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宛列传》地理考
何新:读《大宛传》西域地理考注
【序】
西域,是自汉以来对于玉门关以西地区的总称。狭义专指玉门关以西、葱岭以东的地区而言;广义则指葱岭东、西地区,包括中亚河间,亚洲中、西部、印度半岛,甚至更广阔的地方。
公元前138年(汉武帝刘彻建元癸卯三年),张骞奉命出使西域,寻访大月氏,欲联合抗击匈奴。此次出使未获成功,但是此乃“凿空”之旅,第一次沟通了汉朝与西域诸国的经济政治联系和国家交往。
西方之希腊罗马以及马其顿历史,悉乃文艺复兴以后伪造之神话、文学或者伪历史也。
而亚洲国家至于中古以前,亦并无可信之文字史料。因此中国古史之国际地理历史记录,乃周边诸国实际之世界史,有必要结合可信之历史考古及语言学证据,而做深入之研究也。
大宛,古西域國名,位于帕米尔高原西麓,锡尔河上、中游,也就是今乌兹别克斯坦费尔干纳盆地。居民以塞种为主,王治貴山城(今塔吉克之卡散塞)。下屬城邑大小七十餘座,以出產汗血馬而著名。“国多善马,马汗血,其先天马种。其马有肉角数寸,或解人语言及知音乐,能舞。”
大宛,汉时为粟末人、塞人之大宛国。南北朝为突厥部落,称破洛那,隋唐时又作钹汗、跋贺那、拔汗那、沛汗、 判汗等。地域在今中亚两河流域河间之费尔干纳盆地,都城为贵山城,亦称渴塞城(今塔吉克塔什干东南之卡散赛)。唐天宝三年(744年)安西都护府改大宛(古音苑)地名为宁远。
一
【大宛】
大宛之迹,见自张骞。
张骞,汉中人。建元中为郎。
是时天子问匈奴降者,皆言匈奴破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月氏遁逃而常怨仇匈奴,无与共击之。汉方欲事灭胡,闻此言,因欲通使。道必更匈奴中,乃募能使者。骞以郎应募,使月氏,与堂邑氏胡奴甘父俱出陇西。
经匈奴,匈奴得之,传诣单于。单于留之,曰:“月氏在吾北,汉何以得往使?吾欲使越,汉肯听我乎?”留骞十馀岁,与妻,有子,然骞持汉节不失。
居匈奴中,益宽,骞因与其属亡乡月氏,西走数十日至大宛。
大宛闻汉之饶财,欲通不得,见骞,喜,问曰:“若欲何之?”
骞曰:“为汉使月氏,而为匈奴所闭道。今亡,唯王使人导送我。诚得至,反汉,汉之赂遗王财物不可胜言。”
【康居】
大宛以为然,遣骞,为发导绎,抵康居。
【大月氏】
康居传致大月氏。
大月氏王已为胡所杀,立其太子为王。既臣大夏而居,地肥饶,少寇,志安乐。又自以远汉,殊无报胡之心。
[按:既臣大夏而居,有异解。一、臣服,二、以大夏为臣。但后有言月氏西击大夏,而臣之。]
【大夏】
骞从月氏至大夏,竟不能得月氏要领。
留岁馀,还,并(旁)南山,欲从羌中归,复为匈奴所得。
留岁馀,单于死,左谷蠡王攻其太子自立。国内乱。
骞与胡妻及堂邑父俱亡归汉。汉拜骞为太中大夫,堂邑父为奉使君。
骞为人彊力,宽大信人,蛮夷爱之。堂邑父故胡人,善射,穷急射禽兽给食。
初,骞行时百馀人,去十三岁,唯二人得还。
二
【再谈大宛】
骞身所至者大宛、大月氏、大夏、康居,而传闻其旁大国五六,具为天子言之。曰:
大宛在匈奴西南,在汉正西,去汉可万里。
其俗土著,耕田,田稻麦。有蒲陶酒。
多善马,马汗血,其先天马子也。
有城郭屋室。其属邑大小七十馀城,众可数十万。
其兵弓矛骑射。
大宛都贵山城。
【地理位置】
(大宛)其北则康居,西则大月氏,西南则大夏,东北则乌孙,东则扜鰛、于窴。
[何按:此言之地理位置殊可注意。大宛居中,北方康居,西南大夏,东北乌孙,西方大月氏。(后又言,西北有奄蔡。)]
于窴之西,则水皆西流,注西海;其东水东流,注盐泽。
[按:盐泽,蒲昌海,今新疆罗布泊。河源:黄河源头。]
盐泽潜行地下,其南则河源出焉。
多玉石,河注中国。
【楼兰姑师】
而楼兰、姑师邑有城郭,临盐泽。
盐泽去长安可五千里。
[盐泽,羅布泊,又称蒲昌海,汉代尚为大泽,地當西域東方之門戶,爲當時東西交通主要路線必經之地。
羅布泊爲蒙古語'羅布諾爾’音兼意譯,意爲'汇入多水之湖’。古時候葱嶺河(今喀什噶爾河)、于窴河(今和田河)合流後(即今塔里木河),注入蒲昌海。
現在孔雀河注入羅布泊,但水量日減,湖面逐漸縮小,沿岸鹽灘廣布。]
匈奴右方居盐泽以东,至陇西长城,南接羌,隔汉道焉。
【康居】
康居在大宛西北可二千里,(在大月氏北)行国,与月氏大同俗。
控弦者八九万人。与大宛邻国。
国小,南羁事月氏,东羁事匈奴。
【乌孙】
乌孙在大宛东北可二千里,行国,随畜,与匈奴同俗。控弦者数万,敢战。故服匈奴,及盛,取其羁属,不肯往朝会焉。
【奄蔡】
奄蔡在康居西北可二千里,(在安息北)行国,与康居大同俗。控弦者十馀万。临大泽,无崖,盖乃北海云。
[奄蔡,即斯拉夫人之族。北海,即贝加尔湖也。
贝加尔湖,名称源于古肃慎语"北海儿湖",汉代称为"北海",位于东西伯利亚南部,是世界上年代最久的湖泊,为世界第七大湖,形状为新月形,曾是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主要活动地区,汉代苏武牧羊之地。]
【大月氏】
大月氏在大宛西可二三千里,居妫水北。
其南则大夏,西则安息,北则康居。
行国也,随畜移徙,与匈奴同俗。控弦者可一二十万。
故(按:旧)时彊,轻匈奴。及冒顿立,攻破月氏,至匈奴老上单于,杀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
始月氏居敦煌、祁连间。及为匈奴所败,乃远去。
过宛。西击大夏,而臣之。
遂都妫水北,为王庭。
[月氏进逼,大夏退至妫水(今阿姆河)上游之南。
大月氏人分为休密、双靡、贵霜、肸顿、高附(或都密)五翕侯,各保持自治权。百年后,贵霜翕侯攻灭其他四翕侯,遂为区域霸主。 ]
其馀(月氏)小众不能去者,保南山羌,号小月氏。
[南山,金城南山,在甘肃。]
【安息】
安息在大月氏西可数千里。
[按:安息在距离大月氏更远的西方。]
其俗土著,耕田,田稻麦,蒲陶酒。
城邑如大宛。其属小大数百城,地方数千里,最为大国。
临妫水。有市,民商贾用车及船,行旁国或数千里。
[按:此时之安息,在河中地区,不在伊朗高原而在阿姆河下游,里海一带。]
以银为钱,钱如其王面,王死辄更钱,效王面焉。
画革旁行以为书记。
[按:羊皮或者牛皮书始见诸记载。]
其西则条枝,北有奄蔡、黎轩。
[黎凡特liwan,是一个古老的历史地名,汉代译名称作黎轩、犁鞬、亦作犁靬、犁鞬、牦靬、骊靬、广鞬,皆同音异字,都应是黎凡特的译音。]
【条支】
条枝在安息西数千里。临西海。
[条支,即tioch,又称Antioch—安条克,即《圣经》之安提俄克。中古小亚细亚名城、亦为通向小亚细亚及欧洲之名港,东罗马人称为东方明珠Queen of the East。现名安塔基亚,属于土耳其。]
暑湿。耕田,田稻。有大鸟,卵如甕。
人众甚多,往往有小君长,而安息役属之,以为外国。国善眩。
【弱水、西王母】
安息长老传闻条枝有弱水、西王母,而未尝见。
[何按:
[弱水,水性甚弱,而物甚强,故水不能沉物之意也。弱水即死海。死海位于黎凡特地区,以色列, 巴勒斯坦、约旦交界,是世界上最低的湖泊,湖面海拔-430.5米 。海最深处380.29米,最深处湖床海拔-800.112米。湖水呈深蓝色,非常平静。富含盐类的水使人不会下沉或无法游泳。]
【大夏】
大夏在大宛西南二千馀里妫水南。其俗土著,有城屋,与大宛同俗。
无大长,往往城邑置小长。
其兵弱,畏战。
善贾市。
及大月氏西徙,攻败之,皆臣畜大夏。
大夏民多,可百馀万,其都曰蓝市城,有市贩贾诸物。
【附录】蓝市城考
蓝市城,西域古城名(《史记·大宛列传》),在妫水(今阿姆河)南,为大夏都城。《汉书·西域传》作监氏城。《后汉书·西域传》作蓝氏城。
旧说或曰即今阿富汗之伐济腊巴德(贾拉拉巴德)城,地在喀布尔之东方。
或曰即阿富汗北部巴尔赫省会马扎里·沙里夫附近的一个村庄。有说就是古代大夏的省治巴克特拉。(《不列颠百科全书》)
此城在阿拔斯与萨曼王朝时曾为霍拉桑省治,中亚地区著名学术中心。1220年该城被成吉思汗大军所毁。
张骞时大夏主要活动地区在中亚河间及两河上游的克什米尔西南地区。
大夏国都薄知(Bactria(薄知、巴克特里亚))。因其建城之早,波斯地区有“众城之母”的声誉。嗣后数世纪,该城落入各个游牧民族手中,在中文古典书籍中又作“薄提”、“缚喝”。
《魏书·西域传》:“薄知国,都薄知城,在伽色尼南……多五果”。“吐火罗国……国中有薄提城,周匝六十里,城南有西流大水,名汉楼河,土宜五谷,有好马、驼、骡。其王曾遣使朝贡”。北魏宣武帝永平二年,薄提国隶属于嚈哒,二国合贡白象一只。
7世纪初,阿拉伯人侵略波斯,波斯国王亚兹得格尔德三世(YazdgerdIII)曾逃往巴尔赫避难。
唐玄奘《大唐西域记》作“缚喝国”:“缚喝国。东西八百余里。南北四百余里。北临缚刍河。国大都城周二十余里。人皆谓之小王舍城也。其城虽固居人甚少。土地所产物类尤多。水陆诸花难以备举。伽蓝百有余所。僧徒三千余人。并皆习学小乘法教。"义净《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作“薄渴罗”。
唐高僧玄照曾路过薄渴罗,到纳婆毗诃罗国(Navahihara)。
《魏书·西域传》作薄罗(“巴耳黑”之别译),为大月氏西迁后都城。又作拔底延、王舍城。
《大唐西域记》,称小王舍城。《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作缚喝罗。《续高僧传》作薄佉罗。《正法念处经》作婆佉罗。《往五天竺国传》作缚底耶。《新唐书·西域传》作缚底野。《元史·西北地附录》作巴里黑,同书《太祖本纪》作班勒纥,《察罕传》作板勒纥,《速不台传》作必里罕。《长春真人西游记》作班里城。耶律楚材《西游录》作班城。《明史·西域传》作把力黑。北临缚刍河(今阿姆河)。即大夏、大月氏国蓝市城。
此城为小乘佛教重地,为大雪山(兴都库什山脉)以北地区佛教中心,古代有佛寺百余所,城外有纳缚僧伽蓝(“新寺”),西南有窣堵波(佛塔)数百座,与释迦牟尼成道之印度王舍城齐名同称王舍城。
【身毒】
其东南有身毒国。
[艾儒略《职方外纪》曰:“中国之西南曰印弟亚,即天竺五印度也,在印度河左右。”按即今之巴基斯坦也。]
三
骞曰:“臣在大夏时,见邛竹杖、蜀布。
问曰:'安得此?’大夏国人曰:'吾贾人往市之身毒。
身毒在大夏东南可数千里。其俗土著,大与大夏同,而卑湿暑热云。其人民乘象以战。其国临大水焉。’
以骞度之,大夏去汉万二千里,居汉西南。
[大夏在汉朝西南。]
今身毒国又居大夏东南数千里。有蜀物,此其去蜀不远矣。
[印度(今巴基斯坦)则在大夏东南数千里。]
今使大夏,从羌中,险,羌人恶之。少北,则为匈奴所得。从蜀宜径,又无寇。”
天子既闻大宛及大夏、安息之属皆大国,多奇物,土著,颇与中国同业,而兵弱,贵汉财物;其北有大月氏、康居之属,兵彊,可以赂遗设利朝也。
且诚得而以义属之,则广地万里,重九译,致殊俗,威德遍於四海。
天子欣然,以骞言为然,乃令骞因蜀犍为发间使,四道并出:出駹,出厓,出徙,出邛、僰,皆各行一二千里。
其北方闭氐、筰,南方闭巂、昆明。昆明之属无君长,善寇盗,辄杀略汉使,终莫得通。然闻其西可千馀里有乘象国,名曰滇越,而蜀贾奸出物者或至焉。
於是汉以求大夏道始通滇国。初,汉欲通西南夷,费多,道不通,罢之。
及张骞言可以通大夏,乃复事西南夷。
[按:也就是说,张骞建议从四川西部走云南入缅甸,进入孟加拉、克什米尔,向西进入大夏。汉武帝为此而开辟经营西南。]
骞以校尉从大将军击匈奴,知水草处,军得以不乏,乃封骞为博望侯。是岁元朔六年也。其明年,骞为卫尉,与李将军俱出右北平击匈奴。匈奴围李将军,军失亡多;而骞後期当斩,赎为庶人。
是岁汉遣骠骑破匈奴西数万人,至祁连山。其明年,浑邪王率其民降汉,而金城、河西西并南山至盐泽空无匈奴。匈奴时有候者到,而希矣。其後二年,汉击走单于於幕北。
四
是後天子数问骞大夏之属。
[表明汉武帝高度关注大夏,因其为商贸之国也。]
骞既失侯,因言曰:
“臣居匈奴中,闻乌孙王号昆莫,昆莫之父,匈奴西边小国也。
匈奴攻杀其父,而昆莫生弃於野。乌嗛肉蜚其上,狼往乳之。单于怪以为神,而收长之。及壮,使将兵,数有功,单于复以其父之民予昆莫,令长守於西。
昆莫收养其民,攻旁小邑,控弦数万,习攻战。单于死,昆莫乃率其众远徙,中立,不肯朝会匈奴。
匈奴遣奇兵击,不胜,以为神而远之,因羁属之,不大攻。
今单于新困於汉,而故浑邪地空无人。蛮夷俗贪汉财物,今诚以此时而厚币赂乌孙,招以益东,居故浑邪之地,与汉结昆弟,其势宜听,听则是断匈奴右臂也。
既连乌孙,自其西大夏之属皆可招来而为外臣。”
天子以为然,拜骞为中郎将,将三百人,马各二匹,牛羊以万数,赍金币帛直数千巨万,多持节副使,道可使,使遗之他旁国。
骞既至乌孙,乌孙王昆莫见汉使如单于礼。骞大惭,知蛮夷贪,乃曰:“天子致赐,王不拜则还赐。”
昆莫起拜赐,其他如故。
骞谕使指曰:“乌孙能东居浑邪地,则汉遣翁主为昆莫夫人。”
乌孙国分,王老,而远汉,未知其大小,素服属匈奴日久矣,且又近之,其大臣皆畏胡,不欲移徙,王不能专制。
骞不得其要领。昆莫有十馀子,其中子曰大禄,彊,善将众,将众别居万馀骑。
大禄兄为太子,太子有子曰岑娶,而太子蚤死。临死谓其父昆莫曰:“必以岑娶为太子,无令他人代之。”昆莫哀而许之,卒以岑娶为太子。大禄怒其不得代太子也,乃收其诸昆弟,将其众畔,谋攻岑娶及昆莫。
昆莫老,常恐大禄杀岑娶,予岑娶万馀骑别居,而昆莫有万馀骑自备,国众分为三,而其大总取羁属昆莫,昆莫亦以此不敢专约於骞。
骞因分遣副使使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安息、身毒、于窴、扜鰛及诸旁国。
乌孙发导译送骞还,骞与乌孙遣使数十人,马数十匹报谢。因令窥汉,知其广大。
骞还到,拜为大行,列於九卿。岁馀,卒。
五
乌孙使既见汉人众富厚,归报其国,其国乃益重汉。
其後岁馀,骞所遣使通大夏之属者,皆颇与其人俱来,於是西北国始通於汉矣。
然张骞凿空,其後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於外国,外国由此信之。
自博望侯骞死後,匈奴闻汉通乌孙,怒,欲击之。
及汉使乌孙,若出其南,抵大宛、大月氏相属,乌孙乃恐,使使献马,原得尚汉女翁主为昆弟。
天子问群臣议计,皆曰“必先纳聘,然後乃遣女”。
初,天子发书易,云“神马当从西北来”。得乌孙马好,名曰“天马”。
及得大宛汗血马,益壮,更名乌孙马曰“西极”,名大宛马曰“天马”云。
而汉始筑令居以西,初置酒泉郡以通西北国。
因益发使抵安息、奄蔡、黎轩、条枝、身毒国。
[按:汉朝于张骞死后打通与西域的商路。与波斯、印度、黎凡特(叙利亚)、安条克以及北方的古罗斯人之奄蔡都建立了关系。]
而天子好宛马,使者相望於道。
诸使外国一辈大者数百,少者百馀人,人所赍操大放博望侯时。其後益习而衰少焉。汉率一岁中使多者十馀,少者五六辈,远者八九岁,近者数岁而反。
是时汉既灭越,而蜀、西南夷皆震,请吏入朝。
於是置益州、越巂、牂柯、沈黎、汶山郡,欲地接以前通大夏。
[汉武帝仍然希望打通从西南方连接大夏的通道。]
乃遣使柏始昌、吕越人等岁十馀辈,出此初郡抵大夏。皆复闭昆明,为所杀,夺币财,终莫能通至大夏焉。
於是汉发三辅罪人,因巴蜀士数万人,遣两将军郭昌、卫广等往击昆明之遮汉使者,斩首虏数万人而去。其後遣使,昆明复为寇,竟莫能得通。
六
而北道酒泉抵大夏,使者既多。而外国益厌汉币,不贵其物。
自博望侯开外国道以尊贵,其後从吏卒皆争上书言外国奇怪利害,求使。
天子为其绝远,非人所乐往,听其言,予节,募吏民毋问所从来,为具备人众遣之,以广其道。
来还不能毋侵盗币物,及使失指,天子为其习之,辄覆案致重罪,以激怒令赎,复求使。使端无穷,而轻犯法。
其吏卒亦辄复盛推外国所有,言大者予节,言小者为副,故妄言无行之徒皆争效之。其使皆贫人子,私县官赍物,欲贱市以私其利外国。
外国亦厌汉使人人有言轻重,度汉兵远不能至,而禁其食物以苦汉使。汉使乏绝积怨,至相攻击。而楼兰、姑师小国耳,当空道,攻劫汉使王恢等尤甚。而匈奴奇兵时时遮击使西国者。使者争遍言外国灾害,皆有城邑,兵弱易击。
於是天子以故遣从骠侯破奴将属国骑及郡兵数万,至匈河水,欲以击胡,胡皆去。
其明年,击姑师,破奴与轻骑七百馀先至,虏楼兰王,遂破姑师。
因举兵威以困乌孙、大宛之属。
还,封破奴为浞野侯。王恢数使,为楼兰所苦,言天子,天子发兵令恢佐破奴击破之,封恢为浩侯。
於是酒泉列亭鄣至玉门矣。
七
乌孙以千匹马聘汉女,汉遣宗室女江都翁主往妻乌孙,乌孙王昆莫以为右夫人。匈奴亦遣女妻昆莫,昆莫以为左夫人。昆莫曰“我老”,乃令其孙岑娶妻翁主。乌孙多马,其富人至有四五千匹马。
初,汉使至安息,安息王令将二万骑迎於东界。东界去王都数千里。
行比至,过数十城,人民相属甚多。
汉使还,而後发使随汉使来观汉广大,以大鸟卵及黎轩善眩人献于汉。
及宛西小国驩潜、大益,宛东姑师、扞鰛、苏薤之属,皆随汉使献见天子。天子大悦。
而汉使穷河源,河源出于窴,其山多玉石,采来。天子案古图书,名河所出山曰昆仑云。
是时上方数巡狩海上,乃悉从外国客,大都多人则过之,散财帛以赏赐,厚具以饶给之,以览示汉富厚焉。
於是大觳抵,出奇戏诸怪物,多聚观者,行赏赐,酒池肉林,令外国客遍观仓库府藏之积,见汉之广大,倾骇之。
及加其眩者之工,而觳抵奇戏岁增变,甚盛益兴,自此始。
西北外国使,更来更去。宛以西,皆自以远,尚骄恣晏然,未可诎以礼羁縻而使也。
自乌孙以西至安息,以近匈奴,匈奴困月氏也,匈奴使持单于一信,则国国传送食,不敢留苦;及至汉使,非出币帛不得食,不市畜不得骑用。所以然者,远汉,而汉多财物,故必市乃得所欲,然以畏匈奴於汉使焉。
宛左右以蒲陶为酒,富人藏酒至万馀石,久者数十岁不败。俗嗜酒,马嗜苜蓿。汉使取其实来,於是天子始种苜蓿、蒲陶肥饶地。
及天马多,外国使来众,则离宫别观旁尽种蒲萄、苜蓿极望。
自大宛以西至安息,国虽颇异言,然大同俗,相知言。其人皆深眼,多须珣,善市贾,争分铢。
俗贵女子,女子所言而丈夫乃决正。
其地皆无丝漆,不知铸钱器。
及汉使亡卒降,教铸作他兵器。得汉黄白金,辄以为器,不用为币。
【赞曰】
《禹本纪》言河出昆仑,昆仑高二千五百里余,日月所相避隐为光明也。
自张赛使大夏之后,穷河原(源),恶睹所谓昆仑者乎?故言九州山川,《尚书》近之矣。至《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放哉!
【附录】《汉书·西域传》大宛
大宛国,王治贵山城,去长安万二千五百五十里。户六万,口三十万,胜兵六万人。副王、辅国王各一人。东至都护治所四千三十一里,北至康居卑阗城千五百一十里,西南至大月氏六百九十里。
北与康居、南与大月氏接,土地风气物类民俗与大月氏、安息同。大宛左右以蒲陶(葡萄)为酒,富人藏酒至万余石,久者至数十岁不败。俗耆酒,马耆目宿。
宛别邑七十余城,多善马。马汗血,言其先天马子也。
【附注】《文献通考》四裔考:
“後百馀岁,贵霜翎侯兵就却攻灭四翎侯,自立为王,因号贵霜王。又灭仆达、罽宾,悉有其国。复灭天竺。
月氐自此之後,最为富盛。至後魏代,北与蠕蠕接,数为所侵,遂西徙都薄罗城,去弗敌沙二千一百里(弗敌沙在蓝氏城东)。
後其王寄多罗勇武,遂兴师越大山,南侵北天竺,自乾紘罗以北五国尽役属之。
国人乘四轮车,或四牛、六牛、八牛輓之,在车大小而已。太武时,其国人商贩到京师,自云能铸石为五色琉璃,於是采矿山中,於京师铸之。既成,光泽美於西方来者。乃诏为行殿,容百馀人,光色映彻,观者惊以为神明所作。自此琉璃遂贱,人不复珍之。
(《元中记》:"玛瑙出大月氐。又有牛,名为日及,今日取其肉,明日创愈。"朱鹰《异物志》云:"月氐国有羊尾,重者十斤,割之,供养寻生如故。")
【《文献通考》小月氏】
小月氐,治富楼沙城。其王本大月氐王寄多罗子也。寄多罗为蠕蠕所逐,西徙,後令其子守此城,因号小月氐焉。在波路西南(《後魏史》云:"去汉万六千六百里。")。
先居西平、张掖之间(并今郡),被服颇与羌同。其俗以金银钱为货。随畜牧移徙,亦类北狄。
其城东十里有佛塔,周三百五十步,高八十丈。自佛塔初建,计至武定八年,八百四十二年,所谓"百丈浮图"也。晋天福时,有仲雲旋居胡卢碛,即其遗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