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学习方法(3):课前预习
预习是学习过程的重要环节之一。课前预习(课前自学)是提高听课效果的重要前提,听课的效果与预习的质量常常是成正比例的。
一、预习的种类
预习从时间和内容范围上来划分,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1、学期预习:开学前,利用假期对下一学期学习内容进行全面系统的了解,做到心中有数,并联系以往的经验教训,摸清自己的特点,采取相应措施,制订学期学习计划。
学期预习的做法一般为全册预习,从整体上了解和熟悉全册教材的主要内容和特点。首先,通读教材,清楚教材的章节数、章节题目和分量;然后明确教材的目的、任务、要求、重点和难点等,从客观上把握教材;同时做好预习笔记,搜集参考用书,试做有关练习,制订相应的学习计划。
2、阶段预习:在某一阶段的学习之前用比较完整的时间预先从整体上了解学习内容,明确阶段学习的目标和重点,思考如何学习的方法。阶段预习一般利用晚上的自由学习时间和节假日(包括双休日)进行。
阶段预习的做法一般为单元预习。如果对某科已进行了全册预习,则可在完成了全册预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系统地熟悉单元教材内容,明确单元目标和任务;探索单元间的相互联系,消化理解重点知识;通过试做课后习题巩固预习效果;做好单元预习笔记。
3、课前预习:指在老师讲课前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自己去独立地阅读新课的内容,做到初步了解,并做好学习新知识的准备工作。
二、课前预习的好处
1、培养自学能力。预习要自己独立地阅读和思考新知识,经过长时期的实践训练,就会加快阅读的速度,提高思维的敏捷性,同时阅读能力是自学能力的主要因素,因而预习有利于培养自己分析综合、归纳演绎、抽象概括、推理判断等能力,预习是培养自学能力的重要措施。
2、有利于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预习就象“火力侦察”,能提前发现自己知识上的缺陷,并及时查缺补漏,不使之成为听课的“拦路虎”,并能加强新旧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
3、提高听课效果。预习后带着不懂的问题听课,目的明确,态度积极,针对性强,注意力容易集中,并能随时作出积极的反应。预习后不仅上课容易跟上老师的思路,而且在老师讲到自己已经懂得的那部分知识时,还可以把自己的思路和老师的思路进行比较,以取长补短,提高思维能力。
4、提高记笔记的水平。
5、能加强对所学知识的记忆。
6、改变被动的学习局面。
三、课前预习的任务
1、初步理解新教材的基本内容和思路。
2、复习、巩固和补习有关的旧知识。
3、找出新教材中自己不理解的问题。
4、尝试做课后练习。
5、适当做预习笔记。
做笔记要看时间而定,如果预习时间有限,可以把对教材内容的认识、收获或疑点、难点简要地写在书的空白处。如果预习时间充分,可以选重点做在笔记本上。笔记的主要内容是:将预习中自己已经理解的问题有条理地写下来;将预习中自己无法解决的疑点、难点整理出来,以便向同学、老师请教;记下在预习中自己对教材的重点的预测和估计。
预习笔记的好处是:可以使自己对新知识的认识更深刻更全面,甚至有独到发现。做笔记时要注意:选择重点学科做预习笔记;笔记本上可适当留些空白处,以便上课时随时补上老师讲的重要内容。
四、预习的做法和方法
1、要“读进去”——细读、深思,发现问题、提出疑点。
2、手脑并用,阅读与划、批、写、注相结合。划——划出层次,找出重点;批——眉批,把自己的体会、看法写在旁边;写——将自己不懂的地方(无法解决的难点、疑点)整理出来;注——在教材上将疑难处(造成阅读、理解障碍的地方)用明显的记号标出来。
3、预习后想一想: (1)下节课老师要讲什么(即学什么)?自己懂否?相联系的旧知识是什么?自己是否掌握?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需要上课时重点解决?要准备什么资料、文具?
4、方法参考。探索尝试读书法:即边探索尝试边阅读或边读边练的读书方法。对教材中提出的问题,不是直接看书中的解答,而是自己尝试着运用已有知识去分析、解决。能解决的,就跟课文中的比较,从中获得补益。不能解决的,就看课文中是怎样解决的,这样可以开阔思路,提高独立思维能力(已动了一番脑筋,再看就记得扎实,知道自己的思路还有哪些没有疏通之处,还应掌握哪些解题方法等等)。
五、预习应注意的问题
1、预习不要全面铺开。
2、要根据学习计划可提供的实际时间来进行预习。
3、对自己擅长的学科可以不预习或少预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