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文学】苏亚忠:【悠悠乡愁 时代记忆——《三边民俗文化体验园》记实】

点击蓝字关注👉三秦文学

三秦文学微刊ID:sanqinwenxue
不忘初心   梦在三秦
悠悠乡愁  时代记忆
——《三边民俗文化体验园》记实
作者: 苏亚忠

在陕北三边地区的靖边镇靖古镇,有一座以展示六、七十年代农耕生活的民俗体验园。体验园坐落在古镇的西山脚下,建筑风格以黄土高原窑洞为主,虽然规模不是很大,但展示的物品门类齐全,数量较多。有农耕工具、日常用品、文化旧物、民俗遗迹等,较全面的展示了三边地区当时的生产生活状况,为人们了解和体验那个时代的生活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镇靖镇位于白于山北麓,无定河上游,靖边县城南8公里处,属典型的黄土高原地区。30年代镇靖曾是靖边县城所在地,现留有古长城、中山台、北城门等遗址。镇靖堡城最初为唐夏州节度使李佑所筑,镇靖城又名乌延城,唐长安至夏州的通道经城而过。城东有芦靖湖生态旅游区、水上旅游、生态农业种植园、山野度假村,城西有靖边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白文焕纪念馆、惠中权旧居。镇靖古城是靖边历史文化、生态旅游的重要之地。

走进园内,首先进入眼帘的是具有标志意义的《赶牲灵》驮队的群体塑像,使人不由的想起那首脍炙人口的陕北民歌: 走头头的那个骡子哟三盏盏的那个灯 ,带上的那个铃子哟哇哇得那个声……

展室以实物陈列和图文说明为主,附有音视频场景再现展示,给人以穿越时空和身临其境的感觉。

这是一片备受瞩目充满神奇的土地,也是一片生生不息满载希望的土地。统万城的萧鼓胡茄,三边营(靖边营、安边营、定边营)的狼烟铁马;一碗剁荞面揉合着塞外(草原)与中原的味道,一曲高亢的信天游从古唱到今,唱着三边人的喜怒哀愁,唱出了三边人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与追求。从守边到戍边,从治边到兴边,今日三边,山河不闻烟鼓,百姓不再贫苦,尽是一派富庶与繁华的景象。

这里,留住了一方水土生生不息的过往;这里,记录了一种文明绵延千年的变迁;这里,一幅塞外农耕文明的真实画卷,一个时代乡村岁月的生活再现。这里,记载了先辈历经的征程,折射了前人智慧的光芒,启迪着后世创造的灵感,连通着文明传承的血脉。

农耕工具——艰难生存的记忆

“一道道水来一道道山,赶上那骡子走三边。三边那地方有三宝,食盐皮毛哟甜甘草”。三边(靖边、定边、安边)属陕北黄土高原与毛乌素沙漠过度地带。榆林(延绥)自古就为九边十一镇中的军机重地,而三边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边关要冲,可谓重中之重。历史上不同民族的文化在这里交汇融合,从而形成了别具一格、多姿多彩的三边地域文化景观。一年四季,从春耕、夏耘到秋收、冬藏,日出而作,日落而歇,艰难的生存生活。古时候,三边主要以农耕游牧为主,创造出了许许多多生产生活工具与方式,绽放出三边人民智慧的火花。

农耕工具实物展示分春、夏、秋、冬四季。春耕有步犁、耩子、耱排、抓粪斗子、镢头、铁锨、伙耕等;夏耘有耧、锄头、土车子、剪羊毛;秋收有镰刀、谷钎子、砍镰、碌碡、连枷、木锨、斗、风车等;冬藏有麻袋、石碾子、石磨、木柜、柳编洞子、纸缸缸等。全面展示了三边地区农耕生产劳作的基本用具。

日常用品——美好生活的追求

衣食住行的变革和进步,将人类文明的历史装点的色彩斑斓。从原始的草衣兽皮到绚丽多姿的霓裳羽衣,从茹毛饮血到色香味俱全的美味佳肴,从凿穴筑巢到雕梁画栋的现代建筑,从肩扛背负到日新月异的车马舟桥。这里,见证着黄土高原苍桑的历史,诉说着三边人的生活变迁。

日出日落,春种秋收,在这片民族聚居的土地上,汉、蒙、回几个民族人民不停地繁衍、生息、劳作、创造,留下了许多珍贵的生活记忆,通过认识和了解,促使观者追寻着新的美好生活。

日常用品展示按衣、食、住、行分类。

三边属陕北黄土高原地区。解放前,人们的衣物大都是粗糙的土布制作。男人夏天穿对襟粗布短衫,冬天穿棉衣棉袄或用羊皮缝制的皮袄皮裤。妇女冬、夏都穿带着大襟、钮扣留在右腋上下。男女都讲求衣服宽大松散,不受束缚。男子头上挽着白羊肚子手巾或戴着毡帽,女子头戴手帕或毛巾,脚穿线遍纳硬布鞋,一年四季,除了冬天穿着毛线袜或棉布袜子外,平时基本上都不穿袜子。60年代初,衣料多以市布、咔叽、华达尼、条绒为主。70年代以后,涤确良、涤卡、涤纶等化纤衣料开始普及,人们的衣物有了较大变化。从保暖向讲究美观漂亮转变,各类时髦服装广为流行。

衣有老皮袄、皮裤、毡鞋、步鞋、羊毛袜子、二毛裘皮大衣、羊肚子手巾。

80年代之前,三边人主食以黄米(即黍米)、小米、荞面为主,辅之以玉米、白面、大米和豆类。副食以洋芋、白菜为主(白菜冬储靠腌制)。肉食以猪肉、羊肉居多。饮食习惯:一日三餐,早饭多为小米稀饭,煮洋芋。中午多吃黄米捞饭,洋芋熬白菜。晚饭多为米汤拌炒面或和菜稀饭。烹调不求精细,整碗吃肉。地方小吃有油炸糕、荞面饸饹、荞剁面、荞面煎饼、凉粉、黄米馍馍、杂面等。

三边人历来喜欢饮酒,每逢亲朋好友相聚或遇红白事,都要摆席饮酒,猜拳唱歌,以醉为快。因此有“喝酒图醉”的说法。

食有剁荞面、荞面饸饹、荞面疙饦、杂面、凉粉、油炸糕、腌酸菜、八大碗、洋芋擦擦、搅团等。

住有土窑洞、砖木结构房、土炕。

70年代以前,陕北三边地区人们居住简陋,涧滩地多住土木结构平顶房,多以3间为一单元幢。室内砌土炕,炕上铺席、毡等。山区人家则依山凿穴,居住窑洞。一般以3孔为一院,留一门,为一进三开,安木质方格窗户,是三边及陕北黄土高原一带生土建筑。

三边地理位置独特,古为边塞,山高路险,沙漠绵亘,交通出行很不方便。古时候南北有秦直道和夏州道。秦直道南起咸阳,沿子午岭北行,由安塞入靖边,穿横山全境,直抵内蒙古包头。夏州道是唐代从长安到夏州的重要军事通道。南起长安,经延安、安塞入境,过芦子关,穿四大崾蚬到镇靖,出塞门直抵统万城。东西有绥靖路,东起绥德,经青阳岔、老虎脑、镇靖、柠条梁入定边县境内,直通宁夏。主要交通工具长途运输靠畜力驮运或马车,短途靠人背或牛车拉运。人们出行距离较远的一般为骑驴、骑马、骑骡子。

文化旧物——精神文明的向往

文化是一条长河,源远流长。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魂,永不熄灭。

陕北文化有着黄土高原地域的独特性,是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三边文化更是陕北边塞文化的典型代表。漫长的岁月里,一辈辈三边人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把地域文化一代代传承,把难以割舍的乡愁留在心中。

文化旧物有陕北民歌信天游、传统小调、革命民歌、秧歌曲、酒曲儿、陕北说书、三边童谣;传统乐器陕北唢呐、三弦;民间艺术有剪纸、秧歌、纸工艺品、柳编。

民俗遗迹——地域文化的源头

在浩如烟海、灿若星辰的中华民俗文化宝库中, 陕北民俗文化如一朵扎根在黄土高原的山丹丹花儿,艳而不俗,媚而不妖 ,独自绽放。千百年来,先人们在这片土地上,形成了各式各样的风俗习惯,形成了陕北民族文化的灵魂,创造出具有陕北黄土地域特色的民俗文化 ,不断传承发扬光大。

传统民俗有跑驴、霸王鞭、二贵摔跤。红事民俗说媒、看家、订婚、迎娶、听门。白事民俗有送终、报丧、入殓、戴孝、上祭、出殡、复三、祭七。民间匠人有称匠、石匠、木匠、铁匠、骟匠、神匠、油匠、画匠、毡匠、泥瓦匠。

整个展室犹如一部三边民俗史书,记载着三边地区民俗文化生活的一段过往,告诉着人们黄土高原曾经的艰苦岁月,不忘历史,珍惜今天。

乡愁是一碗水,乡愁是一杯酒,乡愁是一朵云,乡愁是一生情。乡愁是黄土地上生生不息的繁衍劳作,乡愁是先人们遗失在三边大地上用智慧创造的一件件家什。留住乡愁,留住那一抹远去的记忆……

忆农耕赏珍藏穿越时光道,观民俗看非遗感受乡土情。

走过岁月,走过历史,走过这片深情的黄土地。从远古遗迹到现代文明,事物的价值不在于其本身,而是它所承载的民族历史文化。

愿我们从此收获,敬畏生活,热爱生活。

(文中插图来自网络)

END

作 者 简 介

苏亚忠,陕西靖边人,当过教师,当过兵,现为新闻工作者。喜欢看书写作摄影。先后在《解放军报》《甘肃日报》《陕西农村报》《榆林日报》《陕北》《无定河》《中华散文网》《中国诗歌网》《西部散文选刊》等报刊网络发表大量新闻稿件和文学作品。榆林市三边摄影家协会理事,榆林市诗词协会会员,中国西部散文学会会员。

往期回顾:

【三秦文学】苏亚忠:【木匠二爸】(散文)

【三秦文学】苏亚忠:【爷爷】(散文)

【三秦文学】苏亚忠:【梦回军营】(信天游)

三秦文学团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