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处方剂量换算

中医古籍处方剂量换算

1981年考古发现汉代度量衡器“权”,以此推算古方剂量,解决了历史上古方剂量的一大疑案,对仲景学说的教学、科研、攻关、临床意义重大。兹据柯雪帆教授归纳整理的资料并经反复称量核实,摘要如下。

斤=250克(或液体250毫升,下同)

两=15.625克

升=液体200毫升

合=20毫升

圭=0.5克

龠=10毫升

撮=2克

方寸匕=2.74克金石类药末约2克  草木类药末约1克  半方寸匕=一刀圭=一钱匕=1.5克

一钱匕=1.5-1.8克

一铢=0.7克

一分=3.9-4.2克

梧桐子大=黄豆大

蜀椒一升=50克

葶力子一升=60克

吴茱萸一升=50克

五味子一升=50克

半夏一升=130克

虻虫一升=16克

附子大者1枚=20-30克   中者1枚=15克  强乌头1枚小者=3克  大者=5-6克

杏仁大者10枚=4克

栀子10枚平均15克

瓜蒌大小平均1枚=46克

枳实1枚约14.4克

石膏鸡蛋大1枚约40克

厚朴1尺约30克

竹叶一握约12克

古人煎附子并没有先煎一说,600毫升煮取240毫升,用武火煮开,文火(液化气炉的最小火),大约是30分钟左右。(2碗半(250毫升/碗)煎成9分碗)<PIXTEL_MMI_EBOOK_2005>7

手淫后果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

一、虚汗。长期的手淫行为在损伤肾精的同时,会造成精损及气,精虚不能摄气,通常表现为虚汗连连,手足燥热,心烦口燥等证。

此时伤精在先,损气在后,收敛不及,发散太过。当以滋阴为主。治疗方药:

1、麦味地黄丸。服药时间:早七时,晚五时。用量:1-2丸。浓缩丸9-18粒。

2、天王补心丹。服药时间:中午十一时。用量:2袋。丸药一丸。

二、腹泻。手淫行为损伤先天真气的同时,必然波及后天脾胃,脾失化源,则运化无力,下陷下利,受寒尤重。

此时阴损及阳,损气严重,当以补阳为主,重则理中,轻则补中。治疗方药:

1、(重者)附子理中丸。服药时间:早七时。用量:1-2丸,浓缩丸15-25粒。

2、(轻者)补中益气丸。服药时间:早七时,下午三时。用量:1-2丸。浓缩丸8-16粒。

三、慢性前列腺炎。临床主要表现为小腹胀痛,阴囊潮湿,阴股潮汗,或者睾丸凉痛,甚则筋脉曲张,小便不利,或尿等待、分叉、余沥不尽等症状。同时足下发热,腰酸乏力,甚则凉痛。

此时阳气不藏,发泄于外,寒邪深入,凝滞于内。阳根外脱,显于厥阴木位。当导龙归海,引火归元,不可轻言灭火清热,以相火为生发之本,只可助之,不可折之也。治疗方药:

1、(轻者)桂附地黄丸。服药时间:下午五时、睡前。用量:1-2丸。

2、(重者)乌梅丸。服药时间:晚睡前。用量1-2丸。

四、阳亢。此种情况比较少见,表现为骨蒸潮热,腰膝软弱,不能久立,足下大热,足根刺痛,阳挺不收,喜食油腻厚味食品。

此时阴虚阳亢,火旺水亏,水不涵木,水浅龙高。亟当补阴配阳,峻补真阴,灭邪火而制阳光。治疗方药:

1、(轻者)六味地黄丸。服药时间:晚五时、睡前。用量1-2丸。

2、(重者)知柏地黄丸。服药时间:晚五时、睡前。用量1-2丸。

五、通治代茶饮方(此方可先用于调整,也可最后用于恢复):

麦冬4,五味子2,党参5,桂枝8,白术5,茯苓4,炙甘草5,干姜5,黑附子6,菟丝子6(单位:克)

开水泡服,早七时,下午五时各泡一杯,一剂服一日,可连服十剂。

六、桂枝附子冲剂(此方主要用于神昏头重,腰背酸沉乏力):

桂枝10,当归5,炙甘草5,生姜5,大枣2枚(掰开),黑附子5,菟丝子5

开水泡服,早七时,中午十一时,下午四时各服一杯。可连服七剂。

七、当归四逆理中冲剂(主治:食少腹胀,睾丸隐痛,阴囊潮湿,腰酸腿疼以及各种慢性前列腺炎症状)

白术5,党参5,炙甘草5,干姜5,黑附子6,当归7,桂枝8,白芍3,细辛3,通草2,桃仁3,大枣2枚(掰开)

开水泡服,早七时,下午四时,晚睡前各服一杯。连服五(症状偏中)或八(偏下)剂。

注意事项:三分治,七分养。诸病莫不如此,手淫尤其这样。服药期间尽量按时作息,每天保证十点之前睡觉。白天可以适当运动,但不宜过于劳累。各方症状如同时出现,可以合用,服药时间用量如上。以默养气,以瞑养血,以睡养精,以静养神。无人时多多存意,有人时默默留神。当志存高远,立愿发心,时时砥砺,不许自欺。久之自无闲心闲情从事于手淫之事了。男儿当自强,诸君当自勉!祝革命成功,身心复泰!

另:如睡眠不安,腿足发热出汗,可于睡前加服糖醋水一杯:糖醋各一匙,冲开水一杯,温服。

病之来也,有缓有急,有轻有重。急而重者有时本轻,一剂可已;轻而缓者有时本重,三月难复。标本不同,虚实有异,不可为表面现象所惑。

病有从外来者,有从内生者。外来不过六气所干,内生多为七情所乱。又有食饮不节,起居无常,无知妄作,自我破坏而成者,此种责在自身,解铃还须系铃者,损益全由自己,不可委诸医家。又有迭经误药引邪深入者,当今此类患者最多,当首先认清敌我,与错误治疗彻底划清界限,与化学药品彻底决裂,否则破坏与修复同时进行,必然于事无补。

无论外感内伤药害,用药不过戡乱,如用兵然。乱平则需建设,不可长期军管,否则资源必然枯竭。

老子云:兵者,不祥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岐伯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用药当适可而止,治不过三分,七分在养,不可攻伐太过。穷兵黩武,杀伐过重,必致生气受损,治国治病同所忌也,不可不慎!

是以治病前提,首需病家自养,否则服药难效,虽效亦难持久。养之要如下,三少一多,病者自裁:

多言数穷,以默养气(少说);久视伤血,以瞑养血(少看);思多神乱,以静养神(少想);妄作伤精,以睡养精(多睡)。尤忌房劳手淫意淫等伤精损气行为。

同时食饮有节,忌食生冷油腻葱蒜韭盐等泻相火破藏精之物,每餐不可过饱。起居有常,睡不可少。

果能依上而行,服药必效,因之而养,可以长生。否则,虽药不效,虽效不久,非药无功,责在病家不肯配合。如此服药,浪费资源,于事无补,徒耗医家精神,兼损病人能量,有何益哉!病家当三思而后服之,不可颟顸孟浪,自欺欺人,欲益反损,弄巧成拙,事与愿违也。慎哉!慎哉!

四时用药,各有所宜,亦各有所忌,随宜避忌,方得药力之益,不致有损,此事关系甚巨,不可不知:

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正阳生阴长之时也。在卦为震,其象为木,下一阳而上二阴,阳气载阴外出,生发之象也。春气太过,则阳多阴少,水不涵木,风气内动,当滋阴以敛之,药宜芍药甘草汤、小建中汤、杞菊地黄丸之属,大忌升提发散助阳抑阴之品。春气不及,则阳少阴多,生发不畅,阴凝阳郁,郁久反生湿热,当助阳以升之,药宜当归四逆汤、桂枝加桂汤、桂枝加附子汤、桂枝附子汤之属,大忌清利湿热助阴伐阳之品。

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花实,正阳极阴反之时也。在卦为离,其象为火,外二阳而内一阴,阳极于外,阴精内生,味尚苦涩,长成之象也。夏气太过,则阳多阴少,发散无节,阴精外泄,汗出流离,当助阴以收之,药宜炙甘草汤、黄连阿胶汤、麦门冬汤、生脉散合芍药甘草汤之属,大忌壮火散气助阳伐阴之品。夏气不及,则阳少阴多,乌云蔽日,地气冒明,神不能外达,头为之昏重,当益火以消之,药宜桂枝甘草汤,附子理中汤,桂枝附子汤之属,大忌敛阴泻阳之品。夏至阳极,忌用辛温,恐坏阳明阴反之合机也,阴盛者不在此例。

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正阳杀阴藏之时也。在卦为兑,其象为金,上一阴而下二阳,阴气覆阳内入,收敛之象也。秋气太过,则阴多阳少,气反上逆,当助阳以开之,药宜干姜甘草汤、理中汤、柴胡桂枝干姜汤之属。秋气不及,则阴少阳多,阳气不敛,金气从革,火气上炎,燥实乃生,当滋阴以敛之,合阳以降之,药宜生脉散、麦门冬汤、白虎加参汤甚或三承气汤之属,大忌助火刑金之品。

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精气内收,正阴极阳反之时也。在卦为坎,其象为水,内一阳而外二阴,阴极于内,阳气内生,气尚微弱,归藏之象也。冬气太过,则阴多阳少,气机闭塞,阳气衰微,血气凝滞,当助阳以起之,药宜四逆汤、真武汤、附子汤之属,大忌滋阴降火苦寒伐阳之品。冬气不及,则阴少阳多,藏令不举,精气外泻,扰动不安,当壮水以制之,药宜麦味地黄丸、肾气丸、滋肾丸、封髓丹之属,大忌扶阳抑阴之品。冬至阴极,忌用苦寒,恐坏厥阴阳反之合机也,阳盛者不在此例。

长夏土王,化生万物,当补气食精,谨和五味,忌泻阴泻阳,克伐耗散。                                                       </PIXTEL_MMI_EBOOK_2005><PIXTEL_MMI_EBOOK_2005>18                                                          </PIXTEL_MMI_EBOOK_2005>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