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成药:五苓散
腹泻、口渴、肥胖、小便不利、慢性肠炎、保肝降脂
黄煌经方方证药证:《经方一百首》之五苓散
作者:黄煌编排:胡廷峰
组成:猪苓10~20g、泽泻15~30g、白术10~20g、茯苓15~30g,桂枝6~12g。
最佳用量:桂枝7.12g、白术11.86g、茯苓19.06g、猪苓11.83g、泽泻15.15g。
用法:水煎服,分三次。
方证:
1、小便不利,口渴多饮,发热,有浮肿倾向。
2、水入即吐、泄泻、头晕、头痛。
3、舌淡润,苔薄白或滑,脉浮或弦。
现代应用:
1、以头晕、头痛为主要表现的病症:偏头痛、三叉神经痛、顽固性头痛、颅内压增高性头痛、梅尼埃病等。如王俭用本方加味治疗梅尼埃病60例,结果症状全部消失,服药2~45剂。处方:茯苓20g、白术15g、桂枝20g、泽泻20g、猪苓12g,伴恶心呕吐者加生姜10g、半夏12g,伴心悸烦躁者加郁金、钩藤各15g,日一剂,分三次服(中西医结合杂志,1988;6(5):23)。严仲庆治疗24岁女患者,发作性头痛伴右半身抽搐,短暂意识障碍三年。四天前上夜班突感剧烈头痛,两侧太阳穴及前额尤甚。入院诊断为血管神经性头痛,癫痫待排。刻下头痛欲裂,口干渴饮,舌红,苔微黄而少,脉细数。细询之虽口干渴饮,但小便却不多。遂与五苓散原方,当夜头痛即未发作。七剂后痛止出院。续服一个月。观察3年未见复发(新中医,1989;5:47)。这种头痛多伴有面色黄,舌胖大而有齿痕,配合天麻、半夏更好。
2、以水肿、小便不利为主要表现的病症: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急慢性肾盂肾炎、急性膀胱炎、早期肾功能不全、输尿管结石、特发性水肿、心源性水肿、阴囊水肿、肝硬化、手术后膀胱麻痹、前列腺增生、癃闭等。陈宝田认为慢性肾盂肾炎患者,长期应用抗生素,尿中仍有红细胞、腰痛、口渴、小便不利者,应投五苓散。急性肾盂肾炎和急性膀胱炎患者,具有明显的口渴、少尿或发热时,为五苓散的投药指征,尤以膀胱刺激症状改善最快(陈宝田,《经方的临床应用》)。
3、以泄泻、吐水为主要表现的病症:急慢性胃炎、急性肠炎、流行性腹泻、消化不良、婴幼儿腹泻、晕车晕船等。如林志谋用五苓散治疗婴幼儿腹泻90例,年龄10个月~5岁,时间2天内43例,3~5天48例,6天以上9例,方用桂枝5克、泽泻6克、白术9克、茯苓10克、猪苓8克,发热者加葛根10克、呕吐者加藿香6克、生姜3克水煎多次频服,结果90例中除8例因脱水补液外,其余均服药治愈,平均止泻时间2.5天(湖北中医杂志,1992;4:48)。本方能纠正体内水分的异常分布和排泄,可使许多顽固的泄泻迅速得到改善,尤其是伴有脱水者。范淮成等用本方治疗腹泻引起脱水症347例,从发病到就诊时间为半天~12天。按原方比例,成人每次6克,1岁以下1.2克,1~3岁1.5克,3~7岁2克,7~14岁3克,结果治愈率95.7%,与对照组相比,五苓散治愈率最高,止泻及脱水纠正时间最短(云南中医杂志,1987;8.1)。编者对于初来南京的欧美人因水土不服发生的腹泻,常用五苓散加六一散或半夏厚朴汤。另外,胃肠型感冒也多有使用本方的机会。
4、以体腔内积液为主要表现的病症:心包积液、脑积水、关节腔积液、胸腔积液、胃潴留、睾丸鞘膜积液(水疝)、肾积水、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羊水过多等。如杨君用本方加味治疗一9个月男婴,患脑积水(解颅)。服完6剂后囟门明显凹陷,面色渐转红润,共服27剂而愈(新医药学杂志,1978;8:45)。李芳国用本方加车前子、荔枝核、小茴香治疗一3岁半小儿的右侧鞘膜积液,肿胀似鸭蛋大,服药5剂后缩小至乒乓球大小。原方加黄芪10g,再进5剂而愈,随访2年未再复发(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83;2:33)。梅尼埃综合征为内耳迷路水肿,也属于体腔的积液,照样可以使用本方。
5、以烦渴多饮为主要表现的病症:尿崩症、小儿多饮症、糖尿病等。如李克绍治一7岁男孩,多饮多尿,诊断为尿崩症,治疗无效。请李老诊治,见其神色、脉象无异常,惟舌色淡,有白滑苔,像刷一层薄薄不匀的浆糊,因思此症可能是水饮内结,阻碍津液的输布,所以才渴欲饮水,饮不解渴,其多尿只是多饮所致,能使不渴,少饮,尿量自会减少,与五苓散方:白术12g、茯苓9g、泽泻6g、桂枝6g、猪苓6g,上方共服两剂,症状见轻,又与原方两剂,痊愈(《伤寒解惑论》,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
6、近年来,五苓散用于五官科病症的报道越来越多,如: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急性青光眼、卡他性结膜炎、假性近视、夜盲症、急性泪囊炎、旋耳疮(外耳湿疹)、中耳炎,突发性耳聋、过敏性鼻炎、复发性口疮、弥漫性声带息肉等。钱光明用本方治疗假性近视,5剂即自觉视力好转,上课可不戴眼镜。再予10剂,1个月后复查视力双眼由原来的0.1进步到左眼为0.5,右眼为0.6(国医论坛,1988;2:27)。
7、原文有“肉上栗起”的记载,可知本方证也可见于皮肤改变。扁平疣、黄色瘤、荨麻疹、斑秃(脂溢性皮炎的脱发)、多形性红斑、脓疱疮、水痘、带状疱疹、顽固性湿疹、手足的水疱性湿疹等皮肤病也有使用本方的机会。
8、其他方面:肾性高血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肺源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经前期紧张症、卵巢囊肿、癫痫、百日咳、遗尿、肥胖症、汗症、阳痿、失眠,感冒、流感、宿醉、皮下囊肿等。陈宝田经验:酒为湿热之品,其气上腾,宿醉患者,因其体内素多水饮,又饮酒而引动宿饮上冲,于饮酒后第二天出现恶心、口渴、头痛,头晕、食欲不振,服五苓散后能迅速消除症状。若于饮酒前服之,也可预防发生宿醉(《经方的临床应用》)。据报道,五苓散对减少抗生素副作用也有一定效果,沙文治疗11例患感染性发热的病人,由于给予一种或几种抗生素而出现似五苓散证的呕吐、口渴、尿量减少、心窝部痛等副作用。给予本方(用散剂冲服4例,浸膏剂7例)后,这些症状皆减轻或消失(沙文,中医药研究参考,1973;(2):25~60)。
经验参考:
五苓散在《伤寒论》中是作为水液调节剂来使用的,既主“蓄水证”,又主脱水症,是一张双向调节的好方子。“蓄水证”不难理解,脱水症该如何认识?《伤寒论》386条本方主治“霍乱”,霍乱即暗含脱水状态。“蓄水证”并不局限于下焦膀胱,此水可以蓄在机体任何一处,膀胱也只不过是个代名词罢了。“口渴而小便不利”是本方证的全身表现,同时还可出现相应的局部蓄水证的表现。
五苓散原用于治疗水入即吐的“水逆证”。如明代《名医类案》载江应宿治一仆人,患伤寒发热,饮食下咽,少顷尽吐,喜饮凉水,入咽亦吐,号叫不定,脉洪大浮滑,投本方而愈。后世用于多种呕吐,如伍炳彩用五苓散加味治疗诸呕吐,如妊娠呕吐、女性结扎呕吐、新生儿呕吐、溺水后呕吐、急性胃肠炎呕吐,皆获佳效(江西中医药,1985;5:21)。钱光明介绍用五苓散治愈呕吐宿疾:一女,34岁,自14岁开始常于吃饭喝水后片刻即吐,时缓时急,20余年多方求治未效。诊断为“慢性胃炎”。余曾多方调治均罔效,思之再三,再察其面色微黄,骨瘦如柴,舌质淡红,苔厚滑润,脉和缓,忽悟出此莫非是“水逆症”?投五苓散加味:泽泻20g,茯苓、猪苓、焦白术、半夏、生姜各10g,桂枝6g,2剂。患者疑其药味平淡,仅取一剂试之,岂料呕吐竟一剂而愈。8个月后随访病未发(国医沦坛,1988;2:27)。矢数道明也曾治疗一例类似病患:5岁男孩,患痢疾,高热下降后,出现烦躁,拒绝盖被,口渴,水入即吐,饮—口吐出两三口,小便不利,脉浮数大而无力。以五苓散2g用米汤溶化服用,服—剂呕吐停止,小便利,食欲好转,渐渐恢复(汉方临床,4卷12号)。幽门狭窄出现吐水口渴,脱水面容也有使用本方的报道。
五苓散证主治的口渴,是一种患者自觉的口渴感,但不能多饮水,多饮水则腹胀难耐,也有喜饮热水者。俞长荣治一病人,高热口渴,谵语不眠,小便短赤,脉浮洪大。与大剂人参白虎汤三剂,口渴反增剧。后询知患者喜热饮,虽至手不可近,亦一饮而尽。细察舌红无苔而滑。遂以本方改散剂为汤剂,以肉桂易桂枝,仅两剂热退口和,小便清利(《伤寒论汇要分析》,1964,57~58)。
所谓小便不利,包括小便的次数、排尿量的改变,也包括浮肿。编者经验,用于泌尿道感染,本方配猪苓汤更好。五苓散证中的大便多溏而不成形,甚至腹泻,其治疗机理是“利小便以实大便”。
日本汉方医还用本方治疗带状疱疹,如土本重治疗本病两例,均为70岁女性。一例在鼻下人中处出现带状疱疹,疼痛剧烈;另一例面部、头部、颈部、胸腹部、背部、右上肢(手掌手背部的水疱特别大)、左下肢出现带状疱疹,剧痛。右上肢肿胀明显,体温38.9°C。疱疹有扩大的趋势。此二例曾经皮肤科治疗皆无效,特别是第二例,皮肤科医生一直未能控制疾病的发展。作者根据大塚敬节著作集使用了五苓散制剂,1日10克,早晚分2次服,连服7天。第一例药后3日疱疹结痂,疼痛消失,数日后痊愈。第二例服药当天体温开始下降,药后3日水疱全部干燥,很快缩小,疼痛减轻,手掌部疱疹呈褐色结痂,压之稍有疼痛,而自发性疼痛及肿胀消失(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82;5:42)。
五苓散的使用还要注意下面几个方面。
首先,五苓散有调节体内水液代谢的作用,但并非单纯的利水剂。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发现本方对五苓散证患者有利尿作用,而对健康者无效。矢数道明对五苓散的作用给予如下解释:“它能调节细胞及血液之水分,缓解因渗透压降低所致之抗利尿作用。尤其对于本方证血液中之水分,血管外之水分,即休腔及组织内水分平衡被破坏时,组织及体腔内有多余之水分,血液浓稠不能滋润时,本方有调节作用。五苓散能将胃内及其他体腔腔管外之水分送人血中;滋润血液而止口渴;血液滋润则自能利尿,也能除烦安眠”(《临床应用汉方处方解说》,1983)。
其次,本方的使用范围十分广泛,为通治之方。如《医方集解》中说:“通治诸湿腹满,水饮水肿,呕逆泄泻,水寒射肺,或喘或咳,中暑烦热,身热头痛。膀胱积热,便秘而渴,霍乱吐泻,痰饮湿疟,身痛身重”.这些都是因为水停的部位不同所形成的。本方证的脉象多为浮脉,当上述疾病出现浮脉时,不可错认为是表证而忽略本方。
再次,注意配伍比例。仲景之方,并不是几味药物的简单堆砌,也不是单纯的药效相加。有人对五苓散证治规律及组方原则进行了研究和统计,计算出最佳用量:桂枝7.12g、白术11.86g、茯苓19.06g、猪苓11.83g、泽泻15.15g,该量与汉代一两等于现代15.625g的换算比例计算出的原方剂量相近。比例为1:1.76:2.67:1.66:2.17(桂:术:茯:猪:泽),与原方基本一致。可见仲景方不仅具有非凡的实用性和合理性,而且有严谨的科学性和周密性。
还有,本方的服法可以作散剂服,将五味药研为细末,温开水冲服,每次3g,亦可以作汤剂服用。当治疗水肿、水逆证时,散剂药效优于煎剂。
最后,还应与相关方证作鉴别。五苓散证、肾气丸证、猪苓汤证,均有小便不利或小便少、口渴。但肾气丸证有腰腹的拘急疼痛,畏寒感;猪苓汤证的小便不利常伴有排尿频数涩痛,小便短赤,烦躁而无水逆证,可与五苓散证鉴别,本方有与小柴胡汤合用的机会,谓之柴苓汤;《丹溪心法》的胃苓散即是本方与平胃散的合方。——摘自经方医学论坛的微信公众号
《黄煌经方医话》“五苓散”五则
作者/黄煌
保肝降脂的五苓散
X先生,刚过而立之年,但已腹部微凸。他今年5月31日来诊,主诉去年六月至今,两度出现肝功能损害。谷丙转氨酶达777.00,谷草转氨酶226,谷氨酰转肽酶171.00,总蛋白83.3(5月23日化验结果)。我用经方五苓散:白术100克、茯苓100克、猪苓100克、泽泻100克、肉桂50克,研为细末,嘱每日口服5-10克。7月5日复诊,喜告昨天化验肝功能,除总蛋白稍高以外,其余指标均恢复正常。
患者何以导致肝损害?患者否认肝炎病史,但以前有脂肪肝,而且,在出现肝功能异常前曾经服用过较长时间的深海鱼油胶囊。这不能排除脂肪肝加上深海鱼油为肝损因素。而此案又一次提示五苓散对脂肪肝及其肝损害有治疗作用。
五苓散是古代治疗水逆病的专方。所谓水逆病,是一种以口渴而不能多饮水,進水即吐,并伴有浮肿、小便不利、水泻、多汗等的病症。后世,五苓散被用于治疗各种水液潴留体内的疾病,比如肝硬化腹水、特发性水肿、美尼尔氏综合症、夏秋季腹泻、抗生素腹泻等,此外,痛风、脂肪肝、单纯性肥胖、脑垂体瘤、尿崩症等内分泌疾病也有使用本方的机会。本案之所以用五苓散,就是以脂肪肝、肥胖为依据的。
X先生在叙述服药后的反应时,提到每日腹泻,并有鲜血,原本静止的中耳炎也复发,出现耳内流水。五苓散导致腹泻,这不是第一例。本来治疗腹泻的五苓散,为何导致腹泻?这可能与本方调动了机体的自身排毒祛湿能力有关。按传统的认识,本方能通阳利湿。耳内流水,也可以用这种理论来解释。
服用五苓散后,按照张仲景的说法,要喝热开水,让周身微微汗出,这样效果才能充分发挥,同时,饮食要清淡,少喝浓汤油腻。另外,我特别嘱咐患者,要戒酒或少饮酒,如果在无法避免的应酬以后,要马上服用一些五苓散粉剂,这有利于解酒毒保肝。
当今的中国,脂肪肝以及高脂血症的患者比比皆是,一些西药降脂药不仅价格昂贵而且极易导致肝功能损害,而我国传统的配方五苓散,不仅安全有效,而且价格低廉,是我国广大老百姓吃的起用的上的保肝良方。遗憾的是,五苓散没有市售成药,只能让药店代为加工。但这也好,有的时候,根据患者体质,适当调整用量或加味,效果似乎更好些。
五苓散,真灵!
上个星期Z老先生打电话我,说他头晕多天,住院检查排除脑血管问题,最后以内耳结石可能的诊断出院调养,但头部重压感、晃动感依然。他希望中药治疗。
Z老七十多岁,平时体质很好,不胖不瘦,这次发病以后,腹胀,不能多吃,而且伴有腹泻。我先给他开了藿香正气汤三剂。三天后告诉我腹胀虽有减轻,但还是不舒服。特别是大便一天三次以上,为水样,吃点鱼肉和蛋羹,就肠鸣腹泻。我再次去看他。
Z老精神还好,上午还参加会议。但他说感动头晕,烦躁,坐卧不安,两下肢发凉发酸,十分难受;自觉胃内有很多水,发胀,有水声,还是水泻。我开五苓散原方:桂枝10克、肉桂5克、茯苓30克、猪苓30克、泽泻40克、白术30克。五剂煎服。第二天,Z老就告诉我胃里没有有水的感觉了,下肢的酸冷感明显减轻,头晕、坐卧不安的情况基本消失。
过两天,Z老来信说:早晨起来还是腹泻3-4次,但精神好,食欲也好,不知何故?我让他要多喝热开水。大约是我的提醒,他告诉我:这几个月来半夜里口干,需喝水。他说要注意,不喝冷开水了。果然,今天上午Z老来信说,大便成形了。
五苓散与藿香正气散主治很相似,都用于夏天的感冒、腹泻、呕吐等。但藿香正气散善于理气,其证多有恶心呕吐,腹胀不欲食;五苓散善于利水,其证多有吐水口渴,头晕心悸,烦躁而多汗。虽也有腹胀,但少嗳气,而有胃内振水声。Z老就是这样情况,我开始没有注意鉴别。方证识别不易啊。
另外,服用五苓散后,必须多饮热开水。这是张仲景的经验,《伤寒论》有“多饮暖水,汗出愈”的记载。当然,服五苓散后,也不能吃西瓜、冰茶,就是那些诱人的哈根达斯冰淇淋、爽口的红豆冰沙,也都要挡住诱惑哟!
五苓散与复视突眼
w女,48岁,身高160cm,体重65kg。2012月11月19日初诊:主诉复视4个月。4个月前因孩子生病着急后出现复视,伴突眼,头晕,发作时站立不稳,脑中常感觉一片混沌,双眼畏光,眼周肌肉跳动。平素易疲乏,汗出多,怕冷,月经量减少,自述以前检查甲状腺有一结节,但检查排除甲亢和甲减。面色暗黄浮肿,有黄褐斑。舌体胖,舌淡暗。下肢浮肿。先后用荆防柴归汤、真武汤加桂枝等方,除疲劳感、头晕有所减轻外,让她苦恼的复视和突眼仍不见好转。
2013年2月25日四诊调整治疗方案,改为五苓散与当归芍药散合方:桂枝25g、茯苓20g、猪苓20g、泽泻30g、白术30g、当归10g、川芎15g、白芍30g,15剂,水煎服,每日一剂,分3次服用。服上方15剂后,视野正面及右面重影已缓解,头晕、凸眼减轻,下肢浮肿消退。坚持服药至9月9日复诊:云复视、头晕已完全好转,下肢不肿,体重下降,凸眼也明显减轻。
本案例治疗过程中出现转机,是使用五苓散之后。为何用五苓散?是因为五苓散能治疗“眩”。眩,不仅仅是头晕如坐舟中,还包括视物发花,畏光、复视等在内。后者是眼病的常见症状。用五苓散治疗眼病成功的案例,本案不是首例。
那么,为何开始没有想到用五苓散而用柴归汤?这是一种思维定势,经验束缚。通常,我对于中年女性出现怕冷、月经量少、面黄色斑,特别是桥本病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用小柴胡加当归芍药散(简称柴归汤)比较有效,而且患者突眼,让我怀疑她患有甲状腺机能亢進。但服用两月后症状依然如故,这就需要改方了。患者不仅有明显的眩晕复视,还有浮肿,这种情况显然不很适合小柴胡汤。小柴胡汤方中的人参甘草是不能用于浮肿和肥胖者的。
其间,我还用过近一个月的真武汤加桂枝,效果也不明显。其原因,可能是患者不是甲减的浮肿,也不是锥体外系病变的头晕颤抖;也可能突眼复视者不是附子的适应症。前二者,真武汤有成功的案例,而后者,则还需要继续临床观察。2013/11/18于UA086航班
加味五苓散治疗葡萄膜炎
9月3日,那位高大肥胖的Z姓东北女子出现在门诊。她欣喜的告诉我,共服用105剂,视力恢复了,左眼1.0,右眼0.8。而且体重下降10公斤!她今年47岁,双眼视力下降已经一年半以上,无明显诱因,眼红疼痛,曾诊断为“视神经炎”,后确诊为“葡萄膜炎”,并长期予以激素治疗,后来因害怕副作用而要求中医治疗。4月16日来门诊。当天眼科检查报告:视力左0.5,右0.5,眼压:左12.5,右13.0;右眼球结膜混合性充血+++,左眼混合性充血+,双眼角膜透明,未见KP,房水Tyn±,瞳孔不圆,右眼虹膜大部份后粘连,左眼虹膜部份后粘连,晶体混。眼底:视盘充血水肿,边界不清,后极部网膜混浊,黄斑中心光反射﹙-﹚。B超:双眼玻璃体混浊,网膜水肿。符合双眼葡萄膜炎的诊断。
我不是专科,如何治这个眼病?还是老办法,看人。其人身高167cm,体重100kg。两腿浮肿,舌胖大有齿痕。肥人真是多水湿啊!这种体质,五苓散、防己黄芪汤、越婢汤均有可能。问其何所苦?得知有视力下降,畏光,头痛、耳鸣,项背部拘急不适,小便少等证,我认定是五苓散证。其依据有二:第一,五苓散能治畏光。畏光,就是古人所说的“眩”,许多眼病患者大多表现为畏光、头晕、步履不稳等。而《伤寒论》五苓散的经典方证就有“眩”,本人也有用五苓散治疗青光眼的经验;第二,五苓散能治头痛,特别是伴有浮肿的头痛。而防己黄芪汤与越婢汤均不能治疗头痛与畏光。考虑到项背拘急,故加葛根;肥胖而下肢浮肿,加故怀牛膝;并嘱其平日用车前子一把泡水代茶,取其利水明目的功效。处方:桂枝20克、肉桂10克、白术30克、茯苓30克、猪苓30克、泽泻40克、葛根60克、怀牛膝60克,水煎,日分三次服用。叮嘱服药后忌冷物。从目前状况看,这张五苓散加味方治疗这位葡萄膜炎患者的近期疗效是满意的。
五苓散是否可以作为葡萄膜炎的专方?目前不能下结论。千人千面,千人千方,同样的疾病在具体的个体身上往往表现不一,葡萄膜炎也是一样,我曾经用甘草泻心汤治疗过,还有用小柴胡汤也治疗过。但是,至少可以将此病的常用经方谱建立起来,这样,在遇到这种疾病的时候,脑海里可以浮现这些方证,以供鉴别。
防己黄芪汤五苓散与“渴肿膝痛综合征”
今天,M女士来转方。她告诉我,原来非常严重的口干口渴明显减轻,膝盖不再疼痛,下肢的浮肿也没有了。而且,体重一个月中减了2公斤。她是个知识型的退休干部,年过七旬,体态丰腴,肤色黄白,腹松软而大。今年夏天以来,她经常口渴,有时口舌粘在一起,眼睛也干涩,需要点人工眼泪。而且,腰膝疼痛,走路也困难。9月8日她来索方时,面部浮肿貌,有较大的眼袋。问她出汗否?她说,汗特别多。我的处方:生黄芪60克、粉防己30克、白术30克、生甘草5克、桂枝20克、茯苓20克、泽泻20克、猪苓20克。每天一剂。等症状缓解后可以每两天一剂。此方真灵,她说这方吃的非常舒服。
我开的方是防己黄芪汤与五苓散的合方。防己黄芪汤是古代治疗风湿病、风水病、水气病的专方,《金匮要略》的表述是“脉浮,身重,汗出恶风”,《外台秘要》的表述是“病者但下重,从腰以上为和,腰以下当肿及阴,难以屈伸”。其方证特征是身体困重,浮肿,以下肢为甚;多汗,恶风;关节痛,特别是膝关节肿痛。五苓散是古代治疗水逆病的专方。所谓水逆,就是口渴,入水即吐。此外,水逆病还往往伴有腹泻、头晕、心悸等症状。本案患者的口渴、浮肿、多汗、腰膝痛等,正好是两方证的结合体。方证相应,所以,症状很快缓解。
临床上,象M女士这种体质的中老年女性很多。皮肤白白的,人胖胖的,特别是下半身特别松大,经常浮肿、容易出汗,容易疲劳,经常口干渴、容易腰膝关节疼痛,走路常常受限。体检多有血脂偏高、骨质增生等。用防己黄芪汤合五苓散有效。要问这算什么病?我说:这叫“渴肿膝痛综合征”。不过是我说的,教科书没有收载。在我看来,该病的病因比较复杂,大致与遗传因素、饮食因素、加龄、滥用药物等有关。先天肥胖者、后天饮食过于肥甘鲜美者、或進入老年者多见。其病理基础是水代谢以及脂类代谢障碍。按传统的说法,此人体内有“水毒”。防己黄芪汤与五苓散是治疗本病的基本方。其临床效果有利尿、减肥、止汗、解困、止渴等。通常服用半月,症状减轻后可以隔日服用一两个月。平时要注意饮食营养的均衡,不要滥用抗生素,适度运动。——摘自经方 jingfangzazhi 的微信公众号
黄煌教授:五苓散的临床应用
作者/黄煌⊙ 编辑/张亚娟 ⊙ 校对/党卫阁、邓楹君
导读:黄煌老师回答的二十二个关于五苓散的问题,参考各家经验,衷中参西,内容涉及各个方面,十分精彩。
2011广东首届国际经方班黄煌教授:五苓散的临床应用
一、五苓散的经典方证是什么?
答:五苓散是古代水逆病的专方,经典的通阳利水剂,适用以口渴、吐水、腹泻、汗出而小便不利为特征的疾病。此方首见《伤寒杂病论》,其组成为:猪苓十八铢、泽泻一两六铢、白术十八铢、茯苓十八铢、桂枝半两,上五味,捣为散,以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如法将息。归纳其经典方证有: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71);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72);伤寒汗出而渴者(73);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74);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者(156);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386);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金匮要略·第十三篇·四条》);瘦人,脐下有悸,吐涎沫而癫眩(《金匮要略·第十二篇.三十一条》)。从上可见,口渴而小便不利,是五苓散证的关键指征。
二、如何理解五苓散证的口渴与小便不利?
答:口渴是五苓散证的主要特征。口渴而入水即吐,口渴而腹泻,口渴而汗出,口渴而头痛眩晕,口渴而烦躁,口渴而动悸,这都是五苓散证的指征。这种口渴,是口渴而不喜欢饮水,或喜热饮,或喝水以后胃内不适或有振水声。口渴,但无舌焦干燥。其次是小便不利,多指小便量少,或次数少,甚至完全没有,这种情况多发生于急性吐泻的疾病中。
在慢性病症中则为小便次数偏少,并多见浮肿倾向。如下肢浮肿,面部浮肿或浮肿貌等。除口渴而小便不利外,五苓散证常常有一些神经系统方面的症状,比如头晕、头痛、心悸或腹部的上冲感、肌肉跳动或痉挛、自汗等。
三、五苓散治疗口渴,白虎加人参汤也治疗口渴,其区别在那里?
答:五苓散证可以认为是水液代谢失衡的标志。其中的渴欲饮水非常重要。有渴感,但不喜多饮,或水入即吐,这与白虎加人参汤证的“欲饮水数升”的大烦渴是有区别的。同时,此类患者多见齿痕舌。
四、哪种人使用五苓散比较有效?
答:面色多黄白,或黄暗,一般无油光。体型特征不定,虚胖者或肌肉松软而易浮肿,或实胖者肌肉充实而腹泻;瘦者易头晕头痛、心动悸,心下振水音。身体多困重疲乏。患者容易出现浮肿,以面目虚浮为多见,或晨起肿,或下肢易浮肿,甚者可有器质性疾病发生而出现腹水、胸水。有些患者有眼袋。常有渴感而饮水不多,大便不成形,小便量不多。舌质多胖有齿痕。这种体质是湿体,是蓄水体。其水多在体腔。
五、五苓散证是如何形成的?
答:根据本人观察,许多五苓散证的形成,多与过用抗生素、激素、化疗药以及饮食太油腻有关。另外,味精等食品添加剂过多,也常常出现本证。
六、后世说五苓散治疗水逆症,如何理解?
答:所谓水逆症,就是其呕吐多见水入即吐。张仲景原文有“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74)”。《名医类案》记载:明代名医江应宿治疗一仆人,19岁,患伤寒发热,饮食下咽,少顷尽吐,喜饮凉水,入咽亦吐,号叫不定,脉洪大浮滑,此水逆证,投五苓散而愈。
矢数道明先生也曾治疗一例类似病患:5岁男孩,患痢疾,高热下降后,出现烦躁,拒绝盖被,口渴,水入即吐,饮一口吐出两三口,小便不利,脉浮数大而无力。以五苓散2克用米汤溶化服用,服一剂呕吐停止,小便利,食欲好转,渐渐恢复(《汉方临床》4卷12号)。水逆证多见于急性胃肠炎、妊娠呕吐、醉酒呕吐等。幽门狭窄出现吐水口渴,脱水面容也有使用本方的报道。有些新生儿呕吐、溺水后呕吐等也可见到此证。
七、曹颖甫先生当年用五苓散治疗洞泄,这是一种什么疾病?
答:洞泄为古病名,为水泄,多见泻下如水、小便黄短者。曹颖甫先生当年治疗水泄,用五苓散原方,治愈多人,其学生说属司空见惯,不足为奇(见《曹颖甫先生医案》)。洞泄可见于夏秋季的胃肠型感冒、急慢性胃炎、急性肠炎、流行性腹泻、消化不良等。
五苓散治疗腹泻最有效。五苓散原方对婴幼儿腹泻、抗生素腹泻及呕吐有效。有报道,治疗11例患感染性发热的病人,由于给予一种或几种抗生素而出现似五苓散证的呕吐、口渴、尿量减少、心窝部痛等副作用,给予本方(用散剂冲服4例,浸膏剂7例)后,这些症状皆减轻或消失(沙文,《中医药研究参考》,1973;(2):25~60)。化疗后腹泻,本人常配小柴胡汤。
八、有报道五苓散可以治疗头痛,为什么?如何使用?
答:日本有此经验。五苓散可以治疗水饮头痛。这种头痛的患者,大多脸色黄,易浮肿,舌多胖有齿痕。或易腹泻或大便不成形,口渴而不能多饮水。一些经期头痛、血管神经性水肿头痛、紧张性头痛、偏头痛、三叉神经痛、颅内压增高性头痛、高血压性头痛等可见此症。五苓散治疗头痛,按照用药习惯,多配合天麻、半夏。
九、你曾经报道用五苓散治疗脂肪肝,能否介绍这方面的经验?
答:五苓散用于脂肪肝有效,首先是改善症状,也有降脂保肝作用。脂肪肝、高血脂症多表现为大便不成形,次数增加或腹泻。而且很多人多汗、口渴,与五苓散证相符。一般用粉剂,也可以用汤剂。大多脂肪肝患者嗜酒,所以,酒后必服五苓散。
十、五苓散有解酒效果吗?
答:五苓散可以用于宿醉,大量饮酒以后,许多人出现呕吐、腹泻、口渴、少尿、面部潮红浮肿、头昏胸闷等,用五苓散有效。对于酒醉以后的头痛,五苓散也有效果。陈宝田经验:酒为湿热之品,其气上腾,宿醉患者,因其体内素多水饮,又饮酒而引动宿饮上冲,于饮酒后第二天出现恶心、口渴、头痛、头晕、食欲不振,服五苓散后能迅速消除症状。若于饮酒前后服之,也可预防发生宿醉(陈宝田《经方的临床应用》,广东科技出版社,1985)。(五苓散啤酒)
十一、五苓散可以用于多汗症吗?
答:可以,原文提示,伤寒汗出而渴者(73),可以用五苓散。其多汗多为全身性的,或为黄汗,大多伴有口渴、小便少等。如汗出多者,也可以合石膏、滑石、寒水石、甘草。就是桂苓甘露饮。
十二、五苓散是利水剂,也可以用于水肿吧?能代替西药的利尿剂吗?
答:五苓散有利尿作用,动物实验有报告,临床更有许多治疗水肿的报道。如特发性水肿、肝源性水肿、心源性水肿、阴囊水肿等都可以使用,但必须要有口渴、腹泻等,而且也需要加味,如腹水多合用真武汤,特发性水肿合用防己黄芪汤。但五苓散并非单纯的利水剂,而是有调节机体内水液代谢平衡的作用,既主“蓄水证”,又主“霍乱”脱水症,当属双向调节。
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发现本方对五苓散证患者有利尿作用,而对健康者无效。矢数道明对五苓散的作用作了如下解释:“它能调节细胞及血液之水分,缓解因渗透压降低所致之抗利尿作用。尤其对于本方证血液中之水份;血管外之水分,即体腔及组织内水分平衡被破坏时,组织及体腔内有多余之水分,血液浓稠不能滋润时,本方有调节作用。五苓散能将胃内及其他体腔腔管外之水分送入血中;滋润血液而止口渴;血液滋润则自能利尿,也能除烦安眠。”(《临床应用汉方处方解说》1983)。所以说,五苓散证不能等同于西药的利尿剂。
十三、五苓散与猪苓汤的区别在哪里?
答:两方均有茯苓猪苓泽泻,都可以用于小便不利。但两者方证有别。猪苓汤主治淋症,如尿道炎、膀胱炎、肾盂肾炎、尿路结石等。陈宝田认为慢性肾盂肾炎患者,长期应用抗生素,尿中仍有红细胞、腰痛、口渴、小便不利者,应投五苓散。急性肾盂肾炎和急性膀胱炎患者,具有明显的口渴、少尿、或发热时,为五苓散的投药指征,尤以膀胱剌激症状改善最快(陈宝田《经方的临床应用》,广东科技出版社,1985)。一些长期使用抗生素而无效的患者,可以服用五苓散,并加上猪苓汤。
十四、肝硬化腹水可以用五苓散吗?
答:可以,但一般合用真武汤。白术要大量使用,另外加白芍赤芍,另加牛膝。肝硬化、慢性肝炎没有腹水,但患者有浮肿、腹泻倾向者,也可以使用。其实,只要是体腔内积液,不仅是肝硬化腹水,另外如心包积液、脑积水、关节腔积液、胸腔积液、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胃潴留、睾丸鞘膜积液(水疝)、肾积水、羊水过多等,都有用五苓散的机会。美尼尔氏综合征为内耳迷路水肿,也属于体腔的积液,照样可以使用本方。
十五、小便少是五苓散证的小便不利,那小便多呢?比如尿崩症。
答:也可以考虑,如李克绍治一7岁男孩,多饮多尿,诊断为尿崩症,治疗无效。请李老诊治,见其神色、脉象无异常,惟舌色淡,有白滑苔,象刷一层薄薄不匀的浆糊,因思此症可能是水饮内结,阻碍津液输布,所以才渴欲饮水,饮不解渴,其多尿只是多饮所致,能使不渴,少饮,尿量自会减少。与五苓散方,白术12克、茯苓9克、泽泻6克、桂枝6克、猪苓6克,上方共服两剂,症状见轻,又与原方两剂,痊愈(《伤寒解惑论》,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
从临床看,五苓散证多见于许多内分泌失调疾病。除尿崩症外,本人尚用五苓散加牛膝治疗柯兴综合症的肥胖、月经不调、多毛,用五苓散加生石膏、滑石治疗脑垂体瘤患者的头晕、手抖、下肢浮肿和腹泻。本方的减肥功效值得研究,代谢疾病也可以使用五苓散。比如痛风。
十六、眼科疾病为何可以使用五苓散?
答:从临床报道看,五苓散在眼科疾病中应用的机会不少。如急性青光眼、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炎,视乳头水肿、假性近视、夜盲症、急性泪囊炎等。现代有用五苓散治疗青少年假性近视的报道。钱光明用本方治疗假性近视,5剂即自觉视力好转,上课可不戴眼镜。再予10剂,1个月后复查视力双眼由原来的0.1进步到左眼为0.5,右眼为0.6(国医论坛,1988,2:27)。为何?这是因为很多眼病出现畏光、视力模糊、头痛头晕、走路不稳等症状,这就是五苓散证的“眩”。
十七、皮肤病有应用五苓散的机会吗?如何应用?
答:有的。日本医家多用五苓散治疗扁平疣、黄色瘤、脂溢性皮炎脱发、多形性红斑、水痘、带状疱疹、顽固性湿疹、手足的水疱性湿疹等皮肤病。其着眼点是皮肤渗出明显或有水疱。日本汉方医还用本方治疗带状疱疹,如土本重治疗本病两例,均为70岁女性。一例在鼻下人中处出现带状疱疹,疼痛剧烈;另一例面部、头部、颈部、胸腹部、背部、右上肢(手掌手背部的水疱特别大)、左下肢出现带状疱疹,剧痛。右上肢肿胀明显,体温38.9℃。疱疹有扩大的趋势。
此二例曾经皮肤科治疗皆无效,特别是第二例,皮肤科医生一直未能控制疾病的发展。作者根据大冢敬节著作集使用了五苓散制剂。第二例服药当天体温开始下降,药后3日水疱全部干燥,很快缩小,疼痛减轻,手掌部疱疹呈褐色结痂,压之稍有疼痛,而自发疼痛及肿胀消失(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82,5:42)。除局部的变化外,还包括全身症状的口渴、小便不利、腹泻、多汗等。
十八、五苓散可以用于肿瘤吗?
答:可以。第一,肿瘤伴有腹泻、浮肿或腹水、胸水者,特别是肝癌、肠癌、肺癌应用较多。第二,肿瘤化疗以后肝损害以及脱发者。肝损害多表现为食欲不振、腹泻、四肢色素沉着。可以用五苓散,有保肝作用。加薏苡仁。第三,乳腺癌使用雌激素抑制剂后的调理。雌激素虽然能降低乳腺癌的发生率或抑制癌细胞的生长的效果,但这些药物会带来体重上升、浮肿、多毛、闭经、肝损害、乏力等副作用。
临床发现,五苓散能够减轻这些副作用。第四,本方与小柴胡汤同用可用于肿瘤患者化疗期间及化疗以后的常规体质调理方。此为柴苓汤,日本有报道认为用于宫颈癌患者放疗时,有使腹泻发生率、白细胞及血小板下降率均下降,对下肢浮肿也有效果,但服药的时间一般在3-4周以上,根据本人的临床经验,柴苓汤不仅仅是宫颈癌,在所有肿瘤的化疗及放疗过程中以及平时,均可以作为常规调理方使用。
十九、如何换算五苓散用量?
答:古代24株为一两,则五苓散的配比应为猪苓9,泽泻15,白术9,茯苓9,桂枝6。如改汤剂,也应尊重原方的比例。我的经验用量:猪苓20克、泽泻30克、白术20克、茯苓20克、肉桂15克。水煎服或为散。
二十、五苓散服用后为何要饮热开水?
答:五苓散的服法比较特殊,“上五味,捣为散,以白饮(米汤)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服五苓散或汤后,可以让患者多饮热开水,可能与热开水容易吸收,而且让全身出汗有关。病人反馈服用热开水后感到舒服,而冷开水则会导致腹泻或大便不成形。所以,服五苓散后是不能喝冰冷食物的。
二十一、五苓散与五苓汤哪种剂型比较好?
答:本方原为散剂,现因药房无备而改为汤剂。但究竟何种剂型为好,尚需研究。在吐水患者,大多不能服用汤剂,散剂比较合适。而无上消化道症状者,则用汤剂无碍,还有,散剂服用比较方便,也比较经济。本人临床在使用汤剂时,用量多比较大,茯苓、猪苓多在20克以上。
二十二、五苓散的类方有哪些?
答:本方与小柴胡汤合用谓之柴苓汤;与平胃散合方,谓之胃苓汤,与半夏厚朴汤合用,本人称之为八味通阳汤。另外,五苓散加茵陈,为茵陈五苓散,可治疗黄疸,加滑石、寒水石、石膏、甘草,是刘完素苓桂甘露饮,治疗暑天头痛烦渴,小便涩。——摘自中医书友会的微信公众号
国医大师张志远:五苓散这样用
作者:侯梓桐,刘桂荣 编辑:一墨
五苓散是治疗太阳蓄水证的代表方。太阳蓄水证是《伤寒论》太阳病变证之一。历代诸多医家对蓄水证病因病机進行了总结。如《伤寒论》:“太阳病,发汗后,……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徐灵胎《伤寒类方》记载:“胃中干而欲饮,此无水也,与水则愈。小便不利而欲饮,此蓄水也,利水则愈。”柯韵伯在《伤寒来苏集》记载:“邪水凝结于内,水饮拒绝于外,既不能外输于玄府,又不能上输于口舌,亦不能下输于膀胱,此水逆所由名也。”但是历代医家对蓄水部位存在争议,多数医家认为太阳表邪未解,邪气循经入腑,水邪内结膀胱。然伤寒大家李克绍在《伤寒解惑论》写到“五苓散证并非膀胱蓄水,而是三焦气化失职,水邪弥漫三焦”,认为把蓄水部位看作三焦更有说服力。山东省名中医张志远教授认为五苓散乃治疗蓄水第一方,以小便不利为主,虽有口渴、吐水,并非津液匮乏或肾水不能上济,而属格拒的水逆证,与三焦气化功能障碍有密切关系,三焦通利,症状即可解除。
1、三焦主持水液代谢
对人体内水液代谢的认识早在《内经》就有论述,《素问·经脉别论》云:“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体内水液代谢是在肺、脾、肾、膀胱、三焦的共同调节下实现的,任一脏腑功能失调均会影响水液的代谢。三焦具有气化作用,如《灵枢·营卫生会》指出:“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难经·六十六难》也说:“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主通行三气,经历于五脏六腑”。肺主气,为水之上源,主敷布津液。肺气宣发调节体内水液向上向外输布,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肺气肃降使水液下行至肾,经膀胱气化生成尿液排出体外,保持小便通利;脾居中州,主运化水液,调节体内水液代谢;肾、膀胱居下焦主水液气化,蒸化水液使上归肺、脾,在下形成尿液排出体外。三焦同时亦是“水道”,具有通行水液作用。所以《灵枢·本输》说:“三焦者,中渎之腑也,水道出焉。”
2、太阳蓄水证及其主方
2、1太阳蓄水证的病机
太阳表邪未解,邪气循经入腑,水邪内结,三焦不利,形成蓄水。而膀胱作为水府,主藏津液,司开合。“津液之余者”经肾的气化作用,升清降浊,清者回流体内,浊者下输膀胱,形成尿液,排出体外。由此可知膀胱气化不利只是形成蓄水的一个方面,而非病变的全部。三焦气化功能障碍才是全面影响水液代谢的根本。
2、2 五苓散的作用机理
《伤寒论》中治疗蓄水证方用五苓散,原方为:猪苓十八铢(去皮)、泽泻一两六铢、白术十八铢、茯苓十八铢、桂枝半两(去皮)。泽泻用量最大,味甘性寒,归肾经和膀胱经,功擅利水、渗湿、泻热;猪苓味甘、淡,主入脾肾二经,利水渗湿,二药合用通利下焦。脾胃为中焦气机之枢纽,脾气健运则气机畅达。茯苓性味甘、淡而平,既可渗湿利水又与白术配伍益气健脾,健运中州。桂枝通阳化气,通行津液兼解在外之表邪。五药合用共奏化气行水、外疏内利、通里达表之功。可见,五苓散作用于三焦,而非单纯作用于膀胱。蓄水证只是五苓散的主治之一,如《伤寒论》:“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五苓散主之。”又《金匮要略》:“假令瘦人脐下有悸,吐涎沫而癫眩,此水也,五苓散主之。”后世医家对五苓散的应用亦颇多,大大扩展了其主治范围。
3、应用五苓散医案举例
张志远教授博览群书,在前人运用本方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经验,对五苓散的运用提出了独特的见解。如加天花粉、半夏、大黄治疗尿潴留;加羌活为加味五苓散,治寒湿成痹,身体沉重、疼痛;加人参、黄芪治疗老年前列腺肥大症;加虎杖、茵陈蒿、何首乌治疗肥胖症等。今举三例進行学习讨论。
3、1 五苓散加减治疗尿潴留
《伤寒论》五苓散治疗蓄水证,以小便不利为主,与尿短少相似,虽有口渴、吐水现象,并非津液亏乏或肾水不能上济,而属格拒的水逆证,与气化功能障碍有密切关系,关键在中焦,三焦通利,症状即可解除。尽管由发汗、下后转来,却不宜按虚证处理,内实占三分之二,当以鼓动气化、下利小便为重点,方中桂枝起催化作用,如投猪苓汤,则毫无意义。1956年于山东省中医院遇一临沂患者,因吃感冒药过多,口渴、心烦、饮水即吐、小便较少、淋漓不畅,初诊为反流性食管炎、神经性呕吐、尿潴留、泌尿系统感染,大便不干仍然下行,一周后疗效不显,遂延张老诊疗。当时张老亦觉此证治疗较棘手,就试以五苓散调之,开猪苓9g,桂枝15g,泽泻9g,白术9g,茯苓15g,加清半夏12g,天花粉15g,大黄2g。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连用6天,病情逐步消失,病人要求停药,已回家恢复健康。从此窥见,既往本汤皆认为难用,但其所治效果颇为可观。
按语:病案中患者出现口渴、心烦、饮水即吐等症状。因其服用过多感冒药,辛散发汗之力较强可出现发汗过多,若汗已发而表邪未尽,余邪循经入里与水液互结,郁闭三焦。脾运失职,津液输布失常;肺气宣发不利,津液不能上承出现口渴、甚则水逆;下焦肾、膀胱气化失司则小便不利。水邪流动不居,内扰心神则心烦不宁。先生用五苓散调之,兼入天花粉、大黄、半夏。猪苓与泽泻共用通利下焦,利小便;茯苓性味甘、淡而平,既可渗湿利水又与白术配伍益气健脾,脾胃为中焦气机之枢纽,脾气健运则气机畅达。桂枝辛温主升主散,使阳气向上向外运动,通阳化气兼解在外之表邪。半夏辛温,蠲饮降逆、止呕;天花粉味甘、微苦,性微寒,具有清热泻火、生津止渴功效,主治口渴、消渴。大黄苦寒,入大肠经,《神农本草经》:“留饮宿食,推陈致新,通利水谷。”诸药合用化气行水,通利小便,故收良效。
3、2 五苓散加味治疗肥胖
五苓散属《伤寒论》名方之一,原医太阳蓄水、水逆上行,饮水则吐,小便不利。临床转为调理肾炎、心力衰竭、肝硬化、营养不良多种水肿病;或脾虚泻下久而不已。近年报导以其加何首乌投与肥胖症,有消脂肪、促進水液代谢、通畅水道的三项作用。张志远教授在此基础上又加入虎杖、茵陈蒿二味,能提高功力。计猪苓100g,泽泻500g,茯苓100g,桂枝50g,白术100g,虎杖200g,茵陈蒿200g。据家传经验,张老将何首乌升至500g,碾末,水泛为丸,每次6~10g,日3~4服,连用2~4个月,可见明显效果。1990年一名更年期肥胖女子来就诊,要求减去大量脂肪,降低体重20kg,改变腰围粗大,恢复较窈窕的身躯。即以本药授之,命名消肥丸,嘱咐长吃勿停,凡3个月,患者形体转瘦,血脂下降、脂肪肝消失,体重减了13kg。
按语:患者女性,体型肥胖且处更年期,多性情郁怒,情绪变化不定。忧思郁怒,伤肝损脾。肝气郁结,肝失疏泄,横逆犯脾,脾失健运,水饮滞留体内产生水肿,病人表现为腰围粗大。且妇女更年期阶段多有肝肾不足,腰膝酸软,小便不利等表现。方用五苓散加入茵陈、虎杖、何首乌。五苓散化气行水,通利三焦,利小便,消水肿。脾胃损伤,运化失职,湿浊内生,郁而化热,湿热熏蒸肝胆。茵陈、虎杖味微苦,主入肝、胆经,清热利湿,导湿浊之邪下行;《本草纲目》:“何首乌,白者入气分,赤者入血分。肾主闭藏,肝主疏泄,此物气温味苦涩,苦补肾,温补肝,能收敛精气,所以能养血益肝,固精益肾……为滋补良药。”2015版《中国药典》记载制首乌可治疗高脂血症。近年来对何首乌的药理研究发现,制何首乌醇提取物可显著降低血浆甘油三酯和游离胆固醇水平,消脂肪。诸药共用通利三焦,通畅水道,利水消肿,达减肥功效。同时茵陈蒿、虎杖、何首乌清利肝胆湿热,补益肝肾,降低患者血脂水平,治疗脂肪肝。
3、3 五苓散治疗慢性肠炎
《伤寒论》五苓散原医水逆,后世调理水肿。张志远教授移植治脾虚腹泻、便溏,投予急慢性肠炎患者,均有明显作用。若身体虚弱,以白术为君20~40g,茯苓居后;通利小便为主,猪苓、泽泻为主10~15g,茯苓次之。桂枝开量多少,无关紧要,不能影响全局。或言桂枝活血发汗,能“逆流挽舟”,实际和麻黄、荆芥、紫苏不同,无力发挥这一功能。1995年于威海诊一名慢性肠炎患者,日更衣数次,皆呈水样,久疗不止,十分顽固。嘱其坚持饮用五苓散,改作汤剂,计白术40g,猪苓15g,泽泻15g,桂枝10g,茯苓40g。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连续10天,患者二诊自述病情好转,遂将此量压缩一半,又饮30天,已彻底纠正而愈,且未复发。
按语:五苓散主治脾虚运化无权,水湿内停引起的口渴、消渴、水逆、小便不利、腹泻等症状。脾气虚弱,清气不升,运化失司。《内经》云“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胀”。脾虚阳气下陷导致腹泻,排泄水样便,日行数次,久利不止。方用五苓散,猪苓、泽泻共用通利小便,分利肠中湿邪,使湿去气行而泄利自止,即“利小便所以实大便”。桂枝辛温主升主散,通阳化气。茯苓渗湿利水又与白术配伍益气健脾。脾胃为中焦气机之枢纽,脾气健运,升清降浊,泄泻自止。
4、总结
凡辨证为三焦气化不利,水液内停多可用五苓散加减治疗。张志远先生深入研究五苓散,通过多年临床验证,灵活用于多种病证。其以五苓散调治蓄水证,若无发热、脉浮数等表证,可减桂枝;呕吐加半夏,胀满加大腹皮;若有口燥渴、小便不利,是阴虚内热,不可用本方,否则会更伤津液;若为肝硬化水肿患者,要突出白术用量,白术为君,其次茯苓;若有口干可添入麦冬、花粉、石斛等养阴药,滋生津液,不影响排水利尿的作用。——摘自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的微信公众号
喝点水就跑卫生间,阳虚了
特别一到冬天,不少女性都会有“喝点水就要小便”的反应,而且往往小便色淡清长,这种人一般经常感觉渴,所以要不停喝水,但喝了就要跑厕所,感觉身体完全没有吸收。这种人就是身体阳虚,火力不足,没有能量运化水液了。
我们喝進去的水,如果能够真正被身体利用,那么就应该象看起来湿润而丰盛的植被,仿佛有一团蒸腾的“云雾”笼罩在上空。为什么女人三十来岁,脸上就会发干长皱纹,而有些已到中年的男人,皮肤看起来还非常湿润光洁,就是因为男人阳气天生就比女人旺,能够把身体里的水份充分“煮”开,升腾向上,所以皮肤得以滋润。
以前办公室有位男同事,40岁了皮肤还白白嫩嫩的,真是气死我们几个女同桌了,我们经常笑他“猪蹄”吃的多,其实是人家阳气足,水代谢好。阳气充足的他,不但皮肤好,免疫力也强,很少见他感冒不舒服的。
而阳虚的女性,身体火力不足,无法使水“烧开升腾”被身体利用。所以喝再多的水,也会很快就排出体外。当年龄稍长,阳气渐虚,皮肤就会发干发皱。所以再好的化妆品,也比不上自身阳气充足,能够自我滋润皮肤所带来的效果。
阳虚的女性,还会本能的排斥冰冷的食物,因为阳虚之人,体内必有寒,寒者喜温。
五苓散非常适合气虚、阳虚的女性服用。这是张仲景的经典名方,已沿用1800多年。看说明,这是一种治口渴、利尿的药,其实它主要的作用是温通阳气。如果有以口渴为前提的阳虚症,可以服用,它还有紧致皮肤的功效。有成药,也可以自己打粉。
五苓散还可以治疗一天要去几十次厕所的“尿崩症”,西医会说“尿崩症”是大脑垂体出了问题,但中医可不这么看。
中医会开“五苓散”给这种人服用,一般人会被吓住,都尿这么多次了,还要利尿,这不雪上加霜吗?其实中医是从体质判断病情的,很多尿崩症的人大都体虚无力,因为阳虚而无力运化水液。而“五苓散”中的桂枝可以助燃虚弱的阳气,所以能够药到病除。
所以,如果你有喝了水就要小便,并常感口渴的症状的话,是可以试试“五苓散”的。但是如果没有常感口渴的前提,五苓散就不适合,应该找中药对症下药。——摘自此生安乐的新浪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