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的新年之旅
快乐的新年之旅
文/三点水老师
前言:春节,是中国人一年中最热闹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春节,是中国人的团圆节、狂欢节;春节,满载着收获与欢笑,寄寓着期盼与祝福!同学们,关于春节,你知道些什么?过春节,人们又有哪些传统习俗?……让我们一起开始快乐的新年之旅吧!
一、神奇故事林
如今,春节定在农历正月初一,被人们视为一年之始。每逢这天,全国各地都洋溢着喜庆的气氛,欢庆中华民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在民间保留了许多有关春节的神奇故事。旅行的第一站,我们就来一起步入“神奇故事林”吧!
“春节”是怎样来的呢?传说有以下两种说法——
说法一:远古时,黄帝与蚩尤曾进行过旷日持久的大战,农历正月初一那天,黄帝最终打败蚩尤,人们为了纪念皇帝的功绩,就把这一天定位节日。
说法二:很久以前,民间出现了一种叫“年”的怪兽,其性情凶残异常,尤其在每年的冬春相交之际,总跑出来吞食人畜、捣毁田园,结果吓得百姓整日惶恐不安。有一些聪明勇敢的人却想出了一条驱赶怪兽的妙计:人们在院子里架起木柴堆,大门外摆好桌子,桌子上放满了猪头、牛头、羊头、狗头和雄黄酒等等。怪兽来了后,见猪头、羊头等,就立刻张开血盆大口扑了过去。这时,人们赶紧点燃柴堆,猛敲锣鼓,大放鞭炮,顿时火光冲天,震响不绝于耳,怪兽就这样给吓跑了。这一天,正好是农历正月初一。于是,人们就把农历正月初一这天定位吉祥日,以贺平安。这个传说反映了人们祈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上面说的是春节的来历,另外,还有许多关于春节的传说故事呢!——
“腊八粥”的来历——在过去,农历十二月初八是“腊八节”,是春节的序幕。相传明太祖朱元璋幼时贫贱。某年腊月初八,他和一群牧童正饿着肚子在枯草甸放牧时,发现一个田鼠洞。大家从洞中掏出一堆玉米、芊艿、豆子、稻谷等田鼠贮存的过冬之物,他们就将这些杂物煮成一锅粥吃了。在少年朱元璋的记忆中,这大概是最难忘的美味佳肴了。后来朱元璋带着这帮穷兄弟起兵,推翻元朝,建立明朝。为表示不忘出身“贫衣”的根本,朱元璋每逢腊月初八,都要把这帮已成为勋贵的穷兄弟召集到一起,共食一顿杂粮果粥,赐名“腊八粥”,也称“王侯腊”。
为什么“福”字要倒贴?——“福”字倒贴一俗,起源于清代恭亲王府。一年春节前夕,大管家为讨主子欢心,按惯例写了几个斗大的“福”字,叫仆人贴在库房和王府大门上。有一个仆人因不认识字,把大门上的“福”字贴倒了。恭亲王福晋看后十分生气,命下人用鞭子打那个仆人,一方面惩罚当事人,一方面也警告他人做事要认真。大管家是个能说善变的人,他见势不妙,怕牵涉到自己,忙跪在主子面前说:“奴才常听人说,恭亲王寿高福造化大,如今大福真的到(倒)了,乃吉祥之兆。”恭亲王福晋一听,觉得也合情理。心想:“怪不得过往恭亲王府的行人都说,恭亲王府福倒(到)了呢!吉语说千遍,金银增万贯,没学问的奴才,还真想不出这种招式呢!”遂赏管家和仆人各50两银子。后来,倒贴“福”字之俗由达官福地传到陌巷人家。贴过后都愿意过往行人念出“‘福’到了!‘福’到了”,以图吉利。
生肖鸡的故事——鸡王是个好强争胜的家伙,成天惹事生非,打架斗殴(这种德性今天都还有残留)。玉帝封生肖的时候,考虑了动物对人类有无功劳,鸡王当然也排不上了。有一天,鸡王看到已封生肖的马受人宠爱,金鞍银澄,心中十分羡慕,于是上前询问道:“马大哥,你有今天的荣誉,靠的是什么?”马回答道:“我平时耕田运物,战时冲锋陷阵,给人类立下功劳,当然就应该受到爱戴。”鸡王道:“我要是也能封上生肖,受人尊重就好了。”马开导鸡王道:“要得到人们的爱戴不难,只要你能发挥自己长处,给人们实实在在地办点事就行了。拿已封的生肖的动物来说吧,牛能耕田,狗能守门,猪供人肉食,龙可降雨,你天生金嗓子,说不定对人类有帮助呢。”
鸡王回到家中,左思右想,终于想到了用自己的金嗓子唤醒沉睡的人们。于是每天拂晓,鸡王子早早起床,亮开嗓子歌唱,把人们从睡梦中唤醒。人们对鸡王的功劳十分感激,决定请玉帝把鸡也作为生赐封为神。
可是,当年玉帝封生肖的标准只要走兽,不要飞禽,六畜中的马、牛、羊、狗都有份,唯独没有鸡。这下可急坏了鸡王,它怨、急红了脸,喊粗了脖子,可是毫无结果。
一天晚上,鸡王为这事艳情不通,翻来覆去睡不着,一缕幽灵直上天宫,来到玉帝殿前,向玉帝哭诉,自己每天司晨,唤起众生,功劳颇大,去函让入选属相,实在想不通。说完后,泪流不止。玉帝一想,鸡王的功劳实在大,自己规定的挑选生肖标准确实有误,于是摘下一朵殿前花戴在鸡王头上,以示嘉奖。
鸡王醒来后,发现头上真有一朵红花。于是它戴着红花去见四大天王,四大天王认出这是玉帝的“御炉红花”,知道玉帝看重鸡王,于是破格让鸡王参与生肖竞争。到了争排生肖的那天,鸡又狗同时起床,相并而行。快到天宫时,鸡怕狗占了先,就连飞带跑扑到前面去了。狗急起直追,一直没追上,结果排在鸡之后,从此,狗对鸡再无好感,见到鸡就追。直到今天也余气未消,“狗撵鸡飞”的现象至今可见。而鸡呢,至今还是红着脸每天司晨,头上戴着一朵漂亮的大红花。
有关生肖鸡的成语——在关于鸡的成语中,贬义性的居多,如:杀鸡取卵:比喻贪图眼前的好处,而不顾长远的利益。
鸡犬不惊:形容行军等纪律严明。
闻鸡起舞: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后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及时奋起。
抱鸡养竹:唐朝新昌县夏侯彪一到任,就叫里正代他抱小鸡养竹子,自己坐收渔利。比喻官吏坐地盘剥,不择手段。
鸡争鸭斗:比喻为琐碎的事争吵。
中国古代流行着饮鸡血酒的交际风俗,在结拜兄弟时,表示亲如手足,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我国古代特别重视鸡,称它为“五德之禽”。
有关生肖鸡的故事——闻鸡起舞
晋代的祖逖是个胸怀坦荡、具有远大抱负的人。可他小时候却是个不爱读书的淘气孩子。进入青年时代,他意识到自己知识的贫乏,深感不读书无以报效国家,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他广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从中汲取了丰富的知识,学问大有长进。他曾几次进出京都洛阳,接触过他的人都说,祖逖是个能辅佐帝王治理国家的人才。祖逖24岁的时候,曾有人推荐他去做官,他没有答应,仍然不懈地努力读书。
后来,祖逖和幼时的好友刘琨一志担任司州主簿。他与刘琨感情深厚,不仅常常同床而卧,同被而眠,而且还有着共同的远大理想:建功立业,复兴晋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一次,半夜里祖逖在睡梦中听到公鸡的鸣叫声,他一脚把刘琨踢醒,对他说:“别人都认为半夜听见鸡叫不吉利,我偏不这样想,咱们干脆以后听见鸡叫就起床练剑如何?”刘琨欣然同意。于是他们每天鸡叫后就起床练剑,剑光飞舞,剑声铿锵。春去冬来,寒来暑往,从不间断。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的刻苦学习和训练,他们终于成为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写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带兵打胜仗。祖逖被封为镇西将军,实现了他报效国家的愿望;刘琨做了征北中郎将,兼管并、冀、幽三州的军事,也充分发挥了他的文才武略。
二、艺术博览馆
传统的佳节当然少不了传统的艺术!为了增强新年喜庆的气氛,当然少不了各种各样的传统的艺术形式。那么,与新年有关的传统艺术有哪些?接着,让我们一起观赏“艺术博览馆”吧!
春联——春联是一种传统的艺术形式,到现在至少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对联的“对“就是“对仗、对称”,它要求上下句数相等、词性相当、结构相称、节奏相应、平仄和谐;“联”指的就是上下句内容要相关。春联是对联的一种,集知识性和娱乐性于一身,只在春节时张贴。春联大都用红纸写,因为中国人认为红色表示吉祥,可以避邪。在上面写上一些吉利的话儿,可以讨个好福气。
还应该注意的是,我们应该知道怎样贴对联。也许有的同学会说,贴对联还不简单,拿出一副贴在墙上的合适位置就是了呗!哈哈!如果你这样想就错了!贴对联可是一门学问。对联分上下联,不能乱贴。因为古时以右为上,所以上联要贴在右面,下联要贴在左面。许多时候,上下联字数相等,对应的词词性相同,很难辨识哪个是上联,哪个是下联。怎样辨识呢?我们要遵循“仄起平收”的规律,“平仄”是古代的声调名称。“仄”相当于现在声调中的三声、四声,“平”相当于声调中的一声、二声。辨析上下联时,我们只需看联的最后一个字的发音,若发“仄”音,则这句对联为上联,要贴到墙壁的右面,另外一句联则为下联,贴在左面。这就是所谓的“仄起平收”。我考考大家:“日暖神州万木荣”、“春回大地千峰秀”,大家看看这幅对联哪句是上联,哪句又是下联呢?……嗯,仔细分析,我们发现:第一句最后一个字“荣”发二声,是“平”音,所以这句是下联,需要贴在左面;第二句最后一个字“秀”发四声,是“仄”音,所以这句是上联,需贴在右面。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下面一副春联:“春满乾坤福满楼”、“天增岁月人增寿”,大家想想,那句是上联,哪句又是下联呢?又应该怎样贴呢?
花灯——春节的花灯,也就是“彩灯”是中国举世无双的精美艺术品。中国的彩灯,花色众多,格调各异,制作精巧,光彩熠熠。苏、杭一带的玻璃花灯,风格古朴;浙江海宁的“硖石灯”和江苏的彩画刻纸“伞花灯”,独具匠心,精巧玲珑;北京宫灯,庄重大方,清秀典雅;哈尔滨的冰灯,争奇斗巧,仪态万千……元宵之夜,月光如水,灯海深处,锣鼓声声,鞭炮齐鸣,花灯上各种人物舞姿翩翩,鸟飞花放,龙腾虎跃,让人看得流连忘返。
剪纸——剪纸是我国劳动人民发明的用镂空透雕来创造美的一种艺术形式,在我国具有古老、悠久的历史。每逢喜庆节日,家家的门上,窗上都贴上了好看的、形态多样的花纹、动物图案。现在,贴喜字、剪窗花仍为广大劳动人民所喜爱。
年画——每年春节到的时候,家家户户还喜欢购买年画呢。年画是中国特色的古老民间艺术品。中国有三大民间年画基地——天津杨柳青年画、山东潍县杨家埠年画、苏州桃花坞年画。三大年画历史久远,各有特色。年画所表现的内容有民间故事、戏曲故事、传说、花鸟山水等,还有关于喜庆吉祥的内容的。过年时,墙上贴上几张漂亮的年画,不仅能欣赏,还可美化房间,给节日增添不少欢快热闹的气氛。
中国结——“中国结”是过年时最喜气的元素,也是一种中华民族特有的手工编织工艺品;它起源于古时候的结绳记事,具有悠久的历史。编结主要是靠一双巧手,编制过程十分复杂费时。结从头到尾都是用一根丝线编结而成,每一个基本结又根据其形、意命名。把不同的结饰互相结合在一起,或用其它具有吉祥图案的饰物搭配组合,便成为富含文化底蕴,表示美好祝福,形式精美华丽的传统工艺品。编结的材料是红线,线的种类很多,包括丝、棉、麻、尼龙、混纺等等,都可用来编结,究竟要采用哪一种线,得看要编哪一种结。中国结有许多不同形状,最常见的有花、鸟、龙、鱼等;并按照结的形状为其命名,如“吉庆有余”、“福寿双全”、“双喜临门”、“吉祥如意”、“一路顺风”等组配。中国结,这大红色的喜气、这大个的面积、端庄的神韵,只要有它点缀,房间顿生欢乐、喜气和祥和,充满了过年的滋味!
三、习俗大观园
从春节的序幕——腊八节开始,到春节,再到春节的尾声——元宵节,这期间,大街小巷、家家户户都洋溢着最喜庆热闹的气氛,新年有哪些传统的习俗呢?请你走进“习俗大观园”——
“炮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哈哈,过春节最快乐、最热闹,我们这些小孩子的习俗当然是穿新衣、放鞭炮了!
街上最喜庆了!街道两旁的树上挂满了红红的灯笼,大红喜字、福字处处可见!街头和公共场所,都有艺人表演说唱、杂技、百戏杂陈,热闹非凡。庙会上最喜庆热闹了!好吃的、好喝的、好玩的一应俱全,那吹弹欲破的糖人儿,喜庆祥和的中国结,溢满祝福的春联和窗花……都吸引着众人的目光,到处呈现出一派喜气洋洋的景象。庙会上的舞龙表演,场面宏大,形式活泼、表演优美!民间的秧歌、舞龙、耍狮子等游艺节目也为节日增添了喜庆的气氛……
大年三十除夕夜最欢庆热闹了,就是在外地工作的人也常常赶回家,和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团圆饭。这时候大家互相祝贺在新的一年里生活幸福,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家家户户团团圆圆、和和睦睦!大人们大多要守岁到凌晨!我们这些小孩子则期盼着长辈们的压岁钱呢!对了,年三十的大餐中当然少不了春节联欢晚会了!这个好看的节目是由中央电视台历时一年的时间精心打造的哩!许多节目是通过《我要上春晚》等海选类节目中优中选优,挑选出来的。每年都吸引全国甚至全世界最杰出的艺术家登台献艺……
大年初一家家喜气洋洋,可热闹了!男女老少都穿着节日盛装,先给家族中的长辈拜年祝寿,初二、初三就开始走亲戚看朋友,相互拜年,道贺祝福。……
正月十五闹元宵,是旧时农历新年的高潮,也是一年中最热闹的时候。元宵灯会上,观灯、猜谜语,热闹非凡!灯会上有各种各样的灯,有几个人举着舞动的龙灯,按着轮子让小朋友拉着走的兔子灯,还有会转动的走马灯……
四、美食茶话会
主持人聪聪:自古我国就以极富魅力的传统美食文化而著称,美食让我们对生活充满期待!新年里,你舌尖上的最爱又是什么呢?
童童:我最喜欢吃姥姥包的饺子了!若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饺子的形状像耳朵,原来它叫“娇耳”。选粉、揉面、擀皮、包馅、合皮、下锅,非常有趣!包好的饺子就像一个个小元宝,下到锅里,游来游去……煮熟了,用筷子加起来,轻轻一咬,味道鲜美;细加咀嚼,皮滑肉嫩,真好吃!
乐乐:年夜饭最美味!鸡鸭、红烧排骨、烧黄鱼……饭桌上各种好吃的都有!
丁丁:嗯……我给大家猜个谜语吧:一群滚圆小胖胖,细皮白肉真健康,白沙滩上打个滚,清水池中走一趟。
乐乐:呵呵!是汤圆吧!
丁丁:是的!我最喜欢吃汤圆了!汤圆又叫“元宵”,又称汤圆,它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一个个白白的、圆圆的团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台湾民谚所说:“吃了汤圆好团圆”。汤圆可汤煮、油炸、蒸食,是全家人团圆、平安、吉利、美满的象征,同时也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大家一边吃一边猜猜里边裹的什么馅,山楂的?白糖的?还是黑芝麻的?多有意思呀!
结语:走完了新年之旅,同学们是不是更加期待新年能快点到来呢!新年新希望,新年新期盼!愿我们大家过一个快乐祥和的新春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