栟茶的茶
前言:我公司年轻老板搞的几千的绿茶,泡了一杯端给我尝。我不知轻重,下午咕嘟咕嘟喝了很多,晚上失眠了大半宿,知道是茶叶里的咖啡因的缘故,就胡思乱想起了小时候的收集落雨水泡茶的事情,于是把这些记录下来。
千年古镇--栟茶地名的由来,听说是源于两棵树,一棵是栟树(查百度原来就是棕榈树)另一棵就是茶树。可见,这里人喝茶的历史很久远了。
说起茶,现在营销,搞得阳春白雪似的。我还是坚持认为,柴米油盐酱醋茶,茶就应该和一日三餐无二,是百姓生活中的一部分。现在的人喝茶,必定有个茶的几件套,弄个树根雕的茶几,油光锃亮的,其实和茶的质朴拙趣完全无关。我也紧随潮流,弄了玲珑杯六只,紫砂杯六只,还有两个茶叶罐,一个大红,一个金黄,盖子上面有孔,穿上穗子,倒也是鲜艳有趣,我很喜欢,俗极为雅嘛! 还需要买个透明的茶壶,弄个自动吸水的管子,配上一个专门煮茶的电磁炉。和过去的茶道完全不一样了。可能附庸风雅就是一种与时俱进吧。那水就是纯净水,各种品牌的纯净水,听说某云很贵,一般都是某夫山泉。
我对茶的接纳,来自于老人们说的,绿茶败火去油脂减肥,红茶养胃等等。动不动就冒出来的痘痘,和青春无关,和皮肤的油脂有关,洗面奶隔靴搔痒,治标不治本。所以,我就开始尝试喝绿茶,直接用滚水冲茶,把懂的人笑坏了,说茶叶不能沸水烫。于是,询度娘,问知乎,认得了绿茶红茶花茶等等,还速成了一个基本会泡茶的人。但按照林妹妹的标准,我也和刘姥姥一样,不过是牛饮罢了。
海边的冬天,很潮很冷。那种冷让你无处遁形。看温度计是有七度八度的。但是,总感觉身体被冻在冰水中,刚穿的衣服是冰块,拿个碗是冰块,摸个门把手是冰块,晚上钻被窝如同上刑,小心翼翼的把脚慢慢往里伸,脚趾头哪怕刚从滚热的泡脚盆出来,腿伸直脚到底,脚趾头已经冰冰凉了。
这么阴冷漫长的冬日,确实无趣,唯有煮茶才能救活我们冻得半死不活的心。现在自然是有法子对付:空调,取暖器,热风扇,地暖,电热毯,再不济也有热水袋。过去只有个烫婆子,但一般是晚上捂被窝用的。
当年栟茶人就是靠着喝热茶抵御漫长的严冬的。午饭后的闲暇时光,街上的人必定个个都手捧热茶,从搪瓷茶杯悄悄流出来的热就到了手心里,喝一口,那热从嘴里就滑进胃里,淌进心里。
茶叶不拘好丑,家境富裕的买些上好的绿茶,普通人家也会备些品相一般的茶叶。午后街上的女人们胳膊夹着新款的鞋样子或者新买的衣服,布兜里揣着男人从外面带回来的雪花膏,三两个聚在姐妹家,一边喝茶,一边试新衣服。或者,拿出雪花膏来,给闺蜜几个试试妆,照个镜子,乐得嘻嘻哈哈的,说不定顺便还能给东街的哪家小子做个媒。等到街心有人家开始生火点煤球炉子做晚饭,这才赶紧散了各自家去,走到了门口,还要回头约定明日里再去谁家聚的。这样的日子能够从深秋一直续到初夏。
老街上还有专门的茶馆,弄两张八仙桌,几个条凳子。门口边上镶个大炉子,压着煤渣,火温温的热着大茶壶。再请个拉二胡的师傅,就算是开张了,老人们无事做,三个五个邀约去茶馆坐下,喝着茶,听着曲子,手里摸着胡牌。寒冷的半日便混过去了。
听老人家讲,喝茶最讲究的是泡茶的水!过去没有纯净水。因为靠近海边,地下水是相通的,井水口感又比较差。所以,收集落雨水,就成了家家户户最重要的事情,落雨水可是个宝贝。夏天的雷阵雨时间太短,雨水不够干净,不成。接的落雨水一定是黄梅天的,那雨是论月下的,天天阴雨绵绵,整个世界都是湿哒哒的。长时间的浸润,让人的皮肤也水嫩起来,怪不得说鱼米水乡的男人女人皮肤好。
接落雨水的方法非常简单,把碗口粗的大毛竹,竖着一劈两半,两头打上眼,用麻绳挂在屋檐下,一头挂高些,一头挂低些。雨水落在屋顶的灰瓦上,一层一层过滤下来,非常干净,顺着屋檐滴入毛竹,再顺着毛竹潺潺留下来,流进了下面的天水缸里。一口缸满了,就用厚厚的油脂布裹严实,封口,这样不会进虫子落灰尘等脏东西。而且沉淀之后的水质清澈,口感绵甜,这就是我们的天水茶!封好缸口,可以喝到来年。
如东的夏天,巨潮巨热,广东人会说:焗,意思是高温度高湿度而且非常憋闷的环境。热乎乎潮湿的空气紧紧包围着你,黏糊糊沾在你的身上。孩子们猴皮闹腾渴了,就直接掀了缸盖用瓢舀天水喝,咕嘟咕嘟的,那清凉!沁入心脾!老年人肝火旺,眼睛上火了,晚上也会舀一茶缸子天水茶喝,可以败火。
暑天,海边的热潮到了,为了保证海货新鲜,都是挑夫一担一担顶着骄阳顶着酷暑从洋口港直接挑上街来,那份辛劳那份不易,自不必说。挑夫累了渴了,就会去门口有大水缸的人家讨水喝,没有不给的,主人用很大的瓢,打开盖子,舀上满满的天水端给挑夫,挑夫一饮而尽,千恩万谢的,一般下次上街都会带些土肴还人情。
农历新春,乡下的家庭祭祀都已完成,重要的宴请都已结束,趁着农闲,亲眷们互相走动,主人一定会请客人吃茶的。当然,这也是用封在天水缸里的水刚煮出来的,泡上炒米,馓子,或者用红糖煮蛋茶,热气氤氲着,互相寒暄着,问候老人家的身体,吃饭个凶,胃口可好。再就是说着家里小孩子学业的长进,大孩子成器与否,或者聊些故人的闲话。
而今,天水煮茶,已经不是古镇的人们冬天抗寒方式,也不是人们酷暑最依赖的饮品,也不是街坊优雅的生活仪式,更不是农村人招待客人的最高规格。
只要高兴,春夏秋冬,哪一日都成;
只要喜欢,绿茶,红茶,白茶,花茶,哪一样都成;
只要愿意,独饮也成,对饮也成,聚会也成。
当然,隔夜茶是不成的!
岁月静静的流淌,短短几十年,无论国还是家,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古镇上那些爱喝茶的老人们渐渐走了。但茶馆却修缮一新,重新开张,散发着浓郁的茶香,等待着更多喜欢喝茶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