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道本来是一家——《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本义

作者:翟玉忠

北京大学中国与世界研究中心研究员,中信改革发展研究院研究员。原《中国产经新闻》国际部主任,香港中国新闻出版社《法制新闻》杂志社新闻部主任,现任新法家网站中英文版总编辑。

内容提要:

子思子之中庸,与道家、法家之无为,都是修齐治平之道,本质无二无别——皆从节制心欲始,最后至于人人各安其位,各尽其职,天下太平。

喜怒哀乐“未发”不是没有喜怒哀乐好恶,而是节制,不随意显露日常情绪情感,这才是真正的“中”,真正的虚静。“发”指依法度赏罚,彰显喜怒哀乐好恶。儒道两家在内圣外王之学上大同小异。《中庸》之“中”一方面要人主动化解掉日常事务引发的情绪情感,这是“虚”,另一方面让核心关切即修齐治平确立起来,这是“实”;如果说儒家《中庸》之“中”是虚掉日常之情欲,确立平天下之大愿,那么道家、法家更重视将大愿转化为法度赏罚等治国理政实践。

 “中”的境界不是心的不动,不行,不用,而是在动、行、用的过程中不为杂乱的情绪情感左右,保持虚静——智慧的清明,这才是“喜怒哀乐之未发”的本义。它要求我们学识通达,用心专一。只有惟精惟一,方能允执厥中——这是古今圣贤所传的不二心法!

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最大的不同点之一:它源自政府行政经验的总结王官之学,而非私人学术。春秋战国,王官学散入诸子百家,但百家仍然相辅相成,相须为用,绝非互为异说,截然对立的关系。

其中儒家与道家(指折衷百家的黄老),分别代表政府的社会教化和政治经济两大端,为中华政教之本源。

两家的代表人物,老子与孔子相互切磋,相互学习,更成千古为美谈。

从汉初开始,儒家与道家互相贬低已成为常态。由于政见不同,甚至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比如好黄老的窦太后与景帝《诗经》博士辕固(又名辕固生)之争。司马迁感叹:“世之学老子者则黜(chù,意为贬低——笔者注)儒学,儒学亦黜老子。道不同不相为谋,岂谓是邪!”(《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不幸的是,两千年后的今天,诸子百家争鸣成为中国版的西方私人“学术自由”,儒家成了中国文化的代名词——道术为天下裂,已经到了道术分崩,学界只知学习术,不知修习道的地步!呜呼哀哉!

先秦本无百家之说,春秋时周礼尚存,政教一统,儒道本来是一家。我们学习经典,参考百家,更能理解圣贤微言大义。

笔者研读《中庸》多年,总感到不能拿捏“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一段的本义。近来重读《韩非子·主道第五》,恍然大悟:子思子之中庸,与道家、法家之无为,都是修齐治平之道,本质无二无别——皆从节制心欲始,最后至于人人各安其位,各尽其职,天下太平。

我们先看《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一段的原文: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汉唐人解经与宋明理学家解经多有不同,后者常引佛入儒——表面上排斥儒家为异端,实则以佛理解释经书。

朱熹《四书集注》受禅宗“悟后起修”路线的影响,颠倒《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本末,以“明明德”为始,以“止于至善”为末,殊不知,在中国文化中“明德”指极高的功德成就,还哪里有什么“止于至善”?岂不荒唐!印顺法师写道:“程、朱着重了人人以修身为本的大学,所以撇开政治理想,以明明德为显发己心的明德;然后推己及人叫新民;而后自明与新他,达到至善的地步……以明明德为先,止于至善为后(这是受了禅宗影响的新说)。但探求大学的本义,必须注意‘在’字,一定要着落到知止于至善为下手处,才能与下文相呼应。”(释印顺:《我之宗教观》,中华书局,2011年10月,第47~48页。)

然而谬种流传,理学解经逻辑至今仍为解释《大学》的主流。

再比如朱熹解释《中庸》“天命之谓性”,认为“性即理也”,与气相对,性是形而上的道。他说:“天地之间,有理有气。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气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朱文公文集》卷第五十八)这显然受了佛家“佛性”抽象概念的影响。在中国文化语境中,性有禀性、气性,特质,功用的意思,指形而下的层面。所以唐代孔颖达《礼记正义》解释说:“但人自然感生,有刚柔好恶,或仁、或义、或礼、或智、或信,是天性自然,故云‘谓之性’。”

但解释“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一段时,孔颖达如下的解释显得模糊不清: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者,言喜怒哀乐缘事而生,未发之时,澹然虚静,心无所虑而当於理,故“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者,不能寂静而有喜怒哀乐之情,虽复动发,皆中节限,犹如盐梅相得,性行和谐,故云“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者,言情欲未发,是人性初本,故曰“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者,言情欲虽发而能和合,道理可通达流行,故曰“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致,至也。位,正也。育,生长也。言人君所能至极中和,使阴阳不错,则天地得其正位焉。生成得理,故万物其养育焉。

到了朱熹《四书集注》那里,不是喜怒、哀乐、好恶本身是性,这些情感未发,无所偏颇才是性,是中。“喜、怒、哀、乐,情也。其未发,则性也,无所偏倚,故谓之中。发皆中节,情之正也,无所乖戾,故谓之和。”

至于“致中和”,简直成了唐代卧轮禅师“能断百思想,对境心不起”的境界,即所谓的“至静”。“自戒惧而约之,以至于至静之中无少偏倚,而其守不失,则极其中而天地位矣。自谨独而精之,以至于应物之处无少差谬,而无适不然,则极其和而万物育矣。盖天地万物本吾一体,吾之心正,则天地之心亦正矣;吾之气顺,则天地之气亦顺矣。”

这里仿佛在说神通,人心正天地也随着正了,人气顺天地也顺了——说到底,还是汉儒神秘主义那一套!

《韩非子·主道第五》主旨讲王者用心之道。韩非其学“归本于黄老”(司马迁语),以虚静无为为本,所以开篇论人君当效法大道,虚静无为,以待臣下之有为。文中说:“道者,万物之始,是非之纪也。是以明君守始以知万物之源,治纪以知善败之端。故虚静以待,令名自命也,令事自定也。虚则知实之情,静则知动者正。有言者自为名,有事者自为形,形名参同,君乃无事焉,归之其情。”意思是说,道是万物的本原,是非的准则。因此英明的君主把握本原,了解万物的起源,掌握纲纪,了解成败的起因。所以虚心冷静地对待一切,让名称自然命定,让事情自然确定。虚无了,才知道实在的真相;冷静了,才知道行动的准则。进言者自会形成主张,办事者自会形成效果,效果和主张相互验证,君主就安闲无事,事物的真相也就清楚了。

那么,现实生活如何实现虚静无为而治呢?《韩非子·主道第五》认为,作君主的不要随意显露他的欲望和意图,去除好恶,成见,万物自然会各安其位,臣下自然会恪守职责,各尽其能。若君主显露他的欲望,臣下将自我粉饰;君主显露他的意图,臣下将自我伪装。这样,君主不仅不能治理国家,还只会受到欺骗。文中说:“君无见(通“现”,表现——笔者注)其所欲,君见其所欲,臣自将雕琢;君无见其意,君见其意,臣将自表异。故曰:去好去恶,臣乃见素;去旧去智,臣乃自备。故有智而不以虑,使万物知其处;有贤而不以行,观臣下之所因;有勇而不以怒,使群臣尽其武。是故去智而有明,去贤而有功,去勇而有强。君臣守职,百官有常,因能而使之。”

这里的“君无见其所欲”、“君无见其意”,才是“喜怒哀乐之未发”的“中”的状态;“君臣守职,百官有常,因能而使之”,就是政治上的“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进而言之,喜怒哀乐“未发”不是没有喜怒哀乐好恶,而是节制,不随意显露日常情绪情感,这才是真正的“中”,真正的虚静。“发”指依法度赏罚,彰显喜怒哀乐好恶。

儒道两家在内圣外王之学上大同小异。《中庸》之“中”一方面要人主动化解掉日常事务引发的情绪情感,这是“虚”,另一方面让核心关切即修齐治平确立起来,这是“实”;如果说儒家《中庸》之“中”是虚掉日常之情欲,确立平天下之大愿,那么道家、法家更重视将大愿转化为法度赏罚等治国理政实践。

大家知道,韩非的老师是战国末年大儒荀子,从趋利避害的人情论到依法治国,韩非深受其师影响。我们从《解荀子·解蔽第二十一》中,能看到韩非所说的“虚静”本意。其与孔颖达“未发之时,澹然虚静,心无所虑而当於理”不同——孔氏似乎也受到了佛家的影响。

同古今中西内圣之学一样,荀子认为为,人要知晓大道,须在心地上用功。如何体道,关键是用心要合乎三要素:“虚”、“一”、“静”,达到虚一而静的“大清明”智慧境界。

什么是“虚”,不是没有。荀子解释说:“心未尝不臧(同“藏”,指记忆——笔者注)也,然而有所谓虚……人生而有知(指认识能力——笔者注),知而有志(这里是记忆的意思——笔者注);志也者,臧也;然而有所谓虚,不以所已臧害所将受谓之虚。”

什么是“一”,不是不多,荀子解释说:“心未尝不满(据下文,疑当为“两”——笔者注)也,然而有所谓一……心生而有知,知而有异;异也者,同时兼知之;同时兼知之,两也;然而有所谓一,不以夫一害此一谓之一。”

什么是“静”,不是不动。荀子解释说:“心未尝不动也,然而有所谓静……心,卧则梦,偷(苟且偷安——笔者注)则自行,使之则谋,故心未尝不动也;然而有所谓静,不以梦剧(幻想和乱想——笔者注)乱知谓之静。”

由上我们看到,“中”的境界不是心的不动,不行,不用,而是在动、行、用的过程中不为杂乱的情绪情感左右,保持虚静——智慧的清明,这才是“喜怒哀乐之未发”的本义!

它要求我们学识通达,用心专一。只有惟精惟一,方能允执厥中。

——这是古今圣贤所传的不二心法!

(翟玉忠,北京大学中国与世界研究中心研究员,中信改革发展研究院研究员,新法家网站中英文版总编辑。)

(0)

相关推荐

  • 《中庸》讲了什么?

    <中庸>讲了什么? < 中庸>是一篇论述儒家人性修养的散文,原是<礼记>中的一篇,相传为子思所作,是儒家学说经典论著.经北宋二程极力推崇,南宋朱熹将其独立成书,并与 ...

  • 语音版《中庸》赏析(1)天命之谓性

    <中庸>赏析(1)天命之谓性 各位网友,从今天开始,我们一起学习<中庸>这部重要典籍."中庸"的含义是什么,古今学者的见解虽然不尽相同,但是却可以互相补充. ...

  • 《中庸》注释(四)

    [原文]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译文]喜怒哀乐之情未发时,浑然在中,心无一物,称之为中.随其所发,皆合乎 ...

  • 翟玉忠:儒道本来是一家

    内容提要: 子思子之中庸,与道家.法家之无为,都是修齐治平之道,本质无二无别--皆从节制心欲始,最后至于人人各安其位,各尽其职,天下太平. 喜怒哀乐"未发"不是没有喜怒哀乐好恶,而 ...

  • 传统文化的儒道佛,本来就是一体的,以道家入门为最方便的捷径

    中国的传统文化,就是以儒道佛三家为主体,兼及诸子百家而形成的一整套文化思想. 儒道佛这三家之间的关系,古往今来皆有论述,普遍认为儒道佛本来就是一体的,本来就是一个完整的整体. 但是现在网络上,依然有不 ...

  • 儒释道本是一家

    儒释道本是一家 儒释道其名为三,其道为一,形而下各有不同,形而上互相贯通.当学问做到融会贯通的时候,其讲经说法,教化世人也不过是因景设法,随物赋形罢了,至于所体悟的大道,又岂能用言语讲得出?其言语不过 ...

  • 王阳明的“致良知”原来是和佛教圣典是相同的,儒释道本为一家

    我们大家都知道王守仁,号阳明,人们又把他称作"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之圣人."圣人"这个称号在中国古代只有孔子可以当得起.王阳明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心 ...

  • 道家、儒家、佛家之三大思想精髓,儒释道本是一家

    · 道家之道,儒家之道,佛家之道.道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概念,在不同的哲学流派中,道的涵义有所不同.道家之道--自然之道老子所说的道 ,是宇宙的本原和普遍规律.老子在道德经中将道阐发为万事万物运动发展 ...

  • 3.《实用周易指南—易传》——系辞融合儒道两家思想 将乾坤上升至道学高度 提出了乾道和坤道

    作者:杨本枢 原文: 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知大始,坤作成物.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 ...

  • 仪式感让一切有了新的意义!揭秘佛儒道三大教派中的香学

    "焚香引幽步,酌茗开净筵." 宋代诗人苏轼的这句诗形象地描绘出了当代士大夫们把盏闻香的生活意趣.然而至今,茶的悠远依稀尚见,可那一缕香的温馨却渐行渐远...... 传统养生,丰富多 ...

  • 【儒道释家】各个朝代的儒家代表人物介绍:儒家代表人物有哪些?

    让知识回家 一站式收藏您的阅读与创作 [儒道释家] 各个朝代的儒家代表人物介绍: 儒家代表人物有哪些?     儒学自春秋战国以来,延续到清朝乃至现今.儒家思想的地位一直都是思想的中心,是思想界的主流 ...

  • 《淮南子》与儒道两家人性论

    先秦诸子经过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至秦汉时期逐渐趋于融合.<淮南子>是先秦子学到两汉经学转折点上的巨著,上承诸子,下启经学,在各种问题上试图兼容诸子百家之长,综合而成"帝王南面之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