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练就强大内心的秘诀之一:“内用黄老,外示儒术”

老子《道德经》最后一章说: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孔子在教育弟子们时也说:“赤手空拳和老虎搏斗,徒步涉水过大河,即使这样死了都不后悔的鲁莽之人,我是不会与他共事的。我所要找的共事的人,一定是‘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即:我要找遇事谨慎小心,善于谋划而且能完成任务的人。

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人,知道得越多,越感觉自身渺小,越不自信。反之,越是无知的人,表现得越是自信。这么为什么呢?

大自然太复杂了,一个人对大自然的认知能力太有限。越是无知的人,越自信,因为他们就像盲人摸象一样,对于不确定的事物盲目自信。

但是一个人如果对事情或者自然界的认识越多的时候,就会感觉到这里面有很多不确定性,越不确定,越不自信。

真正有智慧的人,他们习惯性深思熟虑,全面考虑事情,因而对事情以及未来产生了不确定性与恐惧,做人做事小心谨慎,不敢有丝毫的得意忘形和麻痹大意。所以,他们笨头笨脑、瞻前顾后的样子,容易被人认为是“胆小怕事”。

比如说,晚清名臣曾国藩就是这样的人。曾国藩自己也说:“余性鲁钝”,学生李鸿章更是当面指出曾国藩的毛病在“儒缓”。在曾国藩身上,我们很容易看到他极度不自信的一面,甚至会觉得他这个人胆小怕事,遇事经常是“受宠若惊”。

他在京城当官,深得道光皇帝赏识,十年七迁,屡次被破格提拔,他就一面感谢皇恩浩荡以及祖宗积德,一面内心诚惶诚恐,觉得福气太浓厚不是好事,想法设法求缺惜福。

一方面,他告诫家里人千万要低调行事,切莫染上骄奢淫逸的坏习惯,有福不可享尽,有势不可使尽;另一方面,他每天都会寄银钱回老家,资助家族中穷困的亲戚,也算是财货布施,多积阴德。

咸丰二年,曾国藩奉命组建湘军,一切从头来,要钱没钱,要权没权,还被咸丰皇帝处处提防猜忌。

好不容易到了咸丰十年7月,皇帝授予曾国藩为两江总督兼钦差大臣。天上掉下个大馅饼,曾国藩的表现又与常人不一样,他内心依然是受宠若惊,恐惧万分。

他在当天的日记中写道:接奉谕旨,补授两江总督兼放钦差大臣。权位太尊,名望太隆,实深悚惧。

为什么曾国藩得了大便宜还悚惧呢?就是因为他深谙道家思想,懂得“见利思害”,总是能够想得比他人更深刻。前任两江总督何桂清抵挡不住太平军的攻击,弃城逃命,最后被革职下狱、弃市问斩。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特别是功名利禄,可以给人带来荣誉和享受,也可以给人带来杀神之祸。可见,曾国藩能够做到如孔子所说的“临事而惧”,然后全面而慎重地谋划,并不是胆小怕事,而是大智慧的表现。

老子《道德经》第13章也告诫人们: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为什么老子让人们“受宠若惊”,而不是“受宠不惊”呢?

老子的解释是:宠爱是卑下的,得到它会感到心惊不安,失去它也会惊恐万分。这样看来,得宠和屈辱都是让人感到惊恐。

曾国藩是“内用黄老,外示儒术”的高手,他一面积极建功立业,尽职尽责为师为将为相;一面见利思害,受宠若惊,临事而惧,生怕自己功高震主,继而不得善终。

消灭太平军后,曾氏兄弟的声望到达了极点,两兄弟升官加爵,好不威风,但曾国藩内心的恐惧也达到了极点。九弟曾国荃得意忘形,傻乎乎地以为自己手握重兵,可以拥兵自重。

以下内容为付费内容32%

但曾国藩并没有把问题想得这么简单,他深知功高震主和造反的人都没有好下场,搞不好还会有灭族的危险。于是,曾国藩用心良苦劝弟弟,还给弟弟曾国荃写去了一首诗:

左列钟铭右谤书,人间随处有乘除;

低头一拜屠羊说,万事浮云过太虚。

诗中“屠羊说”的典故,就是体现了道家思想的精华,即:做人要懂得适可而止,见利思害,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

7月,湘军攻破天京;8月,曾国藩马上奏奏请撤湘军25000人,而且主要裁撤九弟曾国荃的队伍。没多久,曾国荃因为功高多谤,曾国藩便让弟弟称病开缺回籍,暂避锋芒。

因为曾国藩深知“福兮祸兮”的道理,做人做事小心谨慎,宠辱若惊,所以他能够在晚清官场屹立不倒,最后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同时,他们曾氏家族也长盛不衰,兴旺发达。

所以,我们可以说:胆小怕事的性格,反而能练就了曾国藩一颗强大的内心,让他在乱世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小心驶得万年船,建功立业。就如处世书籍《菜根谭》中所写:思立掀天揭地的事功,须向薄冰上履过。

其实,我们也可以说曾国藩练就强大内心的秘诀,就是“内用黄老,外示儒术”。

因为儒家思想是教人如何前进,而道家思想是教人如何后退。曾国藩做人做事小心谨慎,临事而惧,受宠若惊,功成身退等等,这些都是他“内用黄老”集中体现!朋友们,你是一个内心强大的人吗?

关注“国学新导航”,用国学开启属于你的人生新导航!

和琢磨君一起,每天学习一点,每天进步一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