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茶配好水。从茶叶历史中的一副千古名联,窥探中国茶道之源头

相传茶叶店的著名对联“扬子江中水,蒙山顶上茶”是白居易的诗句,被中国茶界尊为天下茶道绝联。但在我国茶叶文化的起源并没有提及,只有陆羽,不见白居易。

陆羽(733-804)写《茶经》而成茶圣,同时代的白居易(772-846)有“扬子江中水,蒙山顶上茶”诗句,却“茶人”的名声都不可得。或许他诗人名气太大,盖住了吃茶的功绩。要知道,这一句茶与水的配合,乃是茶道千载追求之最高境界,至今并无茶人超越,只可仰望,已经千年。

吃茶人有很多讲究,什么茶叶,什么水煮,什么茶具,什么火烧,什么吃茶环境。但是归根结底,就两核心要件:茶叶和煮茶的水。自从神农尝百草,发现了茶叶以来,茶人就纠结这两件事。几千年的时间,就专注于种什么茶,怎么炒,怎么保管。然后用什么水煮,怎么煮着好喝。

简述茶起源

茶叶起源于神农氏,其实属于传说,只是这个传说具有史实性。我国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有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这本书成于秦汉时期,神农却是新石器时期,上古人物。《神农本草经》成书于东汉时期,错了多少年。后来陆羽根据《神农食经》记载的“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之说,也认为“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还是传说的传说。这也难怪,神农氏时期,没有文字,无法留证。

但是喝茶的历史非常长,和酒、粮食瓜果蔬菜一样的久远。甚至可以说,人类有了吃喝就有了茶,茶就是饮食的组成部分。所有的历史文献,茶都是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饮品。就像俗话说的,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一样不可少。

茶叶自身却能证实与人类关系的历史。再早的记载,直到近代、现代,都是被人们粮食蔬菜一样,驯化种植和享用的物种。我在昨天发表头条号的文章里诸葛亮的普洱茶,本来大碗茶,《茶经》都不收录,怎么炒成天价茶,考证了普洱茶的起源,说是“武侯遗种”,诸葛亮帅军南征,去到云南种的茶树。

其实也是当地的传说,在他去思茅种茶之前,当地早已种茶喝茶,只不过把故事安到他头上,便于让更多的人知道。谁叫他是名人呢。

蒙山顶上茶

本文要说的蒙山顶上茶,一样的不知哪个时代就有了,只有传说西汉开始的种植采收。蒙山是在当时的雅州名山县,今属于四川辖内。

说是西汉时期,有个落单和尚,叫做吴理真禅师,在蒙山顶的上清峰甘露寺,亲手栽种了七棵仙茶,凡是喝了这个茶的人,喝了就会立地成仙。但在唐朝成了国有财产,把蒙山茶园收为皇家茶园。

于是,原本仙家的蒙山茶园,变身皇家茶园,接了地气,在民间的身份自然显赫,名气就大了起来,茶叶当然就更为珍贵。搞得唐宪宗的宰相李吉甫都忍不住,在他的《元和郡县图志》一书里,写下了这样一段话:

蜀茶得名蒙顶,元和以前,束帛不能易一斤先春蒙茶。

元和是唐宪宗的年号(806-820年),史称元和中兴。要知道,那时候的物价很低,元和六年(811年)的一斗米才值2钱,一匹布能买多少斗米啊?可是换不来一斤蒙山春茶。

为什么好好的茶园被皇家征收?三个主要原因:

第一个原因,蒙山茶叶种植于西汉时期,唐朝时已经是我国茶叶源地,很有名气。

第二个原因,唐朝经济发达,开通了丝绸之路,茶叶是主要的大宗出口商品,出口茶叶由皇家加持,激励茶叶市场繁荣。

第三个原因,当时的茶文化已经很成熟了,可以说达到鼎盛状态,陆羽的《茶经》问世就是证明。即便今日,也是茶文化顶峰,日本比葫芦画瓢,研究出的茶道,就无人能及。

蒙山茶园收归皇家后,把名字改了,史书称为“贡茶院”,百姓叫它“仙茶园”,是因为蒙山的环境,整日的雾霭氤氲,仙境一样。

饮食文化成熟于鼎盛期,是事物发展的规律。茶文化自然如此,皇家亲自出面,涉足实体经济,加持茶叶生产,就是证明。当时的仙茶园,等同于茶人的天上宫阙,最高的准则。不仅高官大贾趋之若鹜,文人骚客更是诗词歌赋,连绵不绝于耳。题头白居易那句“扬子江中水,蒙山顶上茶”,就是这时候的神来之笔。

其实这句话不是白居易的诗句,后人杜撰的,蹭老白的热度。白居易留下的诗集,提到茶的很多,但说到蒙山茶只有一句,还是晚年辞官赋闲的时候写的。诗名《琴茶》,全诗如下:

兀兀寄形群动内,陶陶任性一生间。自抛官后春多梦,不读书来老更闲。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穷通行止常相伴,难道吾今无往还?

其中的“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既谈到水,又说到茶。只是这水不是泡茶的水,“渌水”是首古琴曲,蒙山茶却是蒙山茶。弹着最有名的古琴曲子,喝着最好的茶水。

说到这里,其时最好的茶该是蒙山茶了,但也有遗憾,遗憾在陆羽的《茶经》没有收录。黎阳王就有感叹:

闻道蒙山风味佳,洞天深处饱烟霞。冰绡剪碎先春叶,石髓香粘绝品花。蟹眼不须煎活水,酪奴何敢问新芽。若教陆羽持公论,应是人间第一茶。

好茶配好水

——《茶经》有煮茶之水

早在白居易(772-846年)40年前,陆羽(733-804年)就写出了《茶经》一书 可见老白的时候,国人饮茶已经非常讲究了,不然的话,那时候的饮茶说道,不至于被如今的日本人发展成茶道。

《茶经》成稿于765年,定稿于780年。一本现在看来不足万字(7804字)的小册子,花了15年修改,今人打死不信。心想别说万字,10万100万只当玩儿,须臾之间,电脑就能合成,还可以平台得奖。

《茶经》里,怎么煮茶倒说得非常细致,至于煮茶用什么水,或者说哪里的水、什么样的水煮茶最好。《茶经》也只是提到江水,用江水煮茶。在《茶经·五之煮》里有

其江水,取去人远者,并取汲多者。

当然,国内江河众多,江与江的水还不一样。那么,后来怎么定位扬子江中水泡茶最好呢?

——《煎茶水记》见“水痴”

陆羽在《茶经》里只提到江水煮茶,到底哪条江的水?没人能搞清楚,或许都迷迷糊糊的见着江水,只要远离人烟的江段,就是煮茶好水。于是,就有人较这个真。

这个较真的的人也不简单,在元和九年(814年),也就是当朝宰相李吉甫感叹一束帛换不来一斤蒙山春茶的时候,他却高中状元。不仅状元及第,而且是连中三元,三次大考,状元、解元、会元头三名都是他的。要知道中国高考历史上,三元连中只有17人,还包括他。

——他的名字叫张又新

如此才高八斗的张又新,一定的高官得做,骏马任骑吧?不是这样。他一辈子官运十分不济,靠山山倒,靠水水流,跟谁谁倒霉。最早跟随山南节度逢吉,当了司马,逢吉很快打了败仗,张又新跟着丢官。后来好不容易跟住李训,当上刑部郎中,李训却很快死了,又丢了官。但他有个特长,嗜茶如命。有了蒙山茶还不满足,一定要找到最好的煮茶水。于是,不辞劳苦,遍访名江大川。反正仕途也不得志,权当消遣。

那个时代能为了一口泡茶的水,走遍国内江河,实在不得了。放到如今,也是稀罕,谁能干这事?所以说他是个“痴”,水痴。也就这种痴劲才能成就事情,他把寻水煎茶的经历整理成册,取名《煎茶水记》,史称与《茶经》齐名,只是比《茶经》更短,只有千余字(1136字)。

我们看他在《煎茶水记》里的一段文字,就知道他跑了多少路,喝了多少江河的水:

扬子江南零水第一;无锡惠山寺石泉水第二;苏州虎丘寺石泉水第三;丹阳县观音寺水第四;扬州大明寺水第五;吴松江水第六;淮水最下,第七。

至此,最好的茶叶有了:蒙山顶上茶;煎茶最好的水也有了:扬子江南零水。还都产生在唐朝同一时代,可见唐文化是何等的发达。仅就茶与水的绝配,至今也无人能及。也正因为无人能及,遂引发了无数争论,不休不止到如今。

扬子江南零水

也就从陆羽的《茶经》和张又新的《煎茶水记》开始,引发了后来茶人无尽的争论。

——到底谁发现的扬子江南零水?

反复翻看陆羽的《茶经》,没见着扬子江南零水,说到水细致的也就这段话:

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其山水,拣乳泉石池漫流者上,其瀑涌湍漱勿食之,久食令人有颈疾。又多别流于山谷者,澄浸不泄,自火天至霜郊以前,或潜龙畜毒于其间,饮者可决之以流其恶,使新泉涓涓然酌之。

并没提到杨子江南零水。但是,张又新在他的《煎茶水记》里,却详细记载有陆羽寻煮茶水的故事,似乎在印证他自己遍访江河,只是在验证陆羽的煮茶水的评判结论。此段原文如下:

云代宗朝李季卿刺湖州,至维扬,逢陆处士鸿渐。李素熟陆名,有倾盖之欢,因之赴郡。至扬子驿,将食,李曰:“陆君善于茶,盖天下闻名矣。况扬子南零水又殊绝。今日二妙千载一遇,何旷之乎!”命军士谨信者,挈瓶操舟,深诣南零,陆利器以俟之。俄水至,陆以勺扬其水曰:“江则江矣。非南零者,似临岸之水。”使曰:“某棹舟深入,见者累百,敢虚绐乎?”陆不言,既而倾诸盆,至半,陆遽止之,又以勺扬之曰:“自此南零者矣。”使蹶然大骇,驰下曰:“某自南零赍至岸,舟荡覆半,惧其鲜,挹岸水增之。处士之鉴,神鉴也,其敢隐焉!”李与宾从数十人皆大骇愕。

这个故事是张又新从一个楚僧带的书籍里看到的,那本书叫《煮茶记》:说的是唐代宗的时候,湖州刺史李季卿赴任途中,遇到早已仰慕的陆羽,就请他吃饭。饭间说道:“先生这么懂茶,有蒙山好茶,附近正好是扬子江南零水,佳茗佳水千载难逢,岂能虚度”,遂命心腹之人驾船取水。

取来水后,陆羽舀起一大瓢来看了说:“你这不是南零水,是江边的水”。取水的人说:“我都这么大动静,带着百十号人,驾着大船,不敢玩假的啊”。陆羽也没搭理,继续倒瓢里的水,倒了一半停住说:“这才是南零水”。取水人这才说了实话:“我确实取的南零水,只是船有晃荡,桶里的水抛撒很多,到了江边,就给补满。”当场众人对陆羽佩服的五体投地,陆羽也乘兴回答了李刺史的请教,说我对煮茶的水分了等级:

庐山康王谷水帘水第一;无锡县惠山寺石泉水第二;蕲州兰溪石下水第三;峡州扇子山下有石突然,泄水独清冷,状如龟形,俗云虾蟆口水,第四;苏州虎丘寺石泉水第五;庐山招贤寺下方桥潭水第六;扬子江南零水第七;洪州西山西东瀑布水第八;唐州柏岩县淮水源第九,淮水亦佳;庐州龙池山岭水第十;丹阳县观音寺水第十一;扬州大明寺水第十二;汉江金州上游中零水第十三,水苦;归州玉虚洞下香溪水第十四;商州武关西洛水第十五;未尝泥。吴松江水第十六;天台山西南峰千丈瀑布水第十七;郴州圆泉水第十八;桐庐严陵滩水第十九;雪水第二十,用雪不可太冷。

在《新唐书·陆羽传》也记载有这件事,说是李刺史见到陆羽时,陆羽穿着“羽衣野服”,不像个样子,就没对他以礼相见,让陆羽感到羞愧。

由此可见,陆羽为了找寻最好的煮茶水,比张又新跑的路更多。但是,历史却又认可两人在茶界的同等地位,说明对茶文化的贡献不分彼此,昆仲之间。

扬子江南零水来自于中泠泉

两大茶圣共同认定的煮茶第一水,到底在哪里?不断有人考证,说是扬子江南零水以前叫“中泠泉”,唐朝叫南零水。“泠”同“零”。

——金山寺出了个老法海。

说南零水离不开金山寺,因为它俩离得很近;说金山寺离不开老法海,因为白娘子都多少男人的梦中情人,被老法海盘得人不人鬼不鬼的,所以都记住老和尚。特别鲁迅那句话:“白娘子自迷许仙,许仙自爱白娘子,与你老法海有何相干?想必出于嫉妒吧”,直接的让老法海有口难辩。而且还有白娘子“水漫金山”救许仙的情节,这个“水漫金山”和南零水就有了渊源。金山寺就在金山上,始建于东晋(317-420年),为江南佛教圣地。

——中泠泉原来不在山上。

中泠泉的位置在江苏镇江金山脚下,跟金山寺遥相呼应。按着常规,泉水,一般都在山上,或者在山下,所以有山泉之称。中泠泉却不在山上,也不在山下,而是在水中,在扬子江里,还一溜三个泉眼,中泠泉是中间一个。

唐朝时期,金山还是扬子江中的一个岛屿,还不是半岛。由于常年的大河曲流,河道的缓慢变动,到了清朝光绪年间(1903年),金山走出扬子江成陆地,中泠泉也跟着上了岸。假如这时候白娘子再想水漫金山,恐怕要多费很多年的修炼。

前面说过,当年湖州刺史李季卿路遇陆羽留茶,派人去南零水,也就是中泠泉取水,是带着百十人,驾着大船。不知道这情况的就犯了迷糊,怎么取泉水驾什么船啊?骡马车辆水桶不就行啦?其实就是这个原因在里头。当时的中泠泉,在扬子江中间,水深流急浪大,小船无法停住中间。而且取水还有相当难度,必须的专用工具,沉到江底,再沉入泉眼里,然后提上来,感觉比现在钻井打石油还难。就这样取出的水,还因为船摇晃而泼掉许多。没办法,到了岸边再舀水补满。就这样,被陆羽辨认出来,水桶上面的不是泉水,下面的才是。

茶道的名联怎么来的

对联是诗歌的一种形式。查找“扬子江中水,蒙山顶上茶”名联出处,只能从诗歌里扒拉。

——最早是南宋陆游把茶与水说到一起。

大诗人陆游在他的一首诗里,把蒙山茶和扬子江水说到了一起。这首诗名《卜居二》:

南浮七泽吊沉湘,西泝三巴掠夜郎。自信前缘与人薄,每求寛地寄吾狂。雪山水作中泠味,蒙顶茶如正焙香。傥有把茅端可老,不须辛苦念还乡。

诗里的“中泠味”指的就是扬子江中的中泠泉,“蒙顶茶”是蒙山顶上茶。直到后来成了茶叶名联,还是遵守这个秩序,水在前茶在后。

——元人李德载一曲留名。

传言“扬子江中水,蒙山顶上茶”是白居易的诗句。其实不是他写的,是后来有人蹭他的热度,胡诌蒙到他的头上。在诗歌上,第一次把蒙山茶和扬子江水连在一起,写在诗里的是陆游,可是陆游并没有因此句诗歌而留名,他也不需一句诗出名。不过因他这首诗,更因里面的“雪山水作中泠味,蒙顶茶如正焙香”,成全了后来的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元朝的李德载,李德载在陆游诗句基础上,写了一首曲子,并藉此史上留名:

蒙山顶上春光早,扬子江心水位高。陶家学士更风骚,应笑倒,销金帐,饮羊羔。

——把王安石和苏轼也拉了出来。

民间传说里,李德载这首曲子,还又拉出宋朝一个故事。说的是王安石和苏东坡的一件事。王安石是当朝宰相,苏东坡是高考中间被王安石发现和提拔的,他两个就有了师生之谊。而且两人都很有学问,志趣相投,价值观差不多少,就很投缘,所以民间就流传很多他两个的逸闻趣事。当时王安石在汴京,知道苏轼要回京述职,路过镇江段的扬子江,就嘱托他带些南零水来煮茶吃。苏轼很快进京,给老师先送去南零水。后面情节就不赘述,跟陆羽和李刺史遭遇辨水的故事一样,想必是后人又在蹭苏东坡的热度。

——日本的茶道源于陆羽《茶经》

唐朝是当时世界高度文明繁荣的时代,首都长安成万国朝拜的地方。鉴真和尚(688-763年)东渡日本(753年),带去有茶叶和茶文化。期间日本有僧侣组团来留学,有个叫做圆仁的和尚跟随来到中国,游历多年,遍访寺庙名山,于开成五年(840年)回日本时,唐文宗皇帝赠送的礼物里,就有蒙顶茶二斤。国门开放后,不断有日本人来蒙山寻根问祖,拜偈茶道祖庭源地。这都是后来的事了,最早的茶道成型于我国唐代,创始人就是陆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