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高考作文论证及语言表达常见误区

高考作文论证常见误区
佚名
1.举例论证,罗列素材。所谓“举例论证”,指的是列举诸多相似事例,来证明论点成立。考生作文中的举例论证,缺乏论证过程,往往只是罗列素材,只选择对自己有利的事例,可谓“先有弹孔后有靶心”。最典型的“举例论证”,莫过于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举了六个出身苦难而终成大人物的例子——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进而得出“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饿其体肤”这样一个结论。这种“举例论证”的错误在于,孟子举出一万个出身底层饱尝苦难的成功者,他人亦可举出一万个出身显赫未逢苦难的成功者。对多数人而言,苦难只是纯粹的苦难,显赫的家世却意味着更好的教育、更宽阔的眼界、更多的机会。
2.对比论证,缺乏逻辑。比如,有考生作文写道:“当醉酒的司机碾压了一个孩子时,我们追究的是这个醉驾的司机,而不是他所驾驶的汽车。当有人用枪射杀了一个孩子,我们追究的则是这把枪。我们难道不应该去追究用枪杀人的人,而不是枪本身吗?”这种类比,看似很有道理,其实不然。被车撞死、被枪打死,固然有很大的相似性,但私人汽车是现代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私人枪支却不是。现实生活中,很难找到两个相似性100%(或接近100%)的事物来进行类比。所以,对比论证,往往只能提供某种逻辑上的“偶然性”。
此外,考生作文常见的论证错误还有:泛泛空谈,抽象含糊;生搬硬套,片面绝对;偷换概念,生拉硬扯;牵强附会,硬贴标签;蜻蜓点水,浅尝辄止。如一篇作文写道:“幸福来自于是否为自己所热爱的事业而坚持。李白‘且放白鹿青崖间的隐逸,‘天子呼来不上船的放旷,‘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的不羁,都源于他对诗歌的无限热爱,李白是幸福的。柳永‘执手相看泪眼的不舍,‘为伊消得人憔悴的不悔,‘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的不忍,都源于他对宋词的热爱,柳永是幸福的。”但作者忽略了李白和柳永的生活轨迹真就是他们一心所愿?那些曾经匍匐在权位面前的熟悉身影你可看见?
高考作文语言常见误区
为了让文章显得有才华,许多考生会刻意运用修辞,譬如排比、比拟、引用,但单纯为了好看而忽视了内涵,则得不偿失。高考作文要求语言优美,但“语言优美”不等于“语言炫耀”。过分追求语言文字的优美,成了“语言炫耀”,这样的考生犹如“书橱”“书包”“书房”,充其量,他们只不过是书的管理员,而不是真正的运用者,他们不能从书中概括出自己的思想,缺乏深度领悟,这样的作文得不到高分。如果你的作文还是以下这种无法说明任何道理,纯粹铺陈文采的句子,一定要当心了。
阅读便是生活,是一种关于诗意与远方的生活。我们一路走来,经由溪泉一般清澈的童年,花海一般靓丽的青春,路上的点点私语都会是行囊里最珍贵的记忆。或许有一天,我们也会像孟德那样对酒当歌,感叹人生几何;或许有一天,我们感激曾经恰考生少年,风华正茂;或许有一天,我们发现岁月如此静好……
不要仰望高山的雄奇,即使你是一粒微尘,忘却自我渺小,依旧可以堆砌一个星球;
不要羡慕苍松的挺拔,就算你是一株小草,忘却自我平凡,仍然可以装点一方土地;
不要向往大海的洶涌,纵使你是一滴雨露,忘却自我普通,还是可以滋润一片泥壤。
有一种日子叫曾经,有一种岁月叫艰辛;有一种精神叫强健,有一种生活叫磨炼。雄关似铁,只有奋不顾身才可能“而今迈步从头越”;往事如风,只有得失两忘才可能义无反顾勇向前!
此外,考生作文常见误区还有语言艰涩难懂,文白夹杂,中英混杂,充满网络用语。高考大纲对于作文语言的要求是表达通顺,用词贴切,文句有表现力。因此,考生应当尽量用规范的语言来写作。
抒情化语言无助于高考作文

孙绍振
我见过有些考生抒情散文语言写得非常有才气,但是不管多么有才华的文章,都暴露出一个弱点,那就是耽于抒情,没有自己的思想,主题不严密,缺乏思考层次。比如,我看过一篇考生作文,主题是“热忱”。提出的问题是如何将“青春的年华”转化为一种“人生态度”。这个问题本身就是没有逻辑的。“人生态度”和“青春年华”不属于同一范畴,构不成矛盾,也没有什么因果关系,如何谈得上转化呢?可是作者根本不管,眉毛胡子一把抓,反复讲“青春的热忱”。一会儿讲“青春的热忱是知识的渴求”,一会儿讲是“渴望与奋斗的决心”,是“修养自身”,是“成功渗透了的奋斗的血泪”,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汶川地震的志愿者”,是“未来的希望”,是“不会被绝望所掌握”。最后说“青春的热忱是永远前进的姿态、破釜沉舟的勇气”,结论是“不应该以热忱突破时间的藩篱,来感叹青春的泛黄”。
这是很典型的语言“混乱抒情”。文章中存在的主题片面、概念转移、观点与材料脱节等缺点,可以说是比较低级的。要主题全面、概念一贯、观念与材料统一,就要符合逻辑思维基本概念内涵统一的准则。由此可见,抒情散文写不好,原因却在缺乏议论文的起码基础。抒情可以片面取胜,满足于抒情就肤浅了。作议论的基础就是全面(至少是正反两面)分析,这本是常识,可是在我们的作文写作当中,好像不存在。
这个考生,没有按照传统的思路把樊於期当成完美的英雄去抒情,而是在相反的方面提出問题,英雄的视死如归变成了“幼稚”“闹戏”。在考生作文中,这种揭示问题、展开矛盾的思维方式是难能可贵的。接着作者在对立面中展开分析:“当时樊於期对秦国的购赏,虽计不知所出,但料想凭自己的身份复仇绝不可能。”加上他对燕太子丹又“太冲动又重情”。在正面分析了樊於期从容献头缘由之后,又从反面说明他别无选择:“从武、生猛,使他不能为屈原;冲动、直爽,使他不能为韩信。”在这样的情况下,还不如“被英雄”,在历史上留下无奈的一笔。不管作者对樊於期的死的阐释是不是正确,由于从樊於期本身揭示了矛盾,又在外部,拿屈原、韩信树立了对立面,进行了内外两个层次的具体分析,他的观念就是自己的了,就是独立思考的成果了。而且他的语言不是套话,反而带着某种调侃意味:“秦王要悬赏砍掉他的脑袋,干脆就把脑袋给你,就算成全你了。”“古今重义之人不可胜数,樊於期有幸在《史记》中留一笔,算是不错的了。”最后,调侃的意味变成了反讽:“樊於期自始至终是个小人物,反倒为他套上光环,既满足了荆轲之计,又能较为畅快地离开。”描写死亡,不用庄重的“献身”,也不用口语的“送命”,而用“畅快地离开”,显得多么潇洒。
能写出这样的文章,说明作者不但有头脑,而且有语言才华,实在不可多得。
★结语★
从当前高考作文命题特点来看,我们今天的文题更强调思辨,可以用“三多”来概括当前思辨作文的命题特点:一是多主体,材料中涉及的主体越多,考生的选择余地就越大;二是多元,材料往往具有很大的讨论性,且材料本身没有鲜明的感情倾向性,大家尽可以见仁见智,各抒己见;三是多项组合,给出一定的选择权限,让考生自由选择其中感受深刻的选项,自由组合主题。
不论哪一种命题方式,其实质是一样的,就是让材料的价值取向具备多元性或多选择性,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考生的个性,以便让其在真实的语境中相对自由地展开辩证说理,让各种价值有了碰撞的可能,从而为思辨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而本期的阅卷者说,无论审题、立意还是语言、论证,其核心指向也是“思辨”二字。高考命题在不断进步,我们的写作也应与时俱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