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战列舰简史(四)——驰骋大洋的细管子:KGV

这是英国战列舰系列的第四篇作品,主讲英王乔治五世级战列舰(KGV)的建造与服役历程,希望大家喜欢。

  • 英王乔治五世级战列舰(KGV)

建造背景

当纳尔逊级战列舰刚刚开工时,英国海军就开始筹划新式战列舰用来替代老旧的战舰了。由于英国国力逐渐衰弱,已经无力再建造纳尔逊级那样强大的战列舰,于是他们降低了一些标准,希望新式战舰拥有9门14英寸炮,排水量28000吨。

纳尔逊级战列舰,拥有9门16英寸炮。再建造这样庞大的战舰对英国是一个巨大的负担

但是在1927年的英美日海军会议上,英国提出打算建造的这个战列舰方案遭到了其他国家的否决。于是英国只得暂时放弃这个新式战列舰计划。

1929年,麦克唐纳当选英国首相。面对美国经济危机给世界造成的严峻打击,他们主持召开了第一次伦敦海军裁军会议。在此会议上,英国试图再建造新舰,只不过排水量已经降到了25000吨,主炮也仅有12英寸。不过参加会议的其他国家对此并不感兴趣,最终英、美、日达成一致在1936年之前不建造新型战列舰。

1936很快就要到了,英国也开始考虑新式战列舰的设计。在最初,海军部仍然想要建造排水量28000吨、装备12英寸主炮、航速23节的战列舰。但次年,意大利和法国宣布要建造排水量35000吨、装15英寸主炮战列舰,使英国只得重新设计新式战列舰。

意大利建造的就是后来的维内托级战列舰

在排水量确定在35000吨后,英国开始考虑主炮口径:14-16英寸。在最初,海军部认为新式战列舰应该装9门15英寸炮,并有29节的航速。但这时英军听闻美国正在研制4联装14英寸主炮,于是最终海军部决定新式战列舰装备3座4联装14英寸主炮。

事实上英国的情报并不完整,美军研发的新式炮塔可以换装成3联装16英寸。英军根据这个不全面的情报就大大削减了自己新式战舰的战斗力。

丘吉尔对新式战列舰的火力极其不满,他给第一海军大臣写信道:

如果我在你的位置上,我是不会接受14英寸主炮计划的。以每艘700万英镑的代价来建造并非世界上最强的战列舰,那简直是不堪设想!不要忘记费舍尔的话——英国的海军,应该永远是一流的

英国不知道的是美国早就留了一手,他设计的新式战舰的主炮可以被更换成3联装16英寸炮。这就是后来的北卡罗来纳级战列舰

1936年3月25日,第二次伦敦海军裁军会议召开。会议上日本和意大利拒绝在新的条约上签字,而美、法两国同意将战列舰的上限限定在排水量35000吨、装备14英寸主炮,但如果日本和意大利不在1937年3月25日前签字,那么战列舰的上限将自动放宽到排水量45000吨、装备16英寸主炮。

这样以来局面对英国极为不利:只有他按照35000吨,14英寸的标准设计了新式战列舰,而其他国家早已做好了更强大的战列舰的准备工作。但是,英国还为了节省吨位将“B”炮塔改成了双联装。这再次削弱了新式战列舰的性能。

1936年5月28日,海军部批准了最终设计草图,前2艘战舰的订单则于7月29日签署,英王乔治五世级战列舰就这样诞生了。

英王乔治五世级纵剖图

设计特点

英王乔治五世级舰桥的设计采用了高大的箱型塔楼舰桥结构,两根烟囱位于中部。他的舰型设计方面,有着平甲板舰形和直线形艏柱设计。

英王乔治五世级战列舰最初计划安装12门14英寸火炮,但是最终只安装了10门。其中“A”和“Y”两座炮塔为四联装,“B”炮塔为双联装。四联装炮塔重1557吨,双联装炮塔重900吨。3座炮塔全部位于舰体中轴线上,“A”、“B”两座炮塔成背负式布局,舰艉的“Y”炮塔与“A”炮塔在同一水平面上。

英王乔治五世级的副炮采用的是16门133毫米50倍口径火炮。所有副炮都安装在8座双联装炮塔中,这是继纳尔逊级之后英国第二级将副炮安装在全防护炮塔中的战列舰。

英王乔治五世级战列舰的副炮

英王乔治五世级的防空武器包括有4座八联装的40毫米“砰砰”炮。除了“砰砰”炮,“英王乔治五世”级上还装有20管防空火箭,这种火箭直径76.2毫米,重15.7千克。当火箭发射至离舰900米远、330米高时会自动打开一个降落伞然后慢慢下降,只要敌机碰到就会爆炸。不过后来因为效果不佳取消了。

英王乔治五世级的主炮由两个主炮射击指挥室控制,一个位于舰桥顶部,一个在主桅之后。每个指挥室内都有一具长4.5米的测距仪,测距仪会将目标数据导入海军火控指挥台中。就算是指挥室被毁,安装有12.5米测距仪的“A”、“Y”炮塔和安装有9.1米测距仪的“B”炮塔也能够独立作战。

对于指挥和控制防空火力,英王乔治五世级采用了高仰角火控系统对空射击指挥仪。在后来的不断改造中,她还安装了大量的火控雷达以引导主炮和高射炮对目标进行射击。

八连装40mm“砰砰”炮

在防护方面,英王乔治五世级采用了重点防护。英军要求他能在15000至30000米距离上抵御381毫米穿甲弹,甲板能够经受住从3600米高度投掷的450千克炸弹攻击。它在舰体外侧安装了垂直装甲,其主装甲带长126.49米,高7.01米,其中水线以下3.66米。最厚厚度达到374mm。

装甲带在水线下2.5米处开始变薄至112毫米。在英王乔治五世级的主装甲带前后分别有两道横向的装甲隔壁连接,这样便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装甲盒子。

在水平防御上,英王乔治五世级甲板厚12.5至31毫米,之下还有主甲板和装甲甲板,装甲盒子之前舰艏甲板装甲厚62.5至124.5毫米,后面的甲板装甲厚112.3至124.5毫米。弹药舱和轮机舱顶部进行了特别加强,装甲厚度分别达到149毫米和124毫米。

英王乔治五世级战列舰

水下防御系统由三层纵向水密隔舱构成,其中内外两侧为空舱,夹在防鱼雷隔壁中间的是装满油和水的积液舱,弹药舱和轮机舱之下还有双层舰底保护。它能抵御450kgTNT爆炸的威力。

英王乔治五世级上安装了8座三锅筒小水管锅炉,这些锅炉分为4组分别安装在4个锅炉舱内。英王乔治五世级安装有4座帕森斯单级齿轮减速汽轮机,分别驱动4个直径达4.42米的三叶锰铜螺旋桨。

英王乔治五世级的最大功率为110000马力,航速28节。载油量达3700吨,其续航能力并不出色,在22节航速下航程距离只有3900海里。

在大西洋上行驶的英王乔治五世号

英王乔治五世级安装有6台330千瓦直流涡轮发电机和2台330千瓦应急柴油发电机,由于英国海军对电力的使用很保守,因此战舰的电气化水平并不高。

图片选自英国战列舰全史

性能数据

图片选自英国战列舰全史

服役动态

所有的英王乔治五世级战列舰都在1939至1942年间下水服役。此时二战已经进入到了关键阶段。威尔士亲王号在建造时就遭到德军空袭,所有英王乔治五世级都进入了本土舰队服役。

1941年5月,新建成的威尔士亲王号与胡德号编队前往拦截俾斯麦号战列舰。在此战中,胡德号被击沉,威尔士亲王号受重创后撤退。在接下来的围剿俾斯麦中,英王乔治五世号是最早赶到的一批战列舰,他对击沉俾斯麦号做出了重大贡献。

英王乔治五世级战列舰

威尔士亲王号在维修完毕后,1941年8月运载着丘吉尔到美国商讨建立反法西斯同盟。1941年12月8日,美国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威尔士亲王号和反击号战列巡洋舰组成远东Z舰队开往新加坡。

Z舰队并没有遇到他们预想中的金刚级战列舰,而是遭到了日军战机的空袭。12月10日两舰先后被击沉。这也象征着英国海上霸权的彻底终结。

1943年12月26日,约克公爵号迎来服役期间的最大战果——在北极航线的护航作战中,率领3艘巡洋舰、8艘驱逐舰击沉了德国海军沙恩霍斯特号战列巡洋舰。此役,约克公爵号的雷达发挥了巨大作用,得以在暴风雪和大浪中数次发现将要逃脱的对手。

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

在战争后期,安森号、豪号、英王乔治五世号参加了对日作战。他们在对空防御和炮击岸上设施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小结

英王乔治五世级战列舰在同时期并不能算是一级优秀的战列舰,他的出现让人们清晰的看出了大英帝国的衰落。尽管如此,这级战列舰依旧奋战在对敌作战的一线(尤其是命运悲惨的威尔士亲王号)。

这级战舰带给了大英不少启示。为了皇家海军最后的荣耀,英国又开始设计了比英王乔治五世级更为强大的战列舰。

本期关于英王乔治五世(KGV)的介绍到这里就要告一段落了,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我一下,谢谢大家的支持!!!下一期中,我会为大家带来狮级战列舰(不是那个一战战巡)。希望大家喜欢。

(0)

相关推荐