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锺书《槐聚诗存》笺说097

赠郑海夫朝宗

清华昔共学踪迹竟相左。殆天故靳子,留慰今日我。譬如蔗有根,迟食颐愈朵。当时少年游,流离感尾琐。乱世夙难处,儒冠更坎坷。粃糠六籍人,身不禁簸扬。今雨复谁来,子一已为夥。时时过陋室,书乱与争坐。俨然意如山,道义克负荷。伊予何足算,说食腹未果。诗书惯作祟,文字忧招祸。笔砚倘遭焚,灼天熊兵火。子乡严又陵,才辩如炙輠。邱索有馀师,毋使先型堕。陆沉与盲瞽,两免庶乎可。

【笺说】

此诗在《槐聚诗存》中,编入1942年。据郑朝宗自己说,是1943年,他不愿降志辱身,在日本人接管的学校中教书,夏天回福建,向钱锺书先生告别,先生赠此诗(见郑朝宗《忆旧》)。似为郑所言之时为是。

郑朝宗,字海夫,福州人。1936年毕业于清华外国文学系。1942年,与钱钟书同在上海沦陷区,1943年回夏回福建,1949年赴英国剑桥大学留学,解放后长期在厦门大学任教。郑朝忠在厦门大学时,曾指导研究生以“钱学”为方向,写作论文。

清华昔共学,踪迹竟相左。

首二句回忆最初的交往:昔日曾在清华大学共同学习,竟然是彼此不相遇。

“共学”,同为学生。钱先生1933年清华毕业,郑朝宗1936年毕业,同在清华学习只有一年的时间。郑朝宗自云:“1932年秋天我初进清华园,他已是四年级的'老大哥’了。”并说:“我猜想他是个才气横溢而性情古怪不可接近的人,所以来校一年虽然心里敬仰他,却不曾动过拜访他的念头。”(见郑朝宗《怀旧》)由此可见,二人在清华园并无交往。这也就是“相左”即相背而彼此错过的原因了。

殆天故靳子,留慰今日我。

三、四句写道,大概老天对你故意吝惜,

留下你到今天来安慰我。

“天故靳”,老天故意吝惜;宋李曾伯《满江红》:“只有暗香天靳予,黄金作指难为术。”

“留慰”,留下来抚慰;黄庭坚《留王郎》:“索去何草草,小留慰艰勤。”

据郑朝宗《忆旧》一文,钱先生与郑朝宗清华毕业后再见,乃是在上海。郑朝宗说:“人生的遇合真难预料,我离开清华园后没有料想有一天会再遇见钱锺书,更没有梦想会因此成为他的熟人。事情完全出于偶然,那是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一年(1942),我在上海一所英国人办的学校里教书,他因路阻绝不得回内陆,留滞在已沦陷的上海里。一个春光明媚的星期天下午,我因心里郁闷出门散步,路上遇见一位清华同学,问我要不要去看钱锺书。我当然愿意,便跟随着到一座带花园的洋房里,钱先生已来了,正跟几位朋友说着话呢。经过介绍,他知道我是福州人,便问我见过林纾、严复、陈衍这几位老先生没有,我答说他们都是我父亲的前辈朋友,我因年纪小,无缘和他们见面。钱先生对福州近代诗人感兴趣,那天的谈话主要围绕福州几位大老所作的诗。谈话结束后,我们各自回家,钱先生住在法租界的拉斐德路,我住处离该处不远的一条巷子里,他建议陪我走一段路。……从此我成为他家的熟客之一。”

譬如蔗有根,迟食颐愈朵。

五、六两句形容毕业后的相见:像吃甘蔗,后来吃到的根部最甜,更加吃得来劲儿。

“蔗有根”,此语化用《世说新语·排调》:“顾长康啖甘蔗,先食尾,人问所以,云:'渐至佳境。’”是说吃甘蔗,先吃甘蔗梢,渐渐吃到更甜的根部,后来就比喻为“渐至佳境”。这是形容钱郑两人的交往,后来才“渐至佳境”,亲近起来。

“迟食”,后吃;宋刘辰翁《最高楼》词:“小迟授业何曾吃,更迟食乳不须愁。”

“颐朵”,鼓动腮颊嚼食,形容吃东西很香甜;宋赵与时《宾退录》卷五:“汪彦章尝赋长篇:'……区区于其中,臆决盖不可,伪真吾何知,且用慰颐朵。’”

上四句的“天靳留慰”和“蔗跟迟食”两个比喻,想见钱先生善于言辞,又妙于比喻,深达人情事理。

当时少年游,流离感尾琐。

七、八句说,当时是少年出外游学,思维散乱,为琐细事物所牵引。

第七句“当时”,显指清华求学之时;而“游”,指外出求学;《墨子·公孟》:“有游于子墨子之门者。”

第八句,语出《诗·邶风·旄丘》的句子:“琐兮尾兮,流离之子。”朱熹传注:“琐,细;尾,末也。流离,漂散也。”“流离”,显然不是指的四处飘荡,而是指的学习时的状态,不系统,很散乱。“琐尾”,则如朱熹所言,学到的都是细枝末节。而“感”,则指情为所动,如今人所言“跟着感觉走”。

此两句是钱先生自谦之言,也是钱先生对在清华未能与郑朝宗有交往的自解之词。

以上八句为第一层,遗憾二人交往之迟,而巧加自解。

乱世夙难处,儒冠更坎坷。

九、十两句说,乱世从来难以生存,读书人更是生计坎坷。

“乱世”,动乱之世;白居易《读史五首》:“良时真可惜,乱世何足钦。”此指沦陷区日军占领的上海。

“难处”,难以立身,生存艰难;王冕《对雨》之二:“吴越民难处,江淮路不通。”

第十句,化用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的下一句。“儒冠”,即读书人。

粃糠六籍人,身不禁簸扬。

第十一、十二句写道,学习像谷皮和瘪谷子一样的古代典籍的读书人,身子经不住簸箕簸扬。

第十句,语出《世说新语·文学》“傅嘏善言虚胜,荀粲谈尚玄远”一句刘孝标注引《荀粲别传》:“然则六籍虽存,固圣人之糠秕。”(钱锺书《管锥编》第三册1103-04页曾详论荀粲此语。)“糠粃”,即谷皮和瘪谷。“六籍”,指《诗经》,《尚书》、《礼记》、《乐记》、《周易》和《春秋》六本儒家经典;此代指古代经典。

第十二句,化用汉李尤《箕铭》:“箕主簸扬,糠粃乃陈。”“簸扬”,就是用簸箕来筛除“糠秕”。此处用以形容读书人经受不住乱世的动荡,而随波逐流。

郑朝宗云:“当时在敌伪威胁利诱下,有些士子失足落溷,此即所谓'粃糠六籍人,身不禁簸扬。’”(见《忆旧》)

以上四句为本诗的第二个层次,慨叹读书人处在乱世的艰难。

今雨复谁来,子一已为夥。

第十三、十四句写,今天,新朋友又有谁来往?你一个人,已算是多的了。

“今雨”,是新交的朋友;此语出杜甫《述秋》:“秋,杜子卧病长安旅次,多雨生鱼,青苔及榻。当时车马之客,旧,雨来;新,雨不来。”后遂称新朋友为“新雨”。

这两句,既是时局艰难,难以有更多新友的描写,也是对郑朝宗友谊的称重,并不是说就有郑一个新友。“子”,即是对郑的敬称;句中的“夥”,即多,意谓有郑一个就够了;苏轼《和子由论书》:“多好竟无成,不精安用夥。”

时时过陋室,书乱与争坐。

第十五、十六两句写道,不时地来到我的简陋居室,来我的乱书堆争抢着坐位。

“陋室”,简陋狭小的屋子。《韩诗外传》卷五:“彼大儒者,虽隐居穷巷陋室,无置锥之地,而王公不能与之争名矣。”唐刘禹锡《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据郑朝宗说,“那时他虽赋闲在家,来拜访的人仍然不少,'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他们有的精通中国古典文学,有的熟悉西洋戏剧,高谈阔论,各显神通。”(见《忆旧》)

“争坐”,本指抢占坐席;黄庭坚《和师厚秋半时复官分司西都》:“还与老农争坐席,青林同社赛田神。”此处形容郑朝宗来“陋室”的积极,早占位置,与他人争抢坐席。

俨然意如山,道义克负荷。

第十七、十八两句写道,严肃庄重,品德如山,令人仰望,能够担负道义。

第十七句,钱先生有自注:“《春秋繁露·山颂》:'俨然独处,唯山之意。’”按,董仲舒此颂名《山川颂》,前半颂山,后半颂水,称《山颂》误。钱先生在《管锥编》第三册931页谓:董仲舒《山川颂》“唯山之意”句,曾云“孙诒让《札迻》卷二谓'意’字'疑当为悳(德),形近而误’,是也。”“俨然”,严肃庄重的样子。“意如山”,意谓品德如山高耸。

第十八句的“道义”,道德和正义;明李贽《与周贵卿书》:“仆与先公正所谓道义之交者。”

“克”,能够;《诗·齐风·南山》:“析薪如之何?匪斧不克。”“负荷”,承担;清顾炎武《酬史庶常可程》诗:“愿君无受惠,受惠难负荷。”

钱先生为什么说郑朝宗“意如山”、“道义负荷”?郑朝宗在英国人办的学校教书,临近1941年冬天,学校需要代课的,郑朝宗就介绍徐燕谋来代课,徐先生“慨然应允,但附个条件,倘日本人来接管学校,他当天就走,决不迟延。”1942年冬天,“日本人把留在上海的英国人全体送往扬州集中营,学校被接管了。徐先生(徐燕谋)事先听到消息,便坚决不来,并说即使日本人要抓他坐牢杀头也不屈服。那派来接管的日本代表果然问我徐某为何不到校,我答说他是临时请来代课的,现在到别处去了。日本代表不再追究,事情就此结束。几个月后,我也想方设法离开学校回福建。钱先生对我们二人的行为很感满意,所以赠诗中有'俨然意如山,道义克负荷’之语。”(见郑朝宗《忆旧》。)

伊予何足算,说食腹未果。

第十九、二十两句写道,我哪里值得你重视?只如那个口说如何如何吃饭,肚子不饱的人,也是空有言论,而未能实行。

第十九句的“伊”,发语词,无意义;《诗·周颂·我将》:“伊嘏文王,既右飨之。”高亨注:“伊,发语词。”

“何足算”,不值得被重视,不在值得计算重视的人之列;《论语·子路》:“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第二十句,语出《楞严经》卷二:“譬如穷子舍父逃逝,今日乃知虽有多闻,若不修行,与不闻等。如人说食,终不能饱。”“说食”,意谓口中只是说着吃饭,比喻空有言论,不能实行,犹画饼充饥之义。

“腹未果”,没吃饱肚子;《明史·倪岳传》:“故朝廷有糜廪之虞,军士无果腹之乐。”

此句钱先生以自己和郑朝宗比较,认为自己不能如郑朝宗有言论并能起而实践。

以上八句,为第三层,写郑朝宗这个新友的品德,而自叹不如。

诗书惯作祟,文字忧招祸。

第二十一、二十二句说,诗书历来招灾,文字病在招祸。

第十一句,语意来自陈师道《和黄预病起》:“可信诗书端作祟,孰知糠粃亦能肥。”“祟”鬼神予人的灾祸。

第二十二句的“忧”,乃病之义,语出苏东坡《石苍舒醉墨堂》:“人生识字忧患始,姓名粗记可以休。”

笔砚倘遭焚,灼天熊兵火。

第二十三、二十四句写道,假如笔砚遭到焚毁,那一定是燃起了熊熊战火,上映于天。

“灼天”火光照亮天际;宋华岳《潮热》:“千骖万乘如联辔,烈焰腾腾灼天地。”

“熊”,熊熊,光焰旺盛貌;《山海经·西山经》:“南望昆仑,其光熊熊,其气魂魂。”郭璞注:“皆光气炎盛相焜燿之貌。”

子乡严又陵,才辩如炙輠。

第二十五、二十六句写道,你的家乡有严复,他的才智机辩,如车轴的热润滑油流转不涩。

第二十五句的“子乡”,你的故乡;指郑朝宗的家乡福州。“严又陵”,严复,字又陵,是近代启蒙思想家,翻译家,亦福州人。

第二十六句,称赞严复的“才辩”,即才智机辩;《后汉书·列女传·蔡琰》:“﹝琰﹞博学有才辩,又妙于音律。”

“炙輠”之“輠”,即古时古时车上盛贮油膏的器具。“炙輠”,即使輠烘热后流油,好润滑车轴;常用来比喻言语流畅风趣。《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谈天衍,雕龙奭,炙毂过髡。”司马贞索隐:“刘向《别録》'过’字作'輠’。輠,车之盛膏器也。炙之虽尽,犹有余津,言髡智不尽,如炙輠也。”《晋书·儒林传赞》:“炙輠流誉,解颐飞辩。”

此句称赞严复有才辩,语言畅达。

邱索有馀师,毋使先型堕。

第二十七、二十八两句说,钻研古代典籍,还有不少可仿效,不能使得先贤的典型作用荒废。

第二十七句,钱先生有自注:“王式通挽严几道联:'谁使之忧伤憔悴以死,是能读邱索坟典之才。’”王式通,字书衡,山西汾阳人,原籍浙江绍兴。光绪戊戌科进士,入民国曾任国务院秘书长、国务院参议、水利局副总裁、清史馆编修等职。

此句的“邱索”,指八索九邱,相传都是上古典籍;明李东阳《<嘉兴府志>序》:“自天下之有书契,有坟典以明理道,纪政事,有邱索以象风气,名土物。”

“馀师”,很多可受教之处,效法之处;《孟子·告子下》:“夫道若大路然,岂难知哉?人病不求耳。子归而求之,有馀师。”赵岐注:“有馀师,师不少也,不必留馆学也。”黄庭坚《送伯氏入都》诗:“陈书北窗下,此自有馀师。”

此处“馀师”指严复有许多可值得郑朝宗可学习之处。

第二十八句的“先型”,意谓先贤典型;此处指严复的典型。而“堕”,在此处是指严复的“先型”作用,废而不传,不起作用。

此二句是对郑朝宗的期望,希望他继承严复的优秀传统。

陆沉与盲瞽,两免庶乎可。

未二句说,知古而不知今,和知今而不知古,两者都要避免,差不多可以了。

第二十九句,钱锺书先生有自注:“《论衡》:'知古而不知今谓之盲瞽,知今而不知古谓之陆沉。’” 按查《论衡·谢短》篇原作:“夫知古不知今,谓之陆沉……夫知今不知古,谓之盲瞽。”则“陆沉”,本指熟知古代经典,而昧于了解当代学术发展;而“盲瞽”,则为知悉当今学术,而昧于古代传统。钱先生此注,当是记忆有误而不检。

“两免”,指既不盲瞽(知今不知古),也不陆沉(知古不知今)。“庶乎”,几乎,差不多。

钱先生在后二句,是勉励郑朝宗知今知古,古今贯通。这是期望郑朝宗在乱世文化传统断裂时,能学习家乡先贤,打通古今,做出贡献。

(0)

相关推荐

  • 吕约:杨绛的文学生命与智慧境界

    关键词:吕约 杨绛 <喜智与悲智--杨绛的文学世界> 吕约 著 献给杨绛先生诞辰110周年的微小礼物 与辛亥革命同龄的杨绛先生(1911-2016),是成就丰富.影响深远.独具魅力的现代中 ...

  • 钱穆先生的一副对联  钱行

    . 水到渠成看道力,崖枯木落见天心. 钱穆先生的一副对联     钱行 .            2020年底,一家书店做了一项文创产品,包括春联."福"字.红包福袋等多件,作为春 ...

  • 钱锺书智慧“小干货”(三十)“彼狡童兮,不与我言兮”

    (感谢"大余朗读者"兰泽) "彼狡童兮,不与我言兮" (一) 诗歌讲究含蓄.含蓄,是指诗有言外之意. 钱锺书先生以为,诗人欲言又止,欲吐还休,读者只有通过引申想 ...

  • 诗人陈衍将“三坊七巷”远播海外

    来源:东南网 | 作者:陈逸 子衿 | 时间:2017-08-11 东南网8月11日讯 (海峡网特约记者 陈逸 子衿) 陈衍(1856-1937年),字叔伊,号石遗,晚称石遗老人,福州人,早年幕游各地 ...

  • 钱锺书《槐聚诗存》笺说003

    当步出夏门行 天上何所有,为君试一陈.云深难觅处,河浅亦迷津.鸡犬仙同举,真灵位久沦.广寒居不易,都愿降红尘. [笺说] 1934年先生北行至北平,即今之北京,回沪后,大约友人询问旧京情事,钱先生感慨 ...

  • 钱锺书《槐聚诗存》笺说004

    薄暮车出大西路 点缀秋光野景妍,侵寻暝色莽无边.犹看矮屋衔残照,渐送疏林没晚烟.眺远浑疑天拍地,追欢端欲日如年.义山此意吾能会,不适驱车亦惘然. [笺说] 此诗作于钱锺书先生在光华大学任教时的1934 ...

  • 钱锺书《槐聚诗存》笺说005

    大雾 连朝浓雾如铺絮,已识严冬酿雪心.积气入浑天未剖,垂云作海陆全沉.日高微辨楼台影,人静遥闻鸡犬音.病眼更无花恣赏,待飞六出付行吟. [笺说] 这是一首咏雾的诗,肯定有一定的寓意.诗写于1934年, ...

  • 钱锺书《槐聚诗存》笺说006

    沪西村居闻晓角 造哀一角出荒墟,幽咽穿云作卷舒.潜气经时闻隐隐,飘风底处散徐徐.乍惊梦断胶难续,渐引愁来剪莫除.充耳筝琶容洗听,鸡声不恶校何如. [笺说] 1934年,钱锺书在上海光华大学教书,大学即 ...

  • 钱锺书《槐聚诗存》笺说008

    伦敦晤文武二弟 见我自乡至,欣如汝返乡.看频疑梦寐,语杂问家常.既及尊亲辈,不遗婢仆行.青春堪结伴,归计未须忙. [笺说] 1933年开始的首届庚子赔款公费留学资格考试,按规定是不允许在校生应考的,要 ...

  • 钱锺书《槐聚诗存》笺说009

    牛津公园感秋 一 弥望萧萧木落稀,等闲零乱掠人衣.此心浪说沾泥似,更逐风前败叶飞. [笺说] 钱锺书在英国留学,就学于牛津埃克塞特学院,攻读的是文学士学位.夫妇二人租住在校外,是一间较大的房间,既是卧 ...

  • 钱锺书《槐聚诗存》笺说010

    钱锺书<槐聚诗存>笺说010 新岁感怀适闻故都寇氛 海国新年雾雨凄,茫茫愁绝失端倪.直须今昨分生死,自有悲欢异笑啼.无恙别来春似旧,其亡归去梦都迷.萦青积翠西山道,与汝何时得共携? [笺说 ...

  • 钱锺书《槐聚诗存》笺说011

    赠绛 卷袖围裙为口忙,朝朝洗手作羹汤.忧卿烟火熏颜色,欲觅仙人辟谷方. [笺说] 钱先生夫妇到牛津,一开始靠吃房东的伙食.英国的饮食习惯不合钱锺书的胃口,杨绛就改租了另一套住屋,在牛津大学公园对面. ...

  • 钱锺书《槐聚诗存》笺说012

    此心 伤春伤别昔曾经,木石吴儿渐忏情.七孔塞茅且浑沌,三星钩月欠分明.闻吹夜笛魂犹警,看动风幡意自平.漫说此中难测地,好凭心画验心声. [笺说] 1936年,在英国的钱锺书写了两首有关"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