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济南的那些池子

济南多泉,遍布城内乡间。泉水喷涌形态各异,其泉池亦是各有各形,风貌不同。济南的泉大都以“泉”为名,但也有特殊者,比如有多处泉水以“池”为名,其中最特别的是老济南人常说的“池子”。“池子”是老济南人的一个土词,说的是泉水。池子的“子”的发音是轻声,和正常的三声不同,用济南话说出来很有趣味。

济南泉水虽多,能被称作“池子”的只有五个。

1 王府池子

说起池子,济南人最熟悉、最常挂在嘴边的就是“王府池子”。

其实,王府池子即济南七十二名泉中的濯缨泉,属于珍珠泉泉群。据说此泉名是据《孟子》中所咏古歌“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而定。金代《名泉碑》、明代晏璧《济南七十二泉诗》和清代郝植恭《七十二泉记》都将其列为济南七十二名泉之一。

摄影:邵凯

据记载,金、元时期这里水势旺盛,与珍珠泉相连,汇水成湖,可以在上面荡舟,又被称作是“濯缨湖”。珍珠泉大院清代时为山东巡抚衙门,再往前,是明代德王府。明代时,王府池子是德王府院内的一处水景,后因王府拆改,面积变小,泉池被圈在外面,所以济南人即以“王府”加“池子”为其名。

据考证,在金、元时期,珍珠泉大院是“山东行尚书省兼兵马都元帅、知济南府事”张荣的府邸,此人还在此后受封为“济南公”,赠“济南王”。张荣在任时,以珍珠泉为中心,修建府邸。又于濯缨湖畔大兴土木,建起了濯缨亭和白云楼,在当时的济南是非常重要的景观。 

明代天顺元年(1457年),英宗朱祁镇封其次子朱见潾为德王。成化三年(1467年),朱见潾抵达济南就藩,他将原山东都指挥司署迁走,在原址扩建德王府。修建德王府时,珍珠泉大院范围进一步扩大,将濯缨泉、朱砂泉、灰泉等圈进王府,院内修起宫墙、殿堂、亭台楼阁,极尽豪华。院内还新开凿了一条玉带河,与今大院以西的曲水河沟通。在濯缨湖水面上置有画舫,供德王和嫔妃们游乐、戏水。

明末刘敕在《历乘》中对德王府有描述:“德藩有濯缨泉、灰泉、珍珠泉、珠砂泉共汇为一泓,其广数亩。名花匝岸,澄澈见底;亭台错落,倒影入波;金鳞竞跃,以潜以咏;龙舟轻泛,箫鼓动天。世称人间福地、天上蓬莱不为过矣。且当雪霁、白云缭绕,下接水光、上浮天际,宫殿隐隐在烟雾中宛然如画,真宇内未有之奇也。”

摄影:李锋

从那之后,济南人便称此泉为“王府池子”。其原名濯缨泉反倒少有人叫了。

清康熙五年(1666年),山东巡抚周有德用“以工代赈”的办法,组织数千民夫,在德王府旧址上修建巡抚衙门。由于这次修建的衙门规模比德王府小了很多,濯缨泉未被圈进去,“王府池子”从此便又回到百姓中间,成为一处非常有名的泉水名胜,也是老济南人喜欢的戏水之处。

再往后,湖边被平民所占,建起民居,湖水面积也因泉水喷涌等原因,不断缩小,渐渐变成今日只有接近一亩的一方池水。池子用青石砌岸,水深而清,实可当一池碧水之誉。

以前,每到夏天,王府池子就会人头攒动,很多济南人来此“洗澡”,小孩子也来此戏水。旧时的济南人,将下水游泳、嬉戏等俗称为“洗澡”,并不是现在意义上的洗澡。

摄影:董承华

现在,王府池子已经不允许戏水、游泳,往日热闹异常的名泉恢复了其安静、平缓的幽美之貌。

看着眼前的一汪湖水,很多人没见过,甚至没听说过王府池子也出现过干涸。在那种特殊的情况下,王府池子里一点水都没有,池底长满了青草。这种景象较为少见,只有在20世纪80年代、90年代,还有2003年等大旱年份,出现过两三次。

2 陈家池子

筐市街往北进入朝阳街,在朝阳街中段,向东有条很短的死胡同,就在胡同口北侧,有一个院子,附近居民都叫这个院子为陈家大院,院内几户人家都姓陈。

上世纪70年代末,还在上小学的笔者有个陈姓同学,于是便经常来这个院子玩耍,知道这个院子里有处陈家池子。那时年龄小,不知道这个池子也是一处名泉——濂泉。

池子位于院落的东北,占据了院落的五分之四。院落南侧和西侧有四五户人家,住房面积都不大。

陈家池子大体为方形,南面、西面、北面为高出地面一米左右的池壁。东面池壁上方是一排平房,北面房屋的后墙距离池壁约一米左右宽。

陈家池子的水深度不一,北侧最浅,也就能没过小孩子的小腿,所以年龄小的孩子都集中在这个地方戏水。

陈家池子比较特别的地方,是在东北角有一个涵洞,池水就顺着这个涵洞不断流出去。奇怪的是,池子里的水并没有因此减少,而是基本保持一个深度,可知这处泉眼的喷涌量基本是保持恒定的。

这个涵洞上方为圆拱形,用红砖垒砌,里面很黑,很少有孩子敢钻进去。那时只有八九岁的笔者少不更事,曾多次钻进玩耍。洞顶很低,只能弯着腰走,洞里的水并不是很深,最深处没过膝盖。大约摸索着走三四分钟,出了东边的洞口,就是五龙潭的下游河道。河道的水比洞内深一点,河底都是淤泥,孩子都不敢久留,赶紧再钻回去。

涵洞外的这条河就是生产渠的发源地,顺着河道向北,就是于家桥,老济南人都称其“小河崖”。这里的“崖”字不读ya,而是发yai音,这完全是济南话的发音。而于家桥因为其小桥流水的水乡风貌,现在也成为济南市的一处网红打卡地。

现在,陈家池子已经被圈进五龙潭公园,池壁也改成了奇石堆砌,改成了不规则形状,长、宽各约20米,深2米。北岸一奇石上刻着“濂泉”二字,四周垂柳依依。

泉水从池东岸石上溢出,顺着一条小河道流到东侧河道内,这条小河道就是原来的涵洞位置。现在河道两侧也是奇石砌岸,上架石板小桥,完全变了模样,成为一处小桥流水的幽美景观。

3 江家池子

在上世纪90年代之前,在济南还有一处池子名声显赫,这就是位于西门外、百姓口中的“江家池子”。

共青团路在上世纪50年代前叫估衣市大街,大街靠西端的路北有著名的北厚记酱菜店,在店的西侧有一往北的石板路小街,顺着小街往北不远有一三岔路口,路口东北角有一大池,即江家池子。

摄影:王琴

这处池子又叫做什么泉呢?这处泉子的名字也很有来历,叫做天镜泉。

据说在明朝万历年间,山东提刑按察副使张鹤鸣至此,见此泉池内碧水一泓,水面无风时如镜子一般,池畔景物倒映其中,其景甚为独特,遂将其命名为“天镜泉”。

刘敕《历乘》中记载:“天镜泉,昔名江家池,张元平(即张鹤鸣)观察改为天镜泉,其泉清澈可爱。”

清代郝植恭的《七十二泉记》中收录了天镜泉。道光版《济南府志》中载:“天镜泉……即江家池,方广一亩,可鉴须眉。”

江家池子在明代永乐年间,名为鱼池泉。到了明代嘉靖年间,因当时的锦衣卫武官、历城人江浚世居住其侧,故被改称江家池。此池与济南其他池子不同的是,池壁东侧为民居,北侧为二层饭店——汇泉楼,南侧和西侧为高出地面一米左右的池壁,均用不规则的大块青石砌成。

据说,当年这里曾是著名的放生池,水面宽阔,池水较深,养着很多的鲤鱼,都是善男信女们买来放生的。池水清澈见底,鲤鱼游弋。由于此处位于闹市之侧,于繁华处能享受到安静的愉悦,给人一种清凉、无忧的感觉,所以吸引了不少老济南人来这里欣赏泉水和游鱼。

江家池子的照片较为少见,因为在上世纪90年代前,这里只是老济南的一处“私人领地”,并不是什么旅游景点,来此者基本都是居住在济南古城西部的居民,尤其是居住在西门外、筐市街、制锦市、西关等处的人喜欢来此。而在那个时候能有照相机的人非常少,就是有照相机,也不会舍得给这么一处老巷子里的池水拍照。

如今笔者能见到江家池子最早的照片,是一帧黑白照片,其上有两个少年立于池的西南角,对面北岸上是一二层小楼,墙壁上有“汇泉楼饭”字样,“楼”字缺损笔画,已看不出是楼字。后面还有一个“庄”字,没有拍上。另一面池壁上是平房,有少年立于墙壁下,准备下水。池内有人刚刚跳下,水花四溅。这帧照片拍摄者是著名摄影家荆强。他从上世纪70年代起,一直致力于拍摄济南风貌,这帧反映江家池子的黑白照片是极为珍贵的历史影像,是留住老济南记忆的最好物证。

照片中的汇泉楼饭庄,于清代创办,一直经营到新中国成立后,其看家菜“糖醋鲤鱼”可谓鲁菜的代表菜。

现在,想要看到江家池子就有点费劲了。在五龙潭公园南门西侧,有个门上挂着“天镜泉”牌匾的店面,这是一家饭店,进去,穿过厅堂,在后院的池子就是原来的江家池子。

而且现在的江家池子已经不是原来的方形池,完全变了模样,已经被曲桥分割成两三个小池子,水也没有以前那么深,完全没有了以前一汪碧水的景象。

在池子西北侧,新添一块竖立的奇石,上面刻着“天镜泉”三字,告诉人们这个泉池的来历。只是,被圈起来的江家池子,没有了之前泉池那种身处住家之旁、散发着老济南原始风貌的韵味。

4 小王府池子

王府池子大名鼎鼎,但是小王府池子却有很多人并不熟悉。从王府池子南岸胡同往东到巷口,再沿着窄窄的老街向南行几十米,路西有一处小空地,空地南侧一座院落的门前东侧,有一泉池,池内清水透澈,有锦鲤在水中悠闲地游动着。这就是小王府池子。

小王府池子,也叫做老王府池子,位于王府池子街37号门前。池呈长方形,长不过两米左右,宽约一米左右,以较小块的不规则青石砌岸。

小王府池子为《济南市志》所著录的济南名泉之一。笔者猜想,此池原本邻近德王府,也属于珍珠泉群,但规模较小,因邻近王府池子,所以借其名而上提其“身份”,就被叫做小王府池子了。泉池东侧为一民居西墙,墙上有石板,其上刻有泉名和简介。泉水流至泉池西侧院外,于墙根处汇成了一条极窄的水渠,沿39号院墙向北流淌。日常,周围有人在此洗菜、涮衣等,人泉相邻,济南独有的人泉相依而生的景象于此展现,最能打动人心。

小王府池子是济南几处池子中面积最小者,是济南的池子中的一个异类。虽然有“王府”之名,但因其小,又因王府池子之名太盛,知此小王府池子的人很少,来此游玩者寥寥,这也使得这个名泉、这处池子成为“小家碧玉”,风姿小巧,风韵独具。

5 官家池子

陈家池子东北方向不远的裕宏后街,有一处老院落,老济南都称呼其“李家大院”。在这个院子里,也有一个池子,名字比较独特——官家池子。

摄影:王琴

这个院子不像陈家大院,一般人不太进去,也很少有人能进去“洗澡”。院子里的官家池子也比江家池子、陈家池子小很多。

据说,这个池子名字的由来是因为古代时这个院子是一官宦所有,所以周围人就这样称呼这处泉水。

有老人曾告诉笔者,官家池子的水质非常好,清凉甘美,周围很多居民喜欢到这里取水烧茶。尤其是用池水生豆芽最好,味道和其他泉水生出的很是不同。池水经地下水道流入生产渠。

可以说,在几处池子里,官家池子是最不知名的,也是知道的人最少的。

现在,官家池子也被圈进了五龙潭公园,泉池由天然石垒砌,呈不规则形状。池内泉眼众多,水质清澈甘美,冬温夏凉。周围小桥茅亭,翠竹柳荫,风景秀丽。

摄影:王琴

因为这个区域地势较低,所以在以前干旱期间,这处泉水在济南市区众多泉水中往往最早涌水,而断流最晚,所以就成为济南市区名泉中一个喷涌或断流的指标泉。

济南众泉中,还有珍池、王庙池、泉亭池、饮虎池、洪范池、砚池等以池为名的泉水,但能以池子出名的只有上述几处。这是老济南独有的带着民俗内涵和生活气息的景观,也是最接地气的老济南人戏水胜地。

(0)

相关推荐

  • 【阅读悦读·散文】白杨桥《走过文人们的曲水亭街》

    [个人简介]白杨桥,山东省散文协会会员,济南市作协会员.作品散见于<济南日报><山东商报><济南时报><东方散文><当代散文>等多家杂志报刊 ...

  • 价超所值的五龙潭公园——济南、枣庄6日游之第3天(2)

    ★旅游地点:济南五龙潭公园 出趵突泉北门,穿过公路就是五龙潭公园的南门.所以,这个景点可以安排与趵突泉公园一起游览. 首先为五龙潭的门票点个赞,五元钱的门票,在国内除了北京,真的很难找到这么便宜的门票 ...

  • 图说济南老街老巷,走遍这些地方你会成为老济南!

    "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 ...

  • 老济南药市会的那些事儿

    济南的方言老话很有点儿意思,譬如说,60多年前每年一度在济南举办,在中国久负盛名的"济南药材物资交流大会",用济南话说,简洁明了,三个字就结了:"药市会",这裡 ...

  • 老济南的四大鲁菜馆

    旧时济南最有名的四大鲁菜馆是: 汇泉楼.燕喜堂.聚丰德.便宜坊. 老字号饭店有:春江饭店.崔义清鲁菜馆.特色餐厅:鲁西南风味楼.舜泉楼.城南往事:规模较大的餐厅:鱼翅皇宫大酒店.鹊华居. 鲁菜,是起源 ...

  • 美食推荐:老济南荷香鸡、酥炸开边刁子鱼、豆花煨牛腩制作方法

    老济南荷香鸡 此菜荷香味特别浓,秘诀在于两点: 首先,土鸡要先裹紧荷叶,再入自制老卤卤制,此卤只添料不更换,用的时间越久,卤水中的荷香味就会越浓. 其次,卤好的土鸡还要放入锅中,加荷叶.白糖.花生壳熏 ...

  • 老济南荷香鸡这道荷香鸡是四合院的招牌,桌...

    老济南荷香鸡 这道荷香鸡是四合院的招牌,桌桌必点,有许多客人吃完后还会买上几只打包.此菜荷香味特别浓,秘诀在于两点:首先,土鸡要先裹紧荷叶,再入自制老卤卤制,此卤只添料不更换,用的时间越久,卤水中的荷 ...

  • 老济南,洋火

    原创老济南文化传承者2021-03-15 05:59:11 作者:楚志洪 记得小时候,经常看到和听到换洋火的身影和吆喝声.他们有的用扁担挑着两个用树条编织成的圆形浅筐子,有的推独轮车,还有的背个麻袋, ...

  • 卧虎藏龙的老济南,躲在小巷里的油旋张

    油旋儿是济南当地名小吃,一种巴掌大梨涡状的油饼,外皮酥脆,内里软嫩,被油煎成金黄色. 油旋张是济南为数不多还在制作传统油旋的老店,很小很小的临街店面,摆着三四张桌子,墙上挂满了电视台采访和" ...

  • 怀念老济南人记忆里的那些大商场

     "昨日像那东流水,离我远去不可留".这些年,受城市规划(多中心).电商(网购).市民生活方式转变,以及自身经营理念等因素的影响,济南许多传统大商场纷纷关门停业.本期,我们为您盘点 ...

  • 老济南剪子巷此名,是因长得像剪子还是主营卖剪子?

    剪子巷在济南西门外路南,位于趵突泉公园北部西侧,是一条南北走向的街道. 巷子南端的花墙子街与趵突泉"三股水"隔墙相望,人们通过剪子巷在花墙子街上行走,便能听到趵突泉公园内清脆的泉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