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实秋:一个有趣的男人,一定活得像朵花一样
冰心说:
“一个人应当像一朵花,
不论男人或女人。
花有色、香、味,人有才、情、趣,
三者缺一,便不能做人家的一个好朋友。
我的男性朋友之中,只有实秋最像一朵花。”
这个冰心眼中最像一朵花的梁实秋,
不管外界如何汹涌,
从不矫揉造作,随波逐流,
他永远都是自己生命里的主角,
像一朵花一样,
心有灯盏,向阳而生。
01
他像一朵鸡冠花
张扬却不显眼
在余光中的眼里,
梁实秋是十足中国文人的儒雅,
加上西方作家的机智。
而当年冰心却说他像一朵鸡冠花,
事后别人问冰心,为什么是鸡冠花?
她说:“因为不显眼”。确实,
“鸡冠本是胭脂染,今日如何浅淡妆?
只为五更贪报晓,至今戴却满头霜。”
鸡冠花它艳丽妖冶不如玫瑰,
清香淡雅不如兰花,
低调无名不如野百合,
他有着他独特的生命张力。
在大师辈出的时代,
他不扎眼却如涓涓细流般不可忽视。
胡适曾物色五个人翻译莎士比亚全集:
梁实秋、闻一多、徐志摩、陈西滢和叶公超,
只有梁坚持了下来。他用40年的时间,
以难以置信的毅力和耐性年复一年地工作着。
直至完成了莎翁四百多万字的剧作,
和三卷诗歌的全部翻译。
弟子余光中谈及老师译莎士比亚全集的功绩时说:
“五四以来,西洋作家的译述,何止数千百家,
但译述一位大作家而能竟其全集者,
梁实秋先生还是第一人。”
然而对于取得的成绩,梁实秋看得很淡然。
他风趣而又自谦地说:
要翻译完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他必
须没学问,如果有学问他就去做研究工作了!
二是他必须不是天才.要是天才他就去写小说
等创作工作了!三是他必须活得久,不然无法
译完。很侥幸。这三个条件我都具备.
所以我就完成了工作!
轻描淡写的一段话,就把过往的艰辛一笔带过。
不功利,不媚俗,只按照自己的观念做人。
或许对于他而言,翻译莎氏,
既是为了不愧于朋友的期望,
也是做了他自己想做的一件事情,
才会如此的执著又洒脱。
他一生辛勤著述,从不懈怠。
默默燃烧着不息的文学生命火焰。
他经手编的各类英汉词典有三十多种,
适用范围从大学生一直到小学生;
编出的各式各样的英语教材,也多达数十种。
到了晚年,明知来日无多,
依然不可思议地向生命极限发出挑战。
又开始了一百多万字的《英国文学史》编撰,
以及一系列清新雅致的的散文作品集的创作。
他每天伏案,笔耕不辍。椅子的坐垫上,
时常有着一摊鲜血。
原来是伏案太久,以致痔疮出血。
而他专心于著述,竟不自知...
梁实秋不是大智者,大通人,
也不为石,不为玉,他只在玉石之间。
无论事业还是私人生活,
他都安于恬淡静谧的朴素从容,
并从中体会难得的生命快感。
02
乍看像个书呆子
实则有个不羁的灵魂
梁实秋出身书香门第,
父亲是清末秀才。
这样的家庭氛围,
就决定了梁实秋自幼接受了,
传统儒家文化的滋养与熏陶。
所以在他的文化基因里,
温和淳厚,明净淡雅是基调。
加上他天庭饱满,地阁方圆的相貌,
看起来很是忠厚老实。
然而,他却有着一个不羁的灵魂,
和一些惹人发笑的习性。
1923年8月,20岁的梁实秋,
和60多个清华毕业生,
从上海浦东登上“杰克逊总统”号远赴美国。
闻一多是他在清华时结识的好友兼诗友,
未出国时两人还商量,像他们这样的人,
到美国那样的汽车王国去,会不会被汽车撞死?
结果比梁实秋早一年去美国的闻一多,
来信的第一句话便是:“我尚未被汽车撞死!”
此后这两个“难兄难弟”便在美国开启了留学生涯。
他调皮好玩弄。
在哈佛大学留学时,
梁实秋和顾毓秀等人租住在一所公寓里,
他们轮流负责做饭、洗碗、采购等工作。
久而久之,这里就变成了中国留学生的活动中心。
一次,梁实秋在厨房做炸酱面,
好友潘光旦带着三个人闯了进来,
一闻到炸酱的香味,便嚷着要吃面。
梁一边慷慨说好,
心里却想着如何捉弄一下这小子。
所以就使坏往他的小碗炸酱里加了4勺盐,
咸得他皱眉瞪眼,拼命找水喝。
他随和风趣。
梁实秋在师大任教期间,
校长刘真常请名人到校讲演。
一次,主讲人迟迟未到,
在座的师生都等得很不耐烦。
刘真只好请在座的梁救急,
上台给同学们讲几句话。
梁慢吞吞地说:“过去演京戏,
往往在正戏上演之前,
找一个二、三流的角色,
上台来跳跳加官,
以便让后台的主角有充分的时间准备。
我现在就是奉命出来跳加官的。”
一番话引得全场哄笑,
既驱散了师生们的不快,
也活跃了氛围。
他热心亲切。
梁实秋、李长之同在北师大执教,
某个夏日,李妻买菜归来,
将菜筐往桌上一抛,
正抛在李的稿纸上,李勃然大怒。
梁闻声赶来对李说:
“太太冒暑热买菜是辛苦事,
你若陪她上菜市,回来一同洗弄菜蔬,
便是人生难得的快乐事。
做学问要专心致志,
夫妻间也需一分体贴。”
李默然良久,以后就很少对太太发脾气了。
很多人是看透了很多道理,
仍然过不好这一生。
梁实秋是知道生活的不容易,
还能让自己认真投入每一天,
将日子过得热气腾腾。
03
对吃
他是行走的教科书
普通人吃喝是图个温饱,
他倒是吃出了一门学问。
玉华台的汤包、生炒鳝鱼丝、
北平烤鸭、醋溜鱼、甜汤核桃酪、
瓦块鱼、腊肉、面条……
这些美食在梁实秋的笔下不仅馋人,
而且还多了些文化气息。
不管是琐碎的食材还是枯燥的工序,
在梁实秋的笔下都生动了起来。
不少人都把梁实秋的书作为枕边书,
在忙碌奔波一天后,
从他的文字中体会些生活趣味和人间烟火,
领悟那些源自于生活最朴素的哲学。
在《水晶虾饼》一文中,
他这样写道:
“七分虾肉要加三分猪板油,放在一起剁碎,
不要碎成泥,加上一点点芡粉,捏成圆球,
略按成厚厚的小圆饼状,下油锅炸,
要用猪油,用温油,炸出来白如凝脂,
温如软玉,入口松而脆。”
语言生动、明快,寥寥数笔,
就把美食的做法和口味描绘得活灵活现,
让人犹如亲历。之所以他那么会写,
是因为他是个名副其实的“吃货”。
梁实秋最爱吃北京致美斋的爆羊肚。
1926年,梁留美三年归国,刚下车,
就将行李寄存在车站,然后直奔致美斋。
将不勾芡粉、稍加芫荽梗、葱花的盐爆;
勾大量芡粉、黏糊的油爆;
和清汤汆煮,以及完全本味的汤爆,
通通都吃了个遍。直到酒足饭饱,
志得意满,这才肯大摇大摆摸着肚皮回家。
他还爱吃红烧肉,但最怕自己做红烧肉。
因为他性急健忘,10次烧肉9次烧焦。
他说,红烧肉要长时间煨煮,
很懒又没记性者最不适合做此菜。
然而他一见红烧肉便移不开双腿。
贪吃是他一辈子都无法戒除的“瘾”。
晚年,梁实秋因患糖尿病,
不能食甜,但他常私下偷吃解馋。
一次和刘墉同桌吃饭,冷盘端上来,梁说,
他有糖尿病,不能吃带甜味的熏鱼;
冰糖肘子端上来,他又说不能碰,
因为里面加了冰糖;
什锦炒饭端上来,
他还是说不能吃,
因为淀粉会转化成糖。
最后,端上八宝饭,
刘墉猜他一定不会吃,
没想到梁居然大笑道:
“这个我要。”朋友提醒他:
“里面既有糖又有饭”。
他笑着说,
就因为早知道有自己最爱吃的八宝饭,
所以前面特别节制。“
我前面不吃,是为了后面吃啊;
因为我血糖高,得忌口,
所以必须计划着,把那'配额’留给最爱。”
要说什么是骨灰级的吃货,他当仁不让。
他对吃讲究,对自己的意愿更是坚守。
03
有做自己的自由,
和敢做自己的胆量。
1974年注定是梁实秋情感多劫的一年,
老妻程季淑因意外离世,
七个月后却于台湾再遇红颜知已韩菁清,
陷入黄昏恋,引发内陆及台北读者口舌讨伐的“新闻风暴”。
71岁的他在台湾初见43岁的韩菁清,
他说,她是他的知音。
最初韩菁清对他是拒绝的,
年龄的差距像一道鸿沟横在那儿,
她顾忌、回避和婉拒,
无奈他像情窦初开的少年。
在相识的第二天,就等待晚睡晚起的韩箐清,
拉开窗帘第一眼看到是他的“仰望”;
带她去吃晚饭;再送她到电视台听课;
夜里十点,她走出电台大门,
他已笔挺地在门外等候了!
自古以来情关最让人难过,
他轰轰烈烈的痴情最后还是打动了韩菁清。
然而那时的“新闻风暴”几乎令两人的感情寸步难行,
甚至翻出了韩菁清出道所有的情感纠葛旧事,
说她图谋不轨,说她想借老头儿的尸体敛财。
甚至梁实秋的学生为了维护老师的形象,
而成立了“护师团”来攻击韩菁清。
所有反对的声浪此起彼伏,甚嚣尘上。
就在所有人“唱衰”这段黄昏恋时,
梁实秋的信带来了满纸的决心:
“菁清,我再重述,没有人,没有什么事,
过去现在未来都算,能破坏我们的感情。
我爱你,是无条件的,永远的,纯粹的,
无保留的,不惜任何代价。”
其实社会上反对的声音,
无外乎是因为梁实秋是德高望重的学者名人,
因年龄差距过大而冠以他薄情与风流的头衔。
唯独没人体谅他一个人身患疾病与孤苦。
但他似乎一直都有做自己的自由,
和敢做自己的胆量。
1975年的5月9日,梁实秋与韩菁清举行了婚礼,
过上了你侬我侬的生活:新娘俏皮,新郎风趣;
明星有貌,文人有才;女子可爱,男子多情;
这两个心灵与智慧高层次的结合,
注定会有无穷雅趣谐乐的生活。
比如新婚当晚,梁因高度近视,
又不熟悉环境,没留心撞到了墙上。
新娘立即上前将新郎抱起。
梁笑道:“这下你成'举人’了。”
新娘也风趣地回答说:
“你比我强,既是'进士’(谐音近视),
又是'状元’(谐音撞垣)。”
两人相视大笑。
这段所有人都不祝福的黄昏恋,
出人意料地没有中途夭折、分崩离析。
梁实秋与韩菁清一起携手走过了12年,
直至梁实秋去世。而在梁实秋去世后,
韩菁清每月去扫墓两次,
给梁实秋带去烟花,拔去墓上的杂草。
她在自己的衣襟上绣着一个红色的“雅”字,
来纪念梁实秋。直至1994年因病去世,享年63岁。
对于晚年的这次爱情,梁实秋说:
“我只是一个凡人——我有的是感情,
除了感情以外我一无所有。
我不想成佛!我不想成圣贤!
我只想能永久永久和我的小娃相爱。
人在爱中即是成仙成佛成圣贤!”
要爱就爱得明明白白,不留遗憾。
他虽性情温和随性,
却并不意味着他没有强硬的一面。
他不阿世媚俗,
不在乎外界的声音与指点,
现在是,且向来都如此。
05
以出世的精神
做入世的事业
古人说:“言为心声,文如其人”。
性情偏急则为文急促;品性澄淡则下笔悠远。
梁实秋的笔调几乎都是从容自在,平和冲淡。
字里行间之中,也总有一种耐人寻味的神韵。
这样的他似乎让人难以相信,
他会有严肃认真甚至冲动的一面。
1937年7月29日,
北平沦陷,抗战爆发。
其女梁文茜回忆,
七七事变爆发后,
梁实秋想投笔从戎。
深夜和妻子程季淑长谈计议,
打算到后方参加抗日工作。
不久,梁实秋便毅然决然南下,
程季淑没有哭,但很紧张。
她问母亲:“爸爸干嘛去了?”
母亲小声告诉她:“打日本。”
在济南火车站,
梁实秋遇到从前的一位女学生。
学生问他去哪里,他回答:
“到南京,赴国难,投效政府,
能做什么就做什么。”学生问及师母,
他告知:“我顾不得她,留在北平家里。”
汽笛响起,梁实秋与学生挥手作别,
二人都流下泪来。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
在国家风雨飘摇的时候,
谁又能无动于衷?
1938年,梁实秋应教育部次长张道藩的邀请,
参加了“中小学教科用书编辑委员会”,
担任了任务最繁重的教科书组主任一职。
梁本无编撰教科书的经验,
但“既到后方,
理宜积极参加与抗战有关之工作”。
所以他还是硬着头皮接受了。
梁实秋却预先申明,
他是义务主持编撰教科书,不领薪水。
爱国他是义不容辞,
做人他也洁身自好。
1930年夏的一天,
徐志摩打电话给梁实秋,
说上海商务印书馆的黄警顽受朋友之托,
替其妹做媒,对象是梁实秋,
请他问梁意下如何。
徐问:“你有没有一个女学生叫×××?”
梁答有,徐说:“那就对了。
现在黄警顽先生来信要给你做媒。
并且要我先探听你的口气。”
梁实秋说:“这简直是胡闹。
这个学生在我班上是不错的,
只是我从来没有机会和任何男女生谈话。”
徐在电话中说:“好啦,你现在告诉我,
要我怎样回复黄先生?”梁不假思索地说:
“请你转告对方,在下现有一妻三子。”
有人曾这样评价林语堂:
说他是按照他自己的意志办事,
很少为外力所左右,
具有坚强的独立性。
然而像他这样特立独行的知识分子,
在20世纪的中国并不多见。
但梁实秋绝对算是那少数中的存在。
生于乱世,也长于乱世的他,
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
可他身上那一份赤子之心的热忱始终如一。
他嬉笑怒骂从不示假于人。
作为知识分子,他有知识分子的坚守,
作为一国之民,他有保家护国的热血,
作为人夫人父,他有温暖体贴的柔情。
一辈子既入世,也超脱;既可敬,也可爱。
1987年的11月3日,
梁实秋先生于台北走完了他84年的人生路,
带着心中但悲不见九州同的遗憾走了。
鸟飞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
如果说梁实秋这一生也有遗憾的话,
那么有生之年不能回到自己的故土,
该是他最大的遗恨......
滚滚红尘,来如水,去如风。
“人生的路途,
多少年来就这样地践踏出来了。
人人都循着这路途走,
你说它是蔷薇之路也好,
你说它是荆棘之路也好,
反正你得乖乖地把它走完。”
同时代人中活得像他那样,自在洒脱,
而又心安理得了无遗憾是极其少见的。
他微笑着开始了他的生命旅程,
最后,又微笑着中止了生命的脚步。
有趣、有料、有情怀、有故事
古典君
每晚暖心上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