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不了的故土乡村·苏勒图篇
本文作者及图片来源:李云彪
这是微信公众号“察右中旗人的故事”(微信号:zhongqiren-gushi)已声明的原创作品,欢迎联系转载,但请尊重我们的写作和编辑成果,切勿盗用,否则法律责任自负。
每天匆匆穿梭在车水马龙中,你是否怀念故乡小土屋顶上的袅袅炊烟;行过万里路,你是否想念乡间的泥泞小径;读过万卷书,你耳边是否会常常回荡着儿时校园里的嬉笑声和朗朗读书声......故乡似乎是离我们最远又最近的地方。
然而,当我们想驻足回望时,也许故乡早已不是最初的那般模样。当街的水井被填了,圈羊的木栅栏不见了,一间间土坯房被铲平了,甚至没留下一块石头,就连村口树林里的喜鹊窝也不知了去向。每当此时,你我都总免不了一丝丝惋惜,难道故乡真的成了我们挥之不去又回不去的地方?
这一期,我们拜托了平台作者李云彪拍摄了很多苏勒图的旧址新貌,这里也一定有你熟悉的地方,有你走过的足迹,有你写过的故事。接下来一起来看看哪些地方勾起了你的记忆......
苏勒图篇
苏勒图是上世纪察右中旗的名村,是察右中旗的工业区。五十年代后期,这里发现了煤矿,于是煤产业红极一时,可以为中旗各地供应燃料。苏勒图后山有得天独厚的制砖黄土,黄土细腻,粘性好,七十年代中期又成立了砖厂,生产的砖主要供给科布尔镇的建设。煤矿、砖厂的体制都是国营的,工人都是从全旗各地招来的,人口增加了,与之配套的学校、粮站、供销社也建设起来了。
随着时间的流逝,时代的变迁,这里的煤矿已不适宜大规模开采,于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倒闭;砖厂于九十年代初停止生产;粮站也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于本世纪初解体。不过,这里的生机仍在,学校还在运转,学生还在上学,乡镇医院也建起来了。
离开故土的人都有思乡情结,我不是本地人,对过去的一些情况不甚了解,走访了原苏勒图大队书记刘玉的女婿张成维,在此表示感谢!我给大家提供些图片,也许会蔚藉一下你的乡愁。
窑子村,是苏勒图行政村的一个自然村。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个烈士村,煤矿、砖厂就建在这个村。
抗日战争时期,窑子村死难者记事情况及碑文。
至今仍然高傲地矗立在村里的砖厂烟囱,好像在诉说着这里曾经的辉煌。
砖厂车间
砖厂家属院
煤矿遗址,洞口已封闭。
煤矿工人原来的住处
后来兴建的砖窑
村东新建的砖窑
原苏勒图粮站大门
从中学分割出去的乌兰卫生院(原中学的教室)
苏勒图中学(第四中学)大门
中学一角
从学校后面拍的校景
学校西的防洪坝
探望母校的师生
迎着彩虹的校园
原苏勒图供销社
十个全覆盖修的水泥路
苏勒图村
李宽心小卖部
苏勒图村委会
正在兴修的105省道通过苏勒图村
正在兴建的旅游休息点
前脑包山
村前的沙河槽偶尔还有泉水光顾。
秋天的前脑包山
苏勒图的雪景
未起用的白永高速隧道
距苏勒图西五公里正在建设的点红岱水库,建成后将带动苏勒图的旅游业。
尽管房子变高了,马路变宽了,曾经的村落也在慢慢消逝,但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察右中旗人的故事仍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