浊木:《打煤》(散文)
打煤
浊木
那些年的冬天,“打蜂窝煤”是家家户户必需的劳动之一。之所以选择在冬天,主要原因是“冬闲”,相对来说事情少。
半早上,大约九点钟左右,先“和煤”。第一步,给提前过好的煤粉中加土:最好是胶质土、生土,不能是沙土、肥土。还要注意比例适量,加的少了,煤火太旺,不耐烧;加的多了,热量小,而且上下一块连一块全粘在一起,俗话叫“链住了”,换煤的时候十分艰难。
加好了土,搅匀了,开始第二步,加水:用铁锨把煤堆扒开,四周高中间低,如碗状,将水倒入。水亦有度。多了,煤太软,很难成块,立不起来,要么就是大肚子,畸形,不能用的废品;少了,煤很硬,制煤块时不易进出着也难,影响进度。
浸泡十几分钟后,水已渗进大半煤粉中,可以开“和”。用铁锨不断翻腾,搅拌成干糊状,这项步骤就算完成了。
下面开始铺场子。先选好一个“打”煤的地方,半平方左右吧,最好是地面经过硬化的,没有就找一块铁皮铺下面,两者都不具备时就直接在土地上进行,最后结束时会粘出一个坑,而且最后的十几块煤含土量必定超标。旁边要有放煤球的地方,根据数量确定。
打煤机一般都是借来的。最早是脚踏式,后来演变成手摁式;按大小分有长筒的、短筒的;按隔离层的不同有蘸土的、蘸水的;按眼的多少分有十二眼的、十五眼以上的多眼煤等等。
打煤的过程就是把打煤机压向和好的干糊状煤粉,进入煤球框的煤糊自然成形,然后再挤压出来。这一“吞”一“吐”之间需要一定的力气,主要是耐力,同时也有点小小的技巧。比方“吞”煤糊的时候,可以砸,可以拧,生手砸、拧分别都需要两三次以上,老练者只需一下,最多再补充一下就可以了。“吐”的时候总是不利索。有经验的会在转向放煤球的过程中将打煤机的压柄先向下压一点再很快退回去,提前“隔离”一次,“吐”煤球时就不再粘连,一次成功。
打煤最好是两个人。一个人操作打煤机,一个整理煤糊。人多的家庭可以两个人操作打煤机,三个人最不窝工,效率最高。一个人就要忙碌些。掂着打煤机制半天煤块,还要放下打煤机去整理煤糊,很是辛苦。打煤时最害怕的是碰上夹杂小石头块的煤粉。那些小石头块挤进打煤机中,一会儿会儿就卡死了,要用锤子敲才能退出来。勉强能吞出去的也是东倒西歪,窟窟窿窿的,开了不少侧窗。
一个手脚利索的人一天可以制1500到2000块蜂窝煤。如果是个手生腿慢的人,比方真正的打煤主力军——十四五岁的孩子,一天不过能制800块左右。虽然是大冬天,却浑身冒着热汗。看着一堆煤粉变成了一排排整齐的煤球,成就感油然而生。
随着经济实力的提高和环保力度的加大,天然气已经大面积推广,众多老百姓即将彻底告别烧煤时代。当年的孩子们却永远忘不了“打蜂窝煤”的艰辛和快乐!
配图来自网络
作者简介: 浊木,男,河南三门峡灵宝市人。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已出版影视连续剧文学剧本《大枣王》(32集)、《血沃崤函》(25集)、《伏虎》(30集)。
三 秦 文 学
三秦文学投稿须知
1、投稿必须原创且首发,题材不限。要求500字以上,以WORD附件形式发至投稿邮箱,并附上作者简介及照片,文责自负。
2、投稿邮箱:sanqinwenxue@163.com。投稿后请关注《三秦文学》公众号,并加主编微信(15705450195),以便稿酬发放。
3、本平台读者赞赏功能中,赞赏金额的一半作为作者的稿费归作者所有,一半作为平台运营费用,赞赏低于五元者不予发放,稿费于微信平台发放后三日内发放。
4、您的投稿一周内没有采用,请另投它处。
三秦宗旨:营造一片文学爱好者的乐土,
共创文学梦想的家园!
总顾问:边士刚
顾 问:白忠德 罗旭初 孙德科
朿宝荣 李爱霞 胡遵远
策 划:李书忠 任武德
主 编:鱼儿姐姐
副主编:徐萱波 杨洪民
编 委:守 望 吴亚妮 刘庆勇
李华磊 王发茂 谷 雷
余 晨 韩天瑞 米兰花
梦锁清秋 姜建洲 毕廷娟
组稿:李华磊
请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