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群线下分享:问君西游何时还

"
“你挑着担,我牵着马;迎来日出送走晚霞。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又出发。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年少时,多少个暑期在孙悟空的腾云驾雾中度过;年长后,一番番春秋冬夏,一场场酸甜苦辣,回首,路在何方?
在这个暑期的尾巴里,却突然发现电视里少了那熟悉的旋律。怅然若失之时,恰逢马不力领读《西游记》,于是一场回溯与追问由此展开。马不力通过前期的相关阅读,整理了自己的阅读笔记,主要从两个方面跟各位读友做了读书分享——《西游记》的诞生和主旨。

《西游记》的诞生:

讲讲成书过程。

长篇神魔小说《西游记》也和《水浒传》、《三国演义》相似,是经过长期的积累和演变才形成的。
西游记的故事有四个来源:第一个是唐高僧玄奘取经的这个传记;第二个来源是根据这个传记,后来在民间流传的宋元戏曲话本;第三个西游记里有一部分故事是来源于佛经故事;第四个部分最重要,这就是吴承恩的创造。
历史上有真实的唐僧取经。玄奘逝世后,他的两名弟子将他的生平及西行细节编撰成《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出于对恩师的崇敬和宣扬,对取经事迹作了夸张的描绘,并插入一些带神话色彩的故事。以《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为源头,唐僧取经的故事开始发展,经历了不同的演化阶段。由唐代西域流传的原生取经故事,演化为晩唐五代的变文《大唐三藏取经诗话》,至宋金时期的队戏《唐僧西天取经》,发展到元吴昌龄杂剧片断《唐三藏西天取经》、杨景贤杂剧《西游记》及残存的平话《西游记》与宝卷片断。这些就是吴承恩百回本《西游记》之前取经故事的基本面貌,也是我们考量吴承恩原创故事的基本对比依据。作者既继承传统,又具“无比创造力”和幻想力, 成就了成神魔小说的经典著作。

《西游记》的主旨:

主流观点的基本介绍及理解

作为一部充满幻想,浪漫奇丽的神魔小说,自问世以来,广及民间,妇孺皆知,雅俗共赏,流传深远。然而,关于它的主题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因其“或云劝学,或云谈禅,或云讲道,皆阐明理法,文词甚繁。…… 使三教之徒,皆得随宜附会而己。”(鲁迅)
马不力在介绍了《西游记》的主流观点之后,重点谈了他自己对《西游》主旨的理解。他认为:名著的主题往往是多义的。对主旨的考证,必须结合时代背景、作者、主人公。
1、《西游记》产生的社会背景
《西游记》的形成过程很长,但其中有两个阶段是最重要的。
一是它基本成型的元末,一是它最后完成的明嘉靖中后期。而这两个时期的共同特点,是社会纲纪废弛,社会思想开放活跃,市民阶层的力量处于上升状态,作为主要面向市民的通俗读物 《西游记》,其趣味与这种背景关系甚大。     明中晚期三教合流的文化背景,阳明心学和李贽“童心说”对《西游记》创作有重大影响。
2、《西游记》的作者
吴承恩(1504年-1582年),明代小说家。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怀安山阳(今江苏淮安)人。他生于一个由学官沦落为商人的家族,家境清贫。吴承恩自幼聪明过人,《淮安府志》载他“性敏而多慧,博极群书,为诗文下笔立成。”但他科考不利,至中年才补上“岁贡生”,后流寓南京,长期靠卖文补贴家用。晚年因家贫出任长兴县丞,由于看不惯官场的黑暗,不久愤而辞官,贫老以终。
吴承恩自幼喜欢读野言稗史,熟悉古代神话和民间传说。科场的失意,生活的困顿,使他加深了对封建科举制度、黑暗社会现实的认识,促使他运用志怪小说的形式来表达内心的不满和愤懑。他自言:“虽然吾书名为志怪,盖不专明鬼,实记人间变异,亦微有鉴戒寓焉。”
马不力认为:古人写作讲究文以载道。作者的儒士身份以及儒士与生俱来的历史宿命感与社会责任感是我们理解《西游记》主旨不可不注意的重要因素。
3.《西游记》的主人公:孙悟空
探究文学作品的主题,往往离不开对主人公的考察。马不力认为,孙悟空是儒士们热切呼唤的“修齐治平” 政治理想的核心载体与时代英雄。
在吴承恩笔下,孙悟空作为一名具有广大神通的英雄,被赋予了较多儒家伦理道德所宣扬的品格,其中最明显的莫过于对师父唐僧的“孝”和取经路上“好管闲事”的“义”上。
关于孙悟空还有一个形象的转变的问题,也正好说明了作者的这种价值取向。孙悟空的转变实质上就是魔性渐消,神性见长的过程;也是“天将降大任与斯人也,必先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式的儒家贤人的成长过程。
结合以上对作者和作品主人公的考察探究,我们完全可以认为,《西游记》承载着作者吴承恩作为一名儒士的人生政治理想。
4、结合孙悟空由“妖”变“人”再成“佛”的成长经历,马不力又补充了对孙悟空的一些新的解读。
首先他从文化和现实两个角度简单介绍了一下关于孙悟空原型的几种说法。孙悟空的原型(文化)分为本土说和外来说,本土说——由无支祁演变而来,外来说——自印度进口 ,可以认为孙悟空的形象是—个受多元影响兼收并蓄的艺术典型。
其次马不力交流了对孙悟空由“妖”变“人”再成“佛”成长经历的思考
(1)妖:吃人、好色。食色性也。可见兽性或者说生物性十足,这其实就是孙悟空崇尚自由的天性由来。
(2)人:人之所以为人,人有其社会性的特征。表现在孙悟空身上就是“孝义”,“圆滑世故”(某种意义上的成熟)
(3)佛:孙悟空的成佛是不是代表着一种圆满?如果是圆满,这会不会成为一个童话的结局?
马不力认为,孙悟空的成佛,不是西游故事的结束,而是一场新的斗争故事的开始。
长达两个小时的深入解读,引发了大家对《西游记》太多的感概与思考。徐老师觉得孙悟空经过妖与佛的转变,是一种成长,但他的性格也越来越圆滑。那么是不是意味着人生路上更早的成熟与圆滑,就代表着更早走向成功呢?科俊却认为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孙悟空学的七十二变,才被钦点为唐僧取经路上的护送者。而我们寻常人也是如此,只有掌握更多技能,才能在机会来临之时,得以一展手脚。
面对着大家热闹的讨论,于夫子始终微笑着,他抛给了大家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喜欢孙悟空?”我们回答着,“因为自由,因为梦想,因为可以上天入地……”于夫子说,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理想、痛苦、快乐,都在受到各种挤压,我们渴望自由。但是任意驰骋的自由和束缚是如影随形的,我们所向往的自由,有些是要妥协的,如果不妥协不让步,也许只能是自我毁灭。而孙悟空最后的结局是封为“斗战胜佛”,佛是争还是不争呢?无论是向往怎样的生活,无论是活在那一界,都只能是一边追求幸福快乐,另一边承受种种重压。

妖也好,佛也好,其实走到最后的时候,都是希望有来生,离开的时候便不会太过恐慌,而我们在尘世之中如何活得更有意义呢?文学便是给了我们一个精神的家园,让思想、情感播下种子,等待开花、结果;即便不开花,不结果,我们追求过,我们也便觉得值得。人生终究只是一场轮回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