业,这样新兴贵族的出现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西周中叶工商业经济的发展。

  西周早期,周天子是全国土地和人民的最高所有者。周王把土地和劳动力分封、颁赐给诸侯,即“授民授疆土”。诸侯再把封区内的土地分赐给自己的卿大夫以至于士。受封的各级贵族成为封地的实际占有者或使用者。因此,井田制具有国家土地所有制的性质,土地不能随意转让、买卖,即“田里不鬻”。西周中期以后,由于新兴贵族的崛起,土地所有制开始发生变化,“田里不鬻”的格局被打破。

  从这两件卫鼎的铭文来看,西周中期土地不仅可以在奴隶主贵族之间进行转让,还可以用来抵偿债务,以物易物;王权和礼制受到很大冲击,土地私有的现象已经出现,但名义上仍归天子所有。因而,在形式上必须得到王室的同意,土地转让交易还须得到王室执政大臣和有司官吏的参与,这说明奴隶制时代的土地所有制向封建的土地私有制转变,生产关系已开始发生变化,孕育了封建制度的萌芽,而王室执政大臣及三有司官吏的具体参与操作,实际上体现的就是那个时代的民事法律制度。

  五年卫鼎和九年卫鼎的铭文内容涉及西周社会政治、经济、法律、土地制度和阶级关系等各方面的变化,提供了研究西周社会史极其珍贵的第一手资料,有利于从侧面窥见西周中后期经济社会发展变化情况。

(0)

相关推荐

  • 夏饷铺考古,寻找古鄂国

    它,在历史迷雾中时隐时现,留下历史悬案:它,带着镌刻铭文的青铜器,解开扑朔迷离的历史悬案--夏饷铺考古,寻找古鄂国 夏饷铺鄂国贵族墓地出土的青铜器 (资料照片)夏饷铺鄂国贵族墓地出土的青铜器 (资料照 ...

  • 宅兹中国:长铭文青铜器闪亮登场(上)

    2020年8月14日至2020年10月13日期间,国博新开了一个重磅特展"宅兹中国--宝鸡出土青铜器与金文精华".这次特展不仅精品数量众多,有近一半为国家一级文物.而且更为重要的是 ...

  • 杨剑临古系列 || 杨剑《临西周五祀卫鼎铭文》(附照片22张、文章一篇)

    古奥质朴  散逸典雅 -- 我临<西周五祀卫鼎铭文> 杨  剑 西周五祀卫鼎是我国国宝级文物,1975年2月出土于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京当公社董家村1号西周铜器窖藏,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原 ...

  • 陕西博物馆有个五祀卫鼎,铭文破解一个历史谜团,被称为青铜史书

    春秋战国时期,"鼎"不仅是一种重要的食具,同时,它也被视为传国重器,还是国家和权力的象征.如:一言九鼎.问鼎中原.鼎盛时代等等.在各地的博物馆中,我们会经常发现"鼎&qu ...

  • 【联逢对手】第229期出句:千斤顶顶千斤鼎(湖南 符卫红)

    [联逢对手]第229期 出句:千斤顶顶千斤鼎(湖南 符卫红) 机巧:自悟 对句请在本公众号文末点击 写留言 跟帖即可. 多个对句请集中在一贴内发. 欢迎提供机巧出句,可联系微信:clr18687299 ...

  • 茅卫东:丰子恺画画不要脸,那个谁拍照总丢人

    每次群没了,就有朋友建议我搞个备用群,平时禁声,一旦讨论群没了,马上拉个新群把二维码放在备用群,让大家自行扫码入群,这样群主就会方便很多. 我比较迟钝,那天才反应过来,这样操作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可以最 ...

  • 中国答案!世卫组织:中国疫苗已被证明有效!欧洲陷入麻烦

    央视新闻9月22日消息,当地时间21号,世卫组织举行例行发布会,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表示,全球已有近200种新冠疫苗处于临床或临床前试验阶段,但不是所有疫苗都会研制成功. 世卫组织正开展"新 ...

  • 中国速度:世卫组织认可的两种COVID

    随着第二波疫情的到来,中国新开发的疫苗已获得世界卫生组织的批准,并且价格可承受. 中国速度:世卫组织认可的两种COVID-19疫苗 ►中国国家生物技术集团或SinoPharma拥有两种由NMPA批准的 ...

  • 世卫组织呼吁停止食用,比油盐还伤血管,提醒父母:尽早撤下餐桌

    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生活水平也随之提高,饮食上越来越丰富,让我们各种各样的食物都能吃,到但很多时候什么东西都往嘴里塞,会导致多种多样的疾病找上门.饮食上不注意,很容易损伤血管,从而导致全身各处的供血 ...

  • 白牡丹福鼎白茶

    茶树品种: 白毫银针的茶芽一般采自福鼎大白茶良种茶树,茶芽肥壮,多酚类.水浸出物含量高,成品味鲜.香清.汤厚,是制造白牡丹的首要物质基础.3月底,白毫银针还未收尾,部分长得快的白茶树,叶片也已长出,便 ...

  • 古卫平‖客家菜——梅菜扣肉(视频)

    梅菜扣肉,汉族传统名菜,属客家菜.制作材料有五花肉.梅菜.葱白.姜片等. 通常是将五花肉上汤锅煮透,加老抽,油炸上色,再切成肉片.之后加葱.姜等调料炒片刻,再下汤用小火焖烂,五花肉盛入碗里,上铺梅菜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