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友好型社区”或“和谐友好型社区”?

——漫谈创建“老年友好型社区”

近日从朋友那里得知一个新的名词“年龄友好型社区”。晚上回家查百度,原来去年12月国家卫健委和老龄办联合发了这样一个新的文件。由此,遐想万千------

创建“老年友好型社区”确实重要

2020年12月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全国老龄办联合发文《开展示范性全国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工作的通知》。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决策部署,推进老年友好社会建设,经中央批准,国家卫生健康委(全国老龄办)决定在全国开展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工作。

该通知主要谈了工作目标和六大工作任务。

工作目标:提升社区服务能力和水平,更好地满足老年人在居住环境、日常出行、健康服务、养老服务、社会参与、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的需要,探索建立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工作模式和长效机制,切实增强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到2025年,在全国建成5000个示范性城乡老年友好型社区。到2035年,全国城乡实现老年友好型社区全覆盖。

工作任务:

(一)改善老年人的居住环境。支持对老年人住房的空间布局、地面、扶手、厨房设备、如厕洗浴设备、紧急呼叫设备等进行适老化改造、维修和配备,降低老年人生活风险。建立社区防火和紧急救援网络,完善老年人住宅防火和紧急救援救助功能。定期开展独居、空巢、留守、失能(含失智)、重残、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老年人家庭用水、用电和用气等设施安全检查,对老化或损坏的设施及时进行改造维修,排除安全隐患。加强社区生态环境建设,大力绿化和美化社区,营造卫生清洁、空气清新的社区环境。

(二)方便老年人的日常出行。加强老年人住宅公共设施无障碍改造,重点对坡道、楼梯、电梯、扶手等进行改造,保障老年人出行安全。加强社区道路设施、休憩设施、信息化设施、服务设施等与老年人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设施和场所的无障碍建设。新建城乡社区提倡人车分流模式,加强步行系统安全设计和空间节点标志性设计。

(三)提升为老年人服务的质量。利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等定期为老年人提供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评估、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和健康指导等健康管理服务,为患病老年人提供基本医疗、康复护理、长期照护、安宁疗护等服务。开展老年人群营养状况监测和评价,制定满足不同老年人群营养需求的改善措施。深入推进医养结合,支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内部建设医养结合中心,为老年人提供多种形式的健康养老服务。利用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及社会化资源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助餐助浴助洁、紧急救援、康复辅具租赁、精神慰藉、康复指导等多样化养老服务。广泛开展以老年人识骗、防骗为主要内容的宣传教育活动。建立定期巡访独居、空巢、留守、失能(含失智)、重残、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老年人等的工作机制。

(四)扩大老年人的社会参与。引导和组织老年人参与社区建设和管理活动,参与社区公益慈善、教科文卫等事业,支持社区老年人广泛开展自助、互助和志愿活动,充分发挥老年人的积极作用。因地制宜改造或修建综合性活动场所,配建有利于各年龄群体共同活动的健身和文化设施,为老年人和老年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活动提供必要的场地、设施和经费保障,满足老年人社会参与需求。

(五)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鼓励社区自设老年教育学习点或与老年大学、教育机构和社会组织等合作在社区设立老年教育学习点,方便老年人就近学习。有效整合乡村教育文化资源,发展农村社区的老年教育,以村民喜爱的形式开展适应老年人需求的教育活动。丰富老年教育内容和手段,积极开展老年人思想道德、科学普及、休闲娱乐、健康知识、艺术审美、智能生活、法律法规、家庭理财、代际沟通、生命尊严等方面的教育。鼓励老年人自主学习,支持建立不同类型的学习团队。组织多种形式的社区敬老爱老助老主题教育活动,加大对“敬老文明号”和“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的宣传。开展有利于促进代际互动、邻里互助的社区活动,增强不同代际间的文化融合和社会认同。

(六)提高为老服务的科技化水平。提高社区为老服务信息化水平,利用社区综合服务平台,有效对接服务供给与需求信息,加强健康养老终端设备的适老化设计与开发,为老年人提供方便的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依托智慧网络平台和相关智能设备,为老年人的居家照护、医疗诊断、健康管理等提供远程服务及辅助技术服务。开展“智慧助老”行动,依托社区加大对老年人智能技术使用的宣教和培训,并为老年人在其高频活动场所保留必要的传统服务方式。

     中国养老事业和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根据全国老龄办数据,2020年全国60岁老年人口将达2.48亿,老龄化水平为17%。而上海作为超大型城市,2019年底的数据,就表明老龄化水平达到35%。倡导创建“老年友好型社区”意义还是比较重要的。

提及养老,投资商和企业家往往首先想到养老产业市场。

有专家分析:2020年养老产业市场规模达3.4万亿元。人口老龄化使养老产业受益,以每位老人每年消费1万元计算,目前养老产业市场规模超过2万亿。

从2015年到2020年间,随着经济发展、国人养老观念的改变,老年人消费水平也将有所提高,以GDP增速作为老年人均年消费金额增长率计算,假设未来五年GDP复合增长率为6.5%,那么到2020年,则每位老人每年消费金额约为1.37万元,养老产业市场规模达3.4万亿元。

面对超2万亿市场规模,企业可以重点关注养老地产、养老服务、养老金融保险、养老日用品、养老娱乐以及养老教育六大领域。

但也要注意:

1. 养老产业前期资金需求大,投资回报周期长,短期收益率偏低,专业管理难,配套服务设施要求高,市场准入者需警惕风险。

2. 从现在市场在位者的状况来看,盈利模式尚待探索,市场还有待培育。

3. 养生、护理和治疗,而这三个专业领域进入的台阶都相当高,不是普通服务商能够随便跨越的,存在一定的门槛。

4. 面对养老产业中存在的风险,企业可以借鉴养老产业较为发达的日本、美国等国家的经验。

5、养老商业化保险,养老金融体系等,还是一个较大的空白,或未开垦的处女地。其实,可以结合养老旅游、养老出行、养老教育、养老陪伴等,研发推出适合不同阶段、不同收入的老年人的综合商业保险。

倡导“和谐友好型社区”复盖面更广

对于创建老年友好型社区的工作,笔者认为,从更广的角度看,“年龄友好型社区”提法是个进步。但是,格局和站位还是偏低。按照上海市委提出“五个人人”,人人都有出彩的机会,人人都有共享美好生活的权利等,倡导“和谐友好型社区”概念则为更好。

何谓“和谐友好型社区”?原则上指:少年、青年、老年和妇女、男性都能在同一社区得到“一视同仁”的和谐友好相处及发展;不同阶层、不同属性住宅(贵族小区和平民小区)能够在同一社区享有共同的公共休憩空间、公共服务待遇及智慧科技便利;残疾人、病患者、健康人群能够在同一社区形成互相尊重、互相帮助、互相提高的氛围,弱势群体得到社会公益的帮助等;学业、就业、创业、置业,园区、校区、社区、街区能够多业联动和“四区衔接”,教育、卫生、文化、体育、医疗、艺术、公益等能够在同一社区得到全面充分发展,社会组织十分活跃等。

现在,上海贯通的“一江一河”沿线的公共驿站可以承载或链接“和谐友好型社区”的重要载体和空间。

在一些历史风貌保护区,如徐汇区的衡复地区等,可以发动社会力量建立一些类似“城市记录”的文化小栈或“文化驿站”等。

另外,在创建老年友好型社区的六大工作任务方面,应重视把老年人的出行和社会参与放在应有的重要地位。老年人的日常出行应与“城市出行的适老化改造”紧密结合。据悉,已有市政协委员将在今年的“两会”上提交相关提案。老年人的旅游应告别传统的组织方式,政府应适当补贴鼓励老年人出游及社会参与。只有先把老年人让他们积极“活动”起来,参与到社会事业中,体现他们晚年生活的价值,这才是积极主动的养老方式。

创建友好型老年社区,包括或倡导“和谐友好型社区”,可在每年的“城市更新”项目中予以在设施和细节上等方面的紧密结合。

让老年人生活充满活力,焕发青春,让社区生活的每个群体都有尊严、有价值、有快乐,社区才会变得更和谐友好。同时,再增加一些文化和艺术的审美及智慧科技的数字化,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真正会成为世界级会客厅。

2021年1月13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