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鲜卑、柔然、突厥、蒙古等草原游牧民族的变迁历史,你知道多少?

众所周知,中原王朝和北方游牧民族之间的战争是中国历史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而要学习中国历史,那就必须要了解一下古代北方存在过的那些游牧民族。简单打个比方,秦汉时期和中原王朝对峙的是匈奴,魏晋南北朝时是鲜卑与柔然,唐朝时期是突厥与回纥,北宋对应的是辽,南宋对应的是契丹和蒙古,明朝则是瓦剌和鞑靼,所以说如果不对他们做一个大致的了解,你都不好意思出去说你“略懂”中国的历史。

一般来说,在中国古代北方广袤的草原上,曾经存在过数十个名气比较大的游牧民族(当然还有他们当时各自建立的国家),他们的名字分别是匈奴、东胡、鲜卑、乌桓、柔然、突厥、回纥、契丹、蒙古、瓦剌、鞑靼等等。

其实换一个角度,这些游牧民族的名字就好比北方草原上的朝代更替,比如说匈奴被消灭后,取代他们地位的是鲜卑,鲜卑过后是柔然,柔然过后是突厥,突厥过后是回纥(唐灭突厥后一度设立都护府),回纥过后是契丹……

要了解他们的历史,我们就必须将他们存在的时间和中原王朝的名称互相对应,下面我们就来简单了解一下两者之间的关系。

从商周时期开始,北方草原上出现了大量游牧民族部落,到战国末期,崛起的匈奴逐渐吞并了其它部落,开始对中原国家构成威胁,赵国大将李牧就曾数次大败匈奴。秦汉时期,匈奴变得更加强大,秦将蒙恬曾率领30万大军北上抗击匈奴,秦始皇甚至不惜人力物力修筑“万里长城”以作防御。冒顿单于继位后,匈奴的实力更是达到巅峰,一度将汉朝皇帝刘邦围困在白登山七天七夜之久,匈奴与汉朝之间的战争也足足持续了近四个世纪。直到东汉末年,匈奴才慢慢走向没落,取而代之的便是当初被其击败的“东胡”后裔——鲜卑和乌桓,乌桓被曹操攻灭后,鲜卑就成了北方游牧民族的霸主。

魏晋南北朝时期,鲜卑成了扰乱中原局势的“五胡”主力之一,南北朝时期的北魏便是鲜卑拓跋氏在中原建立的国家,后来北魏分裂成东魏(北齐)和西魏(北周),再之后就是杨坚取代北周建立隋朝。而在鲜卑南下的同时,北方草原被其附属部落——柔然所占据,所以与南北朝对峙两百年之久的草原游牧民族变成了柔然。

南北朝末期,柔然的一个附属部落——突厥异军崛起,逐步取代了柔然的地位,所以隋朝和唐初面对的北方游牧民族便是突厥。唐朝联合回纥攻灭突厥以后,一度设立安北都护府,突厥的地位也逐渐被回纥(也称回鹘huí hú)所取代。回纥占据北方草原也足足持续了近三百年,其中经历了五代十国,直到宋辽时期才被崛起的契丹所取代。

契丹建立辽国以后,和北宋对峙了一百多年,最终被其附属部落——女真人建立的金国所推翻。金灭北宋后,一度几乎入主江南,好在南宋军民最终挡住了金国的铁蹄,直至蒙古崛起建立元朝。

明朝建立后,元朝统治者被赶回北方大草原,后来他们分裂成了鞑靼(东部蒙古)和瓦剌(漠西蒙古)两个比较大的部落联盟。明初由于鞑靼被胖揍,导致瓦剌的实力迅速增强,其军队一度南下和明朝发生了著名的“土木堡之变”,俘虏了明英宗朱祁镇,之后他们一直和明朝保持着时战时和的关系,直到东北女真人建立清朝后,北方蒙古各部才纷纷归属清朝。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