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张 ‖ 忠贞好学——范阳涿鹿郦道元世家
郦道元,字善长,刘宋泰豫元年(472)前后生,死于梁武帝普通八年(527),范阳涿鹿(今河北涿州市)人。其曾祖父郦绍,仕后燕慕容宝为濮阳太守,北魏道武帝拓跋琏领兵来攻,郦绍举郡迎顺,被任命为兖州监军。其祖父郦嵩,随父仕北魏,官至天水太守。其父郦范,仕太武帝拓跋焘,字仕则。他与拓跋焘在东宫时即相识,后拓跋焘继位,郦范从此平步青云。郦范先被封为永宁男,继任为征南大将军司马,在平定三齐的行动中,屡建奇谋,因功被任命为青州刺史。加封为永宁侯、冠军将军。卒于京师。
郦道元从小就袭父爵为永宁侯,但按惯例先降为永宁伯。他一直跟随郦范走南闯北,在山东游历最多。曾任太傅掾,因执法清明严谨,被御史中尉李彪表奏升为侍御史。不久,李彪被弹劾去职,郦道元也免官。
景明(500-503)中,又出任冀州镇东府长史。当时冀州刺史于劲正领兵讨伐关中尔朱氏叛乱,无暇顾及州事,郦道元就代行其事。他在代替于劲的三年中,行事果敢刚毅,法律严酷,对镇压盗贼与民众反抗,尤其冷酷无情,境内作奸犯科者纷纷逃至境外作乱,甚至连其下属也畏之如虎。朝廷闻知,以郦道元为鲁阳郡太守(今河南鲁山),以试其政治能力。道元一方面严捕盗贼,一方面又上书朝廷,请求在鲁阳郡开设学校,劝导人民接受教育,朝廷闻奏甚为满意。一时间文武并举,州郡大治。一些悍民平常多为非作歹,被称为山蛮,也因畏惧郦道元的威名而销声匿迹,不敢再作奸犯科。延昌年间(512-516)被封为东荆州刺史,一以前例为据,实行严刑峻法,如同他在冀州时的所为。当地百姓不堪其酷,派代表赴洛阳向朝廷上奏,要求调回前任东荆州刺史寇祖礼。结果郦道元被免官。
郦道元出任河南尹(河南洛阳)的时候,魏明帝派他为持节兼黄门侍郎,与大都督李祟共同施行改沃野、怀朔、薄骨律、武川等边境军镇为州的计划。这个计划损害了这些军镇的利益,他们发动叛乱,郦道元等无功而返。后来他在击退梁朝的进攻、平定北魏扬州刺史元法僧叛乱等事情上立下功劳,被封为御史中尉。
御史中尉专主百官纠察之职守,加上郦道元一向奉公不苟,“素有严猛之称”(《北史》卷二十七“郦范传”),引起很多官僚的恐惧。当时北魏政权日益腐败,王公大臣等鲜卑贵族尤为不法,暴虐恣肆。郦道元刚正严酷,对这些人打击尤为严厉。当时的权臣,司州牧、汝南王元悦与左右宠臣丘念关系暧昧,二人几乎同卧共起,其实即断袖孪童。丘念因而恃宠跋扈。当时元悦主管全国州郡长官的任免,而丘念则操纵元悦,愿意让谁当谁就当,让谁免谁就免。人们都很畏惧丘念。郦道元得知后,侦知丘念经常往返于元悦宅第,就派人在半路上伏击,将丘念擒获。元悦是宣武帝的叔叔,官高权重,丘念被逮他心中不忍,但也畏惧郦道元的清正,就转而向执政的灵太后(元悦嫂)求情,要求郦道元将丘念关在狱中,不要杀他,以等待赦免的机会。灵太后准其所请,派人下诏给郦道元。不想郦道元接诏后,立即处死了丘念,并上奏弹劾元悦,元悦一时大为窘困。
郦道元的所作所为使他与整个元魏鲜卑贵族的关系紧张起来。元悦与其党羽、时任侍中之职的城阳王元徽一起设计,准备暗害郦道元。恰好这时雍州刺史萧宝夤意欲起兵造反,元悦就与元徽一起上奏朝廷,派郦道元去萧宝夤处任关右大使。郦道元不知底细,就去赴任。
由于郦道元为人刚正不阿,萧宝夤恐其到来后对自己不利,就派兵在半道上截杀。在阴盘驿亭(今陕西临潼附近),道元与其弟道阙及二个儿子,一起殉难。时在孝昌三年(527)。
郦道元自幼好学,好读书,尤其喜爱读一些奇书。汉桑钦撰《水经》,描述全国水系之状,乃全国水道之纲。惜其内容太过简略,所记河流137条,多语焉不详。郦道元很喜欢读这本书,并为之作注。
郦道元为何要注《水经》?据他自己在《水经注》的序言中说,过去有本叫《大禹记》的地理书,记载山海大势,可惜太过周详而范围不广;像《地理志》这样的专业地理书,记载不详,范围涉及又不广。这些书虽然数量不少,但大都不能满足真正读者的需要。《水经》是这类书中写得还算不错的,基本上把河道情况概述了一遍,但是它所缺乏的就是触类旁通,每条河都是孤立的,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水系概念,只能了解各条河流的情况,“各言其志,罕能备其宣导者矣”(《水经注·郦道元自序》)。因此,郦道元想为各条河流作一个完整、详备、综合的资料记录,遂注《水经》。
《水经注》全书有30万字,记载河道1252条,而《水经》原文不过一万来字,记载河道仅137条,可见郦道元所下功夫之大。全书包括地理沿革、自然环境、社会风俗、物产特色等各个方面。这些详实的资料被纵横密布全国的河道串联在一起,不仅记载了当时南北方辽阔领域内大河名川的源流与变迁,更重要的是将各地的地形矿藏、道里沿革、水利农田、都邑盛衰、名胜古迹等一一详录在案,远远超过一般地理书的价值,带有综合百科全书的性质,对历史、地理、经济、人文诸学科有巨大的参考价值。
郦道元为注此书,曾亲赴实地进行考察,不仅发现了许多未见记载的河流,还纠正了《水经》中的一些错误。《水经注》中对河流流经地区的都邑也进行详细介绍,共有2800多座城邑出现在文中,其中180座为历朝古都,这对历史研究颇具价值。
郦道元的《水经注》不仅有丰富的内容,而且有很强的文学性,其中很多名篇脍炙人口。许多地方都是郦道元亲自去过的,因此写起来使人如身临其境,趣味盎然。同时,郦道元采用一种介于骈文和古文之间的文体来创作,语言生动丰富,活泼绚丽,读来令人口角噙香。如《水经注》卷三四“江水注”中一段文字:“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清新优美,琅琅上口。
郦道元除了这部宏伟巨著外,还撰有《本志》13篇,还写过《七聘》一类的散文多篇,这些作品当初曾很流行。
郦道元兄弟众多,其中不乏杰出者。四弟郦道慎,字善季,生卒年不详,是郦氏兄弟中最有文才的。他自幼即潜心研究经史典籍,尤其喜欢历史著作,特别是史传方面的作品,常常手不释卷。成人后即入北魏的史局工作。后来曾作过正平太守,政绩也比较好,评价是“有能名”,而且因绩优被提拔为长乐相。但道慎只用心读书,无心仕进,官职也长期得不到升迁,死后才封赠为平州刺史。
郦道元五弟郦道约,字善礼。他的天资并不太好,朴实有余,甚至显得有些鲁钝。他非常喜爱读书弹琴,但囿于资质,没有什么长进。他非常谦逊,史称其“性多造清,好以荣利干谒,乞丐不已”(《北史》卷二十七)。有的人不理解,经常嘲弄他,他却不以为忤。由于他专心琴书,所以较少过问生活上的琐事,也没有做官,因此,生比较清苦,有时甚至为衣食所困。直到晚年,道约才出仕为官,曾做过东莱、鲁阳(二者都在今山东境内)二郡的太守。他为政清简,颇有黄老无为而治的味道,辖下官吏百姓都因他而过上安定的生活。可见道约并非愚鲁之人,而是大智若愚。可惜没见到郦道约在琴书方面有作品问世。
除了郦道元同胞兄弟外,郦氏家族中的饱学之士首推郦道元的堂弟郦恽。郦恽,字幼和,是郦道元叔叔郦道峻之子。郦恽非常刻苦好学,幼年就以文才出众而为乡里重视。在郦氏家族好文之风的熏陶下,郦恽也非常擅长文学,但他的政治才干更为出众。他是举秀才出身,这与郦道元兄弟因父荫为官不同。郦恽凭借着出众的文才,屡屡被朝廷征聘,一直做到尚书外兵郎的位置。行台长孙承业非常喜爱郦恽,就将他纳在麾下担任行台郎。
郦恽文武双全,文章作得好,军功也不错,他对自己的才华非常自信,坚信自己会建立一番事业, “恒以功名自许”(《北史》卷二十七)。他确实足智多谋,经常为长孙承业出谋划策。长孙承业很信任他,对他所献计策几乎全部采纳,且屡屡奏效。长孙承业,名幼,“聪敏有才艺、虚心爱士”(《北史》卷二十二),是北魏名将。由于郦恽屡建奇功,长孙承业上书朝廷,要求封郦恽为魏昌县子。郦恽听说后,就在军中写信给朝廷,要求减免自己的官爵,以此来换取朝廷对其亡父进行封赠。郦恽的父亲没有功名,但郦恽的孝心感动朝廷,就诏封他的父亲郦道峻为征虏将军、安州刺史。
郦恽后来一直领军,在北魏末期尔朱荣叛乱时,他和唐州刺史崔元珍死守平阳(今山西平阳),被尔朱荣手下大将樊子鹄攻破,二人一起遇害。
郦恽一生所写文章较多,在当时曾被人们广为传抄,可惜今天都已亡佚,篇名也没有保存。郦恽曾经准备为慕容氏家族写历史,因为各种原因没能完成,令人惋惜。
郦恽的儿子郦怀刚,受其父影响,也很有文才,后来成为大臣司空长流的参军。
总的看来,郦氏家族颇为注重学业培养,他们成为北方较有影响的—个世家,不是偶然的。
主要参考文献
《北史》,中华书局标点本。
《水经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魏书》,中华书局标点本。
阅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