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用来指代人才的有哪些词语?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三国时期不仅有英雄们的史诗演绎,也有小人物们的慷慨悲歌,这是深深隽刻在大部分人记忆中的年代。本篇来聊一聊《三国志》中含有“英”的词语。

写在前面,为了方便阅读先列个清单:英雄、群英、英豪、英才、英贤、英隽、英俊之士、英逸、英博、英儒、古之英士、英彦、英伟、英霸之器。要么是代指一些贤人俊彦,要么是夸奖他人有才学。歪楼一句,最近是真的忙,如果有想了解的内容可以留言,酌情来写(挑简单的)......

书归正传。“英”的本义是花,引申为才德出众的人。类似的还有“豪”、“俊”、“贤”、“雄”等,把这些字一排列组合,就会出现不少人们熟知的词语,本文只写些关于“英”的,余下的留到后边再叙。

“英雄”,如果让你用“英”字去组个词,第一反应会是哪个词呢?像英雄这样的词很容易脱口而出吧,当然也许是英语......在《三国志》里“英雄”随处可见,人们一贯喜欢看英雄们的故事,看层出不穷的战事,但那些只是时代变迁的一部分。顺便,《英雄记》的注解也比比皆是,仔细一数这部分的释文倒也不少。

“群英”,恕我直言,第一反应就是《三国群英传》......群英自然指的是诸多英才俊彦,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嘛。这是袁绍派人劝说曹操时提到的,袁绍势力的初始优势很大,也难怪这使者夸口天下群英没有能超过袁公。后来,曹操亲自证明了这句话的错漏之处。叹君倜傥才,标举冠群英。

“英豪”,英雄豪杰嘛,这是曹操进位魏王时,刘协所颁布诏书上的内容。汉室的颜面还要维护一下,该走的流程是要走的,不要钱的好话也少不了,会有人执笔的。末了还要经过几番推让,这“魏王”才看起来名正言顺。如郭嘉那个著名的预言中,也提及孙策在江东诛杀了不少英豪雄杰。漫云涛吞吐,无处问豪英。

“英才”,这也是夸人才能出众,涉及的两个例子也都挺有趣。一个是陈琳所作《为袁绍檄豫州文》提到的名士边让,英才俊逸哟。另一个是孔融亲自推荐的“祢衡”,也算是一时名士。边让、祢衡这俩人的境遇相仿,一个倒在曹操刀下,一个被黄祖送上路。身为名公子,英才苦迍邅zhūn zhān。

“英彦”,英与彦的组合,英才俊彦。江东曾有位少年俊杰沈友,以其“笔之妙,舌之妙,刀之妙”堪称“三绝”。他在与华歆的交流过程中也表现得有礼有节,这让华歆赞叹“自桓、灵二帝以来,没有比这孩子更出众的孩童咯”。后来因为被人污蔑谋逆,处死时年方29岁。

如有疏漏,还望指正。

对称:曹操:说起第二人称,三国时期有哪些对称?

对称:诸葛亮:除了尔汝,能作为尊称的对称有哪些?

对称:《三国志》中几个少见的对称,你有多少了解?

朋友:在三国时期对于朋友可以如何称呼?

看官如感兴趣,关注下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