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糖平、二甲双胍是什么东东?
拜糖平、二甲双胍是什么东东?
两者都是化学合成物。
【拜糖平】
拜糖平即阿卡波糖。
阿卡波糖(Acarbose)为一种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它是一种化合物构成的分子复杂的低聚糖,其结构类似寡糖。
化学名:O-4,6-双脱氧-4[[(1S,4R,5S,6S)4,5,6-三羟基-3-(羟基甲基)-2-环己烯]氨基]-(-D-吡喃葡糖基(1→4)-O-(-D-吡喃葡糖基(1→4)-D-吡喃葡萄糖。
主要作用:配合饮食控制,用于:(1)2型糖尿病。(2)降低糖耐量低减者的餐后血糖。
这种非寡糖的“假寡糖”,服用后可在小肠上部细胞刷状缘处和寡糖竞争而与α-葡萄糖苷酶可逆地结合,抑制各种α-葡萄糖苷酶如麦芽糖酶、异麦芽糖酶、葡萄糖淀粉酶及蔗糖酶的活性,使淀粉分解成寡糖如麦芽糖(双糖)、麦芽三糖及糊精(低聚糖)进而分解成葡萄糖的速度减慢,使蔗糖分解成葡萄糖和果糖的速度减慢,因此造成肠道葡萄糖的吸收减缓,从而缓解餐后高血糖,达到降低血糖的作用。
长期服用,可降低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的浓度。
【二甲双胍】
二甲双胍的作用机制非常有内涵,共有以下5个通路:
1)通过抑制肝脏的糖异生降低空腹血糖;
2)同时通过提高外周组织(肌肉、脂肪)对葡萄糖的摄入和利用,降低餐后血糖;
3)能减少小肠内葡萄糖吸收;
4)促进脂肪酸进入线粒体进行脂肪酸B氧化,减少脂肪合成(适用于肥胖病人),从而减轻胰岛素抵抗;
5)改善糖尿病前期症状,提高胰岛B细胞对血糖的应答等。
阿卡波糖的作用机制相对单一,主要通过与小肠上部细胞刷状缘处碳水化合物竞争水解碳水化合物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各种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从而减慢碳水化合物水解及产生葡萄糖的速度,因此造成肠道葡萄糖的吸收减缓,从而缓解餐后高血糖,达到降低血糖的作用。
【要注意有不良反应】
拜糖平不良反应:
胃肠道功能紊乱。因糖类在小肠内分解及吸收障碍,而在结肠内由细菌作用于未吸收的糖类而导致胃肠胀气,如腹胀、腹泻和腹痛。有报道本品可引起肝细胞性肝损伤。伴有黄疸和转氨酶升高,停药可缓解。过敏反应、皮肤反应少见。
二甲双胍:
多见消化系统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消化不良等)、乏力、头痛;少见低血糖、头晕、皮疹、汗液增多、流感症状、体重减轻等;较为严重可发生乳酸酸中毒。同时二甲双胍可减少维生素B12的吸收,使用本药物时应当适当补充维生素B12。
阿卡波糖:多见消化系统反应如腹胀、腹泻等;少见皮肤及附件损害等;较为严重的有肝损伤、肠道梗阻和淋巴细胞性大肠炎。
总之,二甲双胍和阿卡波糖降糖效果肯定,二者各有亮点,有些情况下二者还可以联合使用以较好控制血糖水平,并延缓并发症发生。糖尿病朋友们注意不可盲目用药,应在医生指导下根据自身情况选择药物治疗方案方能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长期服用二甲双胍的危险性】
(1)本品累积可能发生乳酸酸中毒,一旦发生,会导致生命危险,因此应监测肾功能和给予最低有效量,降低乳酸酸中毒的发生风险。
(2)发热、昏迷、感染等应激状态,外科手术和使用含碘造影剂做检查时,应暂时停止服用本品,因可能导致急性肾功能恶化。
(3)本品与磺酰脲类药物、胰岛素合用时,可引起低血糖。服用本品时应尽量避免饮酒。易导致低血糖或乳酸酸中毒。肝功能不良者慎用。
(4)本品可干扰维生素B12吸收,建议监测血象。
长期大剂量服用二甲双胍,可能影响维生素B2、维生素B12、维生素C和叶酸等的吸收,造成贫血、毛细血管和周围神经损害,对微量元素钙、磷的吸收也有一定影响;已有报道滥用二甲双胍减肥导致严重低血糖的病例。
【双胍类药品族】
20世纪50年代末,苯乙双胍用于2型糖尿病的治疗,1957年二甲双胍用于临床。
但因双胍类药物所致的乳酸性酸中毒发生率较高,于70年代末已被许多国家禁止使用。
90年代以来,由于双胍类药物独特的治疗作用,二甲双胍又被重新广泛地用于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