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境可鉴:历史的一扇窗
自古以来,人们常以“半镜”象征夫妻分离,以“破镜重圆”喻夫妇失散后重聚或离而复合。东汉《神异经》载:“昔有夫妇相别,破镜各执其半。后妻与人通,镜化鹊飞至夫前。后人铸镜,背为鹊形,自此始也。”这是古代文献中有关“半镜”记载的最早材料。
所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不仅是现代人喜欢照镜子,就连我们的老祖宗也不例外,只不过古人照的不是玻璃镜,而是铜镜。
最初的铜镜放在镜架或者镜台上,后来人们为了使用方便,在铜镜后面加上一个可以系绳的钮眼,这样铜镜可以外出携带,再到后来有了带手柄的铜镜,与现代玻璃镜的一些造型十分相似,看过老版《红楼梦》的应该会记得王熙凤那面杀人铜镜“风月鉴”,造型已经十分奇巧。
古代铜镜作为一种工艺美术品,一直为古人们所欣赏与喜爱,也因此而产生了种种有关的故事与传说,流传下来许多咏镜的诗句。这说明了铜镜不但在生活上成为人们的工具,在文学精神上也是作者用以寄寓的某种象征,因而使镜子被赋予了一种奇异浪漫的色彩。
铜镜是中国古代艺术品中的典型作品,明以来备受重视。虽然铜镜本为生活用具之一,但春秋以来,精品层出不穷,逐渐成为历代工艺美术作品的代表性作品之一。在道教和佛教中,铜镜也是重要的法器。就我个人而论,先秦铜镜最有创造性,汉代铜镜最为抽象,唐带铜镜最为华丽,宋辽铜镜典故性加强,明代以后的铜镜艺术性大大降低而民俗性却更强了。铜镜是学术和收藏界都比较重视的一个品类,先秦镂空镜、唐代螺钿镜、辽金双鱼镜可以说已经形成了时代标志。铜镜收藏和研究,大家众多,铜镜也是各博物馆收藏的重镇,这里不讨论过多学术性内容,姑且欣赏其艺术性,若干图例,一起参研。
西汉前期是战国镜与汉镜的交替时期。直到 西汉中期汉武帝前后,一些新的镜类流行起来了。这些新的镜类对后世铜镜的发展,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很多人认为水银古是由水银沁入,水银沾染成的。此主要依据,可能是宋应星《天工开物》的一段文字,说铜镜铸成后“开面成光,则水银附体而成,非铜有光明如许也。”可见宋应星确实说了镜面镀水银。但这是以讹传讹,原来是宋应星弄错了。水银极易挥发,是很难镀到镜面上去的。从一些学者的研究数据发现,在水银古中并未查出含汞,至于铜镜入土是否先受了水银沾染便成了水银古,先受血水污秽、后得水银沁入,便成了铅背,只是猜测而已。而水银沁镜多见于北方,铅背多见于南方。若依据此说,若不是北方镜先受了水银,南方镜先受了血水污染,这是说不通的。诸镜表面在色泽上的差异我们认为主要应取决于镀层腐蚀产物的物质结构形态和数量比例,影响表层化合物存在形式和数量比例的因素较多,加工条件和腐蚀条件的微小差异,都会对它产生不同的作用。所以不但南北两方因气候条件、土壤性质不同会影响到铜镜表面状态,哪怕同一墓坑的镜,或者同一镜的不同部位,也会产生色泽差异的。从前面的数据可以看出,水银古的铜镜表面和内部的成分相差较少,应该是水银沁受腐蚀最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