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盘莜面记事(中)

本文作者:马少东


宏盘莜面记事(上)

莜麦场收粮满仓

后秋天,是农作物场收的时节。莜麦被成捆拉到各家的场面(打谷场)上,堆成一座一座的小山丘,谁家的小山丘高,就说明谁家的收成多,收成好。

为了打下饱满的莜麦粒,宏盘多数人家都不用脱粒机脱和碌碡碾,而是选择传统的连枷打莜麦。每家至少有两副连枷,连枷扇子的四根红柳条杆要用牛皮筋缠结实,连枷轴要活套,这样打起来不耽误功夫。把莜麦捆解开,在光滑的场面上,穗头压秸秆尾,一排一排地铺开,铺满一场面,两个人两副连枷对着交替拍打。有时村里一户人家打莜麦,乡亲们前来撺忙,打莜麦的阵势很大,十来个人,五六对连枷同时打起,在场面上响起有节奏的拍打声,和谐而有韵律。此刻,在宏盘村的场面上,拍打声交汇成了宏大的劳动进行曲。我非常喜欢这种有趣味的连枷打莜麦劳动,很早就学会了这门技艺。我也经常帮家里或村里其他人家打莜麦,越打越有劲,动作节拍越来越和谐,大人们都夸我打得不赖。因此,我一见到谁家打莜麦就手痒痒得上去打几排,打莜麦成为最值得我骄傲的务农往事。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场收结束,莜麦粒入窖。所谓窖,就是每家每户在自家院子里挖得一个直径一米左右,深两三米的圆坑,这就是粮食窖。在窖壁和窖底铺上柴禾秸秆做垫衬,把莜麦颗粒倒入,满满地倒上一窖,再厚厚地铺上秸秆,最后盖上土封好窖口,可与地面持平,这样就窖好了莜麦。地下窖莜麦省空间,且不易遭老鼠作害,同时也可以保持莜麦的新鲜干爽,使其不易发芽霉变。足足地窖上一俩窖莜麦,吃上一年半载,宏盘人深信“藏窖有粮,度日不慌”的千古真谛。

莜面磨制工序繁

莜面素有“三生三熟”的说法。莜麦颗粒打下来这是三生中的第一生,要磨成面还需经复杂的工艺流程。

淘莜麦是把莜麦变成莜面的第一道工序。父亲是拾掇莜麦的好手,每年场收完了,他就开始淘莜麦。在院里支起一口大锅,加满水,把新莜麦倒入水中,先慢慢地搅动,让瘪莜麦粒和麦片浮到水面上,再用细箩子捞干净,然后将笊篱没入水中,慢慢地摇,把干净的莜麦粒摇到笊篱中。父亲把握得非常到位,笊篱捞起的莜麦粒没有一颗沙子和渣子,一笊篱一笊篱地过滤着莜麦,倒到筛子里控水,这是父亲多年练就的淘莜麦功夫,他淘出来的莜麦干净,磨出的莜麦面粉不碜牙。村西头住的哑巴大爷淘莜麦的技术也不赖,经常有人家请父亲和哑巴大爷去帮忙淘莜麦。当然,父亲和哑巴大爷都非常乐意。

图片来源于网络

淘过的莜麦还要在热炕上晾干,土话叫“粉了”,家家户户都这样做,把炕腾出来宁愿不睡觉也要把莜麦粉了。

粉了的莜麦需要炒熟,这是三熟中的第一熟环节。

每个生产队都有一个大的炒莜麦作坊,这是我们小孩最不愿意去的地方,却又是充满诱惑、非去不可的地方。炒莜麦坊里盘着大锅台,倾斜架着一口大平锅,锅沿上用泥巴围起对半圈围沿,锅口下方是宽敞的放粮仓。生产队里专门有炒莜麦的师傅,他站在锅口前用一木制的丁字刮子,上下地推动倒入平锅上的莜麦粒,一锅莜麦,炒上十几分钟,莜麦炒得不能太熟,师傅要精准把握,恰到火候。灶里烧干柴大火,烧火一般是妇女们的事了,男人们抬麻袋,用簸箕旋炒熟了的莜麦。我父亲旋的莜麦特别匀称,莜麦毛子都旋出去了。

说起莜麦毛子,莜麦一打下来就有了,它们是附在莜麦颗粒上非常细的亮晶晶的植物绒毛,轻飘飞舞,容易飞到人们的脖领里,非常扎人,使人皮肤又痒又疼,极不舒服。特别是在炒莜麦房中,莜麦毛子烤干了,更是肆虐飞舞,炒莜麦的大人们一般都在脖领子围条湿毛巾,以防莜麦毛子“咬”。这也是我们小孩最不愿意进炒莜麦坊的原因,怕莜麦毛子“咬”。

等到所有莜麦炒完了,把炒过的莜麦粒铲上半簸箕倒入炒锅中心,再在灶里填上一把柴,半熟的莜麦粒在锅中发出“啪啪啪”的响声,一根烟的功夫,莜麦泛黄,一缕缕莜香弥漫在炒莜麦坊中,飘到队房院中,早已蹲守在炒莜麦坊后的我们闻到了黄莜麦香,冒着被莜麦毛子咬的危险冲进炒莜麦坊,捧抓起炒好的黄莜麦,不顾烫手,就开始津津有味得大吃起来。这也是我们小孩抵不住黄莜麦的诱惑又非去炒莜麦坊不可的原因。莜麦毛子咬人的事儿早已忘到九霄云外去了,黄莜麦香啊!

炒好的莜麦送到队里的磨坊去磨。六七十年代就已经有钢磨了,莜麦一次性就可以磨成面,不像磨小麦要反复磨六七次。那时我喜欢帮大人们去干这个营生,几口袋莜麦用上半天功夫就磨完了。磨出的莜面有时细白,有时粗黑,这是因为管磨坊的师傅给装的箩子有时细有时粗,所以,磨出的莜面品质就不一样了。无论粗细、白黑,宏盘产出的莜面都是真正的好莜面。

莜麦磨成莜面,这是三生中的第二生。宏盘人家大多在入冬前磨上几大口袋生莜面放在凉房里,准备悠闲过冬了。


文章未注明图片由作者本人拍摄制作

该文作者是察右中旗宏盘村人,现在呼市从事影视制作。

【本期幕后】

策划:小娟

编辑:小娟

校对:安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