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管理层与小散利益一致的公司(转自理想便宜卖的博客)
(2012-10-13 09:39:50)
言必称巴菲特是当下中国价值投资者的重要特征。
巴菲特就跟“手枪”一样,本身没有错,可以杀人,也可以救人。
巴菲特投资的模式根本与小散投资企业的模式不一样,最重要的一条:小散无法影响企业营运与管理层对于资产配置,这是我们的致命伤。
后文会大量引用巴菲特的话,但是,不表示我完全认同,部分认同我是同意的,因为他的话都是有条件的,你不能无条件认同任何人的话。
当然,在A股,少有参与者关注企业对于资产配置(包括盈余的分红、最佳融资方式、企业的减法或者加法等等),某种意义上,绝大多数人都是或真或假寻找傻瓜的过程,你能找到更多的傻瓜,就是胜利者,否则,那个傻瓜就是你。
伟大也好,优秀也罢,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定义。
之前,自己就曾因为《喜事糖果并不是伟大的企业》被不少朋友批评。
至今,我还是坚持这个看法。
see's(喜思糖果)之于巴菲特,更多的是启迪意义,就好比砸中牛顿的那个苹果(如果属实的话)、瓦特身边的哪个呜呜直叫的开水壶,不需要神化。
我也还是坚持原来的观点:see's跟中国某个地区的存续了上边仍然安于一隅的特色老店一样,无他。(利基市场)比如某地端午节就喜欢吃张三家的月饼,乙地几十年来就中秋喜欢吃李四家的月饼,丙地就喜欢在春节拿王五家做的火腿招待客人,但是,他们走不出去,也不能走出去。
每年赚1块钱,这一块钱可以拿来给小孩买糖吃,可以拿来打酱油,可以拿来赌博,可以拿来打发要饭的。
传言中,欧洲王室御用的裁缝店,德国很多家族式的啤酒作坊,无疑,都具有see's(喜思糖果)的特征,这种公司,另外一个重要特征,巴菲特没有说,就是,异地扩张死得快。
这就是,我另外说的一个问题:管理层的因素,好模式,必须有好的管理层,必须具备优秀的资产配置能力。
包括扩张,融资、盈余管理。
巴菲特的“买入公司一部分和整体买入公司,没有什么区别”,真的吗?
胡乱假设一下:see's和B夫人的公司,都是卖给巴菲特10%的股份,巴菲特还会要吗?还会说see's是伟大的公司吗?
这句话仅仅属于对所有股东一视同仁的公司。
比如港股的百仕达控股,账面净现金几乎超过市值,大股东占比几乎50%,的确,你买入40%跟买入0.01%没有任何区别,因为欧先生不会让你有话语权。
比如在繁华闹市区有一套房子出租,如果你是独立产权人,OK,你可以自己支配租金。
但是,如果你是合伙人,你仅仅出资1%或者10%,最大出资人51%,你非常被动。租金他不当做分红,地产升值了,他不变现,你要求把你1%或者10%的产权变现,是否与整体出售的价格相当?
我认为,优秀和伟大的公司,是否是上市公司不重要。
从很多报道来看,我认为,华为是自己看过的中国最优秀的公司,可以说,最伟大的公司,没有之一。
据称,华为长期ROE为20%++,很多员工可以以净资产入股,同时,分红优厚,你想退出时,公司全额退款,基本情况是,除非辞职,不然,傻子才会退股。
这种,即使不上市,却依然为小股东,哪怕你只有100股,不停创造财富的公司,才是优秀的公司,伟大的公司。
用群里农夫君和猜神的话说:股权类投资者,要非常重视管理层(或大股东)与小散利益一致的公司。
同时,我也觉得,没有单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超过10%或者投票权超过10%)的公司,道德风险非常大,完全靠管理层自我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