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戏实验剧院课程建设 | 2020-2021第一学期《剧场空间的创造》课程全记录

课程总策划:伊天夫 沈亮

课程统筹:徐晨子

课程支持:演艺中心及教务处

文章回顾

2020.10.25

上戏实验剧院课程体系建设《剧场·造梦空间·综合空间》

剧场·造梦空间·综合空间  

2020年10月19日11点50分,上海戏剧学院在上戏实验剧场开创的《剧场空间的创造》系列课程终于开课了。这次的讲座由上海戏剧学院舞美系主任伊天夫教授主讲。

本次讲座为上戏实验剧院“舞台综合教学示范中心”《剧场空间的创造》课程体系建设的第一讲。在本次讲座中,伊天夫教授分享了剧场空间是一个“剧场·造梦空间·综合空间”的概念。伊天夫教授通过英国舞台美术家及导演帕梅拉来上戏剧场参观,看到剧场黑空的空间,说“这就够了,在这空黑的空间中,一束光照射进来,这是一个非凡的造梦空间。”引申出话题“剧场·造梦的空间”。在剧场观剧的体验中,造梦者和观梦者都获得无尽的梦想与遐思。而完成这个造梦的过程,需要文本、演员、空间和灯光等诸多戏剧元素的综合参与才能完成。

文 本

文本是戏剧一度创作,它是戏剧创作的出发点。没有文本,我们便没有凝聚力,便没有中心。戏剧文本的世界就是创造意义的世界。这个意义世界与我们的生活世界是一种“平行世界”的关系。在传统戏剧剧场中,故事特别重要,它所产生的悬念所引起的观众期待,使观众会身陷其中,期待着结局,期待着发现……因此,没有文本,就没有成“梦”的出发点。

话剧《情人的外衣》  导演:彼得·布鲁克

演 员

最早的演员就是吟游诗人,他们唱着祖先的传说,传递着祖先的精神。他们“演”着心中的自我,也模仿着他人。在模仿过程中,遵循约定俗成的“假装”。演员在剧场空间活动中,承载了文本的精神,表达了人的思想,所以戏剧演出中最重要的是“人”。铃木忠志说“身体就是文化”,正因为演员表演中身体所凝练的文化,成为戏剧剧场活动的主宰。

话剧《鸟人》  导演:林兆华

1993年北京人民艺术剧院

空 间

在这个剧场空间中,分为供演员表演的主舞台和提供景物迁换的副舞台。副舞台远远大于主舞台,隐藏着大量的舞台机械设备。它们为造“梦”提供着非凡的手段。

这是一个变化的空间,每一个戏剧空间都不同,它们创造了纷繁多样的、独特的、各不相同的戏剧世界。它可以是以生活的方式,创造“真”的戏剧世界;也可以是以暗示的方式,创造意象的戏剧世界;也可以是以抽象的方式,构建观念的戏剧世界。

我们在这个空间中的创作手法既可以是“贫困的”,以表现思想的锐度;也可以是“富裕的”,创造令人震撼的戏剧世界。

如果没有这些空间,“梦”将是另外一番景象。

歌剧《吟游诗人》

导演、舞台设计、灯光设计:斯特法诺·波达

灯 光

在造梦空间中,灯光是一个重要构成要素。灯光通过照明、氛围、塑造三者有机融合,参与戏剧空间的创造。照明是关于看得见,看得清,是通过视觉获得戏剧信息的唯一条件。氛围主要是指把规定情境中,人物内在思想、情丝外化出来,以此帮助演员去创造角色的生活情感。我们强调塑造,就是要把被塑造的物体主要的特征突出出来,以此强化物体的形象。它创造视觉注意力,创造视觉画面焦点。

音乐剧《悲惨世界》  导演:崔佛·南

Q & A

同学提问:能否解释一下您对“剧场性”的理解。

伊老师答疑:简单的概括“剧场性”,就是运用我们的剧场手段进行的戏剧实践创作。

同学提问:请老师介绍一下舞台灯光和影视灯光的差别。

伊老师答疑:舞台灯光和影视灯光的对象不同。前者是以我们的人眼为对象,后者是以摄像机为对象。人眼对于光比的阔域较大,而摄像机会削弱光的对比度。

小结

伊天夫教授最后总结说,戏剧空间中是由各种材质、各种物体所组成的立体的意象空间。我们在运用文本、演员、空间和灯光等各种戏剧构成要素进行综合创作过程中,强调对文本精神、演员行动、剧场手段的理解和运用,共享这个剧场·造梦空间。当我们在梦境中的某一点神会的时候,这个梦就像一颗种子,种进了观梦者的心田。这是一颗审美的种子,它在心中会成长,那就是在观剧的体验中,获得无尽的梦想与遐思。

开放剧场,使学生能在剧场中感知戏剧、学习戏剧,为上海戏剧学院卓越戏剧人才的培养提供了一条探索之路。

谢  谢

文章回顾

2020.11.3

上戏实验剧院课程建设卢昂《多幕剧演出创作——以〈军歌〉为例》

本次讲座中,卢昂教授的讲授主要有两大部分:首先是对《多幕剧演出创作》课程做了介绍,其中包括课程内容与目标、教学设计与方法、课程创新与特色、教学成效与评价等等。其次,正好以2019年学校创排的国艺术基金项目、即将在上戏实验剧院上演的大型原创话剧《军歌》为例,就其创作与排演进行了细致地讲解,同时请《军歌》剧组为同学们现场展示了剧中几个精彩的场面,讲演结合,形象生动,让同学们更加直观、真切地学习体验多幕剧的演出创作。

关于《多幕剧演出创作》课程  

《多幕剧演出创作》是上海戏剧学院“戏剧与影视导演”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目的是通过对经典中外剧本或原创作品的分析、创作、排练及演出,使学生全方位运用导表演基础学习的各种艺术方法和手段,深刻地洞察和发现社会和人性的丰富与多彩,更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艺术想象和创造能力,了解并熟悉导演二度创作的全过程,真正掌握创造舞台演出艺术完整性的方法和能力。

该课程内容是十分丰富的,常常被称为“航空母舰式课程体系”,主要是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让导演专业的学生自主选择或原创演出文本,深入分析、讨论并开掘作品内在的思想内涵及演出的现实意义,寻找并确立该作品独特的艺术风格及演出样式,同时与舞美、灯光、造型、音效等一起完善未来演出的视听形象系统,进而制定排练及合成演出计划。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分场排练,同时还将扮演剧中所有角色。完成连排后,和舞美系师生一起进入剧场装台、合成、宣传及演出。特别需要强调的,导演系学生的多幕剧演出创作常常选择原创作品,在专业教师的带领下深入生活、寻找素材、集体研讨、自主编创。

课程经过60多年长期探索和历史积淀,已形成了相应的特色:一、思政建设和专业教学创造性结合;二、民族化与国际化相结合;三、原创剧目与经典作品相结合;四、课堂教学与国家项目及国际艺术节相结合。同时通过不断创新、改善,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主要体现在“出人出戏”——佳作连连、新人辈出。作品方面:原创作品如《菩萨岭》、《不要担忧》、《邮差》、《我不是潘金莲》等等,以及这次课程中要重点介绍的大型原创话剧《军歌》。人才培养方面,近年来导演系毕业生屡获国家级艺术大奖,如白皓天(现为国家话剧院导演)执导的原创话剧《谷文昌》,于2019年获得中国戏剧节“文华大奖”及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国际化拓展方面,导演专业本科生每年都有优秀毕业生考入欧美顶级艺术学院研究生,如美国UCLA大学每年全球只招收3名研究生,而上戏导演系连续五位本科毕业生都考上UCLA研究生。

 关于大型话剧《军歌》的创作与排演 

《军歌》是国家艺术基金大型舞台剧创作项目,它与导演系学生《多幕剧演出创作》的课程衔接,给学生最大的资源和平台,积极打造国家级的精品佳作。该剧表现的是1937年日寇侵华猖獗的时候,国家危难,民族危亡,一大群来自华夏大地的文艺青年奔赴延安、投身鲁艺的历程与磨难,最终以音乐家郑律成创作《八路军进行曲》(军歌)点题。为了排好这个国家级创作项目,导演团队带领导16全体同学奔赴延安,深入鲁艺感受时代气息,并于2019年6月在上戏实验大剧院演出,入选上海市“建国70周年优秀剧目展演”活动,并获得2019年上海市舞台艺术作品评选展演“优秀作品奖”(戏剧类榜首)及表演“新人奖”。

 讲座现场 

滑动查看更多

讲座现场,《军歌》剧组为同学们现场展示了“抗战救援”、“初到延安”、“鲁艺学艺”“战场冲锋”等精彩片段,让同学们真切感受《军歌》的艺术呈现,体验该剧是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中,利用综合的艺术手段进行艺术创造与表达。

此外,卢昂教授的讲授中还讲到了导演需要具备的三大素养与能力:

一、敏锐分析与深刻开掘的思辨能力;

二、独特演出样式的构思与创造能力;

三、全面整合各个艺术部门创作的整合能力。

文章回顾

2020.11.5

上戏实验剧院课程建设胡佐《舞台设计——以〈军歌〉为例》课程回顾

舞台设计——以〈军歌〉为例  

 前言 

本期上戏实验剧院课程建设《剧场空间的创造》请到了上戏舞台美术系胡佐教授,以他担任舞台设计的国家艺术基金剧目《军歌》为例,为上戏师生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讲座。

本次课程不仅是一次剧目舞美设计创作分享,也是一场与众不同的课程思政教学。多幕剧创作作为舞台设计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大“难题”。胡佐教授以话剧《军歌》舞台设计创作的案例分享,不仅是因为《军歌》作为一部现实主义题材的话剧,共有6个场次,同时在每个场次中又有多个用于过场的场景,包含序幕以及尾声多达十几个场景,是部典型的多幕剧,也因为《军歌》本身所具有的历史价值,弘扬爱国主义情怀,是最好的课程思政的载体,有助于教授专业课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融入真善美。

 话剧《军歌》剧情简介 

由上海戏剧学院出品的大型原创话剧《军歌》,该剧获得了2018年国家艺术基金立项资助以及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重大文艺创作资助。《军歌》主题反映了延安时期青年文艺救国的一次伟大长征,它讲述了1937年上海打响“八一三”抗战,在音乐领域才华横溢的朝鲜青年郑律成受老兵梁大坤引导,跟随一支青年队伍,奔赴延安。在延安,他的音乐才能得以充分发挥,先后创作了《延安颂》、《延水谣》,唱遍边区和前线,并通过创作与丁雪松结缘。在公木老师的热情鼓励及老虎团团长郝胡子的邀请下,郑律成开始为老虎团谱写一首能够击退日寇、打败所有外国侵略者的英雄军歌。

 正文 

本次课程胡佐教授意在讲授

多幕剧中的舞台设计技巧与方法

故提出该技巧与方法

需要重点解决的以下两个问题:

 一 

如何创新?

设计创新并不是凭空想象、天马行空,尤其是现实主义题材剧目的创作更需要依托事实依据。这需要我们一方面从戏剧事件中找出路,另一方面从素材中找寻形象,以及对《军歌》戏剧事件背景下的党史的熟知

01

从戏剧事件中找出路

1、对戏剧动作的分析

舞台设计的基本功能:组织戏剧动作的空间帮助演员进行表演 。因此学会对戏剧动作进行高度概括尤为重要。首先需要梳理剧中动作线,找寻分析剧中主要动作,对每一个事件以2-3个字进行高度概括。以《军歌》为例,根据剧本内容的场景和人物内心情感变化进行分析,告别、争执、惹祸、表白、筹备、遇袭、立志、涌动、迸发,这九个动作构成《军歌》的主要动作线,其次为了帮助演员有效地表演,需在庞杂的动作线中找出核心动作。通过对剧本分析,《军歌》主人公郑律成行动路线从上海到战场到延安;在延安创作军歌时期人物情感也一直不断向前推进;抗击敌人时士兵们的奋勇向前,以上的三个方面得出《军歌》的核心动作为“行进”。

2、对人物情绪的分析

动作分析离不开人物情绪的分析。《军歌》主人公郑律成的人物情绪体现为:1.个人情感逐渐成熟:郑律成作为朝鲜人,参加中国的抗日战争,谱写一首情绪激昂的军歌,这段历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他在思想情感上不断成熟的心路历程就是它的情感路线。2.理想信念逐步鉴定:一开始的满怀激情,到中间的不断遭遇挫折,到最后的受到鼓舞重拾信心找回激情,并最终创作出军歌,郑律成的理想信念逐渐逐步地坚定起来。3.创作能量逐步集聚:军歌创作过程初期的不知所措,无从下手,通过与恋人、同事和战友们的交流,创作逐渐有了方向,战友们的英勇就义,不顾生死地向前战斗促使郑律成的情感迸发最终完成创作。

3、对事件环境的分析

《军歌》中上海、延安、战场作为完全不同的地域环境。上海繁华、延安厚重、战场残酷,解决三个完全不同的地域环境需同时出现在舞台上的这个难题,需要找寻三者的相似特征和场景联系。不管是上海,还是延安及战场都处处存在防御工事。防御工事是三者的共同特点。因此台口两侧皆设计了布满子弹孔样式的防御工事,以达到三者之间共存的关系。

02

从素材中找寻形象

除此之外,从素材中找形象是十分有效的设计技巧,在延安当地采风作为直接素材以及文献资料的收集作为间接素材,可以帮助设计者有效地获取设计元素。如陈树东的布面油彩《延安鲁艺的一天》的画面厚重感作为间接素材给予了创作灵感,通过对延安场景的高度概括及提炼,设计中凸显了黄土高坡、窑洞、大礼堂的厚重之感,为之后的设计创作打下基础。

滑动查看更多

03

从党史中悟真情

红色题材的文艺作品中如何在舞台上塑造出真实可信,感人至深的艺术形象是对创作者的重大挑战。设计者需要加强对党和国家历史的深层次的认识和思考,从而将历史的质感和当代审美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设计话剧《军歌》需要不断阅读党史、文献资料等,通过对党史的学习与历史资料的阅读得出了一个强烈的设计意象:道路,一条中国革命艰难曲折的道路。

 二 

如何解决空间转换?

解决空间的转换是舞台设计中的重要任务也是多舞剧舞台设计的难题之一,解决空间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01

设计思维的转换

1、是创造戏剧空间而非博物馆  

《军歌》作为一部革命历史题材的作品,设计创作的是具体事件的一个戏剧空间,通过艺术提炼与概括,不仅展现戏剧事件的环境,帮助演员有效表演,也反映剧本核心内涵和人物情感。因此并不是建造以真实还原历史事件供人参观的一个革命历史博物馆。

2、避免分析性设计思维  

传统的分析性思维,即逐一,孤立性设计出剧本中所有的场景,每一场景相对独立,彼此之间并无联系,这种设计思维容易导致庞杂的描绘性布景,演出中会因为频繁的换景而破坏演出的连续性。

3、当代舞台设计的综合思维

综合思维是当代舞台美术家喜爱的创作方法。综合思维是将所需的所有视觉因素高度提炼与概括,设计形成一个适应全剧需要的结构体。在话剧、歌剧、舞剧、戏曲中都应从综合思维的思考角度出发,才可能设计出富有艺术价值的艺术作品。综合思维的切入点并不固定,是多元化的。《军歌》中的室内场景的表现可以从建筑本身出发,运用局部代表整体的设计技巧,用局部形象引导观众联想;或从戏剧情境、动作,人物情绪出发,以剧本主题角度为思考点,这都是综合思维中非常好的思考模式。

02

综合的空间结构

综合的空间结构建立有着固定式、半固定式及活动式三种,其中半固定式是较常接触的一种且范围较广。半固定式是固定式和活动式的结合体,既有固定式的结构存在,也有活动式的因素。《军歌》中台口两侧是固定式的假台口结构贯穿全剧,活动的是主舞台区域不时运转的转台,为适应不同场次需求的上下升降的景片,以及各个场次的不同道具。

以下两个案例能够更进一步讲清楚上述的设计技巧与手法:

案例一 :苏剧《国鼎魂》

运用上述的设计技巧与手法,根据苏州园林环境特征高度概括场景视觉元素的核心:窗片墙。窗片墙既能体现戏剧事件发生的地点:苏州;同时窗片墙作为活动式设计,在演出中不断组合变化从而体现本剧的情感之一:主人公的自我防卫。

点击观看下方视频

案例二:越剧《王阳明》

设计创作的出发点与《国鼎魂》《军歌》不同,从人物情绪、意蕴出发,环境次之。以王阳明的心学形成的心路历程为角度构建一个高度抽象的空间。

点击观看下方视频

03

《军歌》 设计方案

设计立意:

整体空间结构围绕一条路展开。这是一条中国革命艰难曲折的道路 一条军歌创作之路,是一群热血青年成长之路。为了使这条路更具意味更有张力 ,主体结构采用同心圆转台的形式 。来表现一个具有历史感的陕北高原厚重的黄土高坡。为了体现上海、陕北 、战场单个不同空间之间的联系 利用实验剧场的条件,在舞台两侧各构筑了一个防御工事,同时在舞台前区用错落的台阶平台延伸至观众席,进一步扩大和丰富了舞台空间。在全剧空间转换方面,通过高坡的转动结合局部移动、升降景片,在与戏剧动作高度融合中完成各种变化。

 讲座掠影 

胡佐老师讲座现场

 结语 

话剧《军歌》经过三轮演出,受到观众好评,它不仅让当代年轻人重遇了革命时代的文艺救国之路,更让当代年轻人深刻领悟了文艺中的长征精神。胡佐教授以《军歌》为例所讲述的多幕剧的舞台创作设计技巧,不仅让我们了解当代舞台美术家的创作思路,学习了设计多幕剧所需要的思维和设计技巧,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与专业课结合的课程思政的魅力。

文章回顾

2020.11.9

上戏实验剧院课程建设沈倩 《灯光设计创作与体现——以〈军歌〉为例》

灯光设计创作与体现

——以《军歌》为例  

 前言 

本次课程主要以多幕剧《军歌》为例,分析灯光设计在综合演出空间、情节、演员等诸多戏剧因素分析之后,如何在不同场景发挥各自的功能。

灯位的布局是完成舞台灯光设计的基础,灯具排列方式和数量取决于灯光设计依据剧场条件对演出画面构想的把控,或是实现单独区域照明的精准控制,或是保证表演区域的整体照明,又或是通过改变光斑颜色、大小、形状等属性满足特殊效果需求。

舞台灯光设计的精髓是“既有一定之规,又无一定之规”,灯光设计必须具备从多种可能性中选择适合特定演出需要的灯光语汇的能力,实现视觉效果的最优化。

滑动查看更多

针对《军歌》这样振奋人心、主旋律鲜明的红色题材戏剧,在光位的选择,光色的运用,光区的把控,节奏的变化上,做了一些特殊处理,以更好地烘托戏剧情绪。

 一 

用光塑造英雄人物

由于舞台空间的局限,通常会在舞台的中间装地逆光,这种装饰光有很强的戏剧性,在《军歌》中很多战争场面都用到了地逆光,视觉效果非常强烈,由下往上、由后往前的对演员进行投射,暗示战士冲锋的方向,营造一种高大英勇的英雄形象,产生强烈的视觉效果,是各种光位里面表现力较强的一种。

演出最后英雄人物郑律成手持小提琴,站立在舞台中间,在整体的氛围光基础上,赋予特有的暖白定点光,创造视觉焦点,突显主角,外化了人物形象与特征。

 二 

用光营造战争环境

整部剧战争场面的光色多选择能振奋人心的色彩,例如红色、金色、白色。红色是革命、鲜血、激情昂扬的象征,一方面呼应了《军歌》的主旋律,另一方面也体现战争的残酷和激烈。

天幕在整个舞台的视觉画面里面占有了非常大的面积,当舞台后区天幕用天排灯均匀染上红色后,整个舞台紧张激烈的氛围就显得极其突出。同理简单改变天幕光色彩,整个舞台的视觉效果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例如从战争时的红色到战争后的蓝色,从激昂到悲凉,巧妙实现了戏剧情绪转化。

从光位来说,战争画面较多运用地逆、侧光等视觉效果强烈的光位。侧光在烟雾的作用下呈贯穿舞台的画面效果,有节奏的进行光束律动,制造了战争混乱、硝烟弥漫的气氛。当音效的枪炮声与两侧地逆频闪效果相结合,又是另一种化学反应。

滑动查看更多

事实上,舞台上大部分的光位都有其常规用法,但同时也有别出心裁的创新,当光的元素,音乐的元素,空间的元素,演员的元素等相融合,会产生一种合力,这种综合的感染力,就是戏剧演出最终呈现给观众的完整状态。

文章回顾

2020.11.12

上戏实验剧院课程建设冯燕容《化妆设计实践——以〈军歌〉为例》

化妆设计实践——以《军歌》为例  

 前言 

在本期上戏实验剧院课程建设《剧场空间的创造》系列讲座中,上海戏剧学院人物造型设计专业副教授冯燕容老师对剧目《军歌》的人物造型的创作过程进行了精彩的阐述。

冯燕容老师以《从〈军歌〉谈写实风格戏剧人物造型的设计与实践》为题,从设计思路谈起,直至造型的实际呈现,最终对写实风格戏剧人物的设计总结出自己的一套创作经验,生动的为各专业同学再现了创作心路历程。

 正文 

 一 

设计思路的创新

冯燕容老师谈到,对于《军歌》这类主旋律题材的戏剧作品,首先要抓取的三个关键词是:红色文化、红色基因、红色传承,由此构成创作上的整体基调。而考虑到现如今观众的审美习惯,如何在历史的厚重中找到青春的气息,传达出蓬勃的希望,这是本次人物造型创作应该有的创新之处。因此冯燕容老师确立了应在共性的基础上传达出个性表达,在写实风格上达成一种时代性创作的设计理念。

在此基础上,开始着手剧本分析。由于本剧目中的主要人物都有历史原型,因此在背景解读部分更需要求证史料。守正创新,是我们新时代创造的根本理念。

而在寻找艺术表达语汇的部分,则是通过对经典主旋律题材艺术作品的分析与总结,对艺术风格的呈现进行反复斟酌。力求准确识变、科学应变、 主动求变,在把握规律的基础上实现变革创新。

 二 

“大舞美”概念

“大舞美”,即整体舞美风格的和谐,达成一种相得益彰的视觉体验。冯燕容老师谈到:“戏剧过程是一幅幅动态的画面,每个戏剧人物都是画面里运动的点、交错的线和变化的面。”因此与舞美部门创作风格统一,与灯光部门进行沟通与协调也是设计中的重要一环。

 三 

了解演员,塑造人物

剧作家所创造的形象,要由演员进行二度创作进入舞台形象或者是荧屏形象,也就是角色创造。人物造型设计的任务就是从外形上帮助演员缩短自己与角色的距离,使之接近和符合剧中人物的特定形象,因此人物造型不能离开演员。演员是人物造型的创作载体,离开演员,表演艺术的人物造型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熟悉演员是进行人物造型艺术创作的重要环节。

在《军歌》人物造型的创作中,不仅贴合角色的造型需求,更结合演员自身的外形特点,使演员形象和角色形象达到完美融合。

 四 

写实风格设计方法总结

一.写实风格的人物造型原则:

不改变基本原形

适度美化

与时俱进

二.写实风格的人物造型误区:

随便主义

拿来主义

复制主义

三.写实风格的人物造型设计:

1.资料的取舍性

(历史资料的收集、解读和取舍,真实中求美感)

2. 设计的思想性

(创造符合人物心理变化和性格塑造的外貌呈现)

3. 创作的时代性

(当下时代和地域观众的审美体验和影响)
4. 细节的精致性

(注重细节处理典型样式,缺乏精致就无品质)

 结语 

冯燕容老师在讲座的最后引用波兰导演艺术家克里斯蒂安.陆帕的一句话作为结尾,“电影是讲故事的媒介,戏剧更像是仪式。 在这仪式中,人有可能获得一种觉悟。”《军歌》的人物造型正是以这种崇敬般的心情来进行创作的,通过戏剧的方式再现这段历史也提醒着每一位戏中人和台下人,勿忘历史,砥砺前行。

1945年,中国赢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2020年,中国赢得了抗疫战争的胜利。红色基因流淌在我们的血液里, 传承红色文化,立足文化自信,只要我们胸中有大义,心中有人民,戏中就能有乾坤。

文章回顾

2020.12.2

上戏实验剧院课程建设石昊《剧场的故事——古希腊戏剧演出空间的当代表达》

剧场的故事

——古希腊戏剧演出空间的当代表达

 前言 

在本期上戏实验剧院课程建设《剧场空间的创造》系列讲座中,上海戏剧学院舞美系舞台设计专业的石昊老师,为我们演讲了主题为“剧场的故事——古希腊戏剧演出空间的当代表达”的讲座。

本次讲座中,老师带我们领略了2500年前古希腊剧场的起源与发展,介绍了古剧场结构、机械设备、造型艺术,演出形式等,详细分析了的古希腊戏剧演出空间的当代性。学习戏剧历史,需要带着当下的意识去追溯——“古为今用,东西对话”互融互鉴的创作理念,这给同学们带来了新的思考,呈现了一堂生动形象的剧场课程。

 正文 

01

古希腊戏剧剧场的形成与发展

首先,古希腊戏剧把民间歌舞、史诗、抒情诗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独特的演出体系。演出开始是剧情介绍,接着是进场歌,然后以剧中人物对话为主的演出与合唱交织进行,展开矛盾形成演出主体,穿插抒情诗,调节气氛。演出最后,剧中人物和歌队相续离场,整个演出类似于音乐歌舞剧。这样规模巨大的露天演出形成了独特的希腊剧场。

其次,是关于古希腊戏剧式形成的过程:在希腊各地及岛屿上都有圆形打谷场,秋收时在此打谷,也用于跳舞,很可能这是最早的希腊剧场的遗址。观众席的雏形则是利用天然的山坡,后来天然的山坡作为基础,在上面建立起圆看台。

观众席

打谷场

02

古希腊剧场建筑结构与造型艺术

这一环节主要以埃匹达鲁斯剧场(Epidaurus)为例,这是一座建于公元前350-340年希腊普化时期的剧场,位于伯罗奔尼撒东北部的一座希腊古城,保存最完整的希腊剧场。为了向同学们更加具体形象地展示这一节内容,石昊老师利用了视频和模型全方位地解释了埃匹达鲁斯剧场建筑结构(更衣房/景屋,圆场、圆看台组成)、声场设立的科学性、剧场设备(车台、起重设备、霹雳器、闪光器)、造型艺术(面具、服装)。

埃匹达鲁斯剧场

舞台机械部分

03

古希腊戏剧演出于造型的当代表达

关于古剧场演出的当代表达,以雅典埃匹达鲁斯艺术节为例。详细介绍了在古剧场演出的优秀剧目,比如德尔斐古剧场上演的《特洛伊女人》(著名希腊导演特佐执导)、阿提库斯音乐场演出的《波斯人》。另外,还有当代日本古典音乐节演出剧目《俄狄浦斯王》,(乔治·西平设计,朱莉·泰摩尔导演)。以及2004雅典奥运会开幕式中的古希腊造型。最后,还提到了特佐导演独特的表演训练方法,这是古希腊表演艺术的现当代表达。

德尔斐古剧场上演的《特洛伊女人》

04

古希腊戏剧与中国戏剧的相融互鉴

讲座最后,石老师向同学介绍了中国舞台上最早的古希腊戏剧萌芽,以及新中国成立后新时期古希腊戏剧中国版的演出,这些演出不仅带给了中国观众深入了解古希腊的一条捷径,也表明了中国戏曲演绎古希腊悲剧是东西方戏剧融合的尝试。中国戏曲上演的古希腊悲剧不仅在国际舞台上点亮了中国式古希腊表达,对于国内戏曲界而言,就是要求创作者在当代语汇下对古希腊戏剧的当下思考,以及新时代中,如何让古希腊戏剧与中国戏剧能够更有效的互融互鉴,提出了新课题。

《王者俄狄》浙江京昆艺术中心(京剧团)

《鸟》设计图

 结语 

随着现代社会中西方交流加深,当代希腊的戏剧与中国戏剧正并肩同行,与各地的戏剧形式进行交融,这是中国传统内在发展的需要,也是世界戏剧发展的必然趋势。如何在这样的环境中将中国戏剧中诗的语言与历史悠久的古希腊戏剧形式完美融合并创新,这是我们当代创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课程图片部分来自网络

浙江京剧团、《古希腊戏剧在中国的改编与演出-跨文化戏剧的求索之路》杨诗卉

文章回顾

2020.12.14

上戏实验剧院课程体系建设李旭《策展人说》课程回顾

 《策展人说》 

 01 - 前 言 

在本期上戏实验剧院课程建设《剧场空间的创造》系列讲座中,知名策展人李旭老师,为我们演讲了主题为“剧场的故事——策展人说”的讲座。

本次讲座中,李旭老师详细分析了策展人的职位以及谈及他对未来策展的思考,这不仅给同学们带来了新的视野,同时呈现了一堂生动形象的剧场课程。

 02 - 正 文 

01

何谓策展人?

何谓策展?

(一)策展人的定义

策展人,英文通称 Curator,原指博物馆、美术馆的馆长、藏品管理者,现在的通行含义为展览策划人。一个大型项目的完成,有时须组建策展团队或策展组,英文名称为 Curatorial Group策展,即展览策划,是策展人与策展团队从提出主题创意到展览结束的所有必要工作项目。简而言之,是指一个展览的全过程。

(二)策展人身份的缘起

1968年,哈罗德·史泽曼在瑞士策划了“当态度变成形式”这个展览,开启了策展人的时代。“活在脑中:当态度变成形式:作品一观念一过程一环境信息”,实现了观念艺术在美术馆里的合法性。他在大量走访艺术家的基础上选取作品,让展厅里的作品与文献组合成全新的叙事体系。这是一个从信息集结走向知识生产的过程,是在作品之上的再创造。1970年代之后,策展人开始在欧美大展上全面崛起,对国际当代艺术格局产生影响。

策展人制度的建立,让艺术展览越来越学术化,具备了更多的思想性,进而有了超越视觉的形而上追求1990年代初期,策展人这一身份概念被传入中国,迅速影响到了从民间到官方的展览结构理念。

(三)策展人的分类

独立策展人: 又称职业策展人、自由策展人,是以策展服务和咨询为职业,以策展费用为主要谋生手段的人。

机构策展人: 供职于某一机构,本职工作为策划执行展览项目,除工资福利和项目津贴外不单独收取策划费用。

兼职型策展人: 本职工作、谋生手段与策展无关,主要身份为人文学者、大专院校教师、媒体人或艺术家等。

四)策展主题的分类

文史哲主题

(较为虚幻宽泛的主题需要作品的强大向心力)

历史回顾

(以时间轴、编年史的方式展开资料翔实的叙事)

艺术品种及媒材、色彩等主题

(边界必须清晰)

个案研究

(回顾展或阶段风格主题展)

艺术团体展

(须突出演绎该团体的个性风格)

年龄段的针对性

(成人与儿童的展览表达方式非常不同)

女性艺术展

(深耕性别特征的同时超越狭隘的性别意识)

少数民族艺术展

(须充分了解民族习俗与禁忌)

周期性大展

(双年展、三年展等须注意主题的说服力)

国际引进展

(应对本土需求做充分调研,不能盲目进口)

国际输出展

(对目的地做充分调研,满足在地观众期待)

公共艺术展

(针对特定时空,策划永久性或临时性项目)

(五)策展人的素质

1.有关文化艺术史和当代艺术资源的全面知识体系

2.出色的感受力和表达力 (口头、书面和外语)

3.空间想象力 (为空间选作品/为作品选空间)

4.优秀的行政组织能力和团队管理经验

(智商和情商兼备)

5.整合社会资源的能力 

(场地、赞助和宣传达成双赢、多赢)

(六)强策展与弱策展

强策展,是指策展人对展览主题、作品选择和呈现方式等方面拥有绝对控制权,展览中一定比例的作品甚至是为主题量身定制的。

弱策展,是指展览内容和作品已定,只是聘请策展人为展览提升学术性和说服力而已,其工作内容一般仅为撰写前言和站台讲话。

强和弱,都是策展人、主办机构与艺术家在达成特定需求的博弈之后所取得的默契,多为与名利有关的选项。

02

策展

全过程

PART-1

策划展览主题,勘察展览场地

(要具备空间想象力)

PART-2

撰写展览方案

(主题叙述、展览结构、预算及时间表等)

PART-3

联络走访艺术家、收藏家、可借展机构及赞助商资源遴选确认参展作品

PART-4

签订借展合同根据走访情况细化修订展览预算制定执行时间表

PART-5

与出资方谈判预算执行细节(须涵盖展后恢复场地的费用)

PART-6

了解必要的展览申报程序(国际项目必须确认报关批文通关效率与押金缴纳等事宜)

PART-7

撰写主题文章、展览前言、展览预告

PART-8

组建出版编辑组,落实租稿、翻译及主视觉设计任务

PART-9

监督各类出版物编辑,落实终审稿件

PART-10

审核新闻发布稿、请柬、海报、标签卡等图文内容

PART-11

落实场地设计图(搭建、作品定位、灯光,多媒体等,建构作品间的呼应关系,尽量避免矛盾冲突)

PART-12

选择布展公司、特殊灯光设备、多媒体设备、衍生产品供应商(竞标或谈判,平衡制作成本与展览效果)

PART-13

选择运输、保险供应商(竞标或谈判)

PART-14

选择导览、资料片拍摄供应商(竞标或谈判)

PART-15

现场指导搭建与布景(注意环保与安全问题)

PART-16

展品定位的最终调整(注意控制返工成本)

PART-17

调试灯光、多媒体及机械装置效果(尽量符合最初设想)

PART-18

导览系统确认(标签卡、说明文字、导览册、语音导览等)

PART-19

制定宣传推广及开幕式方案

PART-20

制定嘉宾接待方案,组建接待团队或购买服务策划组织论坛、研讨会(国际项目可能涉及大量翻译任务)

PART-21

布置会议文字的记录与调整工作新闻发布会发言,接受媒体采访

PART-22

开幕式发言现场导览(须设计出媒体,VIP及普通观众等不同层次)酒会,晚宴讲话专题讲座、对话、放映、工作坊及系列教育活动

PART-23

媒体资料采集、展场及活动记录、资料片拍摄剪辑完成监督撤展、退件及一次性授权作品的销毁工作答谢艺术家、收藏家、赞助商,汇集未来项目可能性

(一)涉外展览项目注意事项

来自外国以及我国港澳台地区的展览必须提前向地方政府的文化主管部门提出申请批文或书面报备展品数量较多的境外展览必须向国家文化部申请,开幕前地方政府的宣传部门可能进行意识形态方面的终审取得批文海关方可放行,展品出入境清单必须保持一-致对于不享受特殊优惠政策的机构,海关可能会对展品收取高额押金

(二)展览安全注意事项

对展品及观众人身安全进行预估,做好相关防护及标识大量使用易燃材料的展品须通过公安消防部门的现场评估观众疏散通道宽度、高度一般均须保持在2米以上展厅内未经特批不得使用明火,不建议活体动植物进展厅过于狭小的展览局部空间须对观众采取限流措施光线过暗的空间内部,台阶须有辅助照明....

(三)好展览的标准

创造力:观念能量、独创价值

形式感:视听效果、观展体验

整体性:主题清晰、叙事完整

完成度:实现难度、完美程度

影响力:公共意义、媒体覆盖

营利性的网红展必须考量票房、衍生品和

会员卡销量等指数

(四)策展新人的特别注意事项

1.预算控制(全部成本须经供应商审核方可成立)

意识形态管理(所有展出、印刷图文内容及视频内容皆须注意)

2.观展体验的预判(布光、声音控制及整体观展节奏)

3.展场设备的维护(整个展期内电子设备和机械装置的运转)

4.各部门时间表的整合(切 忌顾此失彼)

5.权力分配(与展览主办机构务必提前约定)

6.自我管理(生理与心理的健康平衡)

7.团队管理(正确处理所有成员间的人际关系)

8.风险预判(事故处理与危机公关)

9.社交礼仪(谨慎应对各类待人接物的需求)

(五)策展人的职业伦理

1.策展人不是经纪人,不得参与艺术品销售(帮助博物馆、基金会等非营利机构做收藏咨询除外)。

2.策展人不是商业机构和品牌的代言人(为单一品牌做历史回顾展览及推广活动的情况除外)。

3.画廊老板没有做非营利机构策展人的资格(自己画廊里的展览活动除外)总之,吹哨不踢球,踢球不吹哨。

(六)策展新人培育攻略

1.加强知识储备(学习一切可能用到的知识和技能

2.深化了解在地艺术资源(美术馆、画廊、博览会等)

3.争取打工机会(在专业机构里寻求做志愿者和实习生的机遇)

4.报名参加青年策展人竞赛(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们形成创作群体)

03

结尾

感谢大家的关注与敬请期待下次课程

我们下期再会

文章回顾

2020.12.24

上戏实验剧院课程建设潘健华《剧场的故事——芭蕾舞剧及剧场演出管理意识下的服装创造》课程回顾

  剧场的故事——芭蕾舞剧

 及剧场演出管理意识下的服装创造  

 前言 

在本期上戏实验剧院课程建设《剧场空间的创造》系列讲座中,上海戏剧学院舞美系舞台设计专业的石昊老师,为我们演讲了主题为“剧场的故事——古希腊戏剧演出空间的当代表达”的讲座。

本次讲座中,老师带我们领略了2500年前古希腊剧场的起源与发展,介绍了古剧场结构、机械设备、造型艺术,演出形式等,详细分析了的古希腊戏剧演出空间的当代性。学习戏剧历史,需要带着当下的意识去追溯——“古为今用,东西对话”互融互鉴的创作理念,这给同学们带来了新的思考,呈现了一堂生动形象的剧场课程。

 正文 

芭蕾分二种:古典芭蕾与现代芭蕾

古典芭蕾是一种纯肢体表现艺术,在一定程度上类似于体育的肢体运动。

现代芭蕾很鲜明的形式就是哑剧+舞蹈,融入故事情节后就变成了剧目。现代芭蕾有很多戏剧的成分,爱恨情仇皆有。西方理论家把古典芭蕾叫做歌剧插舞蹈。以现代的样式演艺,表现形式越来越多元,各种艺术形式交杂融会贯通。所以对于芭蕾首先要搞懂对象,才能提出你的艺术主张

现代芭蕾的关键人物:加吉列夫、尼金斯基(尼金斯基是现代芭蕾演员的代表,罗丹专门为其铸造雕像)

加吉列夫

尼金斯基

01

加吉列夫:

现代浪漫芭蕾舞剧的奠基人

加吉列夫被称为现代芭蕾之父,可以说没有加捷列夫就没有现代芭蕾舞剧的辉煌。他是俄罗斯剧团经理,1909年在巴黎创办俄罗斯芭蕾舞团,担任舞团领导,直至去世。

加吉列夫57年的人生经历充满了极强的戏剧性。雄心勃勃的斗志。他创建并经营俄罗斯芭蕾舞团,促进芭蕾成为20世纪一种主要艺术形式。佳吉列夫认为芭蕾舞应该是舞蹈、音乐和美术的综合。他把当时杰出的舞蹈家、编导、作曲家和画家都招至麾下,其中不乏米歇尔·福金、瓦斯拉夫·尼金斯基、伊戈尔·斯特拉文斯基、帕布罗·毕加索、德彪西、夏加儿这类顶级大师。

在加捷列夫的剧场里还有20世纪初在世界国际舞台上画人物造型图和服装图最牛的设计师巴克斯特。他设计的人物造型每一个脚趾都散发出角色性格、身份和情绪。

在这样的背景下现代芭蕾才能走到今天。古典芭蕾的造型是城市化的。现代芭蕾化入了戏剧成分,就有一定的艺术肢体成分。最后着落与戏剧。戏剧融入肢体,形成了现代芭蕾的结构。

加吉列夫的舞团成员

加吉列夫与尼金斯基合作造型

02

斯卡拉歌剧院

现代芭蕾舞剧《吉赛尔》

的服装创造与管理启迪

芭蕾起源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世界六大芭蕾学派中,斯卡拉歌剧院芭蕾舞团,又堪称意大利学派的“最佳代言人”。

《吉赛尔》是浪漫主义芭蕾舞剧的代表作,得到了“芭蕾之冠”的美誉。创了现代芭蕾舞剧的浪漫主义风格,现代与黑暗,生存与死亡。吉赛尔取材于德国诗人海涅的《自然界的精灵》诗歌这部舞剧第一次使芭蕾的女主角同时面临表演技能和舞蹈技巧两个方面的严峻挑战。舞剧是既富传奇性,又具世俗性的爱情悲剧,从中可以看到浪漫主义的两个侧面:光明与黑暗、生存与死亡。在第一幕中充满田园风光,第二幕又以超自然的想像展开各种舞蹈,特别是众幽灵的女子群舞更成为典范之作。吉赛尔反应出人生百态,舞台的设计遵循20世纪初的版本和样式。服装与造型也是在经典的基础上,经典在一定程度上成了范式。磨合到一定层面和内容的形态,经典必须得是约定俗成,人人共守的层面。一个半世纪以来,著名的芭蕾女演员都以演出《吉赛尔》做为最高的艺术追求。

讲座现场

一、巧妙的服装制作工艺

卡斯拉这版《吉赛尔》首演于1950年,不管是舞美还是服装设计,半个多世纪来几乎保持了原样。舞团此番带了150套服装来上海,这些服装均由法国设计师设计于50年前。30年前,舞团又原样重做了一套,由一代代舞者穿到了现在。

这套蓝裙斯卡拉总共有6套,女舞者们可以交替着穿。与我们一同工作的意大利人称,这套蓝裙的成本,一件约为5000欧元,也就是3.7万元人民币左右。

女主角服装

男舞者

二、简洁规范的管理

1、服装运输箱

如下图所示,衣架杆上下都附有海绵,以防止在运输过程中衣架晃动,以至从杆上脱落。

服装

服装

2、标签化

如图所示,这是一件女主角吉赛尔第一幕的服装的内里,如果服装分上下两片,则两片都会有相同标签,以便分开清洗后可以准确结合。每件服装的内侧、饰品袋、帽子、腰带及其他配件等都会有一个这样的标签,标注“剧目”、“演员名”、“角色名”等相关信息,并且印刷及书写都非常整洁规范。既不会影响正面的服装效果又美观。以便寻找和清点,节约工作时间,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女主角服装的内里标签

3、清单化

每个角色每一幕的服装都会有一个这样的文件,文字标注出:剧名、角色名、场次、对服装的细致描述以及穿着方式。清晰,也便于中方工作人员快速熟悉剧中角色与服装,大大提高了工作的正确率。

服装清单1

 结语 

芭蕾舞剧、剧场、演出管理服装创造,看上去是独立的一个点,事实上它是一个系统,一个具有鲜明戏剧特性的系统。剧场因戏而生、剧目由戏构成、戏由演员传达、服装是演员(角色)的外显符号,综合生成了表演艺术。作为学生(从业者)首先需要从戏剧属性、剧场功能等全局来思考,找准艺术创作的基点与归宿,其后才是创新与突破。期待能从芭蕾舞剧、剧场、演出管理、服装创造这一个剧目的推介上,来引发大家的思考,举一反三,服务于自己的专业创造。

讲座现场

课程图片部分来自网络

谢谢

文章回顾

2021.1.5

上戏实验剧院课程建设李伟《后现代戏剧与后戏剧剧场》

  后现代戏剧与后戏剧剧场  

 前言 

在本期上戏实验剧院课程建设《剧场空间的创造》系列讲座中,上海戏剧学院图书馆馆长、《戏剧艺术》副主编李伟教授,为我们做了题为“后现代戏剧与‘后戏剧剧场’”的讲座。本次讲座中,李伟老师首先对前现代、现代、后现代这三个历史分期作了内涵与外延上的阐释,继而将“后现代戏剧”抽列出来,与“后戏剧剧场”这一概念进行多方面的比较,分析两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呈现了一堂知识丰富的剧场课程。

 正文 

01

戏剧的历史分期

(前现代戏剧、现代戏剧、后现代戏剧)

我们一般从社会发展、时代演进的角度也把戏剧分为三个时期:前现代戏剧 pre-modern theatre(古希腊—文艺复兴)包含了古希腊戏剧、古罗马戏剧到中世纪戏剧等。现代戏剧 modern drama(1500—1870—1980)包含了文艺复兴戏剧、莎士比亚戏剧、莫里哀喜剧;易卜生戏剧、契诃夫戏剧、存在主义戏剧、布莱希特戏剧等。后现代 post-modern theatre (1945--)  包含了荒诞派戏剧、残酷戏剧、环境戏剧、视像戏剧、质朴戏剧等。

这一环节,李伟教授向大家推荐了《现代欧美戏剧史》(陈世雄著)、《现代戏剧的理论与实践》(J.L.斯泰恩著)、《国外后现代戏剧》(曹路生著)等著作进行阅读和思考,指出后现代戏剧是超越了、拒绝了或者扩展了现代主义原则的戏剧,它被定位于非线性、非文学、非现实主义、非推论和非封闭的演出,具有非线性剧作、戏剧解构、反文法表演等三个特征。从哲学引向戏剧,老师带领同学们一起辨析从现代到后现代这一进程中关键词的变化:modernism代表了理性主义、个人主义、自由、平等、博爱、建构秩序、树立偶像、英雄神话、本质主义等要点,而post—modernism指向了反理性、去中心、反语言、反文学、反叙事、解构秩序、打碎偶像、消解崇高、反本质主义等要点。哲学上的思潮变迁同时也映照在戏剧领域,从易卜生戏剧的“过去—现在”式的结构,到契诃夫的“停顿、回避”式的对话,到布莱希特的刻意阻隔幻觉和打破第四堵墙,以及荒诞派戏剧的反人物、反情节、反语言的表现,戏剧从现代到后现代的发展经历了半个世纪的历程。

02

戏剧的美学分期

(前戏剧剧场、戏剧剧场、后戏剧剧场)

德国戏剧理论家雷曼从剧场美学的角度将戏剧分为三个时期,前戏剧剧场、戏剧剧场、后戏剧剧场。李伟教授向大家推荐阅读彼得·斯丛狄的《现代戏剧理论》,并指出雷曼《后戏剧剧场》是在其老师斯丛狄的戏剧思想的基础上做出的更进一步的理论探索。雷曼在该书中认为:欧洲剧场艺术的定义是在舞台上通过模仿式戏剧表演进行话语、行动再现。剧场艺术的目标是缔造社会团结,强化集体意识。文本统治着戏剧剧场,舞台人物是由台词所定义的,制造幻觉曾经是戏剧剧场的重要任务之一。相比之下,后戏剧剧场有两个重大的变化,即文学不再是演出的基础,观众不再是被动的接受。李伟老师指出,从契诃夫戏剧到荒诞派戏剧,语言的中心地位在慢慢丧失;从布莱希特到谢克纳,观众的主动性逐渐彰显。从20世纪初开始,反对drama的主宰和基础地位,提倡theater的中心和主体地位,前有莱因哈特、戈登·克雷、阿庇亚、梅耶荷德等导演和剧场艺术家的创作主张,继有阿尔托、布莱希特、格洛托夫斯基等戏剧思想家的理论探索,后有斯丛狄、雷曼等学者、理论家的不断总结。

03

后现代戏剧与后戏剧剧场的异同

讲座最后,李伟教授向同学们介绍了自己对这两个概念的认知:“后现代戏剧”(post—modern theatre)这个概念侧重于从精神内涵、时代思潮的角度为戏剧命名,“后戏剧剧场”(post—dramatic theatre)则侧重于从形式技巧和文体特征角度为戏剧命名,其实这两个概念所指的对象有很多重合之处。后现代主义是后戏剧剧场的哲学基础,后戏剧剧场是后现代主义在戏剧艺术上的体现。观念往往早于实践,所以,“后现代戏剧”的提法早于“后戏剧剧场”,大部分后现代戏剧都属于后戏剧剧场的范畴。雷曼解释《后戏剧剧场》之所以采用“后戏剧剧场”而没有沿用“后现代戏剧”这个概念,正是为了对具体的剧场美学进行探讨,这个概念与“后现代”是全然不同的,因为后者是一个时代性的类别。

 结语 

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从上个世纪初引进西方的戏剧艺术以来,一直与世界戏剧的发展保持着对话与互动。上海戏剧学院在中外戏剧文化交流中处于桥头堡的位置。从1982年的小剧场戏剧运动开始,上海戏剧学院就一直在戏剧探索方面走在前列,有一批在理论与实践上建树颇丰的学者、艺术家为戏剧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为新一代剧场艺术家们提供了大显身手的舞台,也吸引着每一位戏剧青年去挥洒热血与才华。我们拭目以待。

编辑:18舞台吴子迪

(0)

相关推荐

  • “云演播”兴起 , “为云而生”的作品还远吗

    对艺术团体.艺术家来说,刚刚过去的2020年异常艰难,疫情一度逼停线下演出,甚至来不及开箱便又封箱.好在,云演播给了艺术工作者和热爱艺术的人一个演出.欣赏的新途径,不仅在疫情胶着时期抚慰了人们的心绪, ...

  • 用生命体验创造角色

    我很早就知道"戏比天大"的道理,这是我从做演员的父亲身上学到的.父亲演戏之前不吃晚饭,我常常拿了饭盒去北京人艺给父亲送饭.化妆室和舞台之间有一条黑黑的甬道.我站在甬道的这一头等父亲 ...

  • 观察丨当代舞台美术创作的发展方向及特点 ——来自“四届展”的实证依据

    传统观念上,舞台美术必须依赖于剧本文学创作以及导演的总构思,在其基础上以特有的形象语言,对剧作的内涵.戏剧的思想予以揭示,服务于表演,从属于表演艺术,被划分为二度创作艺术.故而,舞台美术以往的功能常是 ...

  • 新锐、差异、跨界——大麦“当然有戏”自制首秀《摇滚浮士德》的创新实验

    "音乐和灯光非常摇滚,感觉像是在看一场摇滚演唱会.""舞美是我看过的音乐剧里最用心的之一,透明LED屏和舞台装置非常惊艳.感谢制作团队连夜加字幕!"" ...

  • 妍肃剧评|世界级舞美泰斗李名觉仙逝,当代舞美设计三大巨头时代的落幕

    2020年10月23日,世界级舞美泰斗李名觉离世,享年90岁.李名觉是最能够代表20世纪美国舞台美术的艺术家,是半个世纪来最有影响的当代舞台设计之一.这位伟大的舞台美术家对整个美国戏剧行业有着传奇般的 ...

  • 2020—2021第一学期教师个人成长计划

    时光飞逝,新的学期又开始了,在以往的工作中,有工作的艰辛与压力,也有收获的喜悦与欣慰,有求索的痛苦,也有成长的快乐.为了在这条道路上更好.更快的成长,从而更好地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就本人实际情况,特制定 ...

  • 葫芦丝社团活动计划2020—2021第一学期

    2020-2021第一学期 葫芦丝社团活动计划 葫芦丝葫芦丝是中国的少数民族吹奏乐器,是生活在中国西南部地区的傣族.阿昌族.佤族等少数民族最喜欢.最常用的乐器之一. 葫芦丝可分为高.中.低音三种类型, ...

  • 2020——2021第二学期骨干教师读书计划

    实验小学  五年二班    魏繁华 书籍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读书是人们重要的学习方式,是人生奋斗的航灯,是文化传承的通道,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这种特殊的职业就决定了教师必须把读 ...

  • 济南市平阴县2020~2021第一学年七年级期末语文试题

    七年级语文试题 (2021.1) 本试题共6页,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答卷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学校.姓名.准考证号和座号填写在试卷规定的位置 ...

  • 大荔县胜达实验小学扎实开展2020年秋季学期资助宣传工作

    大荔县胜达实验小学扎实开展2020年秋季学期资助宣传工作,通过多角度.多渠道宣传国家资助政策.学校的相关政策以及资助效果等.宣传形式包括了<致家长的一封信>.将资助政策贴在醒目的宣传栏处. ...

  • 2020学年第一学期数学讲解年度颁奖 | 505班

    数学讲解作为一个唯一坚持到现在的班级项目,已经走过四个年头. 正如一位孩子在日记中写的,以前我们班级有厨房大作战.阅读打卡.小小演说家,到了高段,这些活动都没有了,但是我们还剩下数学讲解. 我也答应孩 ...

  • 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表彰颁奖 | 505班

    本学期,在今天下午4点30分最后一场考试结束之时,在孩子们欢呼之中,结束了. 结束之后,孩子们回到教室,我们利用短暂的20分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完成了本学期的两个颁奖. 第一个颁奖,是学校统一制定 ...

  • 2020学年第一学期北星小学寒假学习指引

    亲爱的同学们: 2020学年1月25日义务教育学校开始放假,根据<广州市从化区教育局关于2021年寒假期间有关工作的安排通知>的文件精神,同学们除了要完成适量的寒假作业外,建议家长在做好疫 ...

  • 荔中2020学年第一学期教育教学校本培训

    教师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是提升执教能力的关键,也是学校育人之路不断拓展的动力源泉.为了进一步促进我校教师专业成长,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突破学校发展瓶颈,提高我校的办学质量.8月29日.30日,广州市增城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