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父母的,别自废孩子武功了!

1

那天晚上,有位粉丝妈妈有些焦急地问我,他快5岁的儿子不爱写作业,问我可有解,你们怎么看?

雷森妈妈你好!我儿子快五岁了,现在上中班。平时就不怎么爱写作业,但有天晚上我发现他有一种认为是在帮父母写作业的心理。我那天也不骂他,跟他讲了两三个小时的思想工作,他似懂非懂的这两天好一点,但我应该怎样把他的这种叛逆心理消灭在萌芽期呢?我小孩子喜欢你的睡前故事,所以就冒昧的问问你了。

你好!他才快五岁?为什么要写作业?

我说,你的孩子没有问题,是你太着急了。

记得一年多以前,我儿子快6岁的时候,领他去好朋友彭姐家玩,她是一名优秀的小学老师,刚进家门,她就问我,你没教他写字吧?我说没啊。她长舒了一口气:“那就好,我们就怕那些自己教写字的家长,没几个笔顺对的,纠正起来太难。”

回家后,我特意查阅了很多资料,发现除了彭老师提到的,6岁前教孩子写字,不但不利于他(她)学习写字,反而会对孩子的身体和心理造成不良影响。

首先,你们会发现,写字时头略微向左偏的孩子,很大一部分就是提笔过早的原因造成的。为什么?孩子在6岁以前,小拳头都是肉嘟嘟的,但抓笔时却又只能握成小拳头,指尖朝内握着笔尖部分,他(她)不往左稍稍偏头,视线势必会被遮挡一部分。长此以往,不但偏头的姿势难以纠正,左眼的视力也会受到明显的影响。再有,6岁前的孩子无论怎样刻苦练习写字,父母都会觉得他(她)没认真,因为手部肌肉群握力有限,没办法写出流畅漂亮的字来。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任沈晓明曾经说过,孩子的手通常要到七八岁时才能基本发育成熟。过早,特别是6岁前教孩子学写字,并不利于他们将来的成长。

2

再说心理的,这位妈妈给孩子做了两三个小时的思想工作,就是想让孩子把写作业这件事从内心真正当做自己的而不是父母的事情来认真对待。我明确回复她,这是不可能的,这就是父母的事情,不是孩子的事情。

在不到5岁的孩子的心里,根本就不可能将写字这件事内化为自己的主动自觉行为。

为什么?因为那么小的孩子不具备这样的思维认知,他无法像大人那样理性地将行为和结果联系起来。就像我们小时候,父母跟我们说不好好念书将来没出息,当时几个人知道没出息是什么意思?有出息和没出息的界定又是什么?

用这种成人思维去理解和企图同化孩子,根本就是无用功。像这位妈妈这样,他的孩子只会越来越讨厌写字,继而在到了该学习的年龄时,也越来越讨厌学习。这不是孩子逆反,这是妈妈在逆反,向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叫板。

在孩子6岁前,个人认为可以以认路牌、做游戏、亲子阅读等方式适当教识字,而不是写字。孩子学龄前,关键是培养他对学习的兴趣和热情,避免让他(她)觉得学习是一件枯燥乏味甚至有可能会让爸爸妈妈大发雷霆的事情。

我们的孩子,他们今后至少要上16年的学,寒来暑往日复一日的坚持,作为过来人的你我都知道,这需要多么坚定的毅力和持之以恒的决心,我自己就曾经无数次深觉挫败挣扎在心灰意冷的边缘,我们的孩子和我们一样,他们需要好学校,需要好老师,更需要好父母。

人生是一场马拉松,还未开跑前,你只要为他(她)做好轻装上阵的身心准备就好了,这样自废孩子武功的事情就不要做了,哪怕你是真心为他(她)好。

3

除了适龄(在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孩子的学习兴趣还需要持续激励,心理学上称之为“阳性强化”。

阳性强化

行为主义理论认为:“行为是后天习得,一个习得行为如果得以持续,一定是在被它的结果所强化,如果想建立或保持某种行为,必须对其施加奖励”。

通俗地说,阳性强化法,就是对正确的行为进行及时奖励,对坏的行为予以漠视和淡化,促进正确的行为更多地出现。每当儿童出现所期望的心理与目标行为,或者在一种符合要求的良好行为之后,采取奖励办法,立刻强化,以增强此种行为出现的频率,故又称奖励强化法。

奖励,也并不只是人们通常理解的,买一个想要的玩具,或者一大笔零花钱。

奖赏(也就是“强化物”)有多重形式,一般分为五类:

1       消费性强化物:如糖果、玩具等一次性消费物品。

2      活动性强化物:如看电影、亲子游等活动。

3      操作性强化物:如跳绳、自主游戏等。

4    拥有性强化物:指在一段时间内孩子拥有享受的东西(如穿自己最喜欢的衣服、有自己的专属活动领域等“私有财产”)。

5      社会性强化物:指孩子喜欢接受的语言刺激或身体刺激(赞扬、微笑、爱抚、拥抱、亲吻等)。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灵活运用、活学活用,要想收获好孩子,请先做个好父母,花时间、花精力、花心思,什么都不花,将来就不要怨你的孩子,什么都不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