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火:《红楼梦》第八十一回存在的问题

第81回就这一段:“宝玉忍不住,拾了一块小砖头儿,往那水里一撂,咕咚一声,四个人都吓了一跳,惊讶道:‘这是谁这么促狭?唬了我们一跳。’宝玉笑着从山子后直跳出来,笑道:‘你们好乐啊,怎么不叫我一声儿’?探春道:‘我们知道再不是别人,必是二哥哥这样淘气。没什么说的,你好好儿的赔我们的鱼罢。刚才一个鱼上来,刚刚的要钓着,叫你唬跑了。’宝玉笑道:‘你们在这里顽竟不找我,我还要罚你们呢。’大家笑了一回。”

这段宝玉的行为语言都还保持了他原来的风貌。贾宝玉本来正愁眉苦脸着,忽见大观园里女儿的玩乐,他就一下子把忧把愁抛到了九霄云外,显出了他玩的天性。

这一回的脉络大致如下:贾宝玉见王夫人→和王夫人说起迎春→贾宝玉到林黛玉那儿→袭人找到林黛玉那儿→贾宝玉午觉后看书→贾宝玉外出见四美钓鱼→几个人钓鱼→到贾母那儿听她说魇鬼之事→贾政想起让贾宝玉上学→贾政送贾宝玉上学。从小说叙述不断又岔开的手法看像是曹雪芹的行为,但语言叙述沉闷,拖泥带水,人物对话,特别贾宝玉的对话,毫无灵气。

第81回的毛病很多。

说得宝玉也不敢作声,坐了一回,无精打彩的出来了。”不要小看这个“”,有它,小说叙述就有第三个人的眼光看着的意味,第三个人看着宝玉出来了,而少了这个“了”,小说是水到渠成,不让人感到有个第三者的叙述。

黛玉正在梳洗才毕”这句话不通。

我原打算去告诉老太太接二姐姐回来”是现代白话。《红楼梦》的白话和现代白话是不一样的,如“应该”大都只说一个“该”,“收结”表示“收尾结束”,能省的字都省了。

语言,有作者的习惯性,也有它的时代性。当我读了一些与《红楼梦》同一时代的作品后,我相信《红楼梦》中有些现代白话也是正常的,也就是说,十八世纪的中国小说中,确实有现代白话般的语言。

袭人悄问黛玉道:‘你两个人又为什么?’”不论从袭人的性格和身份,还是从黛玉的身份看,袭人都不会这样问。这不是现代小说中的小姐和佣人,有时可以什么都能说。当然我是针对袭人、黛玉的性格说的,第57回,有紫鹃和黛玉谈爱情的场面,和现代小说基本一样。黛玉和紫鹃虽然也是主仆关系,但那个场面很温馨很合情理,那是与紫鹃和黛玉的关系决定的,很现代化,但不唐突。这就是曹公高人一等的妙处。

宝玉道:‘咱们大家今儿钓鱼占占谁的运气好。看谁钓得着就是他今年的运气好,钓不着就是他今年运气不好’。”这些,不但语言拖沓,而且不合宝玉身份。贾宝玉不论玩什么怎样玩,绝不会想到“运气”这种恶俗的东西,况且贾宝玉逍遥派的贵族公子,啥时会想到“运气”之事,“运气”又与他有什么关系呢?

“宝玉想了一回,道:‘我记的得病的时候,好好的站着,倒像背地里有人把我拦头一棍,疼的眼前漆黑,看见满屋子里都是些青面獠牙拿刀举棒的恶鬼。躺在炕上,觉得脑袋上加了几个脑箍似的。以后便疼的任什么不知道了。到好的时候,又记得堂屋里一片金光直照到我房里来,那些鬼都跑着躲避,便不见了,我的头也不疼了,心上也就清楚了’。”“凤姐儿笑道:‘我也不很记得了。但觉自己身子不由自主,倒像有些鬼怪拉拉扯扯要我杀人才好,有什么,拿什么,见什么,杀什么。自己原觉很乏,只是不能住手’。”这是补书者为了照应前者写的,其不知曹公在第25回写得非常形象,这里不但无必要再说一遍,重新叙述反而显得累赘、乏味。

第25回:“宝玉忽然‘哎哟’了一声,说:‘好头疼’!林黛玉道:‘该,阿弥陀佛!’只见宝玉大叫一声:‘我要死!’将身一纵,离地跳有三四尺高,口内乱嚷乱叫,说起胡话来了。”“宝玉益发拿刀弄杖,寻死觅活的,闹得天翻地覆。”“只见凤姐手持一把明晃晃钢刀砍进园来,见鸡杀鸡,见狗杀狗,见人就要杀人。”这种场面当时贾母、王夫人等都见过,这里又问不是多一个指头挠痒吗?“见鸡杀鸡,见狗杀狗,见人就要杀人”见动物真杀,见人就要杀人,一“就要”显得文脉如此细。

凤姐道:‘咱们的病,一准是他。我记得咱们病后,’······”从情理上讲,凤姐说“咱们”是说明她在和宝玉说话,但从上下文看,没有宝玉插话,却是贾母、王夫人和凤姐说话儿,所以“咱们”之说不伦不类。

“贾政道:‘······生女儿不得济,还是别人家的人;生儿若不济事,关系非浅。’”好像贾政才认识到贾宝玉的重要性,又好像他不知道贾宝玉不济事,他在前面毒打、咒骂、发狠、恼恨似乎都忘了。这根本不是贾政应说的话。

“宝玉听了,半日竟无一言可答,因回到怡红院来。”下一“”字为何?因、果一般显现在外因,贾宝玉自己对自己,“因”什么?

81回这么多毛病,是不是有曹雪芹的片言只语呢?有一点是肯定的,这一回的文字几乎都是补书人写的。

补苴:第81回初稿特征:贾宝玉的贴身小厮“茗烟”忽然改成了“焙茗”。《红楼梦》后四十回,“茗烟”都是“焙茗”,说明小说开始写的时候这个人物名字叫“焙茗”,后来改成“茗烟”,“茗烟”比“焙茗”空灵一些罢了。

第81回初稿的明显特征还有:(贾母对宝玉)“你前年那一次大病的时候”;(贾母对凤姐)“你前年害了邪病”;(王夫人)“前几天被人告发的”;(代儒)“宝玉,我听见说你前儿有病”。这些“前年”、“前儿”等,和实际日期都不符,这和前八十回的用法一模一样。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