滩涂上的“美色经济”……

霞浦地处福建省东北部,晋太康三年(282年)建县,曾是闽东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素有“闽浙要冲”、鱼米之乡”、“海滨邹鲁”的美誉。最近10余年,具绵长的海岸线和众多岛屿、港湾的霞浦成为中国摄影人心目中的“最美滩涂”。

由此吸引了全国摄客纷至沓来、络绎不绝。笔者三次行摄霞浦,此番对“滩涂上的美色经济产业链”感受甚深:霞浦当地知名摄影师(摄影协会主席副主席理事等)为地导 当地劳作模特—全国各地民间摄影爱好者组织/摄影活动经营机构—霞浦县城及各摄影点旅店餐馆水果店饮料店海鲜干货店—景点—高速公路—高铁动车大巴—摄影器材户外用品……每个环节都会发生购买与服务消费。

如,拍摄点买路钱(在下滩涂或上拍摄制高点处设一卡,树块牌,站个人,每人收10元),民间滩涂劳作模特服务费(三位打鱼模特滩涂来回走动一小时左右300元),地导费等,均属“GDP统计体外循环收入”,之后又转化为它项消费……从春天起至深秋大半年,县城大部分旅店处于客满状态,口碑好的餐馆如“舌尖上的海鲜”,晚餐需等座半小时左右…当地经济与百姓由此在“滩涂美色经济”的可持续收入下逐年富裕。当地之外与美色经济产业链相关环节亦受益匪浅。

一、瓦窑飘网

瓦窑飘网堪称“色迷霞浦”一景。瓦窑乃地名,飘逸灵动如巨幅丝绸却是“渔网”—-其名为“定子网”,是当地人讨小海时网罗鱼虾的工具。

网的上端开口,下端用绳子封锁,形成上宽下窄的布筒。海水涨潮时,鱼虾就跟着潮水进入了网里;退潮时,渔民解开下端的绳子,便可取出网中的鱼虾……

二、北兜日出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中国渔耕与农耕文化的共同点,也是吾辈摄影人外出行摄的作息习惯。北兜村距霞浦约15公里,是靠近霞浦县城最近的沙滩,总长约 3公里,属霞浦拍摄海上日出的热点地。凌晨四点半从县城出发,记录了一段日出而作的渔耕时光……

三、畲家风情

“半月里”位于霞浦溪南镇,东望玉兔山,背靠状如弯月的弥勒山山麓,南临双福桥水库,被誉为“畲族历史文化名村”,迄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村民大多姓雷。村里的龙溪宫、秀才院、雷氏宗词历经数百年风霜,仍能感受到当年的风采。

畲族属中国南方游耕民族,一千多年来,畲民不畏艰辛险阻,从原始居住地广东省潮州市凤凰山四散迁徙到福建、浙江、江西、安徽,远至贵州和四川…今90%以上居于闽浙江山区,曾有一部以半月里畲族村为背景的电影《梦归山哈》,讲述的就是宁德特有的山海景致和畲家风情……

四、海上渔排

霞浦浒屿澳有很多生活在水上的连家渔民,被誉为中国的'海上吉普寨人'。数百个小木屋组成的海上鱼排,如一座漂浮在海上的村镇。

下午5-7时,在浒屿澳大桥俯视这片鱼排,似海上迷宫,蜿蜒的水道四通八达、迂回曲折,小船、机艇往来穿梭……漫天晚霞里,海上鱼排如梦如幻……

五、从南湾到鹅湾

盐田乡南湾村的滩涂线条粗犷、硬朗,随潮起潮落会岀现类似甲骨文的图案;相邻的各色围网,原用于养螃蟹,如今只留供全国摄影人创作用……

南湾近邻鹅湾村有一片保护完好的湿地红树林,树林把滩涂隔成一条条蜿蜒曲折的水道,小船悠悠,穿行于一片如梦似幻的海域……

六、沙江古村

沙江S湾—每年四五月份海带收成季节,来往船只在“S”形竿间繁忙穿梭……

临“S”湾的沙江村始建于明清时期,民风淳朴。

七、滩涂

霞浦滩涂之美被誉为中国之最并非滩涂本身,如没有潮涨潮落、日出日落、云卷云舒的变幻,没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渔民、渔船,对摄影人而言,如同没有演员、乐队、观众的舞台……

数年前,不少景点免收省级摄影家协会会员门票,如今大多已恢复收费,不能不说是一种短视行为……

更新于 2019-07-23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