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赵炳南·宗修英·“水壅津亏”说(读书札记009)
原创 邢斌 读书写字与临证思考 2018-01-26赵炳南先生(1899—1984)是现代中医外科及皮肤科领域的泰斗,曾任北京中医医院副院长、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副会长、北京中医学会理事长。宗修英先生1926年出生于北京一中医世家,其祖父宗世明、父亲宗维新均为北京名医,修英先生除从父学医外,还师从赵树屏、张菊人等京城名宿,终成当代名医。赵老与宗老相差27岁,有关书籍与资料未提及两位有何交往。但实际上两人还是有交集的。1956年赵老离开自己苦心经营多年的医馆,加入刚建立的北京中医医院参加集体工作,曾任副院长。而宗老之父维新翁1956年参与筹建北京中医医院,后任内科主任,宗老亦于1956年进入该院内科工作。也就是说,宗老与赵老曾为同事,只是不知他们关系如何。不过,在我这里,两位老前辈有了新交集,因为我的“水壅津亏”说。“水壅津亏”说,是我据临床观察与经验于2011年提出的,最早发表在2013年出版的《中医思想者(第二辑)》里。此后在“中医书友会”微信号上亦发表过。2016年我曾发表题为“五苓散·水壅津亏证”的演讲,对这一学说从经典到理论与实践做了比较全面的论述。2017年出版的新著《伤寒论求真(上)》里亦曾言及“水壅津亏”说。这里摘录一段我的论述:我以为津液病,大致有这样几种:津液不足;津液过多(这是方便的讲法,实际上过多的已不是津液了),即津液代谢失常,导致水湿痰饮潴留;还有一种情况,津液不足与津液过多同时存在,实际上仍属津液代谢与输布的失常,表现为某些地方水湿痰饮潴留,而另一些地方津液不足,不妨简称为水壅津亏并见。津液不足、津液过多,两者的临床表现为医者所熟知,不必多谈。水壅津亏并见者,虽不能说常见,但临床中也多能见到,经典中也有描述。如五苓散证之烦渴与小便不利并见,乃由于水停而津不上承,是津液代谢与输布异常所致。临床中能见到的类似病变还如:口渴与大便溏泄并见,便秘与小便不利并见,剥苔与腻苔并见等。津液不足的,要补、要润;津液过多的,当然要利、要排,但更要紧是是寻找津液代谢的异常环节予以针对性的治疗。至于水壅津亏并见者,是要补,还是要利呢?其实这都不是问题的关键。恢复正常的津液代谢与输布才是治病求本之道。如五苓散证,以猪苓、茯苓、泽泻淡渗利水;白术、茯苓健脾助运;桂枝通阳温经,以利气化,使小便通利而津液上承,不治渴而渴自除。那赵老与宗老与“水壅津亏”说有何相干呢?请让我从头说起。我1996年至1999年曾有三年时间经常泡在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的书库里,东翻西翻,流连忘返。出版于1975年的《赵炳南临床经验集》(北京中医医院编,以下简称赵集)自然曾经寓目,然不得要领。原因无非有三。第一,那时我还没有临床经验,特别是对中医外科、皮肤科这些在体表有病灶的疾病,完全没有概念。第二,赵老的书里有太多的自拟方,有各种外治方法,让我有点招架不住,应接不暇。第三,我那时很少有给人看病的机会,即便认真努力地学习了赵集,也英雄无用武之地呀,所以根本没有动力花时间在此书上。2001年工作后,一位同事的办公桌上恰巧有赵集,拿起来重新翻翻,又放下去了,原因还是相似的。再后来赵集被人民卫生出版社作为“现代著名老中医名著重刊丛书·第二辑”之一种于2006年再版了,我当即购置了一本。因为好书是一定要买的,即便当下没有机缘认真读,将来还是很有可能要研读的。再往后,随着我临床越来越多,皮肤病患者也多起来了。赵集也开始看得认真了。这就要说到赵集里的“顽湿”之说。此说,见诸赵集“湿疹”、“泛发性神经性皮炎”医案之按语,但仅聊聊数语,且较平淡,很不起眼,最初并不引起我的关注。直到人民卫生出版社于2014年出了一本《跟师赵炳南手记》,书中有一篇马大定医师的文章,写得精到。
文章的题目是:“赵炳南老师在中央皮研所传薪纪要”,作者1954年从医学院毕业后分配到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性病研究所工作,此时皮研所聘请赵老每周来讲课并会诊,而作者被所里安排跟师学习。马先生文章是这么叙说“顽湿学说”的:赵老称急性湿疹为湿热性湿疡,慢性湿疹为湿气性湿疡,其中特别顽固、长期不愈者特称为顽湿疡,此阶段皮肤增厚、粗糙、脱屑、干裂,表面看已无湿的见症,有些中医认为已转入血虚风燥,湿已不是主要矛盾,顶多只是余湿未尽。对此赵老提出具有特色的“顽湿学说”,认为“患病日久夺气血”,湿邪乘虚由浅层侵入深层,更加粘滞胶结,更难清除。由于顽湿阻滞经络,障碍气血运行,肤表失养,故表现出血虚风燥的假象,赵老有针对性地用全虫方搜剔通透经络及深层胶着之顽湿而生效。马先生的总结提纲挈领,指出顽固性湿疹血虚风燥是假象,顽湿才是本。他又说“由于赵老很少有著作,加之被一些间接说法所混淆,赵老原生态的论述内容反而不太为人知晓”,看来确实如此。无独有偶,2014年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了《三代世医宗修英医案医话集》,在这里我读到了宗老对“真湿假燥”证的认识,与赵老的看法有相似之处,且进一步描绘了这类患者的脉症。
宗修英先生在临证中发现,皮肤科疾病所见手足皲裂症状,虽表现为掌跖皮肤干燥肥厚、皲裂疼痛,但仍有很多湿象。如掌指、跖趾皮肤皲裂与周边的疱疹、瘙痒并存,或局部皲裂与肢体沉重、手足发胀、不思饮水、便溏、舌胖苔腻等症并存,口干欲饮与皮肤干皱不润等症状并存等。宗修英先生认为此类症状均为“真湿假燥”证之体现,以祛湿法为主治之,方可获效。宗老的经验与“水壅津亏”说亦颇多相似处,因此读来别有会心。
我当年在大学讲授各家学说课程时,首课即论述医家的“心灵的沟通”,日后又作《心灵的沟通》一文(收入拙著《半日临证半日读书》),其核心思想是,尽管时代不同,尽管地域不同,但只要认真临床、认真思考,古今中外的医家一定能做“心灵的沟通”。以“水壅津亏”说来看,赵老、宗老与我,真有“心灵的沟通”!
2018.1.22I 版权声明◦ 本文为邢斌原创。◦ 欢迎转载,转载务必注明原作者和出处:"读书写字与临证思考"公众号。邢斌医生门诊时间1、上海应象中医门诊部:周二、三下午,周日上午。预约电话:64069252。地址:上海市闵行区虹梅路3215弄201号圣伦兰大厦6B(导航地址:应象中医学堂)。2、上海宝中堂中医门诊部:周六下午。预约途径:可通过公众号“掌中医”进行。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崂山路531号(导航地址:上海宝中堂中医门诊部)。精选留言
佳雯很有意思!中医思想者第二辑中的《兼谈五苓散与水壅津亏证》是非常精彩的医案分析,印象深刻!
马景红啥心灵的沟通,共同发现真理时的会心一笑呗
温昊天应该是寥寥数语
读书写字与临证思考(作者)谢谢
晓听风雨看此文如醍醐灌顶,感谢作者和推广平台!希望以后多推荐一些名医医案,以食各位饥渴的读者。
Shao Wei“真湿假燥”有意思!越来越发现每个症状都可能有虚实寒热,要细细辨之。分清标本很重要!但是也不容易
章洁刑医生是中医书读通了,才能“心灵相通”。我现在还是越读越糊涂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