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蒺藜地肤子治皮炎
30年前从“走方郎中”处学来的方子,治疗神经性皮炎,肝火一退,浑身不痒。让难死老中医的皮肤病,知“难”而退。
曾经听过有人大唱中医非科学论。
我笑笑说,中医是实学,是实实在在解除问题的学问。
你不用理会这些论点,只要把周围人的疾病给搞定了,那旁人就无话可说了。
为此,有人说,皮肤病难死老中医。治啥别治皮,治皮丢脸面......
应大家的呼声,和各位说说,关于皮肤病:“神经性皮炎”中医是怎样看待的?
我之前下乡行医的时候,有一个修理厂的妇人59岁,患有神经性皮炎,瘙痒难耐,夜夜无法安心入睡。
她的主要问题就是四肢,腰部,剧烈瘙痒,白天轻,夜里重。这个情况已经持续了好几年了,经过多方治疗取无效。
我见她时,她说,任何外用涂的,抹的,擦的,洗的都试过了,不管用。
我看了看她的患处,发现已经呈现“苔藓”样了,边缘模糊,表皮有少量的鳞屑。抓痕,淤血都很明显。
刻诊,舌淡红,脉弦。整个人烦躁怕热,比较焦虑,紧张,容易被激惹。
于是拟方:龙胆草、夏枯草、白鲜皮、生栀子、生龙齿、蒺藜、赤芍、丹参、生地黄、鸡血藤、酸枣仁。
结果怎样呢?用药9剂量患者原本瘙痒的部位已经基本不痒了。接着经过对原方的调整,治疗一月,诸症悉平。
有人说,这种皮肤病,怎么可能就这样轻易治好了呢?这背后的道理何在?
其实还是得要心细,从头到尾,患者从头到脚我都有细细观察过,她很容易烦躁,怕热,且脉弦。这也是非常重要的信息。
脉弦,主肝郁。烦躁,说明她情志不舒,有火。怕热,主热迫于内。因此,从整体来说,患者属于肝郁化火。
肝郁化火,必然会灼伤阴血。那就会出现阴虚,血虚,血瘀。
举个通俗的例子,西北干旱的地区因为常年烈日照耀,时间久了那边的大地干旱,地表起皮,气候干燥,风沙大。对应在我们人体,就是阴血一伤,化燥生风。那么妇人身上的瘙痒,苔藓状病变就是这样来的。
所以解决的办法,就是要清肝火,滋养阴血,改善皮肤的生理状态。
回看方子,配伍中,龙胆草和夏枯草就是清肝火的,生栀子泄三焦之火。蒺藜和白鲜皮,用于祛风止痒。蒺藜还可以平肝阳,疏肝气。
赤芍、丹参、生地、鸡血藤用于凉血活血。
酸枣仁养血安神,再加一味生龙齿让患者的心神安定下来。
总结就是以调肝为主,养血为辅,兼顾安神宁心。这就是基本的用药思路了。
其实这个方子,还是我当年下乡时遇见的一位走方郎中教给我的,我一直将它记在心里,因为这些东西并不是人和人之间的差异所得,而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精髓传承。
最后,这里面其实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不管是不是皮肤病患者都值得我们去注意,情绪的控制和皮肤瘙痒之间的关系。
你可以仔细品一品,是不是有很多人着急,焦虑的时候容易皮肤瘙痒?
其实这就是肝气不平,伤了阴血的写照。而对于这个病的形成,还有脾虚有湿,湿热蕴于皮肤等多种原因。如果你是神经性皮炎的患者,我不建议在未经过专业中医师辩证下直接用文中配伍盲目尝试,因为这是最危险,最不科学的,对自己最不负责的。
由此可见,情绪,精神的不当行为,也是疾病不走的原因,不辨证论治,你的病就难以根治,疾病跟不舒服一直都会跟你死缠烂打,直到你遇见心细的医生,直到你有所觉悟,有所改变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