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选择——你在哪里
有你,
更精彩
这是马克.李维二十年前的作品,已经有了他讲故事的独特节奏,文笔细腻,情感丰富,笔下的男女都充满了浓浓的人情味。他说:“这世上总有一个地方,让无处安放的灵魂找到栖息之所。”苏菲与菲利普青梅竹马的感情,给彼此的灵魂都寻到了一个置身之地,它游离于世外,不受限于时间和空间。
有人说从青梅竹马走入美满的婚姻是个童话故事,但它至少承载了人们的向往与期望。苏菲的性格里并不能接受安于一隅的稳定,与菲利普的观念大相径庭,两个人的感情基础虽然坚固,但实际上是两个难以相融的独立个体,真在一起长时间的生活,这些细节处会被无限放大,未必能达成期待中的完美。也幸好他们的未来因为苏菲的选择而注定与童话故事无缘,让他们至少能因为漫长岁月里相守相望的积累形成了胜似亲人的亲密关系,深刻到可以把对方写在自己的遗嘱里,可以托孤,可以交付所有未了事宜。这种亲密超越了爱情的狭小定义,带着一份时光的记忆刻在彼此的骨血中,牢不可破,密不可分。
苏菲在远方与爱情之间选择了远方,去成全自己心中的大爱,她所有的付出确实令人敬佩,但对于菲利普来说,却是被放弃的那个人。分别的日子是通过书信的方式来展开,两个人的心路历程藉由文字来体现,那种无法跨越时空距离的忍耐一天天地堆砌,直到突破各自的心理承受度。在菲利普提到玛丽的存在后,苏菲与他的那次见面,分别时苏菲说“真的是最后一次的登机机会了!”她彻底放弃了始终爱着的菲利普。人们常说爱情里最先转身的那个人会过得比较洒脱,被动接受的那个人更多的是意难平,菲利普便是揣着这样的失意过了许多年。还听过一句话,说“谁会傻得嫁给自己最爱的那个人!”这或许能够用来解释苏菲的决绝,但却是一种我无法理解的孤勇。
如果说苏菲是白月光,那玛丽就真的是饭粘子。苏菲是菲利普得不到的存在,玛丽则是娶回家来的太太。但是,这世上有一个词叫“润物细无声”。苏菲和玛丽二者间,我更偏向于玛丽,她的美好在于包容了苏菲所有的放弃,给了他们一个家。苏菲放掉的青梅竹马的菲利普,在与玛丽的朝夕相处中意识到了最适合自己的爱情,找到了可以握在手中的真实幸福。苏菲放掉的女儿丽萨,被玛丽养成了捧到心尖上的女儿,阳光开朗。苏菲写给菲利普的信放在上锁了的盒子里,钥匙放在盒子面上,玛丽从来都不去碰,哪怕她明知道自己的先生心底里还存着另一个女人。玛丽属于爱情至上的女子,她的世界很小,就只要一个安稳的家,对家里人那种如老母鸡般的保护令人动容。
特别感动于玛丽对丽萨说的“你永远都是我的女儿,但我永远都不是你的母亲。”玛丽活得非常清醒。如果说苏菲把自己所有的爱都奉献给了志愿者这个崇高的职业,那么玛丽则是把自己所有的爱都奉献给了自己的所爱。一个是舍小家为大家,一个是为小家舍大家。从这一点上来说,被苏菲放弃掉的菲利普和丽萨反而是幸运的,他们遇见了玛丽。我没有想到的是苏菲一直活着,在故事的结局里苏菲活着出现了,马克.李维终于将苏菲身上始终包裹着的伟大略微撕去,她放弃小丽萨的监护权只为了自己的孩子能生活在一个平和环境里。这个反转显现了苏菲的温度,直到这一刻,她才像个完整的人。
虽然,但是。我还是希望童话故事能够成为普遍的现实,让每个人的人生都充满着最纯粹的美好,简单的幸福。
记录是最长情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