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技术:超临界 CO2 流体及其换热特性分析

本文主要对超临界 CO2流体的换热处理原则、换热特点以及换热机理进行分析,并通过物性比较,与常规工质的凝结换热性能进行对比研究,进而分析不凝性气体对超临界CO2换热性能的影响。

1、超临界CO2流体换热处理原则

在处理超临界CO2流体的流动和传热问题时,必须注意 2 点:
( 1) 在流体的连续方程、动量方程和能量方程中,不能把流体物性当作为常量,必须考虑物性随温度的变化,即按“变物性”来处理。
( 2) 沿流动方向,在壁面边界层与主流体之间存在着温度梯度,并由此产生密度梯度; 再加上在准临界点附近流体粘度变化显著,由此产生的自然对流有可能使换热器中流体的速度分布、剪切力分布产生重大变化。根据是否考虑自然对流作用的影响,超临界流体传热可以分为简单强迫对流换热和混合对流换热。当符合下列条件时,浮升力可以忽略。
对于“变物性”的强迫对流换热,其换热准则方程式可由流体的动量方程和能量方程的无因次化推导出来。对于二维稳定流动,在不考虑浮力影响的条件下,其边界层的动量和能量方程可分别写为:
超临界CO2流体的密度、导热系数以及粘度 随温度的变化规律是比较接近的,故只保留其中一项,如 ρw /ρf ,并用平均比热cp 代替 cpw ,更能代表“变物性”比热的影响,则式( 5) 可改写为:

2、超临界CO2流体的换热性能

2. 1 超临界流体换热特点
在准临界区,超临界流体的传热特殊性主要表现为其传热系数与普通单相强迫对流相比时高 时低。这种传热特殊性的基本原因是由于流体在准临界区物性随温度变化较大,引起热流方向的动量和能量交换,也影响流体热流方向上浮升力 的变化。当管壁温度和流体温度分别处于准临界 温度的两侧时,沿管道横截面的物性变化很大,因此就出现了与定物性换热所不同的特殊性。
在冷却条件下,当流体的温度高于准临界温度而壁面温度低于准临界温度时,通常会出现传 热增强现象。这是由于在上述条件下,边界层中总有这样一层流体存在,它的温度等于准临界温度。超临界流体在准临界温度时比热达到峰值,而导热系数也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因此由于双重增强作用,处于准临界温度附近的流体层具有很高的换热能力,换热系数就存在一个高峰值。随着冷却过程的进行,流体和管壁温度偏离准临 界温度较远,比热下降的倍数远大于导热系数增加的倍数,换热系数也随之下降。实际上,换热的强化或恶化是受试验条件限制的。
2.2 与常规工质凝结换热比较
与传统蒸气压缩制冷循环相比,CO2跨临界制冷循环中气体冷却器的作用相当于冷凝器。只不过在冷凝器中进行的是有相变的凝结换热,而在CO2气体冷却器中进行的是超临界流体的单 相强迫对流换热。
图1比较了超临界CO2流体的密度与CO2饱和液体的密度。可以发现,在临界点附近,超临界CO2流体的密度比较接近CO2液体的密度,即表明超临界流体分子之间的距离与液体相当。从图还可以看出,超临界CO2流体的密度比R134a和R22的饱和液体密度低,它们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下降,而比R134a和R22的饱和气体密度高。
超临界CO2的比热比 R134a 和 R22 的饱和 液体和饱和气体的比热都大,这可从图 2 看出,尤 其在准临界区,CO2的比热远高于 R134a 和 R22 的饱和液体和饱和气体的比热。这样,超临界CO2的单位体积比热就相对较大,如图 3 所示。
图4 比较了超临界CO2与 R134a 和 R22 的饱和液体以及饱和气体的导热系数。从图中可以看到,在准临界点附近,CO2的导热系数下降很快。超临界CO2的导热系数低于 R134a 和R22的饱和液体导热系数,高于它们的饱和气体导热系数,即介于两者之间。图 5 给出了超临界CO2与 R134a 和 R22 的饱和液体以及饱和气体的粘 度比较。很显然,超临界CO2的粘度远小于R134a和R22饱和液体的粘度,稍高于它们的饱和气体粘度。
通过上述将超临界CO2与 R134a 和 R22 的 饱和液体以及饱和气体的性质进行比较,可以发 现,超临界CO2的比热在准临界区比另外两种工 质都高。而超临界CO2的密度、导热系数以及粘度基本上都介于 R134a、R22 的饱和液体和饱和气体之间,粘度接近它们的饱和气体粘度。
总之,从物性分析来看,超临界CO2流体的传热特性和流动特性基本上与常规制冷剂相当。为了从另一方面说明,图 6 比较了在相同的当量冷凝温度下,超临界CO2被冷却时与 R134a 和 R22 冷凝相变时的单位放热量。
很显然,当量冷凝温度较低时,超临界CO2冷却时的单位放热 量低于另外两种工质; 而当量冷凝温度较高时,超临界CO2冷却时的单位放热量高于另外两种工 质。图 7 比较了它们的单位容积热容量。很明显,超临界CO2冷却时的单位容积热容量远低于另外两种工质冷凝相变时的热容量,这是由于超临界 CO2冷却过程中不存在相变,没有相变潜热的传递。
为了与常规工质 R134a 以及R22 的实验结果具有可比性,图 8 给出 Cavallini等人对常规工 质 R134a 以及 R22 的凝结换热性能实验结果[Cavallini A,Censi G,Delcol D,et al.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n condensation heat transfer and pressuredrop of new HFC refrigerants ( R134a,R125,R32,R410A,R236ea) in a horizontal smooth tub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frigeration,2001,24( 1) : 73-87.]。从图中可以看出,在实验范围内,随着质量流速的 增加,它们的凝结换热系数都增大; 而随着凝结过 程的进行,凝结换热系数都下降。两者的凝结换 热系数都在 1.0 ~ 5.0kW/( m2 ·K) 范围内。
图 9 给出了 Yoon 等人对超临界CO2在管内径为7.73 mm 铜管中的冷却换热实验结果[Yoon SH,Kim JH,Hwang YW,et al. Heat transferand pressure drop characteristics during the in-tubecooling process of carbon dioxide in the supercriticalregio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frigeration,2003,26( 8) : 857-864.]。可以看出, 除准临界区外,超临界CO2 流体的冷却换热系数随质量流速的增大变化不大。并且随着冷却过程 的进行,换热系数逐渐增大,并在某一温度下达到 最大值,而后又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CO2换热系数的变化趋势与比热的变化趋势非常相似,这主要是由于比热在准临界温度附近变化比较剧 烈,并在准临界温度下达到最大值的缘故。这也 说明CO2的换热性能受比热的影响较大。从图 中还可以看出,在实验条件范围内,超临界CO2冷却时的换热系数在2.0 ~ 15.0kW/( m2 ·k) 范围内。
通过比较图 8 和图 9 可以看出,虽然超临界CO2流体冷却过程与常规工质冷凝过程换热系数的变化趋势不同,但是换热系数的量级却是相当的。甚至超临界CO2流体在准临界点附近的换 热性能优于常规工质的凝结换热性能。
2.4 分析不凝性气体的影响  
当超临界压力为8MPa 时,图10 和图11分别给出了纯CO2以及CO2中含有 0.5% 、1% 和 5% 不凝性气体NC-1时的比热和导热系数的比较[Lemmon EW,McLinden MO,Huber ML. NIST Standard Reference Database 23[D]. Version 7. 1.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Division,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USA.]。可以看出,它们的物性基本上都随温度的降低而呈增加趋势。纯的超临界CO2流体的比 热和导热系数基本上都高于含有微量 NC-1 时的相应数值。随着温度的增加,它们的相应物性值趋于接近; 而温度降低时,相应物性值之间的差距拉大。并且NC-1的含量越少,相应物性的数 值越大。随着 NC- 1含量的增加,相应物性的下 降幅度增大,尤其在温度较低时更加明显。从中也可以发现,随着NC-1含量的增加,对超临界CO2流体的物性影响变大。
为了从定量上进行比较,应用 Yoon 等人的关 联式对纯超临界CO2流体以及含有微量 NC-1 时的换热系数进行了计算,如图12 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含有 NC-1 时的换热系数低于纯超临界CO2流体的换热系数,并且温度越低,相差越大。
通过计算可以发现,NC-1含量越多,对超临界CO2换热性能的影响越大。但是相对于冷凝 换热来说,不凝性气体对超临界CO2换热的影响 较小。这可能是由于超临界 CO2 流体具有较强的溶解性,当不凝性气体存在时,它们能够均匀地混合,由于不存在冷凝现象,不凝性气体与超临界 流体同时扰动,不会在边界层中形成阻挡层,因此对换热的影响较小。

3、结语

本文主要对超临界CO2流体的换热处理原 则、换热特点进行了分析,并与常规工质的凝结换热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最后分析了不凝性气体 对超临界CO2换热性能的影响。超临界CO2流体 特殊的物性变化使得其传热与常规流体不同,应该按“变物性”来处理。从物性分析来看,超临界CO2具有良好的传热和流动特性。
与常规工质的凝结换热相比,超临界 CO2冷却过程中不存在相 变,不存在液膜。虽然没有相变潜热的传递,但换热性能与凝结换热相当。当超临界CO2流体中含有微量不凝性气体 NC-1 时,其相应的物性值会有所降低。同样其换热性能也有所下降,并且 NC-1 含量越多,下降幅度越大。但是相对于冷凝换热来说,不凝性气体对超临界CO2换热的影响较小。
版权说明:
版权说明:本文作者:杨俊兰、马一太、李敏霞,版权归属原作者,由制冷空调换热器技术联盟编辑,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0)

相关推荐

  • 305 R142b热物性

    305  R142b热物性 分子式 CClF2-CH3 分子量(摩尔质量) 100.48 基本热物性 标准沸点263.35K(-9.8℃) 临界温度410.29K(137.14℃) 临界压力40.41 ...

  • 214 液态水和干空气热物性

    214 液态水和干空气热物性 液态水热物性表说明 温度范围为0-200℃. t为液态水的温度,℃:0℃-100℃之间为常压(过冷)水:100℃-200℃之间为饱和水. ρ为液态水的密度,kg/m3. ...

  • 573 湿空气热物性方程

    湿空气是膜蒸馏浓缩吸湿溶液型热敏物料低能耗干燥装置中的基本工作介质,此处给出温度0~150℃.水蒸气分压力600~100000Pa范围内常压湿空气的常用热物性的计算方程(已知湿空气的温度和相对湿度). ...

  • 331 传热学-换热器

    331 传热学-换热器 语音讲解 换热器含义 也称热交换器,是冷热物质之间实现热量自然传递的装置. 换热器类型 换热器类型很多,按不同标准(如原理,结构,用途,材料等)划分时具体名称也多种多样,有时同 ...

  • 571 水蒸气热物性方程

    湿空气是膜蒸馏浓缩吸湿溶液型热敏物料低能耗干燥装置中的基本工作介质,湿空气由干空气和水蒸气组成,编制装置单元部件设计或性能模拟软件时,需要水蒸气的热物性方程. 此处给出0~100℃范围内饱和水蒸气的六 ...

  • 566 干空气热物性方程

    膜蒸馏浓缩吸湿溶液型热敏物料低能耗干燥装置中,湿空气是干燥室.膜蒸馏组件.预热器中的基本工作介质:湿空气是干空气和水蒸气的混合物,编制单元部件设计或性能模拟软件时,需要干空气.水蒸气的热物性方程. 此 ...

  • 比热容

    姓施的瓦辛格 北京科技大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 最近更新于2020.10.28 20:41 ,并经过2位同行评审,查看全部3个编审记录 冷却法测量金属的比热容 比热容,简称比热,亦称比热容量,是热 ...

  • 墙体蓄热性能争霸赛,看谁是温室的贴心“暖宝宝”?

    日光温室是一个体形系数很大的设施农业建筑,温室的建筑墙体构造方式及其建筑材料热物性等都直接影响墙体保温与蓄热特性乃至温室热环境.该研究基于课题组研发的 GH-20 相变材料,以传统墙体.被动式太阳能相 ...

  • 422 氯化钙溶液-热物性-相图

    422 氯化钙溶液-热物性-相图 热物性 无水氯化钙的密度约2150kg/m3,比热约0.92kJ/(kg.K):氯化钙溶液的比热可根据溶液中氯化钙和水的质量分数进行估算,其他热物理估算则相对复杂. ...

  • 【技术】R290 在3mm、2mm、1mm小管径中的沸腾换热特性

    换热器采用更小管径的铜管,可以使换热器结构更加紧凑,换热效率更加高效,从而提高换热器的性能.目前管径≤4 mm 的微细管换热器已经被运用到空调等多种制冷设备当中,微细圆管的应用有效的改善了系统性能,缩 ...

  • 【专栏】绿色高效CO2 冷库制冷技术

    二氧化碳曾经是中国制冷领域的主流,后因技术.安全等问题逐渐为其他制冷媒介所取代:如今,这个制冷媒介重新受宠,只是过去的难题依旧存在,对于已经习惯使用氨冷媒的中国企业而言,抛弃旧有模式替换新媒介,是否值 ...

  • 自己动手给空调充氟的操作方法#家电维修 #空调维修 #空调充氟 #制冷技术 @家电圈里的那些事儿

    自己动手给空调充氟的操作方法#家电维修 #空调维修 #空调充氟 #制冷技术 @家电圈里的那些事儿

  • Q China 第27期 大型低温制冷技术取得重大突破|香港大学学者开发新算法

    |第二十七期(2021.04.24-2021.04.30) 本周,商业领域,问天量子与敏宇数行完成了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双方将基于各自技术及资源优势,在金融等领域共同推进量子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

  • 百瓦级、零下 271℃!我国大型低温制冷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绝对零度,是热力学的最低温度,约为零下273.15℃.在此温度下,物体分子没有动能,但仍然存在势能,此时内能为最小值.然而,绝对零度是无法达到的,只是理论的下限值.据国内媒体报道,我国大型低温制冷技术 ...

  • 百瓦级,零下271℃!我国大型低温制冷技术如何打破国外垄断

    ◎ 科技日报记者 陆成宽 地球南北极的最低温度都没低于零下100℃,你能想象置身于零下271℃的环境里是什么感受吗? 4月16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获悉,国家重大科研装备研制项目" ...

  • 零下271℃、百瓦级 我国大型低温制冷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百瓦级功率,制冷至零下18℃,家用冰箱可以做到.同等功率,制冷至零下271℃,则需要国际先进技术.近日,国家重大科研装备研制项目"液氦到超流氦温区大型低温制冷系统研制"通过验收及成 ...

  • 零下271℃、百瓦级!我国大型低温制冷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近日,国家重大科研装备研制项目"液氦到超流氦温区大型低温制冷系统研制"通过验收及成果鉴定,标志着我国具备了研制液氦温度4.2K(零下269摄氏度)千瓦级.超流氦温度2K(零下271 ...

  • 零碳制冷技术普及后可在2050年前累计减碳千亿吨

    [陕西省渭南市东胜实业碳工程技术实验室零碳中国(aipiou.com)20210624资讯] 2021年4月30日,全球制冷技术创新大奖赛颁奖仪式在北京举行,两支团队荣获奖项,分别是来自中国的珠海格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