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隔离十四天记(上)

本文作者:李建平


去年的假期很不平常。暑假,我回到老家,台风利奇马在鲁中地区带来的大暴雨导致洪涝灾害,不能回去,迁延40天。转眼又到放寒假,我买票时,心里还想:又放假,别再出什么事了,到时候又不能按时返回!结果预感很灵验。这不1月9日回了家,年前疫情开始,年后数据变化明显,几次不能成行。最终在老家又居住50多天。加上居家隔离半月共60多天了!这两次灾情,我都不在现场,既不能与妻子儿女共患难,参加防洪;也不能陪伴孩子听课学习,参加抗疫,心里很不是滋味。

这个寒假注定特殊。从2020年1月9日乘车回老家探亲过年,被突如其来的疫情阻挡于冰天雪地的茫茫草原上,到2月26日乘坐Z352归来,两张火车票的距离将近50天!此时内蒙古的公共卫生防疫相应级别业已由I级响应降为III级响应。而且恢复交通,恢复生产,广大农村牧区许多防疫点也已撤离,道路畅通无阻了。各城市旗县社区,实行健康码扫码制度,除了武汉重点疫区归来人员外,不实行劝阻和居家隔离办法。除饭店外,各行各业均允许恢复营业。各地都是严防死守,全国一盘棋,山东省疫情战役表现闻名全国,不但捐蔬菜,捐防疫物资,齐鲁医院成建制医疗队出发支援湖北,还捐出了市委书记。山东各地的社区和农村防控很严格,一直到24日,为了复工复学,才将各地市之间的省道和县道的防疫点撤除,把防控重点放在社区小区和农村之上。这样我就可以畅通无阻地回到家里了。

从阴山之北,后大滩,告别父母,踏上归程。归来时山河无恙,一路冰天雪地;此时雨水已过,天气转暖,阳气上升,积攒一冬的冰雪几乎已经融化殆尽,塞外草原由白色世界回归为黄沙土地的原色,只有山坡之上的阴坡及背风面,剩有残雪。远山近丘连绵起伏,皆为柔和的曲线,一路上,从村里到镇上,到旗里,再到市里,畅通无阻。大街上到处是人,进入小区也不再检查。下午一点多候车,集宁南站候车室里乘客寥寥无几,座椅都空着不少。火车上人也不多,大都是去青岛一带复工人员。我在下铺,一路躺着或者睡觉。人们看起来都很轻松,列车上广播让人们注意,戴好口罩,不要随便说话,尽量不要随便走动。在列车上吃饭,喝水,上厕所都要尽量注意。在北京之前行走在大山之间,尽走隧道,所以几个小时没有信号,好容易接到家里电话,说是回去要居家隔离14天,而且一家人都不能出去。所以要想一个办法。只能是我自己单独住在后边的老屋中实行单独隔离,家中的其他人都搬到前面的新屋中去住,这样其他人都不会受影响,孩子们也有网络可以进行网课。

27日早晨,火车7点正点到达车站,出站口不查车票,主要是排队登记个人信息,身份证号码是多少?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当然有红外线热成像检测体温。出站后只能打出租车,因为这里没有开通任何公交车,除非家人来接,也还得隔离14天。乘坐出租车,也是扫码,登记信息。走高速半小时后到村口。在防控点,书记、主任、工作人员、妻子都在等着我。测体温,36.3摄氏度,然后是消毒、登记、扫码。被告知居家隔离14天,把我护送到老屋门口,又消毒、照相,我一个人拉着行李箱走进大门之后,一把大铁锁把我从外面锁上了。居家医学观察14天便正式开始。

首先和家里的亲人们一一打了电话,报平安。接着我开始收拾东西,准备吃早饭。这边的家里已经为我准备了不少蔬菜,有土豆,洋葱,油菜,菠菜,生菜球,蒜薹,山药等。还有一洗脸盆鸡蛋,几捆大葱,几头大蒜,一罐青萝卜咸菜。苹果是沂源红,也有一盆,先每天上午吃一个吧。冰箱里有足够多的自己蒸的馒头和豆包,另外还有5斤挂面。另外还有自己从老家带来的羊肉、骨头、馅饼、油糕、麻花、肉丸子。民以食为天,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做饭很方便,有火炉,也有煤气罐、电饭锅。小火炉生在西屋,一直不灭,可以取暖,也可以烧水。这第一顿先在电饭锅上热饭,有从老家带来的羊肉馅饼,先拿上几个,凑乎一顿。拿了一个生菜头,洗净撕开,葱末蒜泥姜末香油咸盐酱油陈醋凉拌,风卷残云,吃到肚子里很舒服。

打开大客厅的取暖空调,把书本等一应东西放在茶几上。把大方桌搬到距离电视机3米之外的地方,正好在门对面,这是饭桌,也方便看电视,看书,写点东西。方桌东边就是玻璃茶几,再把八仙椅子搬来一把放在茶几的另一头,准备放电脑。

忽然来电话,社区要求每天早晚2次测体温并且准时上报;社区卫生室负责人孙大夫也打来电话,也是要求上报体温;管区工作人员也打来电话,问询我的身份证信息及有关情况。接着市委和区委疫情处置指挥部的短信也发送来了,都是一样的内容,抗疫的科学方法和要求上报的内容,这样的短信每天至少收到4条,持续了半个月。

今日,2月27日全国疫情:累计确诊78497人,疑似病例2358人,死亡2744人,治愈32495人。

这一天阴雨连绵,加之天井之上罩上了半透明的玻璃雨罩,只有南边敞着口子,太阳可以在晴天的时候照射进来。所以无关风雨,不见太阳和星星。午饭是炒菠菜,生菜,馒头。晚饭也是差不多。

心里想这半个月如何度过,要有一个计划,作息时间是起床于7点之前,午休要一个小时左右,晚上11点之前一定要泡脚睡觉。洗三次衣服,洗三次头。一日三餐要按时吃饭,即八点之前吃早餐,一点之前吃午餐,六点之后用晚餐。饭后及时洗干净餐具和锅碗。小炉子做到保证不灭掉,空调要尽量做到节能。每天要打扫家,擦洗桌子,晨起洒扫庭院。做到时节有序,我亦居家有规律。

每天上午八点、下午3点准时测量体温,报告体温,分别向村委和社区卫生室通过微信报告,雷打不动。服从领导听指挥,才能够打胜仗,这是第一要务。

如何锻炼身体?第一点要保证足够的运动量。在宅基地260多平方米大的四合庭院里,空间狭小,锻炼是一个难点,也是一个重点。首先是随时能够做到的,比如自由活动颈椎的颈椎操,活动四肢的自创体操,还有拉伸筋骨;再就是踢毽子,保证上午下午最少各踢100个,使用臂力器锻炼,每次十多下;再就是正好院子里有一对换下来的斯柯达旧轮胎,用一根长的木条组合,便是废旧利用的自制杠铃,每次至少举起10多次就可以了。

最后,就是利用屋顶有东南西北四个相互连接的水泥平台,原来是水泥浇注好了用来晒粮食的,通过楼梯可以从天井到达屋顶。屋顶跑一圈就是50多米,多跑几圈就可以了,这要比天井里大得多。屋顶还可以放风、晒太阳、鸟瞰四下里大街上的景物,如果有人们出来,还可以见到人,和他们说说话!在屋顶上还可以远眺田野、树木,西边的鸡舍,西南的魏棉创业集团的七电厂,东南方向的传洋集团的钢铁厂,东边的308国道上的车辆。最重要的是可以看到30米远的村委会大院的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大喇叭循环播放防疫抗疫的知识,让我时刻感受到祖国的强大和自己的存在。

早上和学校领导通了电话,领导嘱咐我安心服从隔离安排。同时和单位分管防疫和卫生的领导报告了我的情况。也向儿子的班主任朱老师做了报告。教育部及教育厅都下通知,暂时不开学,什么时候开学要等通知,要视疫情的情况而定。全国疫情数据还在三位数上增加。海外疫情开始蔓延。

我是一个从戈壁荒沙遍布的蒙古高原而来的人,转身到了孝妇河边、长白山下、鲁中大平原,而今进入围城,人似乎仍然身在塞外荒野,千里草原,冰天雪地。这第一天过得最快,上午正好看央视影视频道大型革命电视剧《绝境铸剑》,体会颇深。因为长途乘车,虽是下铺,可以睡觉,仍感舟车劳累,午休一觉,晚上泡脚之后很快上床休息。这冰凉的藤条软床开着电褥子,也比不上老家温暖的火炕舒坦。幸亏谷雨已过,太阳正在回归,漫漫黑夜正在缩短。所以每天盼望天明,黎明往往来得越来越快。

不由得感叹:岁月山河皆作雪,茫茫大漠边关。那时原上尽离缘。酒浊歌曲暖,愁散楚江宽。孝水漫漫流向北,此时无奈白山。林中寂寞觅霞烟。空山人俱远,回首自凭栏。

感想很多:又是清晨,自上西楼。望天涯,聚散何求。前方疫事,捷报加油。可畏居家,多少喜,几多愁。空对闲句,门闭思修。煮新茶,新冠无休。严防死守,风雨同舟。此役收官,世无恙,莫回头!

一个郭同学给我留言:你喜欢安静,你就躲在家里多待几天。还有的网友说:在家里看看书喝喝茶,140天都没有问题,自得其乐,做做瑜伽,打打太极拳,静心还顺便活动了。

的确,前三天最容易过来,早饭时间看新闻联播,关心疫情的变化,数据的增减,理解新闻背后的苦痛,知道数据对应着生命。上午看四集连播《绝境铸剑》,每一集的中间有15分钟的广告时间,可以出去锻炼身体,或者踢毽子,或者到屋顶活动。或者洗衣服,或者做饭。午休一会儿,下午看看书,写点东西,或者看鲁健主持的《中国地名大会》,时间过得很快。中国地名大会是继中国诗词大会和经典咏流传之后央视推出的又一个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彩节目。从地名看文化,从文化看中国是其主题。晚上看新闻联播,自然传奇或者考古节目。

居家第三天,晚上七点半,儿子所在的学校通过“钉钉”召开全校师生家长会,主题是新冠疫情控制期间孩子的健康成长和顺利成才。我全程参加,并按照班主任朱老师的布置,写出了400字的心得体会。之前我在25日做过一个反映孩子学习的美篇。到现在回家了还没有见到儿女,这是我为他们做的唯一的事情。

独自居家的日子过得慢。一日三餐做饭洗锅和洗碗,最高兴的事情就是通过楼梯上屋顶的平台,先跑上几圈,眺望远处的天空及电厂,钢铁厂,纵横的街道,小汽车,人家以及菜地。村委会的国旗迎风招展。过得最快的时间便是看四集连播的电视剧,大门紧闭,庭院深深,房间众多,生活简约。围城之外不时传来人声鸟语,高音喇叭声,汽车经过声,工厂里巨大的机器声。春天早已来到孝妇河两岸,长白山下。芳草萋萋,迎春花、连翘花、杏花正在含苞欲放,春色满人间,举国战瘟疫。空山人俱远,回首自凭栏。晚上到屋顶,四周围十余盏路灯把大街照得通明,人们三三两两散步聊天,都带着口罩。屋顶恰好位于高处的阴暗处,如果不抬头谁都看不到我,我却可以看到他们。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